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40:46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14.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练习题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的措施中,哪一种对保持生态环境最有利?(  )</p><p>A. 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p><p>B. 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有毒藻类死亡</p><p>C. 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p><p>D. 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沼泽地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污水等重要作用,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会破坏环境,使生物种类减少,A不符合题意;工业废水含有重金属,或有毒物质,会使海洋受到严重污染,同时还会引起其他生物的死亡如鱼类,B不符合题意;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农药会污染环境,还会形成农药残留,进入食物链,最终危害人类健康,C不符合题意;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属于生物防治,不会污染环境,还能降低生产成本,D符合题意。<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下列叙述中,不利于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是(    )</p><p>A. 大力推广生物防治害虫的方法,减少环境的污染</p><p>B. 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循环利用</p><p>C. 上学上班时可以骑电瓶车代替自行车,省力又快速</p><p>D. 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可以就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推广生物防治,减少药物给环境带来的污染,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A不符合题意;<br />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提高了废物利用率,属于保护环境的例子,B不符合题意;<br />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尽量少开车,多步行,有利于倡导节能减排,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保护生态平衡,C符合题意;<br />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酸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很大,被称为“空中死神”,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p><p>A、火山爆发               B、农药污染</p><p>C、大气中二氧化硫过多     D、二氧化碳污染</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酸雨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氧化物过多,这些酸性氧化物结合水形成相应的酸性物质会引起酸雨。可见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只要我国减少了煤和石油的燃烧,就不会有酸雨的危害</p><p>B.人类的一些活动已经造成资源紧缺、环境破坏,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危害</p><p>C.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环境污染的问题自然会解决</p><p>D.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可以采取“先发展后治理”的措施</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酸雨的形成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只有一个国家治理,不会减少酸雨的危害,所以只要我们国家减少了空气污染,我国就不会有酸雨的危害,A错误;人类的一些活动已经造成资源紧缺、环境破坏,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危害,B正确;环境污染与人类的经济活动是分不开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既要满足当代入的需求,也不能对后代入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C错误;应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采用一定的环保措施,以避免和解决发展中的环境污染问题,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都应该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参与者,下列做法不利于解决环境问题的是</p><p>A. 实行垃圾分类及回收再利用    B. 农田作物秸秆还田再利用</p><p>C. 不浪费水电资源和生活物品    D. 随意丟弃使用过的废旧电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保护环境要从身边的垃圾分类处理开始,从而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利于可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故A正确;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农作物的秸秆,在全国各地大力实行秸秆还田技术,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故B正确;不浪费水电资源和生活物品,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故C正确;废电池中含较多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如果乱扔,有毒物质就会破坏生态环境,对环境造成污染,故D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每年的“植树节”是那一天?(  )</p><p>A. 2月2日</p><p>B. 3月12日</p><p>C. 4月12日</p><p>D. 5月1日</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义务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p><p>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定把3月12日定为我国的植树节。把这一天定为植树节,一是为了纪念一贯重视和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另外,3月12日刚好是惊蛰之后,春分之前,对全国来说,这时候植树是最适宜的。<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以下材料:</p><p>苏州某县地处水乡,水稻种植、畜渔养殖和栽桑养蚕是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在生产总量不断扩张的同时,该县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优化生态环境.如图是该县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a947d5e5/SYS201901041726550367974308_ST/SYS201901041726550367974308_ST.001.png" width="372" height="2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回答下列有关该县生态农业主要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p><p>A. 结构合理,合理种养    B. 资源彻底开发</p><p>C. 具有良好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D. 资源高效利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态农业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组织建立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因此生态农业生态系统中结构协调、合理种养,A正确;生态系统的资源没有彻底开发,一部分资源浪费掉了,B错误;该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内部良性循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C正确;该生态系统能够充分利用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通过物质的多级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校科学小组的同学想要了解工厂排放的废水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图中表示了7个可能的水样采集点(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其中最重要的采集点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8159ff82/SYS201906010836199785116007_ST/SYS201906010836199785116007_ST.001.png" width="177" height="1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③④⑦    B. ①②⑤⑦    C. ②③④⑥    D. ②⑤⑥⑦</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想要了解工厂排放的废水对河流水质的影响时,首先在水未被污染之前水样采集,再根据化工厂排放的废水的流经途径的开始和最终去向进行水样采集。</p><p>由分析可知,根据图中7个可能的水样采集点,应该在水未被污染之前①水样采集,在化工厂排放的废水的流向经过②分支成③和④,因此在②处水样采集即可,再根据水的流经途径⑤和⑦进行水样采集,因为⑥和⑤处相同,没有必要,因此,其中最重要的采集点应该是①②⑤⑦。<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的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xa0;&#xa0;&#xa0; )</p><p>A. 开展生态旅游    B. 发展畜牧业    C. 增加木材产量    D. 改善生态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的根本目的。可以从“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的原因、根本目的等方面来解答。</p><p>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先天不足,生态脆弱,受到人为破坏以后,原始植被很难恢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与沙漠化。目前水土流失与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不但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危及全国环境建设。为此,国家决定在不适于发展农业的地区,如黄土高原区、西部山区的坡度大于25度以上的坡耕地,一律要退耕还草、还林。林区以及广大草原地区,已经开垦的农田,必须退耕,适于发展林业的植树,适于发展牧业的种草,使那里生态环境得到恢复。鼓励居民改善自己居住地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经济创造环境条件。这一举措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类型与方式,初步达到了保护生态和提高农牧民生产与生活水平的双重目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改善大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维护大西北地区的生态平衡。<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的措施中,哪一种对保持生态环境最有利?(  )</p><p>A. 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p><p>B. 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p><p>C. 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p><p>D. 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那些有毒藻类死亡</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对环境的破坏、污染、或保护方面来切入。</p><p>A、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属于生物防治,不会污染环境,还能降低生产成本,故该选项符合题意。<br />B、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农药会污染环境,还会形成农药残留,进入食物链,最终危害人类健康,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C、沼泽地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污水等重要作用,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会破坏环境,使生物种类减少。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D、工业废水含有重金属,或有毒物质,会使海洋受到严重污染,同时还会引起其他生物的死亡如鱼类,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花费巨资建造的封闭实验基地是(  )</p><p>A. 生物圈Ⅱ号&#xa0;&#xa0;&#xa0;&#xa0;&#xa0;    B. 绿色长城&#xa0;&#xa0;&#xa0;    C. 生物圈Ⅰ号&#xa0;&#xa0;    D. 罗斯福生态工程</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圈是一个复杂的、全球性的开放系统,是一个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的自我调节系统,是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家。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花费巨资建造的封闭实验基地“生物圈Ⅱ号”,以失败而告终,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地球是唯一的家园,要保护地球,爱护地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酸雨可对生物造成极大的危害,与酸雨形成有关的主要气体是   (     )</p><p>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氟利昂</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的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亚硫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仔细阅读下文,并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析作答:</p><p>人类活动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由此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科学家发现,近200年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已经上升30%.经分析推测,各类极端气候都与此有关.基如此,一股“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风潮在我国许多城市悄然掀起.“低碳生活”是指一种“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目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轻大气层的“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部分冰川熔化,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低碳生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于每一生活细节中做好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和资源回收三方面的工作.</p><p>(1)提倡“低碳生活”对保护环境有哪些重要意义?(答两点)①________&#xa0;;②________&#xa0;.</p><p>(2)作为一个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实践“低碳生活”?(答两点)①________&#xa0;;②________&#xa0;.</p><p>(3)为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生活方式拟一句口号:________&#xa0;.</p></div></div>
<div><p>【答案】  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减少资源消耗  捡拾、回收垃圾  办“低碳生活”主题的手抄报  为低碳生活节约用电!少开车,利于低碳生活等</p><p>【解析】(1)提倡“低碳生活”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有:①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②减少资源消耗。</p><p>(2)作为一个学生,可从以下方面去实践“低碳生活”: ①捡拾、回收垃圾,②办“低碳生活”主题的手抄报。</p><p>(3)为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生活方式拟一句口号:为低碳生活节约用电!少开车,利于低碳生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小麦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p><p>【方法和步骤】①采集重金属污染液500mL,用蒸馏水将其逐级稀释10、102、103、104倍,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p><p>②取4只相同培养皿,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垫上纱布,加入等体积的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浸润纱布.</p><p>③挑选籽粒饱满、大小相似的小麦种子200粒.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均匀放入上述4只培养皿的纱布上.</p><p>④将4只培养皿置于25℃恒温培养箱内,每天补充等量、相应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p><p>【统计和分析】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小麦种子的_____,进行比较.</p><p>【预测结果】如果重金属污染液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应是_____.</p><p>【反思与评价】</p><p>(1)在步骤③中.每只培养皿中均匀放置50粒小麦种子,而不是1粒的原因是_____.</p><p>(2)实验方案存在缺陷,还需要增加一个实验,以作比较,得出结论.你的设计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  萌发率  随着重金属浓度的提高,种子的发芽率降低  防止实验出现偶然性  设计5号培养皿,用等量的蒸馏水培养小麦种子,观察种子的萌发率</p><p>【解析】该实验的变量为: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为保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除变量外,其他条件必须保持一致。挑选籽粒饱满、大小相似的小麦种子200粒,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均匀放入上述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的纱布(加入等体积的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浸润过的纱布)上,将4只培养皿置于25℃恒温培养箱内,每天补充等量、相应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p><p>【统计和分析】一段时间后,统计甲、乙、丙、丁四组小麦种子的萌发率,进行比较。<br />【预测结果】如果重金属污染液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就应该是重金属污染液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且随着重金属浓度的提高,种子的发芽率降低。<br />(1)在步骤③中.每只培养皿中均匀放置50粒小麦种子,而不是1粒的原因是:若这粒处于休眠期或者胚死亡的种子,就不会萌发,从而造成对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用50粒是为了排除偶然因素。<br />(2)实验方案存在缺陷,没有比照组,设计5号培养皿,用等量的蒸馏水培养小麦种子,观察种子的萌发率。</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世界水日: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为地球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不断加重的水污染敲响警钟.</p><p>作为一名地球公民,你将如何去做呢?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积极宣传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在生活中节约用水:打开水龙头用水时,水龙头不要一下子拧得很大,出水量要适度,够用即可;用完后拧紧水龙头,不要让“细水长流”;洗澡多用淋浴,比用浴缸洗澡可以节约好多水;努力做到重复使用水,洗完菜、米的水可以浇花,洗衣服后的水可以拖地板、冲厕所等.</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节约用水。解答时可以从世界水日的目的、节约用水的方法方面来切入。</p><p>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但是,现代社会的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活动和城市化的急剧发展,对有限的水资源及水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全球范围内,水质的污染、需水量的迅速增加以及部门间竞争性开发所导致的不合理利用,使水资源进一步短缺,水环境更加恶化,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福祉。设立“世界水日”的目的是为了唤起公众的水意识,建立一种更为全面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和相应的运行机制,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21世纪行动议程》中提出的建议,通过了第193号决议,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以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同时,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让我们节约用水,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水是生命之源,在生活中节约用水:打开水龙头用水时,水龙头不要一下子拧得很大,出水量要适度,够用即可;用完后拧紧水龙头,不要让“细水长流”;洗澡多用淋浴,比用浴缸洗澡可以节约好多水;努力做到重复使用水,洗完菜、米的水可以浇花,洗衣服后的水可以拖地板、冲厕所等;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节约身边的每一滴水,就是珍爱自己的生命。必须增强水的危机意识,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资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工业和生活污水是我市长江污染的重要来源,污水处理是水浴保护的重要措施,如图所示我市污水处理厂将污水我市污水处理厂将污水引入曝气池中,利用”(由多种微生物聚合而成的絮状团块,主要是细菌)净化污水的方法.试分析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8159ff82/SYS201906010836204339708807_ST/SYS201906010836204339708807_ST.001.png" width="253" height="1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污水中含有的大量有机污染物可引发细菌等微生物的迅速繁殖;细菌通过_________作用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同时将有机物分解成_________等无机物,从而使水得以净化.这一反应过程与“细菌造成食物和动植物遗体的腐败”的原理一样,因此,从生物圈的角度来看,多数细菌作为_________参与了生物圈的.</p><p>(2)污水引入曝气池后,需要向曝气池中持续不断地通入空气,其作用是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呼吸    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分解者    为细菌提供氧气,彻底分解有机物    </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活条件,可以从细菌的营养方式、净化污水的原因、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细菌的生活条件方面来切入。</p><p>(1)细菌体内没有叶绿体,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污水中含有的大量有机污染物,细菌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释放能量满足生命活动所需,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盐,从而使污水得以净化。实现了从有机环境到无机环境的物质循环,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又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在生物圈中,多数细菌作为分解者参与了生物圈的物质循环。<br />(2)细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有些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繁殖速度加快,有利于污水的净化,因此向曝气池中持续不断地通入空气,其作用是为细菌提供氧气,彻底分解有机物。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曝气池还应具备适宜的温度等条件。</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师大版七级下册生物 14.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