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中考生物二模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共同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r />A.生物都能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r />B.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br />C.生物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br />D.生物都进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r />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但是生物不都有神经系统,如植物没有神经系统.该选项的叙述是不正确的.<br />B、生物体的子代与亲代之间,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相同的特征,但总是有一部分特征并不相同,这就是生物表现出来的遗传和变异的现象.该选项的叙述是正确的.<br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该选项的叙述是不正确的.<br />D、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但是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特有的.该选项的叙述是不正确的.<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的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显微镜使用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r />A.将一根头发丝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可看到被放大的发丝内部结构<br />B.不动其他部分,只是将物镜由10错误转换成45错误,这时显微镜的视野将会变亮<br />C.当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时,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能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br />D.视野中出现的黑边圆形、用镊子轻压盖玻片时会变形的图象肯定是细胞</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头发,不能看到内结构,只看到外表,故A错误;<br />B、不动其他部分,只是将物镜由10错误转换成45错误,这时显微镜的视野将会变暗,故B错误;<br />C、显微镜下成的是倒像,所以当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时,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能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故C正确;<br />D、视野中出现的黑边圆形、用镊子轻压盖玻片时会变形的图象肯定是气泡,故D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练习使用显微镜,需要了解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文学家从绿色植物中获取灵感,创作大量的文学作品.唐朝白居易的诗句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以及茅盾笔下的“白杨礼赞”,分别描述了两类植物,它们是( )<br />A.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br />B.藻类植物和种子植物<br />C.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br />D.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藻类植物大多分布在地球表面70%的水域环境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空气中95%的氧气由藻类植物来提供,春天,气温回暖,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使得水呈现绿色.“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形容的是藻类植物.杨树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种子植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给植物打针输液是近年来植物施肥和防治病虫害的常见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r />A.用作施肥的输液液体主要成分是水分、无机盐<br />B.该过程不伤害天敌,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br />C.给植物打针输液应该将针头插入茎中的筛管<br />D.该方法操作简便,肥料利用率高</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给植物打针输液就是在枝干上用针由上向下刺45度的斜孔至木质部,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水和无机盐,A正确;<br />B、该过程不易污染环境,保护了天敌和人畜安全,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B正确;<br />C、树干从里往外由树髓、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保护层死细胞组成.这几部分构造中,木质部中的导管承担了向上传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C错误;<br />D、方法操作简便,肥料可以直接运到需要的部位,肥料利用率高,D正确;<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日常生活中具备食品安全意识的正确做法是( )<br />A.装袋产品尽管过期但没霉变仍可食用<br />B.“五角零食”营养全、可口,可多吃<br />C.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可长期多吃<br />D.桶装水应在保质期内饮用完</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袋装产品过了保质期,虽然没有霉变,但原有的细菌、真菌已开始大量繁殖,不能食用,A错误;<br />B、“五角零食”营养不全、食品添加剂较多,防腐剂含量较多,不可多吃,B错误;<br />C、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但人体需要量不大,不可长期多吃,C错误;<br />D、桶装水已经消毒、过滤等手段处理,所以应在保质期内饮用完,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需要了解食品安全: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关注食品安全:食用蔬菜水果之前,应该浸泡、冲洗,或削皮;买食品时,应注意检验是否合格,是否变质等;发芽的马铃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不要食用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若某植株的一叶片的主脉被切断(如甲叶),另一叶片正面和背面贴上锡箔进行遮光(如乙叶);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A部位不变蓝色,B部位变蓝色,锡箔C遮住的位置不变蓝色,而其它部分变蓝色.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af5afb74/SYS201708151222353818644097_ST/SYS201708151222353818644097_ST.001.png" width="132"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水和二氧化碳<br />B.叶绿体和阳光<br />C.水和阳光<br />D.水和叶绿体</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水是光合作用的必须原料,水由导管运输.甲叶片把主叶脉切断,由于叶脉中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这样甲叶片离茎远的一端A就得不到从根运输来的水分了,因此在甲叶的切口两端的AB就形成以水分为惟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组,实验的结果是A部位不变蓝色,B部位变蓝色,说明切口下端叶片B部分的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而切口的上端A部分因为没有水分,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水分.<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你在“打呵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打呵欠”影响了( )<br />A.鼓膜的振动<br />B.听小骨的振动<br />C.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受<br />D.神经冲动的传导</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br />人的口腔通过咽鼓管与中耳相连,中耳中的鼓膜能接受声波刺激,可产生振动.“打呵欠”会影响鼓膜的振动.<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水产品中,属于鱼类的是( )<br />①甲鱼;②黄鳝;③鲫鱼;④鲸鱼;⑤鳙鱼;⑥墨鱼;⑦鲍鱼;⑧娃娃鱼;⑨鳄鱼;⑩鱿鱼.<br />A.①②③④⑦⑧<br />B.①②③⑧<br />C.②③⑤<br />D.②③⑤⑦⑧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②③⑤符合鱼类的特征,属于鱼类,①甲鱼和⑨鳄鱼卵生,用肺呼吸,为爬行动物;④鲸鱼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属于哺乳动物;⑦鲸鱼虽然外表像鱼,但并不是鱼,而是一类哺乳动物,⑧娃娃鱼幼体时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在山上水中,但是用肺呼吸,心脏二心房一心室.为两栖动物;⑥墨鱼是乌贼的俗称和⑩鱿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⑦鲍鱼的身体柔软、外套膜、体外有贝壳,用鳃呼吸,因此属于软体动物.<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鱼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掌握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运动产生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r />A.任何动物的运动,都受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控制<br />B.某些动物的运动形式,没有骨的参与<br />C.骨骼肌收缩,会牵动骨绕关节转动,从而产生运动<br />D.不同动物的运动形式可能不同</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草履虫的运动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但它不具有神经系统和激素.该选项的阐述是不正确的.<br />B、动物根据有无脊柱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没有骨骼,但能运动.如蚯蚓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该选项的阐述是正确的.<br />C、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该选项的阐述是正确的.<br />D、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该选项的阐述是正确的.<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动物个体间信息交流的是( )<br />A.白鹤翩翩起舞进行求偶<br />B.蜜蜂的摆尾舞告诉同伴蜜源的位置<br />C.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br />D.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白鹤翩翩起舞进行求偶,通过动作进行信息交流,正确.<br />B、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与同伴进行信息交流,正确.<br />C、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属于防御行为,错误.<br />D、昆虫靠分泌性外激素与异性进行交流,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群体中的信息交流,需要了解群体内的不同动物个体之间,通过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来传递信息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种”这个分类等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br />A.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br />B.同种生物的雌性和雄性个体之间能够繁殖后代<br />C.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基因差别是最小的<br />D.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都是同一个“种”</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种也叫物种,种是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表现相似,以及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群生物.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差别最小,因此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基因差别是最小的.一个物种只有一种生物.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同种生物的有性生殖可以生育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同种生物之间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生殖后代.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有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因此不属于同一个“种”.<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类的单位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类生殖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受精的场所一般是子宫<br />B.胎儿性别由女方决定<br />C.受精卵发育初期所需营养物质来自母体的血液<br />D.精子中的性染色体有的是X,有的是Y</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受精的过程是成熟女性的卵巢一般每个月排出一个卵细胞,当含有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众多的精子中 只有一个能进入卵细胞,与其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精子与卵细胞相遇受精场所是在输卵管.A错误;<br />B、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生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胎儿的性别决定是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主要由男方的精子确定.B错误;<br />C、受精卵发育初期所需营养物质来自卵黄,C错误;<br />D、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形成精子时,成对的性染色体要分开,因此,人的精子中的性染色体有的是X,有的是Y.D正确.<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应用实例与必须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错误的是( )<br />A.培育能产生人生长激素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br />B.试管婴儿﹣发酵技术<br />C.多莉绵羊﹣﹣克隆技术<br />D.超级鼠﹣﹣转基因技术</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培育能产生人生长激素的大肠杆菌是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A正确;<br />B、常说的试管婴儿是设法使精子与卵子在体外相遇并受精.试管婴儿又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具体地说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患有不孕症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体外培养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可见该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仍然是有性生殖,不属于发酵技术,B错误;<br />C、克隆技术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所以小羊“多莉”的诞生属于克隆技术的应用.C正确;<br />D、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如转基因超级鼠鼠,是将大白鼠生长激素导入小白鼠的受精卵中,再将这个受精卵移入借腹怀胎的母鼠子宫中,产下的小白鼠比一般的大一倍,采用的是克隆技术;D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需要了解原理: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乳糖分解成乳酸;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等;酵母菌在适宜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资料表明,目前科学家已研究清楚天花病毒的DNA序列.美国和俄罗斯的几个实验室仍保存着天花病毒.对于继续保存还是消灭这些天花病毒,存在争论.下列属于反对保存天花病毒的理由有( )<br />A.天花病毒可能还有新的用途,只是现在还没有被发现<br />B.保存天花病毒,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br />C.假如实验室中的天花病毒被泄漏出去,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br />D.一旦天花重新流行,可以利用实验室保存的天花病毒快速研制疫苗</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分析题意可知,科学家已研究清楚天花病毒的DNA序列,一旦用之,使用、研究现有的天花病毒的DNA序列的资料即可,无需再保存天花病毒,因为假如实验室中的天花病毒被泄漏出去,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可见C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效地控制钉螺是消灭血吸虫病最有效的措施,因为,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寄主,没有寄主,血吸虫无法完成其发育过程.(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血吸虫病属于体表传染病,是由病原体通过皮肤浸入人体后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钉螺是血吸虫幼虫的唯一中间宿主.<br />血吸虫卵随人粪落入水后,经过一定时间,虫卵孵出毛蚴,毛蚴可以运动,当遇到水中一种叫“钉螺”的螺蛳后,毛蚴即从其向外伸出的软体部分钻入,并在钉螺体内发育繁殖为大量尾蚴.成熟尾蚴并不久留在钉螺体内,但必须在有水的情况下才能从螺体逸出,当钉螺在水中或在有水珠的植物茎叶上爬行时,尾蚴便离开螺体进入水中,此时,如果人下水(如在湖区捕鱼、打湖草、抗洪、救灾等)或赤脚走在乡间的田埂上,就有感染血吸虫的可能.所以为消灭血吸虫病,应该大量地消灭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掌握传染病及其预防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水不属于营养物质.(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能燃烧为有机物,而水、无机盐不能燃烧为无机物;其中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占体重的60%~70%;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因此水属于营养物质,故说法错误.<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富含脂肪的食物:花生、动(植)物油、肥肉、大豆等;富含糖类的食物:蔗糖、大米、小麦、馒头、马铃薯、红薯等;含蛋白质的食物:奶、蛋、鱼、肉).</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的行为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因此静止不动的动物不具备动物的行为.(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包括身体的运动、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气味的释放、各种叫声等.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物行为的定义与意义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意义是供自己及自己的后代享用而让自己生存下来,是动物最基本的行为方式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是因为黄蝶具有保护色,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从生物进化原因来看,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掌握自然选择学说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南极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af5afb74/SYS201708151222363537274138_ST/SYS201708151222363537274138_ST.001.png" width="286" height="2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南极海域的上层多为绿藻,中层多为褐藻,下层多为红藻,影响藻类植物分布的环境因素是    .<br />(2)此图中有   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海鸟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br />(3)虽然南极区域内没有人们的耕种活动,科学家却发现该生态系统中的企鹅、海豹等动物体内竟然也含有杀虫剂DDT.这一实例说明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div></div>
<div><p>【答案】<br />(1)阳光<br />(2)5;微细海藻→虾→墨鱼→海鸟(或微细海藻→虾→墨鱼→企鵝);阳光<br />(3)生物圈<br />【解析】解:(1)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所以是绿藻;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褐藻有利于吸收蓝紫光,是褐藻;再往下,蓝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是红藻;最深处没有光,因此没有植物生存.(2)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食物链有:海藻→虾→蓝鲸、海藻→虾→海鸟、海藻→虾→墨鱼→海鸟、海藻→虾→墨鱼→企鹅、海藻→虾→海豹,所以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微细海藻→虾→墨鱼→海鸟(或微细海藻→虾→墨鱼→企鵝),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3)虽然南极区域内没有人们的耕种活动,科学家却发现该生态系统中的企鹅、海豹等动物体内竟然也含有杀虫剂DDT.这一实例说明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br />所以答案是:(1)阳光;(2)5;微细海藻→虾→墨鱼→海鸟(或微细海藻→虾→墨鱼→企鵝);阳光;(3)生物圈<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链的相关知识,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以及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了解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完成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叶片结构及功能的概念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af5afb74/SYS201708151222364578371320_ST/SYS201708151222364578371320_ST.001.png" width="516" height="1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①   ②    ③    ④   ⑤    .</p></div></div>
<div><p>【答案】气孔;叶绿体;线粒体;水和无机盐;筛管<br />【解析】解: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表皮分为上、下表皮,表皮细胞扁平,排列紧密,外壁有一层角质层,保护叶片不受病菌侵害,防止水分散失,通常不含叶绿体;在表皮上分布有①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叶肉是叶片最发达、最重要的组织,由含有许多叶绿体的薄壁细胞组成,在有背腹之分的两面叶中、叶肉组织分为栅拦组织和海绵组织,使叶呈现绿色,能旺盛地进行光合作用,所以②为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③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③为叶肉细胞中的线粒体;叶脉里面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输导④水分和无机盐,⑤筛管输导有机物.<br />所以答案是:①气孔;②叶绿体;③线粒体;④水和无机盐;⑤筛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酸奶是牛奶经过发酵制成的,口味酸甜细滑,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专家称它是“21世纪的食品“,是一种“功能独特的营养品“,能调节机体内微生物的平衡.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加工过程还扬长避短,成为更加适合于人类的营养保健品.<br />(1)家庭制作酸奶的主要步骤有:①新鲜的全脂(或脱脂)乳和糖混合;②冷却(42~45℃);③热处理(煮沸);④发酵(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容器要事先消毒灭菌,发酵时要将盖密封);⑤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⑥冷藏或食用.<br />请将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用序号和箭头)表述出来    .<br />(2)热处理(煮沸)的目的是    .<br />(3)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目的是购买的酸奶中有    , 这一过程称为    .<br />(4)发酵时要将盖密封的原因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①→③→②→⑤→④→⑥<br />(2)高温灭菌<br />(3)乳酸菌;接种<br />(4)为乳酸菌发酵提供无氧的环境<br />【解析】解:(1)家庭制作酸奶的主要步骤:①先将新鲜的全脂或脱脂乳和糖混合,③再对材料进行煮沸处理,高温可以杀菌,防止杂菌的污染;②然后冷却到42~43℃,购买的酸奶中有乳酸菌,⑤再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相当于接种了乳酸菌,④使乳酸菌生长、繁殖、发酵产生乳酸具有特殊的酸味.最后⑥冷藏或食用.(2)制作酸奶时,对材料进行煮沸处理,高温可以杀菌,防止杂菌的污染.(3)购买的酸奶中有乳酸菌,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相当于接种了乳酸菌,使乳酸菌生长、繁殖、发酵产生乳酸.(4)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发酵产生乳酸,因此发酵时要加盖密封,目的是为乳酸菌提供一个少氧的环境,有利于乳酸菌的发酵.<br />所以答案是:(1)①→③→②→⑤→④→⑥;(2)高温灭菌;(3)乳酸菌;接种;(4)为乳酸菌发酵提供无氧的环境<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需要了解原理: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乳糖分解成乳酸;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等;酵母菌在适宜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曲线A、B分别表示人体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af5afb74/SYS201708151222367436192682_ST/SYS201708151222367436192682_ST.001.png" width="293" height="1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如果血管②包绕在肺泡外,③的名称是    , 表示二氧化碳变化的是曲线[   ]血管内血流方向<br />(2)若血管②是组织处的毛细血管,表示氧气变化的是曲线[   ],血液中氧气含量变化的原因是    .<br />(3)如果血管②在小肠绒毛内,曲线[   ]可表示营养物质的变化.</p></div></div>
<div><p>【答案】<br />(1)肺静脉;B<br />(2)B;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细胞<br />(3)A<br />【解析】解:(1)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如果②是肺泡外的毛细血管,则①是肺动脉,③是肺静脉;在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即氧气含量逐渐减少,同时,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即血液中的氧气逐渐增多;因此,图示中表示二氧化碳变化的是曲线B.(2)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即需要流经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氧气的含量逐渐减少;因此若血管②是组织处的毛细血管,则表示氧气变化的是曲线B.(3)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因此血液流经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逐渐增多,因此图示中曲线A可表示营养物质的变化.<br />所以答案是:(1)肺静脉;B;(2)B;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细胞;(3)A<br />【考点精析】利用血管和血液循环的途径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你试着应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br />某运动员在跳马比赛中,不幸摔伤,腰部受到了严重损害.尽管进行了及时治疗,并且该运动员的下肢没有任何损伤,却形成了截瘫,下肢丧失了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br />(1)下肢丧失运动功能的原因是其   的躯体运动中枢所发出的神经冲动不能    .<br />(2)该运动员大小便失禁,原因是脊髓中的   失去了大脑的控制<br />(3)通过本事例可以说明脊髓具有    和   功能.</p></div></div>
<div><p>【答案】<br />(1)大脑;传导<br />(2)排尿中枢<br />(3)传导;反射<br />【解析】解:(1)脊髓包括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灰质在中央,呈蝶形,在脊髓的灰质里,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排尿反射等,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白质在灰质的周围,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与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脊髓横断的病人,大脑和脊髓的联系通道被切断,因此尽管下肢没有受到任何损伤,运动功能却丧失了.(2)排尿中枢、排便中枢是位于脊髓里的低级中枢,其活动受大脑皮层的调节,脊髓从胸段折断的病人,出现大小便失禁,说明脊髓从胸部横断,脊髓里胸部以下的排便、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导致大小便失禁.(3)通过本事例可以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脊髓是感觉和运动神经冲动传导的重要通路,全身的深、浅感觉和大部分内脏感觉冲动,都经脊髓白质的上行纤维束才能传到脑.由脑发出的冲动,也要通过脊髓白质的下行纤维束才能调节躯干、四肢骨骼肌以及部分内脏的活动;脊髓可执行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包括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脊髓各种反射都是通过脊髓节内和节间的反射弧完成的.<br />所以答案是:(1)大脑;传导;(2)排尿中枢;(3)传导;反射<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神经系统的组成,需要了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感染H7N9禽流感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普通流感疫苗是否可以用来预防H7N9禽流感呢?科研人员欲在实验室中进行试验,请你完善以下实验方案并回答问题.<br />【材料用具】健康小白鼠若干只、普通流感疫苗、H7N9禽流感病毒、特殊培养液(含有病毒可以寄生的活细胞)、注射器等.<br />【实验过程】<br />(1)第一步:取健康小白鼠若干只,平均分为两组,编号为甲组、乙组.<br />第二步:甲组    , 乙组不做处理,做为对照.其它饲养条件    . <br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再分别给甲、乙两组小白鼠注射相同且等量的    , 观察两组小白鼠的生活状况.<br />(2)【实验结果】甲、乙两组小白鼠都感染了H7N9禽流感.<br />【实验结论】    .<br />(3)为了防止禽流感这种疾病在人类中蔓延,请你提出预防此传染病具体的措施(至少1条)    .</p></div></div>
<div><p>【答案】<br />(1)注射适量的普通流感疫苗;相同且适宜;H7N9禽流感病毒<br />(2)普通流感疫苗不能用来预防H7N9禽流感<br />(3)发现禽流感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接触禽畜后切记要用洗手液及清水彻底洗净双手;对鸡肉等食物应彻底煮熟;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个人卫生等.<br />【解析】解:(1)第二步:该实验探究普通流感疫苗是否可以用来预防甲型H7N9流感?实验变量:是否注射流感疫苗,在甲组体内注射普通流感疫苗,作为实验组,乙组不处理,作为对照组.第三步: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所以一段时间后,再分别给甲、乙两组小白鼠注射相同且等量的用特殊培养液培养的H7N9禽流感病毒,观察两组小白鼠的生活状况.(2)实验结论:普通流感疫苗不可以用来预防甲型H7N9流感.(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发现禽流感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接触禽畜后切记要用洗手液及清水彻底洗净双手;对鸡肉等食物应彻底煮熟;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个人卫生等.<br />所以答案是:(1)注射适量的普通流感疫苗;相同且适宜;H7N9禽流感病毒;(2)普通流感疫苗不能用来预防H7N9禽流感;(3)发现禽流感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接触禽畜后切记要用洗手液及清水彻底洗净双手;对鸡肉等食物应彻底煮熟;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个人卫生等.<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来就惯用右手与生来就惯用左手(都不包括后天的矫正与练习)是一对相对性状.父亲惯用左手,母亲惯用右手,他们生了一个惯用右手的男孩.就这个问题,同学们在课堂内展开讨论.<br />(1)甲同学认为,如果惯用左手是由显性基因F控制,惯用右手由隐性基因f控制,那么这个男孩的体细胞内   (填“有”或“没有”)控制惯用左手的基因,其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 自从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这对夫妇想再生一个孩子,你认为他们生下惯用左手的女孩的几率是    .<br />(2)乙同学认为,如果惯用右手是由显性基因F控制,惯用左手由隐性基因f控制,那么这个男孩的基因组成是    .<br />(3)生活中一些左撇子常能通过练习改变自己的用手习惯,这种改变后的性状   (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p></div></div>
<div><p>【答案】<br />(1)没有;Ff;25%<br />(2)Ff<br />(3)不能<br />【解析】解:(1)甲组同学认为,如果惯用左手由显性基因F控制,惯用右手由隐性基因f控制,那么孩子是惯用右手的基因组成是ff,其中一个f一定来自父亲,而父亲惯用左手,影响父亲的基因组成是Ff.所以这个孩子的细胞内没有控制惯用左手的基因F,其父亲的基因组成是Ff.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af5afb74/SYS201708151222368877641196_DA/SYS201708151222368877641196_DA.001.png" width="355" height="1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图中看出,若再生一个孩子,惯用左手的概率是50%,生男生女的比例是均等的,因此,惯用左手女孩的比例是50%错误50%=25%.(2)乙组同学认为,如果惯用右手由显性基因R控制,惯用左手由隐性基因r控制,那么父亲惯用左手的基因组成是rr,因此父亲遗传给孩子的基因是r,因此孩子是惯用右手的基因组成为Ff.(3)生活中一些左撇子常能通过练习改变自己的用手习惯,但是体内控制左撇子的基因没有改变,因此这种改变后的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br />所以答案是:(1)没有;Ff;25%;(2)Ff;(3)不能.<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和基因与性状遗传,掌握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