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老河口市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用0.9%的生理盐水,其作用是</p><p>A. 保持细胞的形态 B. 消毒 C. 杀死细胞 D. 避免细胞死亡</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由于0.9%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故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皱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的是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3a8dadf4/SYS201712310143109892827337_ST/SYS201712310143109892827337_ST.001.png" width="184" height="1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乙→丙→丁 B. 丁→丙→乙→甲</p><p>C. 丙→丁→甲→乙 D. 丙→丁→乙→甲</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由于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并且逐级递减,在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越往后数量越少。结合图表给予的信息可知:图表中生物的数量有多到少的顺序是丙、丁、乙、甲,同时也就确定了食物链为:丙→丁→乙→甲,因此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丁→乙→甲。</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某同学在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请据图回答:</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3a8dadf4/SYS201712310143106450654643_ST/SYS201712310143106450654643_ST.001.png" width="486" height="1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1)要使视野由①变为②的状态,应将装片向______方移动,要使视野由②变为③的状态,应转动______,换成高倍镜.要使视野③变为④的状态,应用______进行调节.</p><p>(2)在视野④的细胞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______;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门户”是______;其中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右下 转换器 细准焦螺旋 细胞核 细胞膜 线粒体</p><p>【解析】(1)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而且左右相反,视野①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说明实物位于左上方,视野②中的物像位于中央,说明实物也位于中央;要使物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装片也向右下方移动,这样实物就移到了中央,物像自然也在中央了;物像②的放大倍数小,物像③的放大倍数大,因此要使物像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③的状态,应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物像③不清晰,物像④清晰,要想使物像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p><p>(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和液泡。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随意渗出细胞,有害物质不能轻易进入细胞内;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它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叶绿体和线粒体分别是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能量转换器,视野④所示的部分为洋葱表皮,其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中,A-E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b23f0674/SYS201712302257385136183322_ST/SYS201712302257385136183322_ST.001.png" width="443"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整个人体都是由A细胞发育而成的,A细胞是_________。</p><p>(2)A细胞通过_________形成B,在此过程中_________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p><p>(3)B通过_________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产生了不同的________。</p><p>(4)在上图的结构层次中,人体有而植物没有的是[  ]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受精卵 细胞分裂 染色体 细胞分化 组织 E 系统</p><p>【解析】试题分析:(1)如图可知,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是有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A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B,使细胞数目增多.</p><p>(2)A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B,使细胞数目增多,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首先染色体要完成复制加倍,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使新形成的细胞内的染色体和原来细胞内的染色体保持不变.</p><p>(3)B中的细胞一部分具有分裂能力继续分裂,而另一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停止分裂,开始分化,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形成了不同的C组织.</p><p>(4)分析A﹣﹣E表示的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可知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A细胞→C组织→D器官→E系统→人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可见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E系统.</p><p>故答案为:(1)受精卵</p><p>(2)分裂;染色体</p><p>(3)分化</p><p>(4)E;系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探究鼠妇的生活习性是否受到温度、湿度、光照三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某兴趣班学生进行了相关实验,请根据如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3a8dadf4/SYS201712310143108743877414_ST/SYS201712310143108743877414_ST.001.png" width="545" height="1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一表示兴趣班学生实验探究设计图,图中的大圈代表圆形纸盒,其中的A区是实验开始时放入鼠妇之处,在甲、乙、丙、丁四组中,能形成对照实验的组是______两组;______两组;______两组。</p><p>(2)当图一的A区放入20个鼠妇后,图二的坐标表示有关丁组鼠妇的6次记录数据,从第______分钟开始,该组区域鼠妇数量总数达到最高值.本实验的结论是温度、湿度、光照三种环境因素对鼠妇的分布______(填“有/没有”)影响。</p><p>(3)温度、湿度、光照三种环境因素均是______(填“生物/非生物”)因素。</p><p> </p></div></div>
<div><p>【答案】 甲和丁 乙和丁 丙和丁 8 有 非生物</p><p>【解析】(1)“在甲、乙、丙、丁四组图中”,丁与甲、乙、丙分别都只有一个变量温度、湿度、光照,因此能形成对照实验的组是甲组和丁组;乙组和丁组;丙组和丁组。<br />(2)“图2表示在图1中的A区放入20中鼠妇后,对丁组鼠妇每2分值统计一次,记录较上次增加的鼠妇数量,共记6次”,第2、4、6、8分钟都较上次增加鼠妇的数目,而第10、12分钟较上次的数目不在增加。因此,从第8分钟开始,该组区域内鼠妇的数量总数达到最高值。<br />本探究实验的结论是温度、湿度、光照三种因素对鼠妇的分布有(填“有/没有”)影响。<br />(3)温度、湿度、光照三种生态因素均是非生物(填“生物/非生物”)因素。</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