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海带、银杏、桫椤和葫芦藓四种植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6b3d8fbf/SYS201904151039177003287633_ST/SYS201904151039177003287633_ST.001.png" width="555"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乙的种子外无果皮 B. 丙是蕨类植物,属一级保护植物</p><p>C. 丁的生殖离不开水 D. 它们进化顺序为甲、丙、丁、乙</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甲是海带,属于藻类植物,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乙是银杏,银杏属于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丙是桫椤,桫椤属于蕨类植物,是现存最大的蕨类植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丁是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用孢子繁殖,繁殖过程离不开水,这几种植物的进化顺序是甲、丁、丙、乙,故选项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中是生活中常见的五种生物,图中①—⑤所示动物按低等到高等的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7/08/cc8741fe/SYS201905270846330849467372_ST/SYS201905270846330849467372_ST.001.png" width="608"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②①③④⑤</p><p>B.②③④⑤①</p><p>C.⑤④③②①</p><p>D.③④⑤①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所以,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为②节肢动物、③鱼类、④两栖类、⑤爬行类、①哺乳类。</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林对八种动物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其中麻雀、青蛙、家兔、鲫鱼分为一类,苍蝇、鼠妇、蚯蚓、蜘蛛分为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p><p>A. 胎生还是卵生 B. 生活环境</p><p>C. 体温是否恒定 D. 有无脊柱</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麻雀、青蛙、家兔、鲫鱼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苍蝇、鼠妇、蚯蚓、蜘蛛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可见,他的分类依据是有无脊柱。</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 )</p><p>A. 不能开花、结果</p><p>B. 没有根、茎、叶分化</p><p>C. 体内无输导组织</p><p>D. 生殖离不开水</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苔藓植物的受精必须借助于水,由于卵的成熟,促使颈沟细胞与腹沟细胞的破裂,精子游到颈卵器附近,通过破裂的颈沟细胞与腹沟细胞而与卵结合,其受精离不开水,因此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原叶体的腹面上长有雌、雄生殖器官,当原叶体被水浸湿时,精子游到雌性生殖器官里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再发育成新的植物体.可见蕨类植物的受精作用离不开水,因此蕨类植物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7/08/cc8741fe/SYS201905270846331960417295_ST/SYS201905270846331960417295_ST.001.png" width="52" height="6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7/08/cc8741fe/SYS201905270846331960417295_ST/SYS201905270846331960417295_ST.002.png" width="62" height="7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7/08/cc8741fe/SYS201905270846331960417295_ST/SYS201905270846331960417295_ST.003.png" width="53" height="7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7/08/cc8741fe/SYS201905270846331960417295_ST/SYS201905270846331960417295_ST.004.png" width="49" height="6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根据A为细菌,B、D都属于真菌,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属于植物。</p><p>A图中生物为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B图中生物为霉菌,C图中生物为衣藻,衣藻是藻类,为真核生物。<br />D图中生物为酵母菌,酵母菌都属于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为真核生物。</p><p>故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关分类单位的特征解释中,不正确的是</p><p>A.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p><p>B.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p><p>C. 每个物种里只有一种生物</p><p>D. 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少</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共同特征最多,A正确;</p><p>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B正确;</p><p>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即每个物种只有一种生物,C正确;</p><p>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植物393种,其中浮游植物116种、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271种,鸟类有265种.这主要体现了( )</p><p>A.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 生活环境的多样性</p><p>C. 物种的多样性 D. 遗传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分析解答。</p><p>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植物393种,其中浮游植物116种、蕨类植物4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271种,鸟类有265种。说明生物种类很多,这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p><p>B. 动物园中培育大熊猫属于就地保护</p><p>C. 生物自然衰老和死亡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p><p>D. 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二是迁地保护,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p><p>(3)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p><p>生物多样性不仅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有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错误; <br />人们有时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如动物园中培育大熊猫属于迁出原地保护,B错误;<br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和破坏,如滥采乱伐、环境污染等,C错误;</p><p>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研究发现,多数新型农药应用10年后就逐渐失效,因为在这段时间 内害虫已能进化出很强的抗药性。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p><p>A. 害虫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变异,这些变异经逐代积累和加强便产生了抗药性</p><p>B. 害虫在争夺食物和空间时进行生存斗争,强壮的个体生存下来,产生了抗药性</p><p>C. 农药通过逐代选择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使其逐渐增粼害虫产生抗药性</p><p>D. 部分害虫可以对农药进行选择性逃避,通过学习行为产生了抗药性·</p><p> </p></div></div>
<div><p>【答案】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p><p>A. 生存斗争 B. 人工选择 C. 自然选择 D. 遗传和变异</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然后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动力,以生存斗争为手段,达到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的结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 )</p><p>A. 直立行走 B. 使用工具 C. 使用语言 D. 大脑发达</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学会用火。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所以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能否直立行走。</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p><p>A. 森林古猿 B. 黑猩猩 C. 长臂猿 D. 金丝猴</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当我们做伸肘动作时,图中的①和②所处状态分别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7/08/cc8741fe/SYS201905270846338586480125_ST/SYS201905270846338586480125_ST.001.png" width="187" height="16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都处于收缩状态 B. 都处于舒张状态</p><p>C. ①收缩,②舒张 D. ①舒张,②收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图中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p><p>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提供动力.图为伸肘状态,伸肘时,①肱二头肌舒张,②肱三头肌收缩.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把母鸡正在孵化的鸡蛋换成假鸡蛋,它仍继续孵化,母鸡的这一行为是( )</p><p>①先天性行为 ②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③学习行为 ④由遗传物质决定的.</p><p>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p><p>(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把母鸡正在孵化的鸡蛋换成假鸡蛋,它仍继续孵化”,母鸡的这一行为是①先天性行为,是④由遗传物质决定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然界中种类最多和最高等的动物类群分别是</p><p>A. 鱼类和昆虫 B. 哺乳类和软体动物</p><p>C. 节肢动物和哺乳类动物 D. 腔肠动物和线性动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br />(2)动物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的鸟类和原始的哺乳类。</p><p>如图生物进化树</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1/09/cf573c94/SYS201905210913307399615805_DA/SYS201905210913307399615805_DA.001.png" width="329" height="3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分析和生物进化树可知:在动物界中,最古老、最低等、最原始、结构最简单的是原生动物,原生动物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最高等的脊椎动物中的哺乳类。无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是节肢动物,节肢动物中的昆虫数量最多,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选项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名称中有“鱼”的不一定是鱼类,下图名称里面有“鱼”的动物中,哪一种属于鱼类?</p><p>A. 鱿鱼 B. 鳄鱼 C. 鲨鱼 D. 娃娃鱼</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鱼类的特征: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p><p>鱿鱼属于软体动物,A不符合题意;鳄鱼属于爬行动物,B不符合题意;鲨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C符合题意。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p><p>A. 植物 B. 动物 C. 病毒 D. 细菌和真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p><p>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可见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如题中叙述的把“落红”化作“春泥”,其原因就是被土壤中的腐生细菌等微生物给分解掉了。可见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2月以来,诺如病毒疫情在江苏等地蔓延,以下对该病毒描述正确的是</p><p>A. 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B. 有细胞结构</p><p>C. 能独立生活 D. 要用光学显微镜观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的,必须寄生在其它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p><p>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的A正确、B错误;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它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 C错误;病毒的形体及其微小,通常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观察肌肉与骨和关节的关系图,你认为正确的是( )</p><p>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b43043e2/SYS201712302238047562119121_ST/SYS201712302238047562119121_ST.001.png" width="75" height="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b43043e2/SYS201712302238047562119121_ST/SYS201712302238047562119121_ST.002.png" width="82" height="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b43043e2/SYS201712302238047562119121_ST/SYS201712302238047562119121_ST.003.png" width="75" height="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b43043e2/SYS201712302238047562119121_ST/SYS201712302238047562119121_ST.004.png" width="79" height="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p><p>解:A、只有一组骨骼肌跨过了关节,A错误.</p><p>B、骨骼肌跨越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能正确反映骨、关节、骨骼肌三者之间关系,B正确.</p><p>C、两组肌肉没有跨过关节,C错误.</p><p>D、只有一组骨骼肌跨过了关节,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食物中有我们身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有机物,能够提供身体所需要的能量。这些能量被释放出来是通过( )</p><p>A. 小肠的消化作用 B. 线粒体的呼吸作用</p><p>C. 循环系统的运输作用 D. 叶绿体的光合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小肠的消化作用能消化食物,把难吸收的物质消化成可直接吸收的物质,A不符合题意;<br />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通过呼吸作用将细胞中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储存着能量)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来利用,B符合题意;<br />循环系统的运输作用能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C不符合题意;<br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白居易的诗曰: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它描绘的是母燕的</p><p>A.贮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诗句中描述的是哺育行为,是与繁殖相关的行为,叫做繁殖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决定先天性行为的是</p><p>A. 性别 B. 年龄 C. 遗传物质 D. 环境因素</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形成的一种动物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繁殖季节,雄性三刺鱼的眼一旦受到红色刺激,通过什么作出攻击的决定</p><p>A. 神经系统 B. 内分泌系统</p><p>C. 运动系统 D. 激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提一桶水上楼,这时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p><p>A.收缩,收缩 B.收缩,舒张</p><p>C.舒张,收缩 D.舒张,舒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提一桶水上楼,这时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都收缩 。</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