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47:15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p><p>①生物能生长</p><p>②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p><p>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p><p>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p><p>A. ①②&#xa0;B. ①③&#xa0;C. ③②&#xa0;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p><p>“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生物获取营养物的特点,“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描述的是生物的变异特性,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实例是(    )</p><p>A. 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B. 蚯蚓使板结的土壤疏松</p><p>C. 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D. 沙漠里的骆驼刺根系特别发达</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p><p>A、生活在寒冷的海域中,海豹为了适应寒冷的环境,皮下积累大量脂肪,可以抵御寒冷的环境。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结果。</p><p>B、蚯蚓生活在土壤中,通过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这是生物改变环境的结果。</p><p>C、沙漠中,温度高,水源少,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骆驼减少尿液的排出。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结果。</p><p>D、沙漠中,水源稀少,骆驼刺为了寻找水源,根系不断向下生长,导致根系十分发达。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结果。</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生态系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4/19/6f74acb8/SYS201904141945558408261356_ST/SYS201904141945558408261356_ST.001.png" width="276"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中数量最少的消费者是鹰</p><p>B. 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p><p>C. 杂食性的鸟与昆虫之间只有捕食关系</p><p>D. 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递减的,因此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低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数量越少。因此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第一营养级绿色植物,最少的生物是营养级最高的鹰,A正确;</p><p>图中食物链有:绿色植物→食草籽的鸟→鹰,绿色植物→鼠→鹰,绿色植物→杂食性的鸟→鹰,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的鸟→鹰,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B正确;</p><p>杂食性的鸟吃昆虫,但是杂食性的鸟和昆虫又都吃绿色植物,说明它们之间是捕食和竞争的关系,C错误;</p><p>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台光学显微镜的镜头盒里有六个镜头(如图所示),若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9/10/025144ec/SYS201904191041271437384799_ST/SYS201904191041271437384799_ST.001.png" width="221" height="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c和d    B. a和d    C. c和f    D. a和e</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以及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a、b、c一端无螺纹为目镜,d、e、f有螺纹为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若要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和物镜,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短目镜c和长物镜d。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p><p>B.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就是指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p><p>C.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p>D. 草原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最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水源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A错误;</p><p>生物生活的环境包括生物生存的空间、以及各种影响因素,既有非生物因素,也有生物因素,B错误;</p><p>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C正确;</p><p>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最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要求被观察的材料一定是(  )</p><p>A. 新鲜的    B. 完整的    C. 薄而透明的    D. 干燥的</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在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薄而透明,这是因为光线能透过材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苹果很甜,是因为其果肉细胞内含糖量高,这些糖分主要存在于</p><p>A. 细胞质内    B. 细胞核内    C. 叶绿体中    D. 液泡中</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植物细胞的结构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7/09/e5e2489a/SYS201905070912115249664531_DA/SYS201905070912115249664531_DA.001.png" width="216" height="2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细胞质具有流动性,加速了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故A不符合题意;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故B不符合题意;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故C符合题意;叶绿体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在叶绿体内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勇同学尝试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a03f6218/SYS201904220925116725179199_ST/SYS201904220925116725179199_ST.001.png" width="478" height="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④→②    C. ②→③→①→④    D. ④→③→②→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基本步骤:擦→滴→刮→涂→盖→染,根据该顺序进行选择。</p><p>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基本步骤:擦→滴→刮→涂→盖→染</p><p>图中①是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并将其涂抹在生理盐水中,②是滴加碘液,并在盖玻片的另一端用吸水纸吸引,③是滴加生理盐水,④是在盖盖玻片。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克隆羊“多莉”长相与提供细胞核的母羊相像,这一实例说明了细胞核</p><p>A. 能合成有机物    B. 控制着生物的遗传</p><p>C. 能控制物质进出    D. 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在细胞的结构内,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克隆羊“多莉”的长相与供核母羊一模一样,这是因为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遗传,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细胞也是如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p>A. 水、氧气、葡萄糖、蔗糖等都是由分子组成的</p><p>B. 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无机物,另一类为有机物</p><p>C. 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p><p>D. 叶绿体和线粒体是所有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p><p>水、氧气、葡萄糖、蔗糖等都是由分子组成的,A正确;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无机物,另一类为有机物,B正确;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C正确;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植物细胞的绿色部分有叶绿体,而非绿色部位如根细胞没有叶绿体,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泡椒鸡爪是人们喜爱的小吃,鸡爪多“筋”,经切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筋”的细胞 间隙大,细胞间质多,具有连接和支持作用。由此可见“筋”属于(    )</p><p>A. 上皮组织    B. 结缔组织    C. 肌肉组织    D. 神经组织</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结缔组织:种类很多,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比较多,分布广泛,如骨、血液、脂肪等;具有支持、连接、保护和营养等功能。所以“筋”属于结缔组织。</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个含有12对染色体的细胞连续进行分裂4次,得到的细胞数和染色体数分别是</p><p>A. 4个  12对    B. 8个    6对    C. 16个   3对    D. 16个   12对</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两次分裂后,形成四个新细胞,如果一个细胞分裂n次,每次都是以2的倍数增长,那么n次分裂后的个数就是2n个。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因此,新细胞里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p><p>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两次分裂后,形成四个新细胞,如果一个细胞分裂n次,每次都是以2的倍数增长,那么n次分裂后的个数就是2n个。如一个细胞4次连续分裂后,可以形成细胞的个数是24═16(个)。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因此,新细胞里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一个细胞里有12对染色体,经过4次连续分裂后,形成的细胞数目和新细胞里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16个、12对。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玉米种子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7/10/d515ecd8/SYS201904171036345537560963_ST/SYS201904171036345537560963_ST.001.png" width="115"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②③④⑤组成了玉米种子的胚</p><p>B. 滴加碘液后变成蓝色的部分是①</p><p>C. ③将来发育成新植物体的茎和叶</p><p>D. 一粒完整的玉米粒是由胚珠发育来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玉米种子的胚由③胚芽、④胚轴、⑤胚根和②子叶组成,A正确;①胚乳里有营养物质淀粉,滴加碘液变成蓝色的是胚乳,B正确;③是胚芽,种子萌发后发育成茎和叶,C正确;一粒完整的玉米粒实际上一个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生活在水中    B. 由一个细胞构成</p><p>C. 不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    D. 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由一个细胞构成,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生活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袁枚在《苔》中写到“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下列关于苔藓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苔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B. 苔藓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p><p>C. 苔藓是绿色的,能进行光合作用    D. 苔藓植物能开出米粒大小的花</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苔藓植物受精过程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A正确;<br />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C正确;<br />苔藓植物只有茎和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更不能开花结果,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葫芦藓、肾蕨、苏铁和玉米的分类,其中乙、丙所能代表的植物分别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7/09/e5e2489a/SYS201905070912133285846070_ST/SYS201905070912133285846070_ST.001.png" width="295"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葫芦藓、肾蕨    B. 苏铁、玉米    C. 肾蕨、葫芦藓    D. 玉米、苏铁</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p><p>由图可以看出:乙和丙属于种子植物,乙的果皮裸露属于裸子植物,丙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属于被子植物,在葫芦藓、肾蕨、苏铁和玉米中,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肾蕨属于蕨类植物,苏铁属于裸子植物,玉米属于被子植物,所以乙是苏铁,丙是玉米。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量最大的含有哪些元素的无机盐(  )</p><p>A. 氮、磷、钾    B. 铁、硼、钾    C. 钾、钙、镁    D. 钠、钾、铁</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p><p>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br />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旺盛生长.<br />磷肥能够促进花芽分化,提早开花结果,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和改善果实品质.<br />钾能促进植株茎秆健壮,改善果实品质,增强植株抗寒能力,提高果实的糖分和维生素C的含量,有利有机物向植物储存器官内转运.<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们常用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来猜花生.在植物的发育中,“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是由什么结构发育而来的(  )</p><p>A. 珠被、受精卵、受精极核    B. 子房壁、受精卵、受精极核</p><p>C. 子房壁、珠被、受精卵    D. 珠被、受精极核、受精卵</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这个谜语说的是花生,麻屋子则是果皮,是有子房壁发育而成,红帐子是种皮,是有珠被发育而成,白胖子指的是胚,是有受精卵发育而成.</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将通过叶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该过程中,这部分水依次经过的主要结构是(  )</p><p>A. 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叶肉</p><p>B. 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p><p>C. 根尖成熟区→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脉筛管→叶片气孔</p><p>D. 根尖分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然后通过根、茎、叶中导管运输。少部分用于植物的生命活动,绝大部分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所以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玉米种子萌发时,胚与胚乳的有机物含量变化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5/09/0075a22d/SYS201905150910195805586835_ST/SYS201905150910195805586835_ST.001.png" width="182" height="1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曲线a表示胚乳,b表示胚</p><p>B. 胚的发育需要胚乳提供有机物</p><p>C. 胚乳内的有机物在种子萌发后逐步被耗尽</p><p>D. 幼叶变绿后依靠光合作用和根部吸收提供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种子萌发的能量来自胚乳,胚乳内的有机物会通过子叶不断地输送给胚根,胚芽和胚轴,故其内的有机物在不断减少。当胚乳有机物消耗完,而幼叶还没变绿时,植物靠分解胚中的有机物获得能量,所以,胚所含的有机物就会下降,当幼叶变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有机物含量升高。据此解答。</p><p>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主要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减少,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内,因此胚乳内的有机物减少;而长出幼叶后可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胚内的有机物先减少后增加,曲线a表示胚乳,曲线b表示胚,故A正确;玉米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因此胚发育需要胚乳提供有机物,故B正确;胚乳内的有机物在种子萌发后逐步被耗尽,故C正确;幼叶变绿后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根部主要是为植物提供水分和无机盐等无机物,故D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叶片见光部分产了淀粉,这主要说明</p><p>A. 淀粉遇碘变蓝    B.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p><p>C. 叶绿体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    D. 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溶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p><p>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叶片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二者唯一的变量是光,所以叶片的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淀粉有遇到碘溶液变蓝色的特性,因此叶片见光部分遇到碘溶液变成了蓝色,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淀粉。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应用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p><p>A. 移栽树苗时,根部带有一小块土坨</p><p>B. 播种玉米时,应做到合理密植</p><p>C. 早春播种后,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p><p>D. 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树叶</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移栽秧苗时,根部带有一小块土坨,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秧苗的幼根和根毛受损,防止秧苗出现萎蔫现象而且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A不符合题意;<br />播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因为合理密植是让最多的叶面接受光的照射,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使用光能合成能量,也能减少因为过度密植使得一些叶片无法接受光照而浪费能量,B符合题意;<br />早春温度还较低,使用透光塑料薄膜覆盖地表,可以保持土壤的温度和湿度,使种子能够正常萌发,C不符合题意;<br />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可在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植物的成活,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经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会(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a03f6218/SYS201904220925123812270437_ST/SYS201904220925123812270437_ST.001.png" width="142" height="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向左移动</p><p>B. 向右移动</p><p>C. 静止不动</p><p>D. 无法确定</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植物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产生的二氧化碳会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使瓶内的气压下降。</p><p>遮光环境中,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而呼吸作用依然能进行,植物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产生的二氧化碳会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使瓶内的气压下降,低于外界气压,因此红墨水向左移动。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p><p>A. 环境优美,旅游价值高    B. 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有利于健康</p><p>C. 山中有金矿银矿可开采    D. 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价值</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我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维持生命所需的空气、阳光、水等条件,有利于健康。虽然我国物种非常丰富,但各种资源并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因此我们要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金山银山指的不仅仅是经济价值,还包括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可见C是错误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科学观察有时需要辅助工具,显微镜就是常用的一种。 </p><p>(1)显微镜有实验室常用的 _________显微镜和可以放大几十万倍 ____显微镜。 </p><p>(2)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先要把装片置于_____上,尽量将观察材料对准通光孔的_____。在调焦观察时,可以旋转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光学     电子    载物台    中心    粗准焦螺旋    </p><p>【解析】</p><p>显微镜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要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使用的正确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安装装片、调焦、观察。</p><p>(1)显微镜有实验室常用的光学显微镜和放大几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br />(2)观察时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寻找物像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应注视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如果观察的物像不够清晰时,应微转转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下图所示的几种植物,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8/08/53f7ef8b/SYS201905280844530615697517_ST/SYS201905280844530615697517_ST.001.png" width="307" height="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类植物。(填字母)</p><p>(2)A 类植物已经出现了_____等器官,但它的生殖过程离不开_____,所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p><p>(3)B 类植物和 C 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_____, 但 C 类植物的种子有_____包被着。</p></div></div>
<div><p>【答案】E    根、茎、叶    水    种子    果皮    </p><p>【解析】</p><p>图中A铁线蕨是蕨类植物,B雪松是裸子植物,C向日葵是被子植物,D葫芦藓是苔藓植物,E水绵是藻类植物。</p><p>(1)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E藻类植物。<br />(2)A类植物已经出现了根、茎、叶等器官,但它的生殖过程离不开水,所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br />(3)B类植物和C类植物都是种子植物,因此其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种子,但B类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C类植物(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着。</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1、2中所示是一个生态系统,根据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1/08/9b1a2ba4/SYS201905310833278050386923_ST/SYS201905310833278050386923_ST.001.png" width="504" height="1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图1生态系统中草是_____者,兔,狐,鹰,蛇,鼠是____。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1中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____。</p><p>(2)若图2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图1</p><p>生物是________。</p><p>(3)图1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生产    消费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草    鹰    </p><p>【解析】</p><p>(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r />(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p><p>(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1中的草属于生产者,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1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p><p>(2)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并逐级递减,由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动植物的遗体中的有机物也会被分解者分解,所以沿着食物链,生物体内有机物的总量逐级递减。若图2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图1生物是草。<br />(3)我们知道有毒物质会在生物体内进行生物富集,所以生物的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的有毒物质就越高。故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鹰。</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甲是小明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图,请根据该图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06dd0914/SYS201904300928126441890731_ST/SYS201904300928126441890731_ST.001.png" width="361" height="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06dd0914/SYS201904300928126441890731_ST/SYS201904300928126441890731_ST.002.png" width="122" height="12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写出小明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p><p>(2)图D滴的液体是________,图E滴的液体是________。</p><p>(3)用镊子撕去洋葱表皮时,会有汁液流出,汁液是从图乙中的[ ]________中流出来的。</p><p>(4)若图乙画的是一个口腔上皮细胞,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应该去掉。</p></div></div>
<div><p>【答案】D→C→A→B→E清水碘液⑤液泡①④⑤</p><p>【解析】</p><p>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有:擦、滴、撕、展、盖、染(滴、吸)。图乙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核,④叶绿体,⑤液泡。</p><p>(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图甲中D是滴、C是展、A是盖、B驱赶气泡、E是染,因此操作步骤是:D→C→A→B→E。</p><p>(2)D是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E是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p><p>(3)图乙中,⑤是液泡,含丰富的营养物质,用镊子撕去洋葱表皮时,会有汁液流出,汁液是从图乙中的⑤液泡中流出来的。</p><p>(4)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所以如果画的是一个口腔上皮细胞应该去的①细胞壁、⑤液泡和④叶绿体。</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中,A-E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1/08/9b1a2ba4/SYS201905310833279682688179_ST/SYS201905310833279682688179_ST.001.png" width="385"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细胞通过_____形成B。在此过程中,_____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p><p>(2)B通过____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p><p>(3)在上图的结构层次当中,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_____</p><p>(4)图D属于人体的哪个结构层次?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细胞分裂    染色体(DNA)    细胞分化    E系统    器官    </p><p>【解析】</p><p>(1)由图可知:A表示细胞,B表示细胞分裂,C表示组织,D表示器官,E表示系统。<br />(2)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p>(1)如图可知,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是有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A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B,使细胞数目增多。染色体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br />(2)B中的细胞一部分具有分裂能力继续分裂,而另一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停止分裂,开始分化,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形成了不同的C组织。 <br />(3)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因此,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E系统。</p><p>(4)D胃和肝脏属于器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在下列培养皿内分别放人等量的纸巾,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的条 件下进行培养,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1/08/9b1a2ba4/SYS201905310833281834305467_ST/SYS201905310833281834305467_ST.001.png" width="429" height="1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如表的实验设计中共包含了_____组对照实验。 </p><p>(2)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可选用甲组和___组构成对照实验。 </p><p>(3)甲组和丁组的实验结果说明适宜的_____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p><p>(4)每个培养皿中都放入一定数量的种子即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___</p><p>(5)几周后萌发的种子能发育成幼苗,在种子中____是新植物体的幼体,由胚芽、胚 轴、胚根和子叶组成。</p></div></div>
<div><p>【答案】3    丙    温度    避免偶然性    胚    </p><p>【解析】</p><p>(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br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p><p>(1)甲组分别与乙、丙、丁组都只有一个变量水分、光照、温度,因此如表的实验设计中共包含了3组对照实验。<br />(2)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照,因此可选用甲组和丙组构成对照实验。<br />(3)甲组和丁组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温度,甲组23℃种子发芽率98%,丁组5℃种子发芽率0。因此甲组和丁组的实验结果说明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br />(4)1粒种子数量太少,会有偶然性,实验误差较大,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一般性。所用种子的数量要多。因此“每个培养皿中都放入一定数量的种子即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因素,减少实验误差。<br />(5)在种子中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桃花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6/10/55a5a46f/SYS201904161039488460281018_ST/SYS201904161039488460281018_ST.001.png" width="177" height="1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一朵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填名称)。</p><p>(2)怒放后的桃花随风飘落,她己将自己的骄傲——果实悄悄留在了树上。夏日收获甜美的桃(果实)是由_________发育而成的,桃仁(种子)是由_________发育而成的。(填名称)</p><p>(3)阴雨连绵的天气果树会减产,主要是由于_________引起的。</p></div></div>
<div><p>【答案】雌蕊、雄蕊子房胚珠传粉不足</p><p>【解析】</p><p>图中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花柱,⑤子房,⑥胚珠。</p><p>(1)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br />(2)怒放后的桃花随风飘落,她已将自己的骄傲果实悄悄留在了树上。将来收获的甜美桃是经过传粉和受精由桃花的⑤子房发育而成的,桃仁是由⑥胚珠发育而成的。<br />(3)许多植物具有艳丽的花冠、芬芳的花香和甜美的花蜜,借此招引昆虫或其他小动物,帮助它们传粉,也有的花没有艳丽的色彩和芳香的气味,需要借助风力等的协助才能传粉,传粉、受精过程完成后才能结出果实。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因风力不足或昆虫缺乏,作物得不到充足数量的花粉而导致减产。</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6/09/c55f2afa/SYS201905160909187173709464_ST/SYS201905160909187173709464_ST.001.png" width="232" height="1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将一盆栽植物放在黑暗处24小时</p><p>②选取两片同样大小的叶片A、B进行如图处理</p><p>③将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2小时</p><p>④取A、B两片叶子,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p><p>⑤漂洗叶片,滴加碘液进行检验</p><p>请据此分析回答:</p><p>(1)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p><p>(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p><p>(3)步骤④中,能够溶解叶绿素的溶液是______。</p><p>(4)实验结果:变蓝色的叶片是______。</p><p>(5)实验结论:植物光合作用______(需要或不需要)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让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    二氧化碳    酒精    B    需要    </p><p>【解析】</p><p>本实验要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进入A叶片所在玻璃瓶的空气经过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已经没有二氧化碳了,因此A叶片由于缺少原料二氧化碳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预测的实验现象应该是不变蓝色,据此解答。</p><p>(1)将一盆栽植物放在黑暗处48h;的目的是让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以破除原有淀粉的干扰。</p><p>(2)选取两片同样大小的叶片A和B,并进行如图处理(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A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缺少二氧化碳,B中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A、B形成对照,变量是二氧化碳。</p><p>(3)酒精能够溶解叶片中叶绿素,所以,步骤④中,能够溶解叶片中叶绿素的溶液是酒精。</p><p>(4)(5)淀粉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叶片B能进行光合作用含有淀粉 变蓝,叶片A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含有淀粉不变蓝。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原料。</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叶片的生理活动,其中的A、B、C、D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08/10/2e1c5497/SYS201810081007186518425482_ST/SYS201810081007186518425482_ST.001.png" width="182" height="1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若此图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则A代表的物质是_____,B代表的物质是_____。</p><p>(2)若此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则A代表的物质是_____,C代表的物质_____。</p><p>(3)物质D以水蒸汽的形式通过植物叶片散失到大气中,说明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_____循环。</p></div></div>
<div><p>【答案】  二氧化碳  有机物  氧气  二氧化碳  水</p><p>【解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存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p><p>(1)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氧气,光合作用是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的。若此图表示植物在适宜光照下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故图示中的A和D分别代表二氧化碳和水,C代表氧气,B代表有机物。<br />(2)若此图表示呼吸作用,因为呼吸作用原料是有机物和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可以推知:A代表氧气,C代表二氧化碳,D代表有机物。<br />(3)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形成的蒸腾拉力,使得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到叶,使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故在白天光照条件下,根吸收的水分向上运输到叶的主要动力是来自于叶片的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植物本身来说,可以拉动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也有利于降低叶面温度,其中为水蒸气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4000年前,曾有过一个经济繁荣、显赫一时的文明古国——巴比伦王国,该国森林繁多,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但由于人口剧增,森林被砍,耕地扩大,结果造成水土流失,河道阻塞,连年洪水成灾,终于使土壤沙漠化、盐碱化,致使该国变成一片废墟。根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p><p>(1)该国的生态平衡被破坏,是由于失去了森林的哪些主要作用?_____________</p><p>(2)造成生态平衡被破坏的直接原因是(______)</p><p>A.自然因素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限C.人口剧增D.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p><p>(3)这个历史事实给我们什么启发?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等D过度砍伐和开垦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和盐碱化。因此必须对森林合理砍伐,保护生态平衡</p><p>【解析】</p><p>森林的主要作用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等。</p><p>(1)森林能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根系可以固沙,减弱噪音,利人健康;森林有过滤和吸收作用,减少空气中的灰尘.绿化树木可以减少空气中的细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增加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水,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从而能调节气候。如果该国的生态平衡被破坏,是由于失去了森林的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等作用。</p><p>(2)人口剧增,森林被砍,耕地扩大,结果造成水土流失,是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的直接原因,D正确。</p><p>(3)这个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过度砍伐和开垦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和盐碱化,因此必须对森林合理砍伐,保护生态平衡。</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七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