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首先发现病毒的科学家是</p><p>A. 林奈 B. 弗莱明 C. 巴斯德 D. 伊万诺夫斯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一些生物学的生平事迹,据此作答。</p><p>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推想这种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伊万诺夫斯基是世界上第一位发现病毒的人,被后人誉为“病毒学之父”,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属于线形动物的是</p><p>A. 蛔虫 B. 沙蚕 C. 蛭 D. 蛇</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线形动物的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p><p>蛔虫的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属于线形动物,沙蚕、蛭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蛇属于爬行动物,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活中不同种类的食物保存方法是不同的,下列食品中采用渗透保存法保存的是</p><p>A. 盒装牛奶 B. 果脯 C. 袋装肉肠 D. 水果罐头</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p><p>盒装牛奶是利用高温消毒来杀菌来延长牛奶的保质期,属于巴氏消毒法,A错误;果脯是高浓度的物质如糖类来渗出水果中的水分,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来延长的保质期,属于渗透法,B正确;袋装肉肠是利用真空环境缺氧的特点,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来延长肉肠的保质期,属于真空包装法,C错误;水果罐头利用的原理是罐藏法,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示意的是屈肘动作,此时①和②的状态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9/08/93835e6b/SYS201905290840103414322702_ST/SYS201905290840103414322702_ST.001.png" width="109" height="7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收缩,②收缩</p><p>B. ①收缩,②舒张</p><p>C. ①舒张,②收缩</p><p>D. ①舒张,②舒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图中①肱二头肌,②是肱三头肌。</p><p>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的。图中屈肘时,①肱二头肌收缩,②肱三头肌舒张,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涡虫排出消化后食物残渣的结构是</p><p>A. 口 B. 咽 C. 胞肛 D. 肛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据此解答。</p><p>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消化系统由口、咽、肠组成。咽可从口内伸出捕食小动物,咽下接肠,肠为盲管,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体外,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东方大海日出的地方,有一片小小的珊瑚礁……”歌曲《钓鱼岛之恋》提到的珊瑚礁是由许多珊瑚虫分泌物堆积而构成的。珊瑚虫的显著特征是</p><p>A. 身体呈圆筒形,有口有肛门</p><p>B. 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p><p>C. 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p><p>D. 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p><p>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它们的身体呈辐射对称,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从口排出,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所占的比例</p><p>A. 保持不变 B. 相对稳定 C. 逐渐增加 D. 逐渐减少</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动态的、相对的。</p><p>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绝对不变,而是相对、持续的稳定,可见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与其呼吸器官对应错误的是</p><p>A. 鱿鱼—鳃 B. 鲸鱼—肺 C. 带鱼—鳃 D. 娃娃鱼—体壁</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呼吸器官也不一样。</p><p>鱿鱼属于软体动物,用鳃呼吸,A正确;鲸鱼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B正确; </p><p>带鱼属于鱼类,用鳃呼吸,C正确;娃娃鱼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成体生活在山上水中,属于两栖动物,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藏族牧区流传的“骨笛”是用一种内部中空、轻而坚固的长骨制成的乐器。你认为下列动物的骨骼最适合做“骨笛”的是</p><p>A. 蟾蜍 B. 乌龟 C. 鹰 D. 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鸟类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为: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胸肌发达。</p><p>鸟的骨骼的特点就利于飞行,鸟类的骨有的很薄,有的骨愈合在一起,长骨中空,腔内充满空气,可减轻体重,利于飞行,可见鹰的骨骼特点适合做骨笛,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细菌生殖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环境适宜时生殖速度很快</p><p>B. 荚膜有保护细菌的作用,与细菌生殖有直接的关系</p><p>C. 细菌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p><p>D. 细菌生殖产生的新细菌,与原细菌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进行简单的分裂生殖,一个细菌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菌,这种生殖方式叫分裂生殖。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p><p>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可见细菌的生殖速度是相当快的,A正确;有些细菌生长的中后期细胞壁增厚形成荚膜,起保护作用与细菌生殖无关系,B错误;细菌进行简单的分裂生殖,一个细菌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菌,这种生殖方式叫裂殖,C错误;细菌进行简单的分裂生殖,一个细菌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菌,这种生殖方式叫裂殖。所产生的新细菌,与原细菌所含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对真菌利用的是</p><p>①制酸奶   ②酿酒   ③制醋  ④生产青霉素   ⑤做面包</p><p>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②③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和药品的制作中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和面包要用到酵母菌,据此答题。</p><p>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属于细菌;制醋要用到醋酸菌,醋酸菌也属于细菌,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青霉发酵能提取青霉素,青霉属于真菌,做面包、酿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可见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一定量的糖、温水及酵母倒入瓶中并摇匀,用导管通入装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产生的气体及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9/08/93835e6b/SYS201905290840116606272696_ST/SYS201905290840116606272696_ST.001.png" width="126" height="1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二氧化碳,石灰水变清澈</p><p>B. 氧气,石灰水变清澈</p><p>C. 二氧化碳,石灰水变浑浊</p><p>D. 氧气、石灰水变浑浊</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我们把此过程称之为酒精发酵。</p><p>玻璃瓶中加入适量糖、温水和少量酵母菌,调成稀糊状,瓶口和连有导管的橡皮塞均用凡士林密封住,保证此过程无氧,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淀粉产生葡萄糖,再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特征不能说明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是</p><p>A.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p><p>B. 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p><p>C. 用肺呼吸,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p><p>D. 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p><p>爬行动物体表有角质的鳞片或甲,能防止水分散失;用肺呼吸,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体内受精,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环境的限制,因此属于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而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不能说明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表所示为某地区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依据表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9/08/93835e6b/SYS201905290840118587319801_ST/SYS201905290840118587319801_ST.001.png" width="367" height="16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p><p>B. 为丰富动物资源应大力引进外来物种</p><p>C. 保护栖息地是保护哺乳动物和鸟类的有效措施</p><p>D. 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外来物种入侵</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p><p>由上图可知,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丧失,A错误;大力引进外来物种,会因为外来物种没有天敌,造成本地物种遭到破坏和减少,B错误;保护栖息地是保护哺乳动物和鸟类的有效措施,C正确;哺乳动物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丧失,D错误。</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缢蛏、蜗牛、乌贼形态各异,但都属于______动物,它们共有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_______,运动器官是足。</p></div></div>
<div><p>【答案】软体 外套膜 </p><p>【解析】</p><p>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体表有外套膜,大多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p><p>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缢蛏、蜗牛、乌贼形态各异,但都属于软体动物,它们共有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运动器官是足。</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________在活细胞内。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_组成。</p></div></div>
<div><p>【答案】寄生 遗传物质 </p><p>【解析】</p><p>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p><p>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是寄生在其它生物体的活细胞内,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若以“神经冲动→骨骼肌→①→关节→运动”表示哺乳动物运动产生的过程,其中①所示的内容是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骨</p><p>【解析】</p><p>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p><p>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故①所示的内容是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分类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_____,生物分类的单位越大,它所包含的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种 少 </p><p>【解析】</p><p>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p><p>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等级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_____________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基因 基因的多样性 </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很丰富,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中有大量的生物,每种生物就是一个基因库,因此,当生态系统多样性减少时,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也会发生锐减;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所以其实质就是基因多样性。</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将左侧的生物名称与右侧该生物的主要特征用直线连接起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9/08/93835e6b/SYS201905290840126775978403_ST/SYS201905290840126775978403_ST.001.png" width="383" height="1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9/08/93835e6b/SYS201905290840126775978403_DA/SYS201905290840126775978403_DA.001.png" width="377"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p><p>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有些细菌还具有鞭毛、荚膜等结构;真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动物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病毒无细胞结构。</p><p>水螅属于多细胞腔肠动物,细胞中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水绵属于单细胞藻类植物,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香菇属于真菌,香菇属于多细胞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有细胞壁,无叶绿体;乳酸菌属于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是单细胞的;大肠杆菌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无细胞结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碧,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都曾引发你无限的遐想。如图是部分动物图片,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9/08/93835e6b/SYS201905290840129067301175_ST/SYS201905290840129067301175_ST.001.png" width="639" height="1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ACDF和BE两类,则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_________。</p><p>(2)请写出动物A适于飞行的两条外部形态特征:_________和__________。</p><p>(3)比较B和E两种动物,其中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的是_____,身体和附肢都分节的是______;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动物E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p><p>(4)动物D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_______,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p><p>(5)动物C的_________和皮肤、F的鳃都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内部含有丰富的__________。</p><p>(6)图中所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________(填字母),这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p></div></div>
<div><p>【答案】脊柱 鸟的身体呈流线型 体表被覆羽毛 B E 体外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蝗虫身体的长大而长大 胎生哺乳 肺 毛细血管 A和D </p><p>【解析】</p><p>图中A家鸽属于鸟类,B蚯蚓属于环节动物,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家兔属于哺乳动物,E蝗虫属于环节动物,F鲫鱼属于鱼类。</p><p>(1)图中ACDF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BE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p><p>(2)A家鸽的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这样可以减少空气阻力。前肢特化成翼,宽大的翼又增加了飞行的升力,家鸽飞行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与此相适应,家鸽体内具有发达的气囊,气囊的功能是贮存空气,使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家鸽具有独特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p><p>(3)比较B和E两种动物,其中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的是B蚯蚓,身体和附肢都分节的是E蝗虫;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E蝗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体外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蝗虫身体的长大而长大。</p><p>(4)D家兔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p><p>(5)C青蛙的成体既能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着毛细血管,能分泌粘液,辅助肺进行呼吸;F鲫鱼用鳃呼吸,鳃由鳃弓、鳃丝和鳃耙组成,鳃丝内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可见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内部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p><p>(6)在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类为恒温动物,体温恒定减少了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图中所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A和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阅读下面的资料,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资料一:老鼠和猫本是一对天敌,然而某户人家养的一只大白猫却和一只小老鼠和睦相处,并且这只刚产崽的母猫还给小老鼠喂奶吃。</p><p>资料二:极地海洋动物馆里,海豚表演的跳高顶球、跳迪斯科、转呼啦圈等节目往往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p><p>资料三:蚂蚁群体中有蚁后、雄蚁、工蚁和兵蚁之分。蚁后主要职责是产卵、繁殖后代;雄蚁主要职能是与蚁后交配;工蚁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饲喂幼蚁及蚁后等;兵蚁负责保卫群体。</p><p>(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资料一中刚产崽的母猫给小老鼠喂奶吃的行为属于_________行为,该行为是由母猫体内的_________所决定的。</p><p>(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资料二中,海豚的表演属于__________行为,该行为的意义是使动物更好地学习适应__________。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该行为就越__________。</p><p>(3)从资料三可以判断,蚂蚁是具有__________行为的动物,判断的依据是蚂蚁群体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______、形成了一定的___________。蚂蚁的通讯既依靠_________,也依靠触角。</p><p>(4)海豚和蚂蚁所属的动物类群分别是(__________)</p><p>A.鱼、节肢动物    B.哺乳动物、软体动物</p><p>C.哺乳动物、节肢动物     D.爬行动物、软体动物</p></div></div>
<div><p>【答案】先天性 遗传物质 学习 环境的变化 强 社会 分工 组织 气味 C </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3)营社会行为的动物一般具有明确的分工和森严的等级制度。</p><p>(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母猫喂养小老鼠的行为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p>(2)海豚的表演是一种学习行为,这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取的行为。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该行为就越强、越复杂。</p><p>(3)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如:蚂蚁的群体中,工蚁的职能是筑巢及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兵蚁则专司蚁穴的保卫,雌蚁是专职的“产卵机器”,也叫蚁后,就体现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形成了一定的组织,蚂蚁的通讯既依靠气味,也依靠触角。</p><p>(4)海豚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属于哺乳动物;蚂蚁属于节肢动物,分为头部、胸部、腹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身体由体节构成,故选C。</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同学做“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时绘制的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酵母菌(甲)和青霉(乙)形态结构简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9/08/93835e6b/SYS201905290840133081542642_ST/SYS201905290840133081542642_ST.001.png" width="265" height="1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做“观察酵母菌”实验时,滴加的染色剂是______,在显微镜下能看到甲图中细胞核和淀粉粒被染上颜色。有的细胞上长出如甲图中所示的突起,这是酵母菌正在进行______生殖。</p><p>(2)做“观察青霉”实验时,可以看到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_______构成的,如乙图所示,其中 [⑤]叫_______,[④]是______,[④]的颜色是______。</p><p>(3)在自然界中,酵母菌和青霉能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_____吸收利用。因此酵母菌和青霉能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的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碘液 ① ② 出芽 菌丝 直立菌丝 孢子 青绿色 植物 物质循环 </p><p>【解析】</p><p>甲是酵母菌,单细胞真菌。乙是青霉,有扫帚状的孢子。图中①细胞核,③液泡,②芽体,④孢子,⑤直立菌丝。</p><p>(1)取一滴黄色的酵母菌培养液制成临时装片,用碘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颜色的①细胞核和淀粉粒。酵母菌在环境条件较好时,比如营养充足,温度适宜进行出芽生殖。有的细胞上长出如甲图中②所示的突起,这是酵母菌正在进行出芽生殖。</p><p>(2)做“观察青霉”实验时,可以看到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如乙图所示,其中 ⑤是直立菌丝,④是孢子,呈青绿色,用来繁殖后代。</p><p>(3)在自然界中,酵母菌和青霉能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归还土壤,供绿色植物重新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酵母菌和青霉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进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时,某小组同学设计了“比较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分布情况”的探究方案。请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并问答问题:</p><p>(1)提出问题:洗手前手上的细菌是否比洗手后多?</p><p>(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3)制定和实施计划:</p><p>①将9个灭过菌、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平均分成三组,每组培养皿底部贴上相应的标签:洗手前、洗手后、空白对照。</p><p>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⑤一天后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并记录各培养皿中细菌的菌落数,求出各组的平均值。</p><p>(4)得出结论:若贴有“洗手前”标签的培养皿中的细菌菌落______,贴有“洗手后”标签的培养皿中的细菌菌落_______,空白对照组没有菌落。则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洗手前手上的细菌比洗手后的多。</p><p>(5)通过探究实验还可以了解到细菌的生存必须具有的基本条件是水、有机物、______和一定的生存空间。</p></div></div>
<div><p>【答案】洗手前手上的细菌比洗手后的多 打开培养皿,三位同学分别将手指的5个指尖在贴有“洗手前”标签的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并迅速盖上 三位同学用肥皂将手洗干净,然后分别将手指的5个指尖在贴有“洗手后”的标签儿的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并迅速盖上 空白对照组不作处理 多 少 二氧化碳 </p><p>【解析】</p><p>(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解答即可。</p><p>(1)为了比较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分布情况,因此提出的问题是:洗手前与洗手后手上的细菌一样多吗?</p><p>(2)根据提出的问题可作出的假设是:洗手前手上的细菌比洗手后的多。</p><p>(3)制定和实施计划:①将9个培养皿进行高温处理、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平均分成三组,每组的培养皿底部贴上相应的标签:洗手前、洗手后、空白对照;②打开培养皿,三位同学分别将手指的5个指尖在贴有“洗手前”标签的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并迅速盖上;③三位同学用肥皂将手洗干净,然后分别将手指的5个指尖在贴有“洗手后”的标签儿的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并迅速盖上;④空白对照组不作处理;⑤一天后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并记录各培养皿中细菌的菌落数,求出各组的平均值。</p><p>(4)得出结论:若贴有“洗手前”标签的培养皿中的细菌菌落多,贴有“洗手后”标签的培养皿中的细菌菌落少,空白对照组没有菌落。则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洗手前手上的细菌比洗手后的多。</p><p>(5)通过探究实验还可以了解到细菌的生存必须具有的基本条件是水、有机物、二氧化碳和一定的生存空间。</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