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届九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植物的器官中,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具有的是</p><p>A. 根 B. 茎 C. 叶 D. 种子</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没有根;但蕨类植物具有根,故A错误;藻类植物无茎;但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具有茎,故B错误;藻类植无叶;但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具有叶,故C错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液情况模式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 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02883dc1/SYS201712310050461550146964_ST/SYS201712310050461550146964_ST.001.png" width="94" height="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若B为肺,则A中流动脉血,C中流静脉血</p><p>B. 若B代表肾单位,C中的尿素、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p><p>C. 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p><p>D. 若B为小肠,则C中的二氧化碳、营养物质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如果B为肺部的毛细血管,A是肺动脉,流动静脉血,C是肺静脉,C内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A错误;若B代表肾单位,C中的尿素、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B正确;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所以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为心脏,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C正确;若B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量减少,养料增多,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上常发霉长毛,而干燥的粮食、衣物和皮鞋上不易发霉,原因是霉菌的生活环境需要( )</p><p>A. 较大的湿度 B. 充足的氧气 C. 适宜的温度 D. 丰富的有机物</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真菌生活所需的条件是: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水分等,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含有一定的水分常常长毛发霉,而干燥的粮食、衣物和皮鞋上不易长霉,霉菌的生活环境中需要一定的水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人们对它“爱恨交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p><p>A. 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p><p>B. 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p><p>C. 它们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p><p>D. 它们主要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细菌为单细胞生物,真菌有的是单细胞的,如酵母菌,有的是多细胞的,如霉菌,A错误;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寄生而使其患病,B错误;细菌和真菌有的进行有氧呼吸,有的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体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生物特征的是( )</p><p>A.植物落叶 B.H7N9病毒能繁殖后代</p><p>C.钟乳石慢慢长大 D.含羞草遇到碰触叶片会合拢</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解:A、植物落叶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p><p>B、H7N9病毒能繁殖后代说明生物能繁殖.</p><p>C、钟乳石慢慢长大,但这种长大与生物的生长是不同的,它是一些无机盐慢慢堆积的结果,是自然现象.钟乳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因此钟乳石慢慢长不属于生物现象;</p><p>D、含羞草遇到碰触叶片会合拢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酵母菌等应用于食品制作 B. 链球菌(细菌)引起人患手癣、足癣</p><p>C. 青霉等应用于疾病防治 D. 甲烷菌等应用于污水处理</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作用,如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A正确;真菌引起人患手癖、足癖,B错误;青霉等应用于疾病防治,C正确;一些细菌如甲烷菌在无氧气的条件下,能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使污水得到净化,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种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02883dc1/SYS201712310050457258777087_ST/SYS201712310050457258777087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1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图甲中的④子叶</p><p>B. 图乙等农作物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根茎叶中的筛管运输到植物各处的</p><p>C. 由图丙中的花发育成图丁的结构需要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p><p>D. 图丁中的①和②分别是由图丙中的⑤和⑥发育而来的</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图丁中的④子叶,因为大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所以大豆油主要来自于图丁中的4子叶,A正确。植物的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沿导管运输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而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则是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根等其它器官的,B错误;花发育成果实和种子,需要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C正确;图丙中的①果皮和②种子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⑤子房壁和⑥胚珠发育而来的, 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通过生殖系统完成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p><p>A. 女性的子宫是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场所</p><p>B. 男性的睾丸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p><p>C. 卵黄的营养能供胚胎发育全过程利用</p><p>D. 胎儿直接从母体血液获得氧气和养料</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A错误;睾丸是男性主要的性器官,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B正确;卵黄为胚胎发育初期提供营养,C错误;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能促使人产生抗体的疾病有( ) </p><p>①甲亢 </p><p>②色盲 </p><p>③乙型肝炎 </p><p>④夜盲症</p><p>A. ① B. ② C. ③ D. 全部都会</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br />甲亢是人体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形成的激素异常症;色盲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遗传病;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营养不良疾病,傍晚时看不清;肾炎是肾脏发炎形成的;甲亢、色盲、夜盲症、肾炎都不是病原体引起的,不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麻疹和甲型H1N1流感均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因此③会促使人产生抗体。</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结合图甲中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和图乙中膈肌的不同运动状态示意图,①~⑦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血液类型,a是葡萄糖。分析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02883dc1/SYS201712310050454733231392_ST/SYS201712310050454733231392_ST.001.png" width="535" height="18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完成生理过程②的主要器官是______。 </p><p>(2)图甲中发生过程④时,膈肌应是图乙中的_______(填“A”或“B”)状态。</p><p>(3)某人因病需肌肉注射某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病灶,在此过程中,是否需要经过肺部?__________。</p><p>(4)图甲①~⑦中表示排泄途径的是________(填图中序号)。Ⅰ的血液类型是________(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若激素分泌功能正常,但尿液中出现了物质a,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小肠 B 是 ③⑤⑥ 静脉血 肾小管发生病变</p><p>【解析】(1)②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过程,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p><p>(2)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平静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故膈肌收缩;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膈肌舒张。图甲中发生过程④时,膈肌应是图乙中的B状态。</p><p>(3)医生给病人臂部肌肉注射药物,药物进入血液经臀部毛细血管→体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所以某人因病需肌肉注射某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病灶,在此过程中,需要经过肺部。</p><p>(4)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人体的排泄有呼吸、泌尿、排汗三个途径,即图中的③⑤⑥所示的过程。血液在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从肾流出的血液,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减少。</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位居世界第一。其中,肥胖与Ⅱ型糖尿病合称为 “姊妹病”,肥胖越严重,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越高。请思考回答:</p><p>(1)长期摄取过多能量会导致肥胖,食物中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______________。</p><p>(2)糖尿病的治疗措施通常为________________。</p><p>(3)上海农科院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优糖米”,口感与普通大米无异,但其中的淀粉难以在消化道内分解为葡萄糖,餐后不仅血糖稳定,还能增加饱腹感,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为探究“优糖米”是否具有维持血糖的功能,某小组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02883dc1/SYS201712310050459527999858_ST/SYS201712310050459527999858_ST.001.png" width="518"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上述方案中,可以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组合是______。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p><p>②若实验结果显示甲鼠的血糖含量低于对照实验中的另一组鼠的血糖含量,你可以得出结论是:______。</p><p>③为避免偶然性,应重复多次实验并求_______值。 </p><p> </p></div></div>
<div><p>【答案】 糖类 注射胰岛素 甲鼠和乙鼠 乙鼠 “优糖米”具有维持血糖的功能 平均</p><p>【解析】(1)糖类是食物中最主要的供能物质,长期摄取过多能量会导致肥胖。<br />(2)正常人体吸收的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其含量相对稳定,这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有直接关系。但Ⅱ型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不足,通常的治疗措施为注射胰岛素。<br />(3)①为探究“优糖米”是否具有维持血糖的功能,科技小组设计了上述方案,实验变量是“优糖米”,因此,饲喂“优糖米”的家鼠是实验组,起对照作用的大鼠是乙鼠。<br />②若实验结果显示甲鼠的血糖含量低于乙鼠,你可以得出结论:“优糖米”有降低血糖的功能。<br />③为避免偶然性,应重复多次实验并求平均值。</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西非曾暴发埃博拉出血热,中国政府速派专家组和医疗队实施人道主义救助。</p><p>(1)埃博拉病毒和细菌相比,其在结构方面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__。</p><p>(2)当埃博拉病毒侵袭人体后,起抵御作用的第二道防线是______。</p><p>(3)为了控制埃博拉病毒的扩散,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角度分析,医护人员与病人接触均使用一次性口罩、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属于__________。当时还没有研制出预防埃博拉病毒的疫苗,美国两名感染埃博拉病毒患者已经康复出院。据悉,可能是注射了单克隆抗体血清。这属于__________免疫。</p><p>(4)埃博拉患者体内白细胞和血小板大量减少,血小板的功能是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无细胞结构(由DNA和蛋白质外壳构成)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切断传播途径 特异性 止血凝血</p><p>【解析】病毒无细胞结构,所以埃博拉病毒和细菌相比,其在结构方面最显著的特点是无细</p><p>胞结构。</p><p>当埃博拉病毒侵袭人体后,起抵御作用的第二道防线是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p><p>(3)医护人员与病人接触均使用一次性口罩、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目前还没有研制出预防埃博拉病毒的疫苗,美国两名感染埃博拉病毒患者已康复出院,据悉可能是注射了单克隆抗体血清,这属于特异性免疫。<br />(4)埃博拉患者体内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大量减少,甚至“七窍流血”而死,血小板的作用是止血和凝血。</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图中A~G分别表示不同种类生物。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02883dc1/SYS201712310050470207404157_ST/SYS201712310050470207404157_ST.001.png" width="139" height="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该生态系统中,缺少的生物部分还有______,如果没有它们动植物的尸体将堆积如山。</p><p>(2)A在此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______。此生态系统中C与D的关系是__________。</p><p>(3)请写出图中G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___________。</p><p>(4)若有毒物质进入了这一生态系统,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生产者 竞争关系 A→F→G G</p><p>【解析】(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水草、水绵,它们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将动植物的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p><p>(2)A在此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生产者。此生态系统中C与D都以B为食,所以他们的的关系是竞争关系。</p><p>(3)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①单向、不循环(只能由上一营养级流入下一营养级);②逐级递减(上一营养级的能量,只有10%-20%能流入下一营养级)因此,营养级越高,能量散失越多,储能越少。图中G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最短的A→F→G。</p><p>(4)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营养级最高的消费者。该食物网中的猫头鹰营养级最高体内毒物聚集最多。</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