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6.2.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练习题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请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p><p>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水分</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落叶化作“春泥”靠的是细菌、真菌等分解者的分解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是</p><p>A. 老虎吃野兔 B. 蛇吃老鼠 C. 青蛙吃昆虫 D. 蝗虫吃庄稼</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生产者是的绿色植物,因为植物能制造有机物,消费者指的是动物,因为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生物与生物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如竞争、合作和捕食等,A、B、C三个选项中的生物都是动物,都属于消费者,为错误项,蝗虫是动物,属于消费者,庄稼是植物属于生产者,二者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今年在我市平阳发现了濒危蕨类植物﹣﹣﹣桫椤.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桫椤属于( )</p><p>A.生产者 B.消费者</p><p>C.分解者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分解者是细菌和真菌,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它们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能量.因此,蕨类植物﹣﹣﹣桫椤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你一定见过或听说过我们家乡的松花江,那么松花江属于哪种生态系统( )</p><p>A. 城市生态系统 B. 海洋生态系统 C. 农田生态系统 D. 淡水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美丽的松花江是淡水流域,属于淡水生态系统。</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p><p>A. 小麦→田鼠→猫头鹰 B. 水稻→水蛇→田鼠</p><p>C. 野蘑菇→野兔→鹰 D. 水稻→食鱼鸟→草鱼</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小麦与消费者田鼠、猫头鹰它们之间的关系,A正确;水蛇是肉食性动物不吃水稻,吃田鼠,B错误;野蘑菇是真菌属于分解者,而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C错误;食鱼鸟是肉食性动物不吃水稻,吃草鱼,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p><p>A. 黄河水 B. 黄河中的鱼 C. 整条黄河 D. 黄河中的所有生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p><p>黄河水,只有部分非生物,没有生物部分,因此属于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br />黄河中的鱼,只有部分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br />整条黄河,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C符合题意;<br />黄河中的所有生物只构成了生物群落,没有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最多的是(     )</p><p>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食肉动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作用有关知识点。</p><p>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食物链的开始是生产者,由于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是单向、逐级递减的,营养级别越低,得到的能量越多,生物数量越多;营养级别越高,得到的能量越少,生物数量越少。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生产者是第一个营养级。因此,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生产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是 ( )</p><p>A.所有的生产者 B.阳光、空气、水分</p><p>C.食物链和食物网 D.草食动物与肉食动物</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各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有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进一步构成食物网,由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各种组成成分之间的营养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来实现的,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称为营养级,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越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p><p>B. 阳光、空气和水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p><p>C. 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即使遭到严重破坏,也能较快恢复</p><p>D.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就叫生态平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br />(2)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但其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br />(3)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就叫生态平衡。</p><p>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A正确;<br />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其中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B正确;<br />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但其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破坏作用超过了其调节能力,生态平衡也会被打破,C错误;<br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就叫生态平衡,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属于生产者的是( )</p><p>A. 杂草 B. 人类 C. 蘑菇 D. 细菌</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A、杂草是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除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外,还为动物提供食物,属于生产者,符合题意。</p><p>B、人类是动物,为消费者,不是生产者,C、蘑菇是真菌,属于分解者,不是生产者,D、细菌属于分解者,不是生产者,故BCD都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菜地中的蚯蚓能将土壤中的有机物或枯枝败叶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由此可知蚯蚓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p><p>A.生产者 B.消费者</p><p>C.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D.分解者</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分解者包括细菌和真菌,严格的说是腐生细菌和真菌,如腐生性微生物,还包括腐生性动物,如蚯蚓和蝇的幼虫,腐生生物主要是以没有生命的腐烂的动、植物遗体为生,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蚯蚓是腐食性动物,能将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因此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什么成份( )</p><p>A. 生产者 B. 消费者</p><p>C. 分解者 D. 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p><p>解: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人和动物,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蘑菇在生态系统中属于</p><p>A. 消费者 B. 分解者 C. 生产者 D. 非生物成分</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蘑菇是真菌,主要靠分解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蘑菇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述的是________ 生态系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 能力.</p></div></div>
<div><p>【答案】草原 一定的自动调节 </p><p>【解析】</p><p>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以草本植物为主,缺乏高大的乔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在数量上能保持动态平衡,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据此解答。</p><p>“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述的是草原生态系统,因为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以草本植物为主,缺乏高大的乔木;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越弱,抵抗力稳定性越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保持正常动态的能力,主要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该诗句描述的是草原被毁灭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应为恢复力稳定性。所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由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组成。</p></div></div>
<div><p>【答案】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p><p>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的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p><p>【解析】</p><p>(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br />(2)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br />(3)消费者主要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br />(4)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p><p>植物能够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和分解者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需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因此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主要靠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的分解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活小窍门:在养有金鱼和水草的鱼缸内投放几只田螺,可以减少换水的次数.原来是软体动物田螺能把金鱼的排泄物吃得干干净净,起到净化水作用.田螺的排泄物含有肥水成分,使水草长得更好;水草既能供金鱼食用,还能产生氧气,为金鱼的生存提供更有利的条件.</p><p>(1)鱼缸中金鱼、田螺、水草等所有生物可以称为一个________ ;</p><p>(2)田螺的加入使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 能力增强.</p></div></div>
<div><p>【答案】群落 自动调节 </p><p>【解析】</p><p>(1)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br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种类的数量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据此分析解答。</p><p>(1)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鱼缸中金鱼、田螺、水草等所有生物可以称为一个群落。<br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种类的数量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分析题意,在养有金鱼和水草的鱼缸内投放几只田螺,可以减少换水的次数。原来是软体动物田螺能把金鱼的排泄物吃得干干净净,起到净化水作用。田螺的排泄物含有肥水成分,使水草长得更好,可见田螺的加入使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增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图解,请补充完整.</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4/09/bbdecc1c/SYS201905040934597508841712_ST/SYS201905040934597508841712_ST.001.png" width="318"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4/09/bbdecc1c/SYS201905040934597508841712_DA/SYS201905040934597508841712_DA.001.png" width="370" height="1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p><p>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解答即可。</p><p>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