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21.2生物的进化 练习题
题型:※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超级细菌”是对大多数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的细菌。它的出现,引起了人们对合 理使用抗生素的关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普通细菌都能变异成超级细菌</p><p>B. 滥用抗生素使得细菌的耐药性增强</p><p>C. 超级细菌的耐药性可以遗传</p><p>D. 抗生素是处方药,需遵医嘱使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超级细菌是由普通细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而变异来的一种细菌,但不是普通细菌都能变异成超级细菌,A错误;滥用抗生素使得细菌发生变异,耐药性增强,B正确;超级细菌的耐药性可以遗传,C正确;抗生素是处方药,需遵医嘱使用,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3月8日,中科院古化石专家张弥曼获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女科学家奖”。下列有关化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p><p>B. 化石种类包括遗体、遗迹、遗物等</p><p>C. 哺乳类化石出现在较晚近的地层</p><p>D. “露西”是目前最古老的人类化石</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因此化石不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A错误;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B正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种类越少,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哺乳类化石出现在较晚近的地层,C正确;“露西”是目前最古老的人类化石,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寝室管理员用杀虫剂消灭蚊子,开始使用效果还不错,但长期使用后发现效果越来越差。造成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p><p>A. 具有抗杀虫剂的变异的蚊子存活下来,且大量繁殖</p><p>B. 蚊子适应能力特别强</p><p>C. 杀虫剂性能不稳定</p><p>D. 杀虫剂造成蚊子基因变异,使之产生抗药性</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杀虫剂时,又把抗药性弱的蚊子杀死,抗药性强的蚊子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蚊子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在使用同等剂量的杀虫剂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杀虫剂的灭蚊的效果越来越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雄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照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现代雄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 )</p><p>A. 代代经常使用的结果 B. 自然选择的结果 C. 保卫自己的需要 D. 繁衍后代的需要</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达尔文认为,古代的雄鹿的鹿角存在着发达和不发达的变异,雄鹿之间为争夺配偶要进行生存斗争,由于生存斗争,有发达鹿角的个体能够得到配偶并把这种变异遗传下去,没有发达鹿角的个体因争夺不到配偶,其变异就不会遗传下去;经过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的有发达鹿角的雄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观点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为了适应污染的环境,桦尺蛾的体色变成了灰色</p><p>B.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p><p>C.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p><p>D.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是污染的环境对桦尺蛾的体色进行了选择,而不是为了适应污染的环境,桦尺蛾的体色变成了灰色,错误;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正确;冰天雪地的环境对北极熊的体色进行了选择,白色与环境相适应是适者生存,而不是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错误;是环境对长颈鹿的颈的长短进行了选择,颈和前肢很长是适者生存,而不是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p><p>A.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p><p>B. 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p><p>C. 化石是生物的祖先</p><p>D. 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顺序</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不是生物化石能证明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A错误;<br />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但不是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的原因,B错误;<br />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不是生物的祖先,C错误;<br />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顺序,是生物化石能证明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央视《人与自然》栏目介绍了自然界中动物奇妙的变色现象,比如变色龙的体色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更好地保护自己.用达尔文进化论观点分析,这种现象是( )</p><p>A. 环境进化的结果 B. 生存斗争的结果 C. 人工选择的结果 D. 自然选择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p><p>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家是(    )</p><p>A. 孟德尔 B. 达尔文 C. 林奈 D. 虎克</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一些生物学的生平事迹,据此作答。</p><p>孟德尔,1822年7月20日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A不符合题意;<br />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B符合题意;<br />林奈创造性地提出双名命名法,这一伟大成就使林奈成为18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C不符合题意;<br />虎克,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主要成就:首次发现微生物,最早纪录肌纤维、微血管中血流,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树揭示了生物在进化过程中(    )</p><p>A. 形成了物种的多样性 B. 经历了由高等到低等的过程</p><p>C. 经历了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D. 经历了由陆生到水生的过程</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科学家比较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后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越新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p><p>关键是会利用生物进化树来分析解答生物进化的知识。</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9/08/93835e6b/SYS201905290840344381606670_DA/SYS201905290840344381606670_DA.001.png" width="246" height="3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生物进化树可以看出,在生物进化树下端的生物如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藻类等,结构简单、低等、多水生;在生物进化树上端的生物如:鸟类、哺乳类、被子植物等,结构复杂、高等、多陆生。所以从生物进化树可以看出,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过程,形成了现在物种的多样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活在稻田中的蝗虫是绿色的,生活在荒野的蝗虫是黄褐色的,这种生物学特征是( )</p><p>A.模拟 </p><p>B.影响环境 </p><p>C.保护色 </p><p>D.环境的变化</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达尔文认为,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蝗虫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相一致是保护色,是环境对蝗虫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比较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常用的方法.如图是物种A化石和物种B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情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1)下面判断错误的是________ .</p><p>A.物种A比物种B更复杂、更高等   B.物种A形成的时间比物种B要晚</p><p>C.物种A是由物种B进化而来的   D.与物种A相比,物种B生活的年代距今时间更长</p><p>(2)由此可判断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________ 、________ 、由水生到陆生.</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d72ca444/SYS201901041727017447809501_ST/SYS201901041727017447809501_ST.001.png" width="126"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 C 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等到高等</p><p>【解析】化石是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如植物茎的化石,动物的牙齿、骨骼、贝壳等的化石,有些化石则是生物体的印痕所形成的,如树叶的印痕化石,因此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p><p>(1)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图中的地层是按照地质年代由古老到晚近的顺序划分的物种B位于古老的地层,而物种A位于较晚的地层。因此物种A比物种B更复杂、更高等;物种A形成的时间比物种B要晚;与物种A相比,物种B生活的年代距今时间更长,而不能说物种A是由物种B进化而来的,如高等的原始哺乳动物不一定是由低等的生物原始两栖类进化来的, C错误。<br />(2)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经历了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过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遵循从单细胞到________、从低等到________、从简单到________、从水生到________的发展规律,生物不断进化。</p></div></div>
<div><p>【答案】 多细胞 高等 复杂 陆生</p><p>【解析】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生物进化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规律,生物不断进化。</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质学家把地球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太古代、元古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p><p>【解析】</p><p>地球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五个地质年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p><p>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地球自形成以来也可以划分为五个“代”,从古到今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不同的地质年代人有不同的特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为“生物进化树”.生物进化树描绘了生物进化的历程,反应出生物进化的观点;借助这一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学习动、植物主要类群间的进化关系和相关知识.下面请据图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4/09/bbdecc1c/SYS201905040934024712881692_ST/SYS201905040934024712881692_ST.001.png" width="304" height="2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观察“生物进化树”,分析植物的进化历程.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生活在原始海洋中的_____,它们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适应潮湿陆地生活的原始苔藓植物和[ ]_____,部分后者进化成为_____植物.</p><p>(2)生物进化树所涉及的动物类群,根据_____的有无,可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群;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动物所占的种类和数量最多;脊椎动物中的_____和[①]_____属于恒温动物.</p><p>(3)纵观生物进化历程,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原始单细胞藻类 ④原始的蕨类植物 原始的种子 脊柱 节肢 鸟类 哺乳动物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p><p>【解析】</p><p>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图中①哺乳动物、②被子植物、③裸子植物、④蕨类植物。</p><p>(1)植物进化的历程为:原始生命产生了叶绿体之后,便进化成了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始单细胞藻类,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苔藓植物和④原始蕨类植物,使原来的不毛之地开始披上了绿装。但是,它们的生殖还都需要有水的环境,后来,一部分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成为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的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由于花粉管的出现它们的生殖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陆地生活。<br />(2)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所占的种类和数量最多;鸟类、哺乳动物的体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属于恒温动物。<br />(3)生物通过对不同类群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以及生活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生物进化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规律。</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为长颈鹿的进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d180af74/SYS201712310123222111568653_ST/SYS201712310123222111568653_ST.001.png" width="359"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①表示长颈鹿的群体中存在着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是可以遗传的。</p><p>(2)图②表示的是青草缺乏时,颈长的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而颈短的则被_________。</p><p>(3)在生存斗争中,颈长的个体被保留下来,说明这样的个体是与环境的变化相________的。</p><p>(4)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是(______)</p><p>A.上帝创造的 </p><p>B.经常吃高处的树叶,颈骨得到锻炼逐渐被慢慢拉长</p><p>C.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形成的 </p><p>D.自然变化来的</p><p> </p></div></div>
<div><p>【答案】 颈长 颈短 淘汰 适应 C</p><p>【解析】(1)分析图①可以知道,古代的长颈鹿个体之间存在着颈长、颈短的差异,即变异。<br />(2)分析图②、图③可以知道,颈长的个体由于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而容易存活下去并且繁衍后代,颈短的个体因为得不到足够的食物而死亡,被淘汰,因此,颈短的个体属于不利变异,长颈的变异就是有利变异。<br />(3)在进化过程中,颈长的个体被逐渐保留下来,说明这样的个体与环境的变化是相适应的。</p><p>(4)长颈鹿的长颈和高前肢的形成就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