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沟疏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竞赛测试卷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类生物没有细胞膜?( )</p><p>A. SARA病毒 B. 草履虫 C. 细菌 D. 海带</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病毒没有细胞构造,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p><p>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能够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构造,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SARS病毒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就没有细胞膜;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海带是多细胞藻类植物,它们都有细胞膜。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5/10/9de9f645/SYS201904051004243920464622_ST/SYS201904051004243920464622_ST.001.png" width="187" height="1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p><p>B. 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p><p>C. 在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p><p>D. 在暗处,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把由根吸收来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如图,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分了三个部分:黑暗、光照、黑暗,分析图形可知,在黑暗处,吸收水分的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的速率,在光下,大体是中间部分是蒸腾作用的速率大于吸收水分的速率,而两边部分是吸收水分的速率大于蒸腾作用的速率。</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取苹果树的叶两片(A.B),将A片上表面和B片下表面分别涂上凡士林,再分别用细线拴住叶柄吊在室内,几天后发现A叶片枯萎,B叶片基本保持原状,这实验说明:( )</p><p>①角质层可以蒸发水分 </p><p>②角质层不透水蒸气</p><p>③水分经过气孔散出 </p><p>④气孔主要分布于下表皮</p><p>A. 仅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植物的蒸腾作用指的是水分以气体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p><p>在叶片的上下表皮中,有许多的气孔,下表皮的气孔要比上表皮的气孔多。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即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扩散到外界的,气孔多,散发的水分就多,气孔少,散发的水分就少。所以A叶片散发的水分多,出现萎缩现象;B叶片散发的水分少,叶片能基本保持原状态。所以这实验说明:①角质层可以蒸发水分;③水分经过气孔散出;④气孔主要分布于下表皮。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从细胞结构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现象主要决定于( )</p><p>A. 细胞质 B. 细胞核</p><p>C. 细胞膜 D. 细胞壁</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哪项不能作为判断生物的依据?( )</p><p>A. 能运动和由小变大 B. 能代谢和排出废物</p><p>C. 能呼吸和获取营养 D. 能生长和繁殖后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能获取营养、能进行呼吸、能生长,能排出废物,能繁殖后代,但植物不能运动,所以能运动不能作为判断生物的依据;珊瑚礁和钟乳石能由小变大,但它们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因此由小变大也不能作为判断生物的依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童年的你和现在的你在身高体重方面都有一定的增加,其原因是( )</p><p>A. 细胞分裂的结果 B. 细胞分化的结果</p><p>C. 细胞生长的结果 D. 细胞分裂和生长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A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其结果是使细胞数目增多;B细胞的生长是指新分裂产生的细胞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 渐增大的过程,其结果是使细胞的体积增大。C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向特定方向的发展,其结果是形成组织,并没有使细胞的数目增多、体积增大。D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所以生物体才能由小长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对实验结果的认识正确的是( )</p><p>A. 实验结果不一定与假设一致,但实验结论一定支持假设</p><p>B. 实验结果一定与假设一致,实验结论一定支持假设</p><p>C. 有时实验没有结果</p><p>D. 实验结果不一定与假设一致,实验结论也不一定支持假设</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解:评价探究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方案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探究要求,方法步骤是否合理,是否有前后颠倒现象,变量设计是否做到只有一个变量.</p><p>实验数据是不能随便篡改的,尊重实验事实,这是做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的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可能是假设不正确,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也可能是实验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就需要重新进行实验.综上所述,实验结果不一定与假设一致,实验结论也不一定支持假设.故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三个细胞,每30分钟进行一次分裂,两个小时后,一共有几个细胞( )</p><p>A. 16 B. 24 C. 32 D. 48</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即21。两次分裂后,形成四个新细胞即22,3次分裂后形成8个细胞即23,…。因此1个细胞分裂N次后的个数是1×2N。</p><p>1个细胞每30分钟进行一次分裂,两小时后该细胞分裂了4次;而1个细胞分裂N次后的个数是1×2N。因此“3个细胞每30分钟进行一次分裂,两小时后”,形成的细胞总数═3×24═48(个)。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使用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装片的步骤是</p><p>①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取得明亮视野</p><p>②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p><p>③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到一定高度</p><p>④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p><p>⑤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到适当高度</p><p>A.①②③④⑤</p><p>B.⑤④③②①</p><p>C.②④⑤①③</p><p>D.⑤④①②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使用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装片的步骤是:⑤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④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①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②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移动装片,使之正对通光孔的中央;从侧面注视物镜,③双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到接 近至装片约2毫米的位置。可见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种植物在阳光不充分的地方生长,其叶面积和厚度比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时的变化是( )</p><p>A. 叶面积增大,叶肉减薄</p><p>B. 叶面积减小,叶肉减薄</p><p>C. 叶面积减小,叶肉增厚</p><p>D. 叶面积增大,叶肉增厚</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可以从如何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方面分析解答。</p><p>某种植物(例如:花生)在阳光照射不充分的地方生长,为了更多的接受光照,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因此叶片面积增大;阳光照射不充分的地方光合作用较弱,制造的有机物较少,叶肉因有机物较少而变薄,变薄后有利于阳光透过,背面的叶绿体也能接受些阳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因此,在阳光光照不充分的地方生长,其叶面积和厚度比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时的变化是叶面积增大,叶肉减薄。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自然界,有一类生长在盐碱土壤中的植物叫盐生植物,这类植物特别能抗盐碱,而其他植物却不能在盐碱地生存,这是因为( )</p><p>A. 前者细胞液浓度高于土壤溶液浓度</p><p>B. 前者根呼吸作用的能力弱于后者</p><p>C. 前者细胞壁的保护功能超过后者</p><p>D. 前者细胞液浓度低于土壤溶液浓度</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根据细胞吸收和失水的原理分析解答。</p><p>当植物细胞内外液体有浓度差时,植物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盐碱地的土壤溶液中含较多的盐碱,土壤溶液的浓度较高,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植物细胞内部的浓度,因此植物细胞就会失水,导致根不能吸水而影响植物的生长。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含羞草的叶受到碰触时会合拢,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什么样的特征</p><p>A.需要营养</p><p>B.进行呼吸</p><p>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p>D.生长和繁殖</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 含羞草的叶受到碰触时会合拢,这种现象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骆驼吃饱喝足一次可以半个月不吃不喝,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p><p>A、骆驼的胃大,可以储存足够的食物和水分</p><p>B、这是环境对骆驼改造的结果</p><p>C、这是骆驼对环境的适应</p><p>D、这种现象是一种特殊现象,与环境无关</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骆驼一般不出汗,而且尿液非常少,当它的体温升到46℃是才会出汗,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骆驼吃饱喝足一次可以半个月不吃不喝,与干旱缺水的荒漠环境相适应的。</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原料。(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应为光。</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细胞的细胞核一分为二后,细胞中央部分的细胞膜从四周逐渐向内凹陷,并形成新的细胞壁,从而使一个植物细胞分裂为两个新细胞。(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细胞分裂过程中,在形成新的细胞膜时,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是有区别的,动物细胞由于没有细胞壁,在形成新的细胞膜时,细胞中央部分的细胞膜从四周逐渐向内凹陷,并形成新的细胞膜。而植物细胞不是这样。</p><p>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在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时,细胞中央部分的细胞膜不会从四周逐渐向内凹陷,而是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 、 、生理、遗传和变异、 、生态的科学。</p></div></div>
<div><p>【答案】结构;分类;进化。</p><p>【解析】</p><p>试题生物学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和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均滴一滴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碘液 染色 </p><p>【解析】</p><p>由于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与洋葱鳞片叶不染色看不清,需染色。染色液有很多,碘液在初中实验中是比较常用的一种。</p><p>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时,由于观察的材料透光性强,在光不显微镜下不容易看清楚其内部结构,所以滴加碘液的目的是将细胞染色便于观察其内部结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解身边的生物,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 方法,记录下所看到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为了搞清楚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探究。</p></div></div>
<div><p>【答案】观察法 实验法 </p><p>【解析】</p><p>此题考查对观察、实验的理解和应用。</p><p>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为了搞清楚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可以通过实验法进行探究。</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从结构上来看,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构成的。</p></div></div>
<div><p>【答案】细胞</p><p>【解析】</p><p>试题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其他四类生物如动物、植物、细菌、真菌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一个家,这就是____________。</p><p>(1)按形态结构特征,将生物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p><p>(2)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生物圈 动物 植物 其他生物 水生生物 陆生生物 </p><p>【解析】</p><p>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要灵活对生物进行分类。</p><p>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的共有家园,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 <br />(1)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首先把生物分成植物和动物以及其他生物三大类。<br />(2)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陆生生物是指在陆地上生活的生物,水生生物是指在水中生活的生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示意图,具体步骤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5/09/d2cccf5a/SYS201905050927097479618268_ST/SYS201905050927097479618268_ST.001.png" width="359" height="2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p><p>(2)用黑纸把一片叶的一部分从正面和背面遮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 照射3~4小时。</p><p>(3)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p><p>(4)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 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叶片逐渐由________ 色变成________ 色。</p><p>(5)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上滴加碘液。这是为了检验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________ 。</p><p>(6)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这时可以看到没有遮光的部分变成________ 色。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绿色 黄白色 淀粉 蓝色 光 </p><p>【解析】</p><p>试题叶绿素不溶于水但是溶于酒精,隔水加热后,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了,叶片变成了黄白色。淀粉遇碘液变蓝色,滴加碘液就是为了验证淀粉的存在。未遮光部分由于有光照,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遇到碘液变成蓝色,而遮光部分由于没有光照,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无淀粉生成,遇碘液不变蓝色,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在温室大棚内进行农作物种植具有减少水分蒸发,便于调控棚内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等优点.如图为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大棚某种蔬菜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度)的影响曲线.</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9/08/c1ea0cb5/SYS201905290841523153490878_ST/SYS201905290841523153490878_ST.001.png" width="288"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p><p>(1)在作物生长旺盛时期,要定期补充一定量的水分,被吸收到植物体内的水分绝大部分被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这不仅有利于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有效地散热,还能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对温室内的土栽作物施用有机肥,不仅有利于培育绿色食品,还可增加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曲线A点和B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说明________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p><p>(4)假如在大棚内培育玉米新品种,会因风力不足,雌花穂得不到足够数量的花粉.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p></div></div>
<div><p>【答案】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要释放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人工授粉 </p><p>【解析】</p><p>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由其原理可知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时间、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植物的蒸腾作用,不仅有利于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有效地散热,还能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p><p>(1)植物的蒸腾作用,不仅有利于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有效地散热,还能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br />(2)呼吸作用是生物的活细胞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施用的有机肥中的有机物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可增加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br />(3)A点和B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说明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同一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越大,光合作用强度越强。</p><p>(4)植物的传粉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的传粉不足现象,我们还可以采取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后回答问题:</p><p>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 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p><p>(1)请列举出文中所描述的植物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在百草园中影响蟋蟀生存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 _________,后者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蟋蟀要生存就不能离开草丛和土地,这说明生物必须依赖_________而生存。</p></div></div>
<div><p>【答案】菜 皂荚树 桑树 非生物因素 水、空气、光、温度、土壤等 环境 </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1)文中所描述的皂荚树、桑树、蝉、黄蜂、菜花、叫天子(云雀)、黄蜂、鸣蝉、油蛉、蟋蟀等都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都是生物。其中的菜、皂荚树、桑树属于植物。<br />(2)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水、空气、光、温度、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br />(4)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蟋蟀要生存就不能离开草丛和土地,这说明生物必须依赖环境而生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