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41:53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家族中的生物类群包括(      )</p><p>①植物    ②动物    ③真菌    ④细菌    ⑤病毒</p><p>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类群,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分类依据和分类类群方面来切入。</p><p>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将生物分为若干类。如①植物、②动物、④细菌、③真菌、⑤病毒共五类,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于生物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B. 是所有生物以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p><p>C. 整个地球就是生物圈    D. 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大气圈的下层和整个水圈</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据此答题。</p><p>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因此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可见C是错误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p><p>A. 杭州西湖    B. 一个池塘    C. 长江里的水和土    D. 罗浮山自然保护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可以解答本题。</p><p>杭州西湖、一个池塘、罗浮山自然保护区既包括了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长江里的水和土只包含了一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部分,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p><p>A.湿地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海洋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多样性不包括</p><p>A. 物种多样性&#xa0;B. 环境多样性&#xa0;</p><p>C. 遗传多样性&#xa0;D. 生态系统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素有“国色天香”美称的牡丹花,千姿百态,品种繁多,这个事例体现了生物(     )</p><p>A. 物种多样性    B. 数量多样性    C. 遗传多样性    D. 上述三项都是</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素有“国色天香”美称的牡丹花,千姿百态,品种繁多,这个事例体现了生物遗传的多样性,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拥有高等植物34984种,居世界第三位;脊椎动物6445种,占世界总种数的13.7%。使我国生物呈现这么多样的根本原因是(     )</p><p>A. 生态系统多样    B. 我国地大物博    C. 物种多样性    D. 基因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我国拥有高等植物34984种,居世界第三位;脊椎动物6445种,占世界总种数的13.7%,这些数据体现了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p><p>B. 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p><p>C. 草原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p><p>D. 地球上绝大部分的氧气来源于森林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p><p>A、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错误。</p><p>B、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正确。</p><p>C、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水源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错误。</p><p>D、地球上绝大部分的氧气来源于海洋中的藻类植物,释放了全球含氧量的百分之七十八,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名词中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xa0;&#xa0;&#xa0;&#xa0;(&#xa0;&#xa0;&#xa0;&#xa0;)</p><p>A. 空气、生石花、花瓣    B. 珊瑚、鸟、细菌</p><p>C. 树木、草、土壤    D. 蘑菇、珊瑚虫、病毒</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空气、珊瑚、土壤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生石花、蘑菇、花瓣、鸟、细菌、树木、草、珊瑚虫、病毒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可见,选项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描述不具有生命现象的是(     )</p><p>A. 万物复苏    B. 落叶归根    C. 电闪雷鸣    D. 青蛙冬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生物具有生命现象;非生物不具有生命现象,解答时结合题意从生物的特征切入。</p><p>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万物复苏、落叶归根、青蛙冬眠都具有生命现象;电闪雷鸣是自然现象,不具有生命现象,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物的特征的是(     )</p><p>A. 能运动或生长    B. 能排出代谢废物    C. 能呼吸    D. 需要营养</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由分析可知,能排出代谢废物、能呼吸、需要营养都是生物的特征,而能运动不属于生物的特征,如植物一般不会运动,A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描述的生物特征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p><p>A. 公鸡报晓    B. 飞蛾扑火    C. 螳螂捕蝉    D. 葵花朵朵向太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公鸡报晓是受地球自转影响形成的昼夜节律行为,是生物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飞蛾扑火描述的是昆虫的趋光性,是对光的刺激作出反应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螳螂捕蝉,意思是螳螂捕食蝉,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故C符合题意;葵花朵朵向太阳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夏天,我们看到同一棵树上有新芽长出,同时又有黄叶飘落,体现的生命现象是(    )</p><p>A. 植物的呼吸    B. 植物的应激性    C. 植物的新陈代谢    D. 植物的繁殖</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夏天,我们看到同一棵树上有新芽长出,同时又有黄叶飘落,体现了生物能生长,也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即新陈代谢,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p><p>A. 动植物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p><p>B. 动物能进行呼吸,植物不能</p><p>C. 动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植物也能</p><p>D.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能呼吸、植物也能呼吸;植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动物一般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动、植物都能排泄体内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属于生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命现象与其所体现的生物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4.25pt"><td style="width:32.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选项</p></td><td style="width:196.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命现象</p></td><td style="width:114.4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物特征</p></td></tr><tr style="height:14.25pt"><td style="width:32.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A</p></td><td style="width:196.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酵母菌一个变成两个</p></td><td style="width:114.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长</p></td></tr><tr style="height:15pt"><td style="width:32.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B</p></td><td style="width:196.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植物的光合作用</p></td><td style="width:114.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新陈代谢</p></td></tr><tr style="height:14.25pt"><td style="width:32.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C</p></td><td style="width:196.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p></td><td style="width:114.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遗传</p></td></tr><tr style="height:15pt"><td style="width:32.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D</p></td><td style="width:196.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点水蜻蜓款款飞</p></td><td style="width:114.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需要营养</p></td></tr></table><p>&#xa0;</p><p>&#xa0;</p><p>A. A    B. B    C. C    D. D</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酵母菌一个变成两个体现了生物能繁殖,A错误;植物的光合作用属于新陈代谢,B正确;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属于变异,C错误;点水蜻蜓款款飞”,是蜻蜓在产卵,因此描述了昆虫的繁殖行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p><p>A. 应激性    B. 能生长和繁殖    C. 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D. 能呼吸</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述了顽强的野草具有生命周期,说明生物能生长和繁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幼苗变成参天大树”、“龙生龙,凤生凤”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分别是(    )</p><p>① 生物能生长  ② 生物都有遗传特性   ③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④ 生物能变异</p><p>A. ①②    B. ③①    C. ②③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幼苗变成参天大树”体现了生物能生长的特征,“龙生龙,凤生凤”体现了生物能遗传的特征,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p><p>A. 应激性    B. 生长    C. 繁殖    D. 新陈代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们当地种植的哈密瓜与原产新疆的哈密瓜口感差异较大,这种现象说明(   )</p><p>A. 环境影响生物    B. 生物适应环境</p><p>C. 生物影响环境    D.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光合作用是指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的过程,可见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新疆地区瓜果特别甜,是因为新疆地区的光照强度大、日照时间长,能促进光合作用,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糖类等有机物,同时,新疆地区的夜间温度低,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减少有机物的分解,使更多的有机物得以剩余,提高了瓜果的甜度,而移植到山东,昼夜温差小,积累有机物少,因此甜度大减,这一现象说明环境影响生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在离开有氧环境后不久就会死亡,对此解释最恰当的是(    )</p><p>A. 生物影响环境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生物改变环境    D. 生物依赖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条件,环境能影响生物。</p><p>生物的生存是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的,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说明生物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条件,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     )</p><p>A. 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    B. 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p><p>C. 地衣能使岩石形成土壤    D. 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p><p>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是因为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错误;绿色植物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错误;地衣分泌有机酸腐蚀了坚硬的岩石表面,再加上自然风化作用,坚硬的岩石表面出现了许多小颗粒,最终形成了土壤,表明地衣生物能影响环境,C错误;仙人掌的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竹节虫有与栖息环境极为接近的体色和体形,但箭毒蛙有艳丽夺目的体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多种多样</p><p>B. 竹节虫有利于躲避天敌,是对环境的适应</p><p>C. 箭毒蛙容易暴露自己,不是对环境的适应</p><p>D. 这是在非生物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动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也有许多适应性特征</p><p>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多种多样,A正确;竹节虫不会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适者生存),是对环境的适应,B正确;箭毒蛙容易暴露自己,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C错误;竹节虫有与栖息环境极为接近的体色和体形,但箭毒蛙有艳丽夺目的体色,这都是在非生物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于生活在农田中的青蛙来说,它的环境是指(  )</p><p>A. 农田中的植物、蛇、昆虫等    B. 阳光、空气、水、土壤等</p><p>C. 上述A和B的总和    D. 上述A和B的总和加上其他的青蛙</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生物生活的环境是指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也有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指的是影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非生物因素指的是阳光、空气、温度和水分等,据此可以解答本题。</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无机环境)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除这只青蛙以外的周围所有因素即为青蛙的生存环境,因此选项D正确。<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海洋植物的分层主要受哪种因素影响?(  )</p><p>A. 阳光    B. 温度    C. 气体    D. 盐度</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影响海洋植物分布的因素主要是阳光,不同颜色的光,对海水的穿透力不同,红光的穿透力最弱,而绿、蓝光的穿透力最强。红藻含的主要色素为藻红素,主要吸收绿光、蓝光和黄光,因此位于海水的最下层;绿藻主要含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因此位于海水的最上层。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大雨过后蚯蚓常常爬到地面上,影响蚯蚓生活的因素是 ( )</p><p>A. 温度    B. 空气    C. 水分    D. 阳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大雨造成土壤里水分过多而缺氧,蚯蚓爬到了地面,主要影响因素是空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关系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p><p>A. 水稻和稗草    B. 猫和老鼠    C. 人和猪    D. 蚂蚁和蚱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p><p>水稻与稗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A正确;猫和老鼠,猫吃老鼠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B错误;人和猪,人吃猪肉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C错误;海葵和寄居蟹生活在一起对彼此都有利,属于共生关系,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新西兰南端的边坡上的斜树奇景,请推测影响该树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b91d6e6d/SYS201906010835209883784564_ST/SYS201906010835209883784564_ST.001.png" width="135" height="7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水分</p><p>B. 温度</p><p>C. 空气</p><p>D. 风力</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高山和海岸边,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的一些树木--它们的枝叶只生长在树干的一侧,远看就像一面绿色的旗子插在地上,这就是旗形树,如图是实验初中“弗莱明社团”拍摄的泰山“迎客松”,属于旗形树,是单一风向造成的。</p><p>在盛吹定向强风的地方,有一些树木向风面的芽体由于受风的袭击而损坏,或者过度蒸发而造成死亡,因此向风面不长枝条;而背风面的芽体则因受风的影响较小而存活较多,虽然能生长枝条,但也比正常树木的枝条少很多。有的树木,它的向风面虽然能长出枝条,但这些枝条也因受风的压力影响而弯向背风的一侧…这些原因,使得这一带的树木基本上都变成了旗形树。因此如图是新西兰南端的边坡上的斜树奇景,请推测影响该树形态的主要因素是盛吹定向强风形成的,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际上被誉为“分类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p><p>A. 林奈    B. 拉马克    C. 哈维    D. 达尔文</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林奈是瑞典的植物学家、冒险家,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命名法。</p><p>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命名法,被称为“分类学之父”,故A符合题意;拉马克,法国博物学家。生物学伟大的奠基人之一,生物学一词是他发明的,最先提出生物进化的学说,是进化论的倡导者和先驱,故B不符合题意;哈维,英国的生理学家。哈维是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首次阐明了血液循环的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故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发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是( )</p><p>A. 林奈    B. 哈维    C. 达尔文    D. 沃森和克里克</p></div></div>
<div><p>【答案】AD</p><p>【解析】</p><p>此题是关于部分生物学家的生平事迹的选择,思考解答。</p><p>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A不符合题意;哈维是英国的生理学家。哈维是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首次阐明了血液循环的原理,B不符合题意;沃森、克里克的研究方向是蛋白质的x射线衍射。1951年克里克与沃森相遇,他们共同完成了一个伟大的成就,那就是揭开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之谜。他们俩人利用获得的x射线衍射实验的结果建构了DNA的精确模型,C符合题意;林奈是瑞典的植物学家、冒险家,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命名法,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达尔文用来解释生命世界的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观点是(  )</p><p>A. 用进废退</p><p>B. 自然选择</p><p>C. 神创论</p><p>D. 辩证唯物主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观点是自然选择。可以从此切入题意。</p><p>达尔文运用考察、调查、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揭示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来源于原始的共同祖先,不同的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从而建立了“进化学说”。他用自然选择来解释生命世界的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动摇了人们信奉近千年的神创论,完成了生物学领域的一场重大变革,成为生物进化理论的创始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使生物学进入实证科学行列的探究方法是(    )</p><p>A. 调查法    B. 观察法    C. 实验法    D. 比较法</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是基础;观察、实验、调查是获得事实和证据的多种途径;推理、判断是得出结论。科学探究常用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比较法等。</p><p>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A错误;观察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B错误;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的运用,使得生物学进入实证科学的行列,C正确;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是(  )</p><p>A. 实验法的运用    B.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p><p>C. 达尔文建立了“进化学说”    D. 林奈的生物分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标志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进入了分子生物学阶段。</p><p>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开始,便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分子生物学使生物大分子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科学家通过努力,终于摸清了野生东北虎的数量,这项活动主要采取的是(     )</p><p>A. 调查法    B. 观察法    C. 实验法    D. 分类法</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p><p>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若要摸清了野生东北虎的数量,这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调查法,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达尔文提出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p><p>B. 分类学家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分为植物和动物两个界</p><p>C. 哈维运用观察法和实验法发现了血液循环</p><p>D.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将生物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和其他的几个界。</p><p>达尔文揭示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来源于原始的共同祖先,A正确;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将生物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和其他的几个界,B错误;哈维运用观察法和实验法发现了血液循环,C正确;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物分类上介于“门”和“属”之间的单位是(    )</p><p>A. 界、纲、种    B. 纲、种    C. 科、种    D. 纲、目、科</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p><p>由分析可知:生物分类的单位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介于“门”和“属”之间的单位是纲、目、科,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是生物学研究范围的一项是(    )</p><p>A. 利用科学手段,提高农作物的产量</p><p>B. 纳米材料用于衣服制作</p><p>C. 利用细菌生产、制造胰岛素</p><p>D. 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即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研究对象是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p><p>由生物学的概念可知,利用科学手段,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利用细菌生产、制造胰岛素、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都是生物学研究范围,ACD不符合题意;纳米材料用于衣服制作不是生物学研究范围,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英国科学家达尔文著作的是 ( )</p><p>A. 《物种起源》    B. 《本草纲目》    C. 《昆虫记》    D. 《寂静的春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著有《物种起源》一书,据此解答。</p><p>李时珍是明代著名中医药学家,撰《本草纲目》、《奇经八脉考》等,《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A错误;法布尔是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代表作《昆虫记》,B错误;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著有《物种起源》一书,C正确;《寂静的春天》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的著作,该书描写由于人类过度使用农药,导致野生动物全部被消灭。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动物从自然界中消失,不仅使世界变得寂静,也加快了人类灭亡的步伐,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实验研究法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步骤,其顺序一般是(     )</p><p>①作出假设     ②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③发现并提出问题      ④实施实验并记录      ⑤设计实验方案     ⑥得出结论     ⑦分析实验现象</p><p>A. ②①⑤④③⑦⑥    B. ③②①⑤④⑦⑥</p><p>C. ②①⑤④⑥③⑦    D. ③①②⑤④⑥⑦</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p>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因此,实验研究法包括几个重要不步骤,其顺序一般是③发现并提出问题、②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①作出假设、⑤设计实验方案、④实施试验并记录、⑦分析实验现象、⑥得出结论,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响尾蛇能对哪种猎物进行追寻(  )</p><p>A. 活的未被咬伤的老鼠</p><p>B. 被它咬伤的或咬死的老鼠</p><p>C. 被毒药毒死的老鼠</p><p>D. 以上三者都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响尾蛇的捕食特点。解答时可以从响尾蛇的寻找猎物、捕食猎物方面来切入。</p><p>响尾蛇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蛇,其尾巴具有特殊的功能。蛇尾有一条条角质的环纹,这些角质环纹膜围成了一个空腔,当其尾巴晃动时,在空腔内就有气流振动,发出声响。这声响是用来警告敌人和引诱小动物的一种捕食。响尾蛇在眼和鼻孔之间具有颊窝,是热能的灵敏感受器,可用来测知周围敌人(温血动物)的准确位置。响尾蛇捕获猎物后,并不马上吞下,而是放猎物逃走。过一段时间后,再去追寻和吞食。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只有被响尾蛇袭击中毒的猎物如老鼠,响尾蛇才会去追寻;没有被响尾蛇袭击中毒的老鼠,响尾蛇根本不会去追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  )</p><p>A. 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p><p>B. 所有的变量都应相同</p><p>C. 实验变量不相同,其他变量相同</p><p>D. 实验变量相同,其他变量不相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因此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除了实验变量外,其它条件都相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p><p>A. 修改假设    B. 修改实验数据</p><p>C. 重新进行实验    D. 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探究实验的结果与预先的假设不一致,可能是假设的问题,可以重新进行假设,A正确;实验数据是根据实验的过程和现象记录的,不能随便的修改,否则就会使得实验出现错误,B错误;探究实验的结果与预先的假设不一致,可能是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可以重新进行实验,C正确;探究实验的结果与预先的假设不一致,可能是制定计划时出现了问题,可以通过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来进一步探究,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前进中学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以下几组对照,符合他们实验要求的是(  )</p><p>A. 阴暗潮湿与阴暗干燥 B. 阴暗潮湿与明亮潮湿</p><p>C. 阴暗潮湿与明亮干燥 D. 明亮潮湿与明亮干燥</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唯一变量是光。除光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且适宜,如鼠妇的数量、湿度等。因此应该设置阴暗潮湿与明亮潮湿两种环境进行对照。</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为探究光对玉米发芽的影响,肖聪同学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在甲和乙两个花盆中种了玉米,并对光、温度和水加以控制,下表中①、②两处分别是</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8.95pt"><td style="width:80.8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right:5.4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花盆</p></td><td style="width:110.0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right:5.4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阳光</p></td><td style="width:94.7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right:5.4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温度</p></td><td style="width:8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水</p></td></tr><tr style="height:9.4pt"><td style="width:80.8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right:5.4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甲</p></td><td style="width:110.0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right:5.4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向阳处</p></td><td style="width:94.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right:5.4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0℃</p></td><td style="width:87.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充足</p></td></tr><tr style="height:9.4pt"><td style="width:80.8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padding-right:5.4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乙</p></td><td style="width:110.0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right:5.4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暗室</p></td><td style="width:94.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right:5.4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p></td><td style="width:87.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②</p></td></tr></table><p>A.20℃、不充足&#xa0;&#xa0;&#xa0;&#xa0;&#xa0;B.20℃、充足</p><p>C.30℃、不充足&#xa0;&#xa0;&#xa0;&#xa0;&#xa0;D.30℃、充足</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为探究光对玉米发芽的影响”,因此该实验的变量是阳光(向阳处、暗室),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乙的温度应该和甲相同即20℃,水分也应该和甲相同即充足.故表中①、②两处分别是20℃、充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p><p>A. 大雁何时南飞    B. 哪种月季花最漂亮</p><p>C. 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D. 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p><p>大雁何时南飞,有科学研究价值,因为对于研究大雁的迁徙行为很有价值,A不符合题意;哪种月季花最漂亮,是人的感觉,没有科学研究价值,不属于科学问题,B符合题意;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有科学研究价值,是研究鼠妇生活行为,C不符合题意;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有科学研究价值,是研究菜青虫的食性,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一位科学家通过实验宣称在某领域获得一项重要发现时,判断这项发现是否可信的最好理由是( )</p><p>A. 该领域其他专家的意见</p><p>B. 实验报告撰写的详细程度</p><p>C. 该科学家是否为这一领域的权威</p><p>D. 他人能否重复其实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将实验盒一边放干燥土壤,另一边放湿润的土壤,这是为了(     )</p><p>A. 控制变量    B. 便于观察</p><p>C. 提供一种潮湿的环境    D. 设置一个对照实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p><p>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在实验盒的一边放干燥土壤,另一边放湿润的土壤,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设计对照。此实验中除了湿度以外,其他条件如温度等都应当相同。也就是说只有湿度是不同的,湿度就是这个对照实验的变量,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大棚</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甲</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乙</p></td><td style="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丙</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二氧化碳浓度</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03%</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1%</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1%</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温度</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0℃</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0℃</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0℃</p></td></tr></table><p>&#xa0;</p><p>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p><p>A. 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p><p>B. 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p><p>C. 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p><p>D. 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A正确;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B正确;甲丙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不唯一,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C错误;甲乙丙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D正确。</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七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