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40:29

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中考生物一模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命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br />A.“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用酒精直接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br />B.利用澄清的石灰水可以验证植物呼吸作用能否产生二氧化碳<br />C.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br />D.探究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试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脱色时,酒精要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的燃点低,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A错误.<br />B、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利用澄清石灰水可以验证人的呼吸作用能否产生二氧化碳,B正确.<br />C、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故C正确.<br />D、在科学探究中,实验中要控制单一变量,为了增加可信度,一般要设计对照实验,并且增加重复次数,D正确.<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光学仪器,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和临时装片的制作”叙述中正确的是( )<br />A.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应该让较小的光圈对准通光孔<br />B.操作显微镜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内的物象<br />C.显微镜目镜与物镜的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越多<br />D.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和液泡等结构</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对光时,选用大的光圈还是小的光圈,要根据光线的强弱来定,A错误;<br />B、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目镜,我们看到不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所以在镜筒下降时我们要注视物镜,防止其压碎玻片标本,B错误;<br />C、物镜与目镜的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的体积越大,数目越少,C错误;<br />D、洋葱表皮细胞细胞膜比较薄,紧贴细胞壁不容易看清楚,所以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和液泡等结构,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练习使用显微镜,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br />B.细胞通过分化形成各种组织<br />C.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控制中心<br />D.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它们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有害的物质不能流出,从而保持了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A正确;<br />B、细胞的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形成了不同的组织.B正确;<br />C、细胞核里含有遗传物质,所以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控制中心,C正确;<br />D、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只有线粒体.D错误.<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生物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环境<br />B.生物能适应各种环境<br />C.生物的生命活动会影响环境<br />D.“雨露滋润禾苗壮”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环境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因此生物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环境,此选项正确;<br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但并不是生物能适应所有的环境,当环境的变化超出了生物的适应能力,生物就会灭绝.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例如:将鲫鱼放到海水中,不久鲫鱼就会死亡,这说明生物不能适应各种环境,此选项不正确;<br />C、生物的生命活动会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此选项正确;<br />D、水是非生物,“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水(非生物因)影响了生物禾苗的生活,此选项正确.<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四种植物,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5dcd461b/SYS201707191953401173192269_ST/SYS201707191953401173192269_ST.001.png" width="386"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四种植物中最低等的是甲<br />B.四种植物都由有根茎叶的分化<br />C.四种植物都能产生种子<br />D.四种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四种植物中最低等的是丁,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花、果实和种子.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无花、果实和种子.裸子植物有根、茎、叶和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和种子四种器官.这四种植物的细胞内的都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可见D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种子植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描述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是( )<br />A.发展生态农业,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br />B.为增加农业产量,把森林、草原、荒山都开垦为良田<br />C.为了蔬菜增产,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br />D.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使有毒藻类死亡</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A符合题意;<br />B、把大片的沼泽地开垦成农田,破坏了生态环境,B不符合题意;<br />C、农民喷洒大量农药杀死害虫,污染了环境,破坏生态环境.C不符合题意;<br />D、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一般情况下工业废水也可以引发赤潮,如果工业废水能让有毒藻类死亡的话,同样对海洋中其它生物也是一种毒害,当然对保护生态环境不利了.D不符合题意;<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掌握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将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新园、馆等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生物的个体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br />B.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br />C.胎生和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br />D.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是睾丸</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受精卵是个体发育的起点,A正确.<br />B、两栖动物的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B错误;<br />C、哺乳动物胎生哺乳的生殖发育特点,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C正确.<br />D、男性产生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男性的性腺,D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两栖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植物各种生理活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br />A.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br />B.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只在夜晚进行<br />C.小麦在拔节抽穗期,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br />D.合理密植和中耕松土分别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植物细胞的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A正确.<br />B、呼吸作用不仅在夜晚进行,还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夜晚不进行,B错误.<br />C、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当做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体利用,大约99%都通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C正确.<br />D、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通过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D正确.<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br />A.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br />B.学习行为是动物成长过程中形成的<br />C.动物的行为都是从亲代继承的<br />D.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先天性行为是学习性行为的基础,A正确;<br />B、学习行为是动物成长过程中形成的,B正确;<br />C、学习行为不是从亲代继承获得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行为,C错误;<br />D、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D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利用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有关各结构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br />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5dcd461b/SYS201707191953404325772316_ST/SYS201707191953404325772316_ST.001.png" width="151" height="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5dcd461b/SYS201707191953404325772316_ST/SYS201707191953404325772316_ST.002.png" width="251" height="4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5dcd461b/SYS201707191953404325772316_ST/SYS201707191953404325772316_ST.003.png" width="151" height="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5dcd461b/SYS201707191953404325772316_ST/SYS201707191953404325772316_ST.004.png" width="251" height="4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胚乳不是胚的一部分.不符合题意.<br />B、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不符合如图的大小关系.<br />C、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雄蕊有花药、花丝,雌蕊有柱头、花柱、子房.不符合如图的大小关系,不符合题意.<br />D、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的分化形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由八大系统构构成动物成可见,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符合如图的大小关系.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掌握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健康生活是生物课程标准的十个一级主题之一,下列关于健康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br />B.传染病的流行需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br />C.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休克,这是人体的免疫功能起作用<br />D.吸烟能兴奋神经系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br />B、传染病的流行需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B正确.<br />C、防御感染的免疫功能过强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因此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休克,这是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正确.<br />D、青少年吸烟,呼吸道黏膜易受损,吸烟者易患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疾病;烟雾会导致肺的功能降低;吸烟会损害神经系统,使人记忆力减退,过早衰老,D错误.<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微生物一般指细菌、真菌、病毒以及一些小型的单细胞动物.它们与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以下关于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br />A.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br />B.和真菌相比,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br />C.不同类型的病毒,其组成物质的成分也不同<br />D.细菌和真菌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细菌和真菌通过寄生在动植物体内或体表而使其患病.A错误;B、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细菌没有真正的细胞核.B正确;C、不同类型的病毒,都是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C错误;D、不同的细菌和真菌生活环境不同,有的需要氧气,如醋酸杆菌;有的不需要氧气,如乳酸菌;有的有氧无氧均可,如酵母菌.D错误.故选B<br />【考点精析】掌握细菌和真菌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br />B.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才能不断进化<br />C.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水蒸气、氨气、氧气等<br />D.生物进化经历了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历程</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化学起源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等)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一些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许多简单的物,最终经过复杂的变化、漫长的时间在原始海洋里终于演变出原始的生命,A正确;<br />B、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B正确;<br />C、生命的化学进化论认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氢、甲烷、水蒸气,没有氧气,C不正确;<br />D、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生物的进化趋势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D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利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5dcd461b/SYS201707191953408934179516_ST/SYS201707191953408934179516_ST.001.png" width="215"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除具有捕食关系外,还具有&#xa0;&#xa0;&#xa0;关系.<br />(2)在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中,图中未画出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xa0;&#xa0;&#xa0;和分解者.<br />(3)如果此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了,有毒物质会通过&#xa0;&#xa0;&#xa0;不断积累,最后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鹰.</p></div></div>
<div><p>【答案】<br />(1)竞争<br />(2)非生物成分<br />(3)食物链<br />【解析】解:(1)在该生态系统中蛇吃鼠,鹰吃蛇等这些都属于捕食关系,同时蛇和鹰都以鼠为食,两者之间还属于竞争关系.(2)草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未画出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3)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在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鹰,所以“如果这个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了,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后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鹰.<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一株被子植物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5dcd461b/SYS201707191953409926982333_ST/SYS201707191953409926982333_ST.001.png" width="152" height="1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标注的A、D、C称为植物的&#xa0;&#xa0;&#xa0;器官.<br />(2)图中A是植物叶片,它能进行:&#xa0;&#xa0;&#xa0;作用、&#xa0;&#xa0;&#xa0;作用和&#xa0;&#xa0;&#xa0;作用.<br />(3)图中的B贯穿植物全身,它属于&#xa0;&#xa0;&#xa0;组织.<br />(4)图中的C能把植物体固定在土壤中,并从土壤中吸收&#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营养<br />(2)光合;呼吸;蒸腾<br />(3)输导<br />(4)水分和无机盐<br />【解析】解:(1、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有C根、D茎、A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其中根、茎、叶与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和制造有关系,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与生殖后代有关系,属于生殖器官.(2)图中A是植物的叶片,叶片的叶肉细胞含大量的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因此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叶片的气孔是蒸腾作用时水蒸气外出的门户,因此叶片也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只要是活细胞就要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叶片能进行的生理功能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3)B是贯穿植物全身的维管束,包括韧皮部和木质部和形成层,韧皮部内有筛管,能运输有机物,木质部内有导管,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可见维管束有输导作用.(4)植物体的根具有固定作用,能把植物体固定在土壤中,并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无机盐.<br />【考点精析】掌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数字1~8表示人体的某些结构,字母A~F代表人体内某些物质,<br />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5dcd461b/SYS201707191953410781885152_ST/SYS201707191953410781885152_ST.001.png" width="192" height="2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主要发生在&#xa0;&#xa0;&#xa0; .<br />(2)某人中出现了许多蛋白质,说明他肾脏的[&#xa0;&#xa0;&#xa0;]&#xa0;&#xa0;&#xa0;发生了病变.<br />(3)进入中的使血液变为动脉血流回心脏的&#xa0;&#xa0;&#xa0; .<br />(4)组织细胞利用血液循环输送的和最终释放出能量,用于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这些都是由&#xa0;&#xa0;&#xa0;和&#xa0;&#xa0;&#xa0;调节控制的.</p></div></div>
<div><p>【答案】<br />(1)小肠<br />(2)3;肾小球<br />(3)左心房<br />(4)神经系统;激素<br />【解析】解:(1)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小肠,这是因为小肠很长,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绒毛状的突起,叫做小肠绒毛,这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内表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2)由于肾小球具有滤过作用,能将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像红细胞、大分子蛋白质则不能滤过.如果在尿常规检查中,发现尿液中含有蛋白质,说明是肾小球发生了病变,可能得了肾小球肾炎.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由于肾小管发生病变,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障碍,导致大量的葡萄糖没有被吸收.(3)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这样,血液就由含二氧化碳多,含氧较少的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二氧化碳较少的颜色鲜红的动脉血.(4)人的调节方式主要两种: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所进行的调节.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br />【考点精析】利用血液循环的途径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体某对染色体上基因(A、a为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图解.<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5dcd461b/SYS201707191953411638210895_ST/SYS201707191953411638210895_ST.001.png" width="257" height="2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从图中可看出子代体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来源是:&#xa0;&#xa0;&#xa0; .<br />(2)若A为控制双眼皮的基因,则父方和母方的眼皮性状分别为&#xa0;&#xa0;&#xa0; . 其子代出现单眼皮、双眼皮性状的机会&#xa0;&#xa0;&#xa0; .<br />(3)遗传学将单眼皮与双眼皮称为&#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br />(2)双眼皮、单眼皮;都是50%<br />(3)相对性状<br />【解析】解:(1)从图中可看出子代体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来源是: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2)图中父方的基因组成是Aa,则性状是双眼皮,母方的基因组成是aa,则性状是单眼皮,因此父方和母方的眼皮性状分别为双眼皮、单眼皮.从图中看出,其子代出现单眼皮、双眼皮性状的机会都是50%.(3)遗传学将单眼皮与双眼皮称为相对性状.<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人类染色体的传递,需要了解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中考生物一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