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章+生态系统+单元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面是某同学书写的食物链,你认为正确的是( )</p><p>A. 虫→啄木鸟一树 B. 植物→田鼠→蛇</p><p>C. 田鼠→蛇→鹰 D. 植物→蛇→鹰</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虫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A错误;<br />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植物与消费者田鼠和蛇的捕食关系,B正确;<br />田鼠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C错误;<br />蛇和植物之间不存在捕食关系,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p><p>A. 蝗虫 B. 蘑菇 C. 草 D. 蓝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是对生态系统的分解者的认识。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供植物重新利用。促进了物质的循环。</p><p>生态系统的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供植物重新利用。促进了物质的循环。蘑菇是真菌,营腐生生活,属于分解者;蝗虫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草、蓝藻是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故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杭州西湖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请你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作出正确的选择: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p><p>A. 西湖里的水 B. 西湖里所有的鱼</p><p>C. 西湖里所有的生物 D. 整个西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p><p>西湖里的水,只有非生物部分,没有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错误;西湖里所有的鱼,只有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错误;西湖里所有的生物,只有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错误;整个西湖既包括了太湖这个地方的环境,也包括了湖中所有的生物,是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标号1、2、3分别表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4/09/392492b9/SYS201905140907370824497457_ST/SYS201905140907370824497457_ST.001.png" width="119"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 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p><p>C. 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 D. 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据此可以解答本题。</p><p>图中1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2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属于消费者。3能把动植物尸体中的无机物变成有机物,供绿色植物利用,属于分解者,可见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8/08/53f7ef8b/SYS201905280844255697970991_ST/SYS201905280844255697970991_ST.001.png" width="136" height="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该食物网包含3条食物链</p><p>B. 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农作物</p><p>C. 该食物网中能量损失最多的食物链是:农作物→麻雀</p><p>D. 从长远角度分析,剿灭麻雀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br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解答即可。</p><p>该食物网包含2条食物链,农作物→昆蝗虫→麻雀,农作物→麻雀,A错误;<br />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农作物,B正确;<br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该食物网中能量损失最少的食物链是:农作物→麻雀,C错误;<br />从长远角度分析,剿灭麻雀不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p><p>A. 草→虫→鸟→细菌 B. 太阳→草→鼠→蛇→鹰</p><p>C. 鼠→蛇→鹰 D. 树→蝉→螳螂→黄雀</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细菌是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A错误;<br />太阳是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B错误;<br />鼠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C错误;<br />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态系统中有一条食物链:A→B→C→D→E,若其中D数量增加,则C和E的数量会</p><p>A. C减小,E增加 B. C增加,E减少</p><p>C. C和E都会减少 D. C和E都会增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br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p><p>在食物链“A→B→C→D→E”中,D吃C,E吃D。如果D的数量增加,C则由于捕食者D增加而减少,而E由于食物D增加而数量增加。所以,“若其中D数量增加”,则在短期内C和E的数量会“C减少、E增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 需要的能量最终都来自光能</p><p>B. 生产者是所有动物的最终食物来源</p><p>C. 具有一定限度的自我调节能力</p><p>D. 受到DDT污染后,生产者中的DDT含量最高</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br />(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br />(3)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p><p>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能量最终都来自光能,A正确;<br />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B正确;<br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C正确;<br />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生产者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少,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物质和能量都是沿着食物链或食物网流动的</p><p>B. 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获取的能量越多</p><p>C.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不能循环流动</p><p>D. “草→兔→狐”这条食物链中狐将获得最多的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是从固定在生产者体内的太阳能开始。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一般地说,再输入到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p><p>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A正确;<br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减少,营养级越高,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营养级越高,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储存的能量越少,个体数量越少,B错误;<br />生态系统中物质能循环流动,但是能量不能循环的,如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消耗的能量是不能转化的,C错误;<br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通过食物链依次传递的。根据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特点,草的数量最多,狐的数量较少,“草→兔→狐”这条食物链中各营养级有机物总量的大小关系草>兔>狐,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食物链中流动的能量是( )</p><p>A. 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p><p>B. 太阳辐射到地面的全部能量</p><p>C. 太阳辐射到绿色植物体上的全部能量</p><p>D. 食物链中植食性动物所拥有的全部能量</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解答即可。</p><p>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在食物链中流动的能量是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的生态系统中,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8/08/53f7ef8b/SYS201905280844262203710896_ST/SYS201905280844262203710896_ST.001.png" width="122" height="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8/08/53f7ef8b/SYS201905280844262203710896_ST/SYS201905280844262203710896_ST.002.png" width="124" height="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8/08/53f7ef8b/SYS201905280844262203710896_ST/SYS201905280844262203710896_ST.003.png" width="105" height="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8/08/53f7ef8b/SYS201905280844262203710896_ST/SYS201905280844262203710896_ST.004.png" width="120" height="7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不同的生态系统有不同的特点,据此解答。</p><p>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A不符合题意;</p><p>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B符合题意;</p><p>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C不符合题意;</p><p>城市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少,自我调节能量弱,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农田是人工生态系统,下列关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农田生态系统是以农作物为主的生态系统</p><p>B. 农田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所以生态平衡不容易被破坏</p><p>C. 农田生态系统是独立存在的,和其他生态系统没有关系</p><p>D. 农田生态系统是为人类服务的,所以人类也是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解答时可以从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生物种类、稳定性等方面来分析。</p><p>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A正确;<br />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单一,因此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差,稳定性差,B错误;<br />生物圈中的个各生态系统都是彼此联系的,而不是独立存在的,C错误;<br />人们必须不断地从事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等活动,才能够使农田生态系统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因此,可以说农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p><p>A. 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B. 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p><p>C. 每年能制造地球上70℅的氧气量 D. 以藻类植物为主,动物都能在水中游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海洋生态系统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海洋中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p><p>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A不符合题意;</p><p>湿地生态系统有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能力的作用,是地球之肾,B不符合题意;</p><p>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C符合题意;</p><p>海洋生态系统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深圳的梧桐山、风凰山、羊台山每天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它们属于( )生态系统。</p><p>A. 城市 B. 草原 C. 森林 D. 湿地</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态系统的种类多种多样,主要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据此答题。</p><p>深圳的梧桐山、风凰山、羊台山等地分布在比较湿润的地区,其主要特点是峰峦绵延,林深谷幽,古木参天,动物种类繁多,群落的结构复杂,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能够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属于森林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兔与狼的数量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7/09/13d76fc4/SYS201905170908539027523506_ST/SYS201905170908539027523506_ST.001.png" width="139"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该生态系统可能处于生态平衡状态</p><p>B. 若人类大量捕杀狼,则兔的数量会无限增加</p><p>C. 放牧人为了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可以随意放养更多的牲畜</p><p>D. 草原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更稳定</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p><p>如图显示狼和兔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因此该生态系统可能处于生态平衡状态,A正确;若大量捕杀狼,则兔的数量先因狼的减少而增加,此时,草的数量因兔的增加而减少,后来则因草的减少而减少。由于大量捕杀狼群,导致狼在草原中灭绝,此时草原中的兔子将会先增多后减少,最终造成生态平衡被破坏,B错误;放牧人为了获得更多经济效益随意放养更多的牲畜容易破坏草原生态系统,C错误;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平衡是如今提及率最高的一个词,根据两年所学,你认为生态平衡是指( )</p><p>A. 各种生物的数量保持不变</p><p>B. 生物种类保持不变</p><p>C. 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稳</p><p>D. 地球上基因数量保持不变</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动态的、相对的。</p><p>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绝对不变,而是相对、持续的稳定。可见C符合题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相关问题。</p><p>森林里生活着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有许多鸟类在此栖息,有的鸟只吃草籽,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昆虫又吃植物的茎和叶。有些鼠类以植物的茎、叶、果实为食物,然而鼠又是狐和鹰的食物,鹰也捕食鸟。</p><p>(1)图是一位同学根据短文画出的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中还有一条食物链未画完整,请你补画完整</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650cb320/SYS201905180909400530335638_ST/SYS201905180909400530335638_ST.001.png" width="219"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2)画完整后该食物网中食物链共有_________条。</p><p>(3)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主要包括营腐生生活的_________和_________。</p><p>(4)在该生态系统中,植食动物有_________,肉食动物有_________,杂食动物有_________。</p><p>(5)如果人们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大量捕捉森林中的鹰、狐和鸟类,会造成_________和_________大量繁殖,毁坏森林。这说明动物是生态系统_________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650cb320/SYS201905180909400530335638_DA/SYS201905180909400530335638_DA.001.png" width="229" height="1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5 细菌 真菌 吃草籽鸟、鼠、昆虫 狐、鹰 杂食性鸟 鼠 昆虫 食物链 </p><p>【解析】</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p><p>(1)杂食性的鸟不但以昆虫为食,还以绿色植物为食。因此,需补画的食物链为:绿色植物→杂食性鸟,如图:</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650cb320/SYS201905180909400530335638_DA/SYS201905180909400530335638_DA.001.png" width="229" height="1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2)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食物链有:绿色植物→吃草籽的鸟→鹰、绿色植物→鼠→狐、绿色植物→鼠→鹰、绿色植物→杂食性鸟→鹰、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因此,画完整后该食物网中食物链共有5条。</p><p>(3)腐生细菌和真菌主要靠分解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属于分解者,因此,该生态系统分解者主要包括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p><p>(4)在该生态系统中,植食动物有:吃草籽鸟、鼠、昆虫,肉食动物有:狐、鹰,杂食动物有:杂食性鸟。</p><p>(5)如果人们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大量捕捉森林中的鹰、狐和鸟类,会造成鼠和昆虫的天敌大量减少,食物充足就会大量繁殖,毁坏森林。这说明动物是生态系统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5月15日,在“月宫一号”内进行的“月宫365”实验取得圆满成功。在“月宫一号”内,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可以循环再生。</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4/09/bbdecc1c/SYS201905040934492603508190_ST/SYS201905040934492603508190_ST.001.png" width="208"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如图表示“月宫一号”内各生物间的物质流动,图中有______条食物链,其中人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p><p>(2)图中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作为__________起作用,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______________。</p><p>(3)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黄粉虫取食植物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黄粉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与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相比,多了一个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___。</p><p>(5)若人每天要获得100焦的能量,则至少需要消耗植物__________焦。</p></div></div>
<div><p>【答案】2 植物→人 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先天性行为 蛹期 完全变态发育 500 </p><p>【解析】</p><p>动物的行为大致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解答即可。</p><p>(1)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因此,如图表示“月宫一号”内各生物间的物质流动,图中有2条食物链,食物链是植物→人;植物→黄粉虫→人,其中人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植物→人,食物链越短获得的能量最多。</p><p>(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因此,图中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作为分解者起作用,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非生物部分。</p><p>(3)动物的行为大致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因此,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黄粉虫取食植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p><p>(4)黄粉虫的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蝗虫的发育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黄粉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与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相比,多了一个蛹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p><p>(5)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若人每天要获得100焦的能量,则至少需要消耗植物500焦。</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为某校生物小组在研究《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的关系》小课题时,统计的数据,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8.75pt"><td style="width:43.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小鱼(条)</p></td><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蝾螈(条)</p></td><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小草(棵)</p></td></tr><tr style="height:3pt"><td style="width:4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态瓶1号</p></td><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p></td><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p></td><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2</p></td></tr><tr style="height:18.75pt"><td style="width:4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态瓶2号</p></td><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p></td><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p></td><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8</p></td></tr><tr style="height:18.75pt"><td style="width:4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态瓶3号</p></td><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p></td><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p></td><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p></td></tr><tr style="height:18.75pt"><td style="width:4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态瓶4号</p></td><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p></td><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p></td><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p></td></tr><tr style="height:9.75pt"><td style="width:43.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态瓶5号</p></td><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p></td><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p></td><td style="width:43.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p></td></tr></table><p> </p><p>实验用具是:有盖玻璃瓶、小鱼、蝾螈、水草、洗净的沙子,经布滤过的池水</p><p>(注: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p><p>实验结果如下:生态瓶5号的小动物当天下午就死亡。</p><p>生态瓶4号的小动物第2天上午死掉2条,第2天下午死掉2条。</p><p>生态瓶3号的小动物存活3天半</p><p>生态瓶2号的小动物存活6天半</p><p>生态瓶1号的小动物存活8天。</p><p>(1)小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池水、沙子中的_______________是分解者。</p><p>(2)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比较生态瓶1号与2号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由生态瓶1—5号的实验结果可得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_____________。</p><p>(4)生态瓶1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了,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小鱼、蝾螈 小草 细菌 没有植物,动物就不能生存 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也就比较长 动物数量小于植物数量 生物种类少,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p><p>【解析】(1)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动物小鱼,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绿色植物水草,池水、沙子中的细菌等微生物的营养方式是腐生,所以是分解者。</p><p>(2)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植物,动物就不能生存。比较生态瓶1号与2号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也就比较长。</p><p>(3)由生态瓶1-5号的实验结果可得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植物数量多于动物数量。</p><p>(4)生态瓶1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了,原因可能是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较少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