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54:38

甘肃省徽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自然界中生物的形态和特征多种多样,下列属于生物的是&#xa0;&#xa0;&#xa0; (&#xa0;&#xa0;&#xa0; )</p><p>A. 叮当猫    B. 烤乳猪</p><p>C. 蘑菇    D. 溶洞中长高的石笋</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叮当猫、烤乳猪、溶洞中长高的石笋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蘑菇具有生物的特征,有生命现象,属于生物。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p><p>A. 海洋生态系统 B. 农田生态系统 C. 森林生态系统  D. 生物圈</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故生物圈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有毒物质污染的河水中存在这样一条食物链:微小水生植物→剑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大鱼,该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p><p>A.微小水生植物   B.剑水蚤          C.小鱼          D.大鱼</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此题考查生物富集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积累,食物链:微小水生植物→剑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大鱼,该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大鱼,因为大鱼的营养级最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p><p>B. 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p><p>C.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p><p>D. 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本题考查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据此回答。</p><p>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它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观察细胞常用显微镜,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是(  )</p><p>A. 目镜5×,物镜10×    B. 目镜10×,物镜40×</p><p>C. 目镜15×,物镜10×    D. 目镜20×,物镜15×</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视野越亮。</p><p>选项A中,目镜是5,物镜是8×,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40×;选项B中,目镜是10,物镜是40×,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400;选项C中,目镜是15×,物镜是10×,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50×;选项D中,目镜是20×,物镜是1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300×。由上可见A选项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p><p>A. 春来江水绿如蓝    B. 雨露滋润禾苗壮</p><p>C. 草盛豆苗稀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春来江水绿如蓝”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错误;“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草盛稻苗稀”,体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稻的影响,草与稻子,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C正确;“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玻片上写有一“p”字母,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p><p>A. q    B. d    C. b    D. p</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b”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q”。</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草履虫的身体就是一个细胞,它通过哪一个结构进行气体交换?(  )</p><p>A. 口沟    B. 收集管    C. 伸缩泡    D. 表膜</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草履虫的结构及生活,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通过一个细胞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据此解答。</p><p>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通过一个细胞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其结构及功能如下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6/09/1e255505/SYS201904260925043227982230_DA/SYS201904260925043227982230_DA.001.png" width="383" height="2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可见,草履虫进行呼吸是通过表膜。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海带炖排骨”和“紫菜蛋花汤”是人们喜爱的佳肴,海带和紫菜都属于(  )</p><p>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有的单细胞,有的多细胞,但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后代。</p><p>海带、紫菜没有根、茎、叶的分化都属于藻类植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活化石”之称,并且是最古老的孑遗种子植物的是下列哪种植物?(  )</p><p>A. 苏铁    B. 银杏    C. 红豆杉    D. 水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红豆杉、水杉、银杉、银杏、珙桐等都是我国的珍惜物种,解答时可以从植物的特点、意义以及分布方面来切入。</p><p>苏铁,铁树,另称避火蕉。因为树干如铁打般的坚硬,喜欢含铁质的肥料,得名铁树。另外,铁树因为枝叶似凤尾,树干似芭蕉、松树的干,所以又名凤尾蕉,故A错误;银杏属于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树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并且“活化石”之称,故B正确;红豆杉是雌雄异株,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被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故C错误;水杉,杉科水杉属唯一现存种,中国特产的孑遗珍贵树种,第一批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稀有种类,雌雄同株,故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尖伸长区的细胞来自于(  )</p><p>A. 根冠    B. 自身    C. 成熟区    D. 分生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各具有一定的特点和功能,分析解答。</p><p>根冠,在根的顶端,具有保护作用,由分生区细胞分裂,补充而来,A不符合题意;<br />伸长区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开始伸长,因此伸长区细胞不能来自于自身,B不符合题意;<br />成熟区是吸收的主要区域,无分裂能力,因此伸长区细胞不能来自于成熟区,C不符合题意;<br />分生区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补充根冠和伸长区,因此伸长区细胞来自于分生区的补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水稻和小麦等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含量多的无机盐有(  )</p><p>A. 氮、磷、钾</p><p>B. 氮、铁、硼</p><p>C. 磷、锌、钾</p><p>D. 磷、锌、铁</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每种植物对各种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但共同特征是对含氮、磷、钾的无机盐需求量最大。</p><p>植物主要通过根尖的成熟区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并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植物细胞中能够制造有机物的结构是(  )</p><p>A. 细胞壁    B. 细胞核    C. 叶绿体    D. 细胞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植物叶片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类植物可用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p><p>A. 衣藻    B. 水绵    C. 绿藻    D. 葫芦藓</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p><p>苔藓植物植株矮小,多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题干中的A衣藻、B水绵、C绿藻都属于藻类植物;而D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橡胶树林里,经常看到工人们将树皮割破后在树皮的伤口下挂一小桶,用来收集从树皮中流出的乳白色液体。流出这些液体的结构是(  )</p><p>A. 筛管    B. 形成层    C. 成熟区    D. 导管</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主要输导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筛管是植物树皮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p><p>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属于输导组织,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在橡胶树林里,经常看到工人们将树皮割破后在树皮的伤口下挂一小桶,用来收集从树皮中流出的乳白色液体。流出这些液体的结构是筛管。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李穿的白裤子被绿色的菠菜弄脏,将裤子上的绿色除去的最佳材料是(  )</p><p>A. 普通洗衣粉    B. 酒精    C. 沸水    D. 肥皂水</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植物的绿色部分的细胞内有叶绿体,叶绿体在光下形成叶绿素,叶绿素是绿色的色素。将裤子上的绿色除去的最佳材料是酒精,因为裤子上的绿色是叶绿素,叶绿素只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呼吸作用的实质是</p><p>A.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p><p>B.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p><p>C.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p><p>D.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本题考查的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p><p>解:下表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td rowspan="2" style="width:49.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br />&#xa0;</p></td><td colspan="5" style="width:293.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区别<br />&#xa0;</p></td><td rowspan="2" style="width:49.9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联系<br />&#xa0;</p></td></tr><tr><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场所<br />&#xa0;</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原料<br />&#xa0;</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条件<br />&#xa0;</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产物<br />&#xa0;</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能量<br />&#xa0;</p></td></tr><tr><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光合作用<br />&#xa0;</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叶绿体<br />&#xa0;</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二氧化碳、水<br />&#xa0;</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光<br />&#xa0;</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有机物、氧气<br />&#xa0;</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合成有机物<br />储存能量<br />&#xa0;</p></td><td rowspan="2" style="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相互对立<br />相互影响<br />&#xa0;</p></td></tr><tr><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呼吸作用<br />&#xa0;</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所有活细胞<br />&#xa0;</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有机物、氧气<br />&#xa0;</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有无光皆可<br />&#xa0;</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二氧化碳、水<br />&#xa0;</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分解有机物<br />释放能量<br />&#xa0;</p></td></tr></table><p>植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除了一部分转变成热能散失以外,其余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有机物的合成与运输、细胞的分裂与生长等.所以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设置这些提示语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草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p><p>A. 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 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p><p>C. 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 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小草的呼吸作用吸收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使土壤缝隙减少,土壤中的氧气减少,小草的根无法呼吸,从而影响小草的生长,因此不能在草坪上行走,要保护小草,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每年的哪一个日子是我国的植树节?(    )</p><p>A. 2月11日    B. 3月12日    C. 3月13日    D. 2月15日</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p><p>我国曾于1915年由政府颁令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即3月12日。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下列植被类型中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应该是(  )</p><p>A. 草原    B. 热带雨林    C. 常绿阔叶林    D. 落叶阔叶林</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草原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的草本植物,A错误;</p><p>热带雨林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终年常绿,大部分植物都很高大,B正确;</p><p>常绿阔叶林以常绿阔叶树为主,C错误;</p><p>落叶阔叶林主要是冬季完全落叶的阔叶树,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中,把盆栽天竺葵放在暗处2﹣3天的目的是(  )</p><p>A. 便于用碘检验</p><p>B. 便于检验淀粉的多少</p><p>C. 有利于除去叶绿素</p><p>D. 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p><p>在实验之前,把天竺葵入到黑暗处2-3天的目的是让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耗尽。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那项是由于食物链受到破坏而造成水稻减产(  )</p><p>A.连续干旱</p><p>B.农药使用不当</p><p>C.酸雨的危害</p><p>D.大量捕杀青蛙使害虫大量繁殖</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表示食物链,据此答题.</p><p>解:在题干的D选项中的生态系统中,水稻为植物属于生产者,而害虫和青蛙为动物属于消费者,它们之间存有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一条食物链,即:水稻→害虫→青蛙,如果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破坏了食物链,导致生态平衡失调,使害虫增加,水稻减产.而连续干旱是因为缺水导致产量低的,农药使用不当和酸雨的危害等造成农作物减产,与食物链无关.</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视野中除了细胞外还有很多异物,转换物镜和移动装片但异物不动.则异物可能位于(  )</p><p>A. 目镜    B. 物镜    C. 装片    D. 反光镜</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视野中出现了的异物,异物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p><p>显微镜视野中如果出现污点只有可能出现在目镜、物镜或玻片上,不会出现在反光镜上,因为反光镜上的污点只会多少影响视野的明亮程度,不会出现在视野中。在观察细胞时,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转换物镜和移动装片但异物不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餐桌上常见的黄豆和玉米,其营养物质分别主要来自(  )</p><p>A. 种皮、胚芽    B. 子叶、胚乳    C. 胚芽、子叶    D. 种皮、胚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菜豆种子的结构包括胚和种皮;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它们的胚都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不过菜豆种子的子叶2片,肥厚,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玉米种子的子叶1片,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我国植被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我国植物种类很少</p><p>B. 我国森林覆盖率低,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p><p>C. 我国长期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合理</p><p>D. 我国由于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沙化严重</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A错误;我国的森林资源尽管植物种类丰富,但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5公顷,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5,我国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低于全世界27%的平均水平,B正确;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又加上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C正确;我国的草原植被由于过度放牧已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沙化的面积在逐年扩大,土地沙漠化已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D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p><p>试题地球上种类繁多的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气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生物圈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故题干的叙述是正确的。</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虽然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但在初中阶段我们从课本中所学到有细胞构成的生物有植物、动物、细菌、真菌,但病毒并不是由细胞构成,而是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的外壳构成的,题干中生物都是有细胞构成是错误的。</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做“森林浴”是指呼吸较多的新鲜空气,应选在傍晚时期较好。    (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森林浴”就是沐浴森林里的新鲜空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所以傍晚时分,树木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较多,适合做“森林浴”。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独自一人下地窖时,点上一只蜡烛比带上一支手电筒会更安全些。    (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蔬菜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地窖中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拿着一根点燃的蜡烛进入,如蜡烛继续燃烧,表明氧气较多,可以进入;如果蜡烛熄灭,表明氧气较少不能进入。因此点上一只蜡烛比带上一支手电筒会更安全些。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8/08/01eb1bc9/SYS201905280845559732415650_ST/SYS201905280845559732415650_ST.001.png" width="146"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生产者是_____,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条食物链,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_____</p><p>(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量维持在_____的状态,这就叫做生态平衡,如果由于人类大量捕猎狐狸,野兔和老鼠的数量会_____</p><p>(3)图中所有动物可统称为_____</p><p>(4)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草     5    草→鼠→蛇→鹰    相对稳定    增加    消费者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p><p>【解析】</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需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不包括腐生动物;还包括寄生的植物如菟丝子;分解者包括细菌和真菌,靠分解动物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活。<br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1)图中的草是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产者。图中的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共有5条,最长的是草→鼠→蛇→鹰。<br />(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叫做生态平衡。在食物链中,任何一种生物数量的变化,都会引起生态系统其他生物数量的变化,若大量捕猎狐狸,野兔和鼠就会因失去天敌的控制而数量增加。<br />(3)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需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因此图中所有动物是(兔、狐、鼠、蛇、鹰)可统称为消费者。<br />(4)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图中草属于生产者、动物属于消费者,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6/09/1e255505/SYS201904260925055658110709_ST/SYS201904260925055658110709_ST.001.png" width="247" height="1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_____,然后将 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_____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p><p>(2)设置甲装置是为了跟乙装置形成_____,如果甲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甲装置必须放在_____环境中,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_____。</p><p>(3)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_____,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_____散失的。</p></div></div>
<div><p>【答案】使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    甲    二氧化碳    对照    黑暗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蒸腾作用    气孔    </p><p>【解析】</p><p>(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3)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4)甲图中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装置中不含二氧化碳,乙装置中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装置中有二氧化碳,形成一组对照。</p><p>(1)实验前应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光照几小时后,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乙装置的叶片,因为乙装置中含有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因此乙装置中的绿色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而甲装置中的二氧化碳被小烧杯里的氢氧化钠吸收了,由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甲装置中的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因此,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使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然后将&#xa0;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甲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xa0;</p><p>(2)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在黑暗环境中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若要使乙装置中的清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则应将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中,目的就是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而影响实验现象的产生。因此,设置甲装置是为了跟乙装置形成对照,如果甲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甲装置必须放在黑暗环境中,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p><p>(3)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实验过程中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会凝结在玻璃罩内壁上。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开闭,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当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散失到外界空气中。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在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进出也经过气孔,因此气孔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因此,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散失的。</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甘肃省徽县七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