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庆云县第二中学届九年级5月中考练兵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叙述正确的( )</p><p>A.在现代条件下,黑猩猩也可以进化为人类</p><p>B. 原始的鸟类进化为原始的哺乳类</p><p>C.青霉素的效果越来越差是青霉素对病原体选择的结果</p><p>D.长颈鹿为了吃到食物,经常伸长颈和前肢去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和前肢都很长</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青霉素的使用过程中,因为青霉素的选择,病原体发生了变异,有的具有抗药性,有的不具有,具有抗药性的病原体大量繁殖,这样青霉素使用起来,效果会越来越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关节囊中的韧带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p><p>B. 运动能使肌肉的收缩、协调能力增加运动,能使消化系统得到充分锻炼,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p><p>C.人体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支配</p><p>D.从桌上端起茶杯喝水时,肱二头肌收缩的同时肱三头肌舒张</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运动能够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无法锻炼消化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看到别人吃肉时,自己也会分泌唾液,这是一种反射现象。下列对这种反射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655cec85/SYS201712310048539570428189_ST/SYS201712310048539570428189_ST.001.png" width="146"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是后天形成的</p><p>B. 图中的①处参与反射的完成</p><p>C. 可以消退或减弱</p><p>D. 属于低级神经活动</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简单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br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排尿反射。<br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如画饼充饥。<br />人看到别人吃吃肉时,自己也会分泌唾液,这种反射现象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①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后天性复杂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反射活动,可以消退或减弱。</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面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高倍镜换上低倍镜后视野变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p><p>B. 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的右上方,使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p><p>C. 对光时光线太弱应选用凹面镜、大光圈</p><p>D. 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像清晰</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高倍镜换上低倍镜后视野变亮,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A错误;显微镜下看到物像是倒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所以,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的右上方,使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B正确。显微镜的反光镜有两面,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环境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大光圈,环境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小光圈。所以,对光时光线太弱应选用凹面镜、大光圈,C正确;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先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然后用细准焦螺旋调清楚。所以,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像清晰,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动物行为中,属于后天性行为的是( )</p><p>A.晴蜓点水 B.老马识途 C.婴儿吮吸 D.孔雀开屏</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老马识途是老马由它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而形成的一种行为,是后天形成的,称为后天性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归纳法是生物学学习的重要方法,通过对生物体结构的了解,你会发现,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的。以下陈述你认同的是</p><p>A.肺泡由双层上皮细胞构成是与气体交换的功能相适应的</p><p>B.小肠内有大量的肠腺是与小肠的吸收功能相适应的</p><p>C.毛细血管官腔细、血流速度慢是与血液和组织细胞进行充分的物质量交换相适应的</p><p>D.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与分解有机物的功能相适应的</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A、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是与气体交换的功能相适应的,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p><p>B、小肠内有大量的肠腺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是小肠内有许多小肠绒毛和皱襞,壁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p><p>C、毛细血管:是连通微最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的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只能允许红细胞(直径7.7微米)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也最慢,毛细血管的这些得血液与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故该选项符合题意;</p><p>D、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与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功能相适应的,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春节之后,天气反复无常,班上有很多同学都患上了感冒,就学习的生物知识判断下列做法及说法正确的是( )</p><p>A. 感冒是由感冒细菌引起的,通过自我复制繁殖</p><p>B. 感冒后服用的药越昂贵,见效越快</p><p>C. 某同学注射了感冒疫苗,也有可能会感冒</p><p>D. 长时间用药,病毒产生了抗药性是人工选择的结果</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通过自我复制繁殖,A错误;感冒后服用的药,要有针对性,对症下药如抗病毒药物,不是药越昂贵,见效越快,B错误;流感疫苗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流感病毒的抗体,是特异性免疫,只对特点的流感病毒有效,而流感病毒有60多种,因此注射了感冒疫苗,也有可能会感冒,C正确;长时间用药,病毒产生了抗药性是人体内的环境对病毒起了选择作用,是自然选择不是人工选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所获得的变异性状,不可遗传的是( )</p><p>A.狗的毛色有黑色和白色 </p><p>B. 经充足光照形成的小麦穗大粒饱产量高</p><p>C.经转基因形成的超级鼠体大生长迅速</p><p>D. 经杂交育种形成的奶牛产奶量高</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经充足光照形成的小麦穗大粒饱产量高,这种变异是因为环境引起的,而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这种变异只表现在当代,不会遗传给下一代。</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时代》周刊评出的2011年十大医学突破中,“狗能嗅出肺癌”榜上有名,研究表明,狗是通过辨别人的呼吸气体中的某种极微量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来获知癌症信息的。据此和相关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 )</p><p>A.鼻子的功能是清洁空气、温暖湿润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和嗅觉</p><p>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p><p>C.呼气成分比吸气成分多的应该主要是氧气</p><p>D.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都收缩</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进行气体交换的是肺,而不是鼻,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式通过扩散作用来实现的,呼出成分比吸气成分多的是二氧化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超出了绿色植物某种生理功能的吸收能力,进入大气造成的;“地窖杀手”是指农民在挖地窖储存红薯过冬的时候,由于地窖封闭严密,里面缺少氧气,农民贸然打开地窖进入对人的生命造成的威胁。以上叙述主要与生物的哪些生理过程有关?( )</p><p>A. 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B.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p><p>C.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D. 分解作用光合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消耗大 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但是,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超过了绿色植物的吸收能力时,这种平衡会被打破,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 量过多,形成温室效应;人们储存红薯的地窖基本是密封的,红薯的呼吸作用消耗了地窖中的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因此农民贸然打开地窖进入会发生生命危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中学男、女生身高生长速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655cec85/SYS201712310048559543293754_ST/SYS201712310048559543293754_ST.001.png" width="298" height="2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由图中可知男女生进入青春期的显著特点是身高、体重的突增</p><p>B. 男女生进入青春期后,这时愿意将时间花在与异性交往上,不愿意参加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p><p>C. 女生进入青春期比男生早</p><p>D. 10岁之前性器官的生长发育缓慢,从出生至20岁是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显著特点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性成熟,青春期是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你知道吗?我们能够正常生活和学习都是人体生理活动调节的结果。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节生物课上的学习经历来感受一下吧。</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655cec85/SYS201712310048552690378182_ST/SYS201712310048552690378182_ST.001.png" width="215"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课的一开始,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依赖于听觉。在听觉形成过程中,外界声波引起鼓膜震动后,能够接受震动刺激形成神经冲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p><p>(2)上课时,老师发下本节课所用的学案,同时根据所讲内容进行板书。你不仅可以看清学案上的问题,也能看清远处的板书,这是因为眼球结构中的[ ]_________具有调节作用。</p><p>(3)同学们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表达和交流,是因为大脑皮层具有_____________,它是人类特有的中枢。</p><p>(4)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时,同学们因争论而脸红耳赤、心跳加快,此时,体内的肾上激素分泌明显增多,是激素调节的作用。由上述感受可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的调节作用,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相互协调,人体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p><p> </p></div></div>
<div><p>【答案】(1)耳蜗 (2)晶状体 (3)语言中枢 (4)神经系统和激素</p><p>【解析】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两种,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耳蜗上有听觉感受器,所以在耳蜗上能形成于听觉有关的神经冲动,晶状体可以调节,用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人类特有的中枢是语言中枢。</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的实验记录,根据所学生物知识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655cec85/SYS201712310048549298635305_ST/SYS201712310048549298635305_ST.001.png" width="532" height="26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下列表中的4个组的实验,你认为构成对照组的分别是_______;实验变量包括______。</p><p>(2)乙、丙能否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并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甲组实验不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甲和乙,甲和丙,甲和丁 温度、盐酸 不能,因为变量不唯一(或有两个变量或没有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 淀粉被分解成了麦芽糖(或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被分解成了麦芽糖)</p><p>【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可形成三组对照实验:甲和乙、甲和丙、甲和丁;甲和乙以溶液的酸碱度为变量探究酸碱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甲和丙、甲和丁都是以温度为变量来探究低温和高温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p><p>(2)乙、丙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因为该组实验中处在两个变量:酸碱度和温度,违背了变量单一的原则,使实验结果没有说服力和可信度。<br />(3)甲试管中的浆糊所处的环境满足了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条件,浆糊中的淀粉被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p><p>人类的能卷舌是由显性基困决定,用R表示,不能卷舌是由隐性基因决定,用r表示,小明的祖父、祖母能卷舌,父亲也能能卷(Rr);小明的母亲不能卷舌(rr)。试根据遗传过程图解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655cec85/SYS201712310048542565572475_ST/SYS201712310048542565572475_ST.001.png" width="568" height="1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写出卵细胞②的基因组成_________,小明的祖父、祖母能卷舌,父亲也能卷舌,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__。</p><p>(2)小明是单眼皮,若他的父母再生一胎,是单眼皮的几率是____________ 。</p><p>(3)如果R为正常肤色基因,r为白化基因,那么此人的性状表现为肤色正常,如果要确保此人的后代没有白化子女出现,有效的预防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r 遗传 50%(或1/2) 禁止近亲结婚</p><p>【解析】(1)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图示中,母亲的基因组成是rr,因此其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是r;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小明的祖父、祖母能卷舌,父亲也能卷舌,这表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这是遗传现象。<br />(2)小明父母一方是单眼皮,另一方是双眼皮(小明是单眼皮),则再生一个孩子为单眼皮的几率是50%。<br />(3)血缘关系越近的人,遗传基因越相近,婚后所生子女得遗传病的可能性就越大;此人已携带了一个白化病基因,确保此人的后代没有白化病子女出现的有效的预防措施是禁止近亲结婚。</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玉米、小麦是我县的主要农作物,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有大量庄家、杂草、蚜虫、七星瓢虫、麻雀、鹰、鼠、蛇、野兔等。随着城市的扩建,农田生态系统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威胁。</p><p>(1)农田生态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构成。</p><p>(2)给农作物喷洒农药,由于生物富集现象,_________体内的有毒物质积聚最多。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一条有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虽然田间害虫的危害很大,但目前对它的防治仍然是以喷洒药剂毒杀为主。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往往会伤及其他昆虫和以这些昆虫为食的鸟类,这不利于_______________。</p><p>(4)“能屈能伸”是指蚯蚓,它能够疏松土壤,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 鹰 庄稼→鼠→蛇→鹰(或庄稼→蚜虫→麻雀→鹰)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或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影响</p><p>【解析】(1)生态系统有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农田作物生态系统也不例外。<br />(2)在生态系统中,通过生物富集作用,环境中低浓度的有害物质,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所以,消费者级别越高,其体内有害物质浓度越高。一条食物链,其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并且用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庄稼→鼠→蛇→鹰或庄稼→蚜虫→麻雀→鹰。<br />(3)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叫生态平衡。如果有一种生物的数量明显减少,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喷洒农药,虽然杀灭了害虫,但农药也会杀死一些益虫,并且直接或间接以昆虫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明显减少会灭绝,这势必会影响到生物种类和数量以及基因的多样性。<br />(4)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要从生物圈中摄取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同时也要把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这就需要人体的协调活动。下面是人体部分系统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655cec85/SYS201712310048544908795246_ST/SYS201712310048544908795246_ST.001.png" width="521" height="24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 图中A是___________系统,在C系统中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原因是___________。</p><p>(2)假若a是不经过消化就能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则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p><p>(3)a进入组织细胞后,在b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___________,用于进行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p><p>(4)人体通过B系统和皮肤将代谢废物和过剩物质d排出体外,B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一般情况下,血液经过此器官后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p><p>(5)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在中含有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呼吸 瓣膜的作用(或心脏和瓣膜的作用或房室瓣、动脉瓣和静脉瓣的作用) 水、无机盐、维生素 能量 肾 尿素 胆汁、胰液、肠液</p><p>【解析】图中1是胃、2是小肠、3大肠、A呼吸系统、B泌尿系统、C循环系统、a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b氧气、c二氧化碳、d水、无机盐。<br />(1)从图中看出A系统能与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因此A系统是呼吸系统。从图中看出营养物质、气体、废物都需要经过C系统的运输,因此C系统是循环系统,在循环系统中,心脏内有房室瓣、动脉瓣和静脉内的静脉瓣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因此在C系统中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不能倒流。<br />(2)不经过消化就能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而蛋白质、糖类、脂肪都必须经过彻底消化后才能吸收,因此a是水、无机盐、维生素。<br />(3)有机物在组织细胞内的线粒体上在b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动力。<br />(4)排泄的途径主要有皮肤、呼气、泌尿系统.呼气是通过A系统呼吸系统完成的,因此B系统是泌尿系统,泌尿系统主要的器官是肾脏,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排出多余的水和无机盐、尿素。一般情况下,血液经过此器官后不含有的物质是尿素。<br />(5)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在小肠内有肠腺分泌的肠液,肝脏分泌的胆汁、胰腺分泌的胰液。</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用塑料袋套住植株的所有叶片,并扎紧,其他操作如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655cec85/SYS201712310048546148168094_ST/SYS201712310048546148168094_ST.001.png" width="151"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将甲装置置于光照下2-3小时,观察到烧杯中水的液面下降,同时透明塑料袋内壁出现小水滴,这种现象说明植物进行了某种生理作用,进行此生理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只进行本实验得出此结论不够严密,试说出你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清晨,取下套在植株叶片上的塑料袋,将气体挤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这种气体主要是绿色植物进行_______________产生的。将此装置置于光照下至中午,打开钟罩,取下透明塑料袋对叶片进行处理,滴加碘液观察到叶片不变蓝,能够验证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p><p>(3)若想继续用此植株证明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为排除叶片中原有淀粉对本实验的影响,可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4)植物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这一过程是在植物细胞______________中进行的。</p><p> </p></div></div>
<div><p>【答案】 叶 设置对照实验,取另一株长势相同的枝条,去掉全部叶片 呼吸 二氧化碳 将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叶绿体</p><p>【解析】(1)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该装置中塑料袋内壁上出现的小水珠就是植物体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要证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该实验设计中缺乏对照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够严密,可取另一株长势相同的枝条,去掉全部叶片,其它设置都相同的另一个装置作为对照实验。<br />(2)清晨,植物进行了一夜的呼吸作用(夜晚无光,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在塑料袋内集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将气体挤入澄清的石灰水中,会使石灰水变浑浊;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将此装置置于光照下至中午,打开钟罩,取下透明塑料袋对叶片进行处理,滴加碘液观察到叶片不变蓝,说明叶片内没有产生淀粉,从而证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br />(3)排除叶片中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影响,可以将实验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br />(4)间作套种、合理密植都是为了充分利用单位面积内的光照,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