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41:47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13.3人体免疫 练习题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预防结核病的预防接种,正确的是(  )</p><p>A. 卡介苗    B. 百白破联合疫苗    C. 脊髄灰质炎疫苗    D. 麻疹疫苗</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如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肺结核,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科学研究表明,母乳中的一种蛋白质可以用来杀除超级细菌。此种蛋白质在免疫学上属于</p><p>A. 抗原    B. 抗体    C. 病原体    D. 抗生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刚出生的婴儿喂母乳比喂奶粉好,原因是母乳中含有抗体,能够提高婴儿的免疫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疫苗的安全问题,下列对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    B. 接种疫苗可以使人获得特异性免疫</p><p>C. 接种疫苗可以治疗疾病    D. 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剂</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p><p>疫苗进入人体后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避免相应传染病的感染,因此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A正确;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因此接种疫苗可以使人获得特异性免疫,B正确;接种疫苗可以产生抗体预防传染病的感染,但是不能治疗疾病,C错误;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剂,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艾滋病的检测、防治和研究,现有的医学及技术水平还无法达到的是</p><p>A.用药物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减轻病人的痛苦</p><p>B.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艾滋病病毒,研究艾滋病病毒的结构</p><p>C.用接种疫苗的方法有效预防艾滋病</p><p>D.用检测抗体的方法来确诊艾滋病患者与携带者</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由遗传物质组成的内核,结构十分微小,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病毒的结构。病毒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的血液、精液、唾液、乳汁和尿液中,破坏人体的防御系统,造成免疫缺陷。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对艾滋病可以利用检测体内抗体的方法确诊艾滋病患者与携带者。目前对艾滋病还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只能以预防为主,对于艾滋病患者可以用相应药物治疗,但不能治本,只能缓解症状,减少患者的痛苦。现在还有疫苗进行有效预防。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与免疫无关的是      (    )</p><p>A. 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患麻疹</p><p>B. 吃感冒药可预防感冒</p><p>C. 天花病毒的抗体由淋巴细胞产生</p><p>D. 吞噬细胞可以吞噬侵入人体的病原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核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A和C属于特异性免疫,D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吃感冒药可预防感冒,不属于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疫苗的安全问题。下列对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p><p>A.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p><p>B.接种疫苗可以使人获得特异性免疫</p><p>C.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剂</p><p>D.接种疫苗可以治疗疾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人体的免疫有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获得的,没有选择性,对所有的病原体都有抵抗作用,如皮肤,粘膜,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等;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具有选择性,主要是指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指接种疫苗,刺激人体的免疫细胞产生抗体,当病原体入侵时机体时,抗体将病原体清除,因此,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是一种获得性特异性免疫。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病原菌刺激人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人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免疫反应,如产生记忆细胞或一些特殊抗体等。当人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这种免疫方式称为主动免疫。故选项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春季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季节,曾经感染过腮腺炎病毒的人,可对此病产生终生免疫。下列关于这个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p><p>A.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p><p>B.抵抗腮腺炎病毒的抗体是在淋巴细胞中产生的</p><p>C.患过腮腺炎的人,对其他疾病也会产生一定的抵抗力</p><p>D.对患腮腺炎的病人要及时隔离并治疗,这属于控制传染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如腮腺炎痊愈后的学生将不再感染此病,但对其他传染病不起作用。故A、正确,C错误;</p><p>抵抗腮腺炎病毒的抗体是在淋巴细胞中产生的,故B正确;</p><p>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因此,对患腮腺炎的病人要及时治疗并隔离属于控制传染源;D正确。</p><p>故A、B、D正确, C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出现过敏反应是哪幅图表示的功能过强而引起的(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20/10/0abb26f5/SYS201810201007113052297065_ST/SYS201810201007113052297065_ST.001.png" width="531"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    B. ②    C. ③    D. ①②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指的是皮肤和黏膜,皮肤能抵挡病原体的入侵,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而特异性免疫是人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室内尘土、鱼、虾等。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是一个复杂和抽象的过程,将I型过敏反应发生的机制划分为致敏阶段、激发阶段、效应阶段三个阶段。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有瘙痒、荨麻疹;喉头水肿等。图①表示皮肤的防御作用;②表示免疫细胞的作用;③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故选B。</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________&#xa0;.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________&#xa0;.当免疫功能过强时,进入人体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  有益  排斥  过敏反应</p><p>【解析】移植到人体内的植入器官相当于抗原,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成活。因此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移植他人的器官时,需要进行抗免疫治疗,否则移植不会成功。所以“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br />免疫的功能包括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当免疫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疾病;例如防御感染的功能过强时,对进入人体内的某些药物和食物会发生过敏反应。</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疫苗通常是用________或________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p></div></div>
<div><p>【答案】失活的    减毒    </p><p>【解析】</p><p>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相当于抗原,接种到人体后,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能够抵抗流感病毒的侵袭吗?</p><p>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不能 ,特定的抗原只能产生特定的抗体,而这种抗体不能对其他抗原起作用——免疫的特异性。  </p><p>【解析】</p><p>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p><p>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不能抵抗流感病毒的侵袭,因为特定的抗原只能产生特定的抗体,而这种抗体不能对其他抗原起作用——免疫的特异性。</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埃博拉和地区发现埃博拉病毒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毒,感染者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2014年09月28日,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超过6200人受到埃博拉病毒感染,死亡人数超过2900人,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p><p>埃博拉是人畜共通病毒,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认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因为埃博拉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人和疫苗被证实有效,埃博拉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病毒,也同时被视为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世界卫生组织9月26日指出,该组织专家正在对埃博拉疫苗进行临床试验,有望2015年初开始投入使用.目前唯一的阻止病毒蔓延的方法就是把已经感染的病人完全隔离开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3/14/10/2bdf0aeb/SYS201903141005079449913446_ST/SYS201903141005079449913446_ST.001.png" width="209"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正常人在患病前后,在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上应分别属于________&#xa0;和________ 。    </p><p>(2)研究康复患者的血清有助于研制埃博拉疫苗,是因为康复患者的血清中存在抵抗埃博拉病毒的蛋白质,即________ 。    </p><p>(3)在免疫学生,“埃博拉”病毒相当于________ 。    </p><p>(4)疫苗是用失活或减毒的________&#xa0;制成的生物制品。    </p><p>(5)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中,除了控制传染源,还有哪两条?</p></div></div>
<div><p>【答案】  易感人群  传染源  抗体  抗原  病原体  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解析】试题分析:(1)传染病流行需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2)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p><p>(1)传染病流行需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正常人在患病前缺乏对埃博拉病毒的免疫力,因此属于易感人群;在患病后是能够散播埃博拉病毒的人,因此属于传染源;(2)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淋巴细胞会产生抵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埃博拉病毒被清除后,抗体仍然存留,因此,研究康复患者的血清有助于研制埃博拉疫苗,是因为康复患者的血清中存在抵抗埃博拉病毒的蛋白质,即抗体;(3)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因此,在免疫学生,“埃博拉”病毒相当于抗原;(4)疫苗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5)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因此,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中,除了控制传染源,还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两条措施。</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你仔细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p><p>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早在宋真宗时期,我国就已经采用接种人痘,即将轻症天花病人脓包中的浆液(简称痘浆)接种于健康人的方法来预防天花,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天花的蔓延。1796年,英国医师爱德华·詹纳发现,挤牛奶的女工经常与患牛痘的奶牛接触,她们的手上会出现牛痘脓包,但在天花流行时,却从不感染天花。受这一现象的启发,詹纳进行了著名的种牛痘实验并获得了成功。</p><p>(1)天花的病原体是________。&#xa0;    </p><p>(2)天花的易感人群是________。&#xa0;    </p><p>(3)从材料可知,在上述免疫过程中,属于抗原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a0;    </p><p>(4)上述免疫属于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xa0;    </p><p>(5)你认为詹纳发明的牛痘接种法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天花病毒    对天花缺乏免疫力而易患该病的人    天花病毒    人痘浆    牛痘浆    特异性免疫    后天获得的,只针对天花病毒起作用    不用再取人的痘浆进行预防接种,并最终消灭了天花,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    </p><p>【解析】</p><p>(1)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传染病。<br />(2)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br />(3)抗体是由抗原入侵够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只针对该抗原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p><p>(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生物。根据资料可知,天花的病原体是天花病毒。</p><p>(2)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天花的易感人群是对天花缺乏免疫力而易患该病的人。</p><p>(3)抗原是指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病原体,还包括异物、异体器官等。从材料可知,在上述免疫过程中,属于抗原的有天花病毒、人痘浆、牛痘浆。</p><p>(4)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所以上述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判断的依据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天花病毒起作用。</p><p>(5)詹纳发明的牛痘接种法不用再取人的痘浆进行预防接种,并最终消灭了天花,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师大版七级下册生物 13.3人体免疫 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