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46:37

内蒙古正镶白旗察汗淖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海南西南部地区,原有的芒果品种,因果质较差或果实不易贮存等原因而销路不畅,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果农们将原来果树的上部砍掉。用其下部和从台湾引进的“台农”品种的芽培育出芒果的新品种,这种培育方法属于( )。</p><p>A. 播种    B. 嫁接</p><p>C. 扦插    D. 压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 以原来芒果的枝条为砧木,以优质芒果的芽为接穗繁殖新品种,这种培育方法是嫁接。</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往来,犹恐巢中饥。”这诗句体现了生物繁殖后代的本能,它属于鸟类繁殖中的(   )。</p><p>A、产卵      B、育雏     C、筑巢      D、求偶</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等过程.</p><p>解答:解:A、产卵是鸟的发育过程的一个阶段,雌雄鸟交配后由雌鸟产下卵,再由雌鸟担任孵出雏鸟,有的也由雌雄鸟轮流孵卵,故不符合题意.<br />B、因为鸟类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需要大量的食物才能维持生存,而在繁殖季节,雏鸟的食量需求更大,一天中往往需要亲鸟饲喂几十次,甚至数百次,才能保证它们的生长发育.占领食物丰富的巢区有利于亲鸟就地取食,也便于育雏,黄口,指待哺的雏鸟,故符合题意.<br />C、筑巢是鸟类建筑巢穴的行为,为产卵、繁殖做准备,故不符合题意.<br />D、鸟类在繁殖季节,雄鸟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求偶行为,但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的意思不匹配,故不符合题意.<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四种生物中,发育方式有一种与其他三种不同,该生物是( )</p><p>A. 蝇    B. 蝗虫    C. 蟑螂    D. 蝼蛄</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蝇、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p><p>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蝗虫、蟑螂、蝼蛄等。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高等动物的上一代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是通过</p><p>A. 性状    B. 受精卵    C. 精子和卵细胞    D. 胚胎</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基因指的是DNA上与遗传有关的片段。不同的基因储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也就是说生物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在生殖过程中,父亲产生精子,母亲产生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内分别具有父亲和母亲的基因,然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逐渐发育成新的个体即后代。所以,高等动物的上一代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是通过精子和卵细胞。</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已知水稻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体细胞中含有12个DNA分子</p><p>B. 生殖细胞中含有12个DNA分子</p><p>C. 生殖细胞中含有12对染色体</p><p>D. 精子和卵细胞所含的染色体数目不一样</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在亲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每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组成,水稻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则有24条DNA分子,此选项不正确;当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减半,DNA分子也是体细胞的一半,故水稻的体细胞中含有12条DNA分子,此选项正确;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减半,因而水稻的生殖细胞中含有12条染色体,故此选项不正确;由于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减半,因而水稻的生殖细胞中即精子或卵细胞中都含有12条染色体,故此选项不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是</p><p>A、原始海洋   B、原始陆地   C、原始土壤   D、原始大气</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组中不是相对性状的是</p><p>A.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B.玉米的黄粒和圆粒</p><p>C.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疾病   D.棉花的绒长和绒短</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等的总称;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相对性状。水稻的早熟和晚熟从时间上表现、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疾病从抗病力、棉花的绒长和绒短从长短表现,这三对性状是相对性状;玉米的黄粒和圆粒,虽是同一种生物,但不是同一性状,既有色泽,又有形状等,故不是相对性状,选项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变异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p><p>A. 经常练习举重的人,胸肌发达    B. 一对正常夫妇生育白化病的女儿</p><p>C. 长在暗处的玉米矮    D. &#xa0;肥水充足处的大豆植株高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分析:</p><p>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p><p>解答:</p><p>A、经常练习举重的人,胸肌发达,但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故不符合题意;</p><p>B、正常夫妇生育白化病的女儿是体内的遗传物质改变引起,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故符合题意;</p><p>C、长在暗处的玉米矮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故不符合题意;</p><p>D、肥水充足处的大豆植株高大是由于外界环境条件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故不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根据始祖鸟化石可以判断下列哪两类生物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p><p>A. 鸟类与哺乳类&#xa0;B. 鸟类与鱼类</p><p>C. 鸟类与两栖类&#xa0;D. 鸟类与爬行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始祖鸟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 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 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蚊的发育与家蚕的一样,其过程包括的四个时期依次是(  )</p><p>A. 幼虫、蛹、成虫、受精卵    B.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p><p>C. 成虫、受精卵、幼虫、蛹    D. 受精卵、蛹、幼虫、成虫</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而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据此答题。</p><p>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雌雄蚕蛾交配后,雌蛾产下受精卵,孵化成幼虫,取食桑叶,蜕皮吐丝结茧成蛹,最后变成成虫。由于蚊的发育与家蚕的一样,所以其过程包括的四个时期依次是卵→幼虫→蛹→成虫。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谚语说明的生物现象是(  )。</p><p>A. 生殖    B. 发育    C. 遗传    D. 变异</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的生殖是指每种生物都有能产生自己的后代的能力;发育是指生命现象的发展,是一个有机体从其生命开始到成熟的变化,是生物有机体的自我构建和自我组织的过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明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现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精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是</p><p>A.22+XY    B.22对+XY    C.22+X和22+Y    D.22+X或22+Y</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是(  )</p><p>A. 防止遗传病的发生    B. 防止遗传病的传播</p><p>C. 减少遗传病的发生机率    D. 缩小遗传病发生的范围</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所以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是减少遗传病的发生机率。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物进化趋势的是(  )。</p><p>A.由水生到陆生  B.由低等到高等C.由简单到复杂  D.由微小到巨大</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都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通过分析可知,由微小到巨大不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必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部位是</p><p>A. 木质部&#xa0;B. 韧皮部&#xa0;C. 髓&#xa0;D. 形成层</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被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下面的老本,即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可见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在长颈鹿的颈部都很长,这是由于( )的结果。</p><p>A. 常用颈部    B. 人工选择</p><p>C. 不断变异    D. 自然选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达尔文认为: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四肢长和四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四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并且繁殖后代;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四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因此长颈鹿的进化是由于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发展农业经济,一些乡镇把“植桑养蚕”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取得了良好效益。家蚕的生殖类型、发育方式属于(   )</p><p>A.有性生殖,完全变态</p><p>B.有性生殖,不完全变态</p><p>C.无性生殖,完全变态</p><p>D.无性生殖,不完全变态</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家蚕的生殖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新个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因此是有性生殖。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所以家蚕的生殖类型、发育方式属于有性生殖,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原始生命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p><p>B. 生命起源与原始海洋无关</p><p>C. 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p><p>D. 原始大气中含有丰富的氧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氢.甲烷.水蒸气.水是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当时由于大气中没有氧气,因而高 空中也没有臭氧层阻挡,不能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所以紫外线能直射到地球表面,在紫外线.天空放电.火山爆发所放出的能量.宇宙间的宇宙射线,以及陨星 穿过大气层时所引起的冲击波等这些能量作用下空气中的无机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转化形成了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物,后来随着地球的慢慢冷却,于是随倾盆大雨 从天而降,汇集入原始海洋。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 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可见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体体细胞中的一对基因(B和b),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31/10/690f1a0b/SYS201901311005510609773556_ST/SYS201901311005510609773556_ST.001.png" width="114" height="1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B表示显性基因</p><p>B. 如果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p><p>C. 此个体表现出的是B所控制的形状</p><p>D. b控制的形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属于不遗传的形状</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隐性基因习惯以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对应的显性基因则以相应的大写字母表示。因此B表示显性基因,A正确;生物体中的体细胞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受精卵中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如果B来自父方,则b一定来自母方,B正确;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因此Bb个体表现出的是B所控制的性状,C正确;隐性基因b控制的性状虽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但隐性基因会一代代的传递下去。因此b控制的性状属于遗传的性状,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的性别决定是在()。</p><p>A. 胎儿出生时    B. 胎儿发育时    C. 形成受精卵时    D. 受精卵分裂时</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人的体细胞内的有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人的性别决定于受精卵形成时,因为: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含有X染色体的和含有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在形成受精卵时,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这说明人的性别决定是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故选C。</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________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________核生物,后来才出现 了________核生物. 引起生物变异的因素很多,首先决定于________的基础不同,其次________也有关系.单纯由________引起的变异是不会遗传给后代.  写出男孩的染色体组成________.   我国婚姻法规定:________和________血亲之间禁止结婚,兄弟姐妹属于________血亲.</p></div></div>
<div><p>【答案】化石    原    真    遗传物质    环境    环境    22对+XY    直系血亲    三代以内的旁系    旁系    </p><p>【解析】</p><p>根据化石的作用、变异的类别、男女染色体的不同、近亲结婚的危害等知识分析解答。</p><p>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的证据。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原核生物,后来才出现了真核生物。</p><p>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p><p>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因此男性染色体的组成可以表示为:22对常染色体+XY,女性染色体的组成可表示为:22对常染色体+XX。</p><p>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兄弟姐妹属于旁系血亲。</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分析转基因鼠的研究过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2/18/95876c1a/SYS201806221840293085266486_ST/SYS201806221840293085266486_ST.001.png" width="249" height="1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由此可推论,在生物的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__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  鼠的个体大小  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传递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p><p>【解析】(1)性状是指生物体的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老鼠的大小,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生长激素基因。<br />(2)在显微镜下将大鼠生长素基因用 显微注射器注射小鼠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或精子核中。<br />(3)在这个实验中导入的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得到的是超级鼠,可见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基因。</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是鸟卵的结构图,请据图作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8/08/01eb1bc9/SYS201905280845250243747975_ST/SYS201905280845250243747975_ST.001.png" width="216" height="1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一)图中(1)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p><p>(二)已经受精的卵,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    [     ]_________。</p><p> (三)鸟卵中可以称为卵细胞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1)卵白 提供胚胎发育的水分和营养</p><p>(2)6 胚盘</p><p>(3)卵黄膜 卵黄 胚盘</p><p>【解析】</p><p>试题</p><p>(1)1卵白既有保护作用,又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p><p>(2)6胚盘里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p><p>(3)卵细胞由图中的卵黄膜.卵黄.胚盘构成。</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米勒模拟实验(Miller’s simulated experiment)是1953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米勒(S.L.Miller)在其导师尤利(H.C.Urey)指导下完成,如图所示填出空缺位置的内容。</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8/08/01eb1bc9/SYS201905280845251584443748_ST/SYS201905280845251584443748_ST.001.png" width="256" height="2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米勒的实验将水注入左下方的500毫升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CH4、NH3和H2的混合气体(模拟______________。再将500毫升烧瓶内的水煮沸(模拟__________),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内(图中以黑色表示)。由此实验可以证明:由____________合成 _____________ 是完全有可能的</p></div></div>
<div><p>【答案】原始大气     原始海洋    无机物    小分子有机物    </p><p>【解析】</p><p>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p><p>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步。在这个实验中,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汽等“还原性大气”。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汽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如图)。经过一周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循环之后,米勒分析其化学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br />①米勒在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用来模拟原始大气的成分和原始地球的条件。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比,原始大气没有氧气。<br />②图中将500毫升烧瓶内的水煮沸,模拟的是原始海洋。<br />③米勒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为其提供能量,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br />④米勒通过这个实验证实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根据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可以推断出某种生物生存的年代,以及当时的自然环境。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 _______,越___________;而在越晚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_______,越_______。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简单    低等    复杂    高等    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等到高等    </p><p>【解析】</p><p>化石是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如植物茎的化石,动物的牙齿、骨骼、贝壳等的化石,有些化石则是生物体的印痕所形成的,如树叶的印痕化石,因此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p><p>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8/08/01eb1bc9/SYS201905280845254417265110_ST/SYS201905280845254417265110_ST.001.png" width="482" height="1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①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长存在着________。</p><p>(2)图②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________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那么,颈短的变异是________(选填“有利变异”或“不利变异”)。</p><p>(3)图③说明________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颈短的个体被淘汰掉。</p><p>(4)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1)变异;</p><p>(2)长颈;有利变异;不利变异;</p><p>(3)有利变异;不利变异;</p><p>(4)遗传物质;</p><p>(5)生存斗争;自然选择</p><p>【解析】</p><p>(1)过度繁殖的结果是产生大量的个体,也就出现了生物个体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即遗传和变异。由图可知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长存在着不同,这是变异现象,体现了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图①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的长短存在着变异。</p><p>(2)生物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即变异,对生物生存有利的变异为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不利的变异为不利变异。因此,图②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p><p>(3)既然长颈鹿颈长的个体得以生存并繁殖后代,所以颈长个体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p><p>(4)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斗争的结果是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8/08/01eb1bc9/SYS201905280845256448312215_ST/SYS201905280845256448312215_ST.001.png" width="253" height="16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精子①的基因组成为_____;卵细胞②的基因组成为______。</p><p>(2)子女③的基因组成为______,子女④的基因组成为_____。 如果双眼皮是显性性状,用A表示,那么子女4的性状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a    a    Aa    aa    单眼皮    </p><p>【解析】</p><p>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p>(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br />父亲的基因组成是“aa”,产生一种类型的精子“a”,母亲的基因组成是“Aa”,产生两种类型的卵细胞“A”、“a”;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8/08/01eb1bc9/SYS201905280845256448312215_DA/SYS201905280845256448312215_DA.001.png" width="344" height="2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图中精子①的基因组成是a;卵细胞②的基因组成是a。<br />(2)由(1)的解答图解可知:子女③的基因组成为Aa;③的性状为是双眼皮。子女④的基因组成为aa,④的性状为单眼皮。</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内蒙古正镶白旗察汗淖中学八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