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48:17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单元 3.4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同步练习题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生物圈中有不少细菌是有益的,有些细菌给人类带来危害</p><p>B. 病毒不属于分解者,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不起作用</p><p>C. 酿酒、造醋等酿造工业离不开酵母菌和曲霉</p><p>D. 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A、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在食品的制作、医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酸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少数是有害的,如结核杆菌能使人患结核病.</p><p>B、在生态系统中大多数的细菌、真菌能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这些腐生的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还有一部分微生物是消费者,如各种病毒和致病菌.它们都对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p><p>C、酿酒、造醋等酿造工业离不开酵母菌和曲霉。</p><p>D、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将动植物的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遗体不会保留着,主要原因是()</p><p>A. 绿色植物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    B. 细菌分布十分广泛</p><p>C. 腐生细菌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    D. 动植物的遗体自身会分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组的两种生物间关系不属于共生的是(&#xa0;&#xa0;&#xa0;&#xa0;&#xa0;&#xa0;)</p><p>A.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                    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p><p>C.人与肠道中的大肠杆菌                  D.人与足趾上致足癣的真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A、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xa0;&#xa0; 是一种共生关系,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不符合题意.</p><p>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xa0;&#xa0;&#xa0;&#xa0; 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从而使得植物生长良好,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它们互惠互利,共同生活,是共生关系.不符合题意.</p><p>C、人与肠道中的某些细菌&#xa0;&#xa0; 细菌可以帮助人体分解食物,而人体又可以为这些细菌提供生存的场所和食物,二者彼此依赖,共同生活,是共生关系.不符合题意.</p><p>D、人与足趾上致足癣的真菌&#xa0;&#xa0; 是真菌从人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导致人体患足癣,它营的是寄生生活.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根瘤菌与大豆的共生中,根瘤菌的作用是( )</p><p>A. 固氮    B. 提供二氧化碳    C. 提供水分    D. 提供有机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根瘤菌有固氮作用,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其中的原因是</p><p>A. 豆科植物能合成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提高了土壤的肥力</p><p>B. 豆科植物根瘤中的根瘤菌能合成含磷的无机盐,提高了土壤中磷的含量</p><p>C. 豆科植物根瘤中的根瘤菌能合成含钾的无机盐,提高了土壤中钾的含量</p><p>D. 豆科植物根瘤中的根瘤菌能固定氮气,提高了土壤中氮元素的含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根瘤菌有固氮作用,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可见根瘤菌对豆科植物的生长是有利的,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生物圈中有不少细菌是有益的,有些细菌给人类带来危害</p><p>B. 病毒不属于分解者,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不起作用</p><p>C. 酿酒、造醋等酿造工业离不开酵母菌和曲霉</p><p>D. 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A、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在食品的制作、医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酸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少数是有害的,如结核杆菌能使人患结核病.</p><p>B、在生态系统中大多数的细菌、真菌能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这些腐生的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还有一部分微生物是消费者,如各种病毒和致病菌.它们都对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p><p>C、酿酒、造醋等酿造工业离不开酵母菌和曲霉。</p><p>D、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将动植物的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菌对自然界的最重影响是</p><p>A.分解动植物遗体</p><p>B.制造有机物</p><p>C.杀死多余动植物</p><p>D.净化空气</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属于分解者,它们将动植物的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冬虫夏草”是我国名贵的药物和高级补品,分布在我国青海、贵州、云南、西藏、甘肃等地海拔3500-5000m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冬虫夏草”,通称虫草.冬天在感染的昆虫体内形成菌核,外表保持原来虫形,到次年夏季温暖潮湿,适于菌体生长时,从虫体头部长出一根,棕色有柄的棒状子座,长4-11cm,粗约3mm,形拟一根野草,因而得名“冬虫夏草”.    </p><p>(1)“冬虫夏草”是______   </p><p>A.&#xa0;植物&#xa0;B.&#xa0;动物&#xa0;C.&#xa0;细菌&#xa0;D.&#xa0;真菌</p><p>(2)根据以上叙述,判断虫草与昆虫之间的关系________共生.(填是或不是).    </p><p>(3)构成“冬虫夏草”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    </p><p>(4)“冬虫夏草”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________分解.</p></div></div>
<div><p>【答案】D    不是    细胞    分解者    有机物    </p><p>【解析】</p><p>冬虫夏草是一种真菌,是冬虫夏草真菌的菌丝体通过各种方式感染蝙蝠蛾的幼虫,以其体内的有机物质作为营养能量来源,经过不断生长发育和分化后,最终菌丝体扭结并形成子座伸出虫体的外壳,从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生物体。</p><p>(1)分析资料可知,冬虫夏草冬天在感染的昆虫体内形成菌核,外表保持原来虫形,到次年夏季温暖潮湿时菌体再生长,其属于真菌。故选D。<br />(2)共生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二者生活在一起,对彼此都有利,互惠互利,一旦分开,都不能很好的生活。“冬虫夏草”仅是虫为真菌提供了有利条件,可见虫草与昆虫不是共生。<br />(3)“冬虫夏草”是真菌,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br />(4)“冬虫夏草”属于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将同时死去的10条小金鱼分成甲、乙两组,甲组的5条小金鱼灭菌后放在无菌的塑料袋内保存起来,乙组的5条小金鱼被深埋在一棵大树的根部.数十天后,发现乙组的5条小金鱼全腐烂了.请根据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p><p>(1)本实验说明了________.    </p><p>(2)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是________组.    </p><p>(3)该实验中甲、乙两组为什么要选用同时死去的5条小金鱼?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1)细菌、真菌对动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p><p>(2)乙</p><p>(3)控制实验变量,保证实验中只存在有无细菌这一变量。</p><p>【解析】</p><p>试题(1)在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被大量的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土壤,供绿色植物重新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p><p>(2)本实验是想探究细菌对鱼的分解作用的,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故甲组是实验组,乙组是对照组。</p><p>(3)探究实验要控制变量的唯一,除了探究的条件不一样,其它条件要都一样,因此要选用同时死去的五条金鱼,本实验是想探究细菌对鱼的分解作用的,所以实验时要控制实验变量,保证实验中只存在有无细菌这一个变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仔细阅读下文,分析回答有关问题:</p><p>谁偷走了森林之王的遗体</p><p>森林“警长”组织动物开会.一年前,作为森林之王的老虎死了,大家为了表示对老虎的崇敬,把它埋在了鲜为人知的地方,并派了守卫,不准其它动物出入墓穴.奇怪的是,一年后,“警长”发现埋葬老虎的地方除了剩下一堆白骨以外,遗体不见了.于是找来动物们开会,并表示一定要查明,究竟是谁偷走了老虎的遗体?</p><p>(1)请帮助分析,是谁偷走了老虎的遗体?________    </p><p>(2)在自然条件下的动物遗体,时间长了都会消失,这对自然界有什么意义?________    </p><p>(3)在人为条件下,用哪些方法能将动物遗体保存一年以上?(至少答3种)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1)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有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可以分解动植物的遗传,老虎的遗体被真菌、细菌分解了;</p><p>(2)①有利于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②如果没有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时间久了,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这样会使动植物丧失生存空间;</p><p>(3)如干燥法,低温冷冻法,腌制法、消毒法、真空包装法等.</p><p>【解析】</p><p>试题(1)大多数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动植物就会丧失生存空间,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中,细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有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可以分解动植物的遗传,老虎的遗体被真菌、细菌分解了.</p><p>(2)①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循环.故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永远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它们作为分解者有利于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②如果没有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时间久了,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这样会使动植物丧失生存空间.</p><p>(3)在人为条件下,有利于将动物遗体保存一年以上的方法:如干燥法,低温冷冻法,腌制法、消毒法、真空包装法…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绿色植物和一些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碳循环中的作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1/08/f745def4/SYS201905310832492203705346_ST/SYS201905310832492203705346_ST.001.png" width="322" height="19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大气中游离的二氧化碳依靠①过程所示的________作用被固定在植物体内,固定的结果是形成了________(主要是淀粉).植物体内被固定的一部分碳通过②所示的________(生理过程)被释放出来,同时生成________和水,并且产生________.    </p><p>(2)枯枝落叶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________.    </p><p>(3)图中的微生物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________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营养方式为异养,通过________的方式进行繁殖.</p></div></div>
<div><p>【答案】光合    有机物    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    能量    无机盐    细菌    真菌    细菌    分裂    </p><p>【解析】</p><p>观图可知:①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②表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③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p><p>(1)该图表示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生态系统的组成中生物成分在碳循环中的作用,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则该图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该图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p><p>(2)细菌、真菌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可把枯枝落叶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p><p>(3)图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真菌,细菌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细菌是通过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济南版七级上册生物 第二单元 3.4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同步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