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第三华侨中学九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扁形动物的最主要特点是背腹扁平,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br />B.水螅和水母都是淡水生活的腔肠动物<br />C.节肢动物都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身体和附肢都分节<br />D.软体动物的身体外面都包裹着贝壳</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消化系统由口、咽、肠组成.大多数扁形动物是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正确;<br />B、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水母、海葵、海蜇和水螅等,其中水母、海葵、海蜇生活在海水中,水螅生活在淡水中.错误;<br />C、节肢动物有的有三对足和两对翅,有的没有翅,如蜈蚣,错误;<br />C、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被套膜,但有的贝壳退化,如乌贼,就没有贝壳,错误.<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腔肠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种动物特征及其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br />A.家鸽体内有气囊,用于进行气体交换<br />B.家兔没有犬齿的分化,是与它吃草的特点相适应的<br />C.蚯蚓身体分节,是节肢动物<br />D.青蛙可以在陆地上生活,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家鸽的体内有发达的气囊起到暂存气体的作用,但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为家鸽的呼吸器官,错误.<br />B、家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的分化,是与它吃草的特点相适应的,正确.<br />C、蚯蚓身体分节,是环节动物,错误.<br />D、青蛙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在水中生活,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环节动物和两栖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动物一般只作为消费者,在生态平衡中一般不起作用<br />B.食物网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br />C.只有当食物链中的绝大部分环节出现问题时,才会影响生态平衡<br />D.在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的数量始终不变</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动物是消费者,是食物链中主要环节之一,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选项B符合题意.<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r />A.生物分类由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br />B.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br />C.“种”是生物分类学上最基本的分类单位<br />D.同属的生物一定同种</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故A正确;<br />B、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最为密切.故B正确;<br />C、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故C正确.<br />D、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属种的生物一定同属,但同属的生物不一定同种.故D错误.<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分类的单位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人类或动物的学习行为的是( )<br />A.出于本能,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多次给在水中张口求食的金鱼喂食<br />B.把奶瓶嘴塞进刚出生的婴儿口中,就会出现吸奶的动作<br />C.刚出生的幼袋鼠会从母袋鼠的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br />D.幼小的黑猩猩通过模仿,会用蘸水的树枝钓食白蚁</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多次给在水中张口求食的金鱼喂食,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A不符合题意;<br />B、把奶瓶嘴塞进刚出生的婴儿口中,就会出现吸奶的动作,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B不符合题意;<br />C、刚出生的幼袋鼠会从母袋鼠的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C不符合题意;<br />D、幼小的黑猩猩用蘸水的树枝钓取白蚁,是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为学习行为,D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需要了解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基因多样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r />A.一只狼的全部基因就是一个基因库<br />B.基因库越丰富,生物物种的特征就越多<br />C.每种生物都是一个基因库<br />D.每种生物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构成基因库</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库越丰富,生物物种的特征就越多.但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每种生物包括同种的很多生物个体,因此不能说一只狼的全部基因是一个基因库.A错误.<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华枝睾吸虫、绦虫、蛔虫等寄生虫的结构特别发达的器官是( )<br />A.运动器官<br />B.消化器官<br />C.生殖器官<br />D.消化器官</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猪肉绦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猪肉绦虫的每个妊娠节片中含有5万多个受精卵;华枝睾吸虫的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C符合题意.<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禽流感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下列有关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br />A.该病毒属于噬菌体<br />B.该病毒有成形的细胞核<br />C.该病毒不能寄生在植物的活细胞中<br />D.该病毒能够用低倍显微镜观察</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动物病毒而不是属于噬菌体,错误;<br />B、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而不是有成形的细胞核,错误;<br />C、该病毒只能寄生在动物的活细胞内,因此不能寄生在植物的活细胞中,正确;<br />D、该病毒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而不是能够用低倍显微镜观察,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病毒,需要了解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r />A.扦插和嫁接属于无性繁殖<br />B.鸡卵的卵黄表面有一盘状小白点,是胎盘,里面含有细胞核<br />C.细菌和真菌的生殖方式均是孢子生殖<br />D.青蛙的抱对现象是雌雄蛙在交配</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扦插和嫁接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故正确.<br />B、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故错误.<br />C、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一个分成两个,而真菌可以在环境条件较好时,比如营养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出芽生殖,在条件不良时又可以进行孢子生殖.故错误.<br />D、雌蛙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故错误.<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和植物的无性生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两栖生物生殖的特点:卵生,体外受精;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家蚕生殖发育过程的各个时期,生殖发育过程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3dd45441/SYS201708151058248132248384_ST/SYS201708151058248132248384_ST.001.png" width="547"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②③④<br />B.①③④②<br />C.③④①②<br />D.①②④③</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昆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明显,例如蜜蜂、菜粉蝶、家蚕就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因此,家蚕的发育顺序为图中①受精卵、②幼虫、④蛹、③成虫;不完全变态发育指的是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不大,例如蝗虫、蟋蟀就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昆虫的发育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r />A.狗的长毛和黑毛<br />B.人的身高和体重<br />C.金鱼的体色透明与不透明<br />D.番茄果实的红色和茄子果实的紫色</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B、狗的长毛和黑毛、人的身高和体重,都是两种性状,因此都不是相对性状;<br />C、金鱼的体色透明与不透明,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是相对性状;<br />D、番茄和茄子是两种生物,因此番茄果实的红色和茄子果实的紫色不是相对性状.<br />所以属于相对性状的是金鱼的体色透明与不透明.<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r />A.每条DNA分子上会有很多个基因<br />B.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DNA分子<br />C.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很多个蛋白质分子<br />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在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通常都包含着一个DNA分子,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基因,每个DNA分子包含多个基因.可见B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掌握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父亲是基因组成为Ee的患病者,母亲表现正常.那么,他们的孩子以后患病的可能性是( )<br />A.25%<br />B.50%<br />C.75%<br />D.100%</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父亲是基因组成为Ee的患病者,母亲表现正常”所生孩子的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3dd45441/SYS201708151058250777217004_DA/SYS201708151058250777217004_DA.001.png" width="260" height="2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从遗传图解看出,他们的孩子以后患病的可能性是50%.<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基因与性状遗传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的受精卵、生殖细胞和成熟的红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分别是( )<br />A.23 对、23条和0条<br />B.23对、23对和23对<br />C.23条、23条和0条<br />D.23条、23对和23对</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因此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和受精卵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即受精卵内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相同,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因此人类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3对,受精卵、生殖细胞和成熟的红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分别是23对、23条和0条.因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它们没有染色体.<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类染色体的传递的相关知识,掌握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两只白绵羊交配后,生了一白一黑两只小绵羊.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所生小白绵羊的基因组成是( )<br />A.Aa或aa<br />B.AA或Aa<br />C.aa<br />D.AA</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若亲代性状相同,而在子代中出现了新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亲代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两只白色绵羊交配交配产下一只黑色的小羊,则在绵羊的黑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白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这对白色绵羊生出了一只黑色小羊,因此这对白色绵羊的基因组成不是纯合的,而是杂合的即Aa.如果用A和a表示毛色的显隐性基因,这一相对性状的图解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3dd45441/SYS201708151058251874166928_DA/SYS201708151058251874166928_DA.001.png" width="335" height="1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因此所生小白绵羊的基因型是AA或者Aa.<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基因与性状遗传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正常情况下,一位男性把他的X染色体传给女儿和儿子的机会分别是( )<br />A.100%、0<br />B.100%、100%<br />C.0、100%<br />D.50%、50%</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3dd45441/SYS201708151058253785791107_DA/SYS201708151058253785791107_DA.001.png" width="334" height="2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父亲Y染色体一定传给儿子,父亲的X染色体一定传给女儿.因此正常情况下,一位男性把他的X染色体传给女儿和儿子的机会分别是100%、0.<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人类染色体的传递(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还要掌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疾病中,均属于遗传病的一组是( )<br />A.白化病、苯丙酮尿病、色盲<br />B.白血病、血友病、坏血病<br />C.白血病、血友病、脚气病<br />D.肺结核、糖尿病、先天性聋哑</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白化病、色盲、血友病都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属于遗传病,A符合题意;<br />B、坏血病是因为饮食中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B不符合题意;<br />C、脚气病是缺乏维生素B1造成的,C不符合题意.<br />D、肺结核是病毒造成的,糖尿病是胰岛素缺乏造成的,D不符合题意.<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掌握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叫做遗传病.常见的有:白化病、血友病、色盲、先天性愚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捕蚊灯利用蚊虫的夜行性和趋光性,以发光的灯管引诱后,再以高压电击杀死接触的蚊子,人们发现捕蚊灯的捕蚊效果比十年前差多了.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br />A.蚊子忍受高压电的能力一代比一代强<br />B.原本就存在对捕蚊灯波长不敏感的蚊子,存活下来并大量繁衍<br />C.蚊子是古老的活化石,生存与适应能力特别强<br />D.因为长期使用捕蚊灯,刺激基因突变,使蚊子产生了避光性</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蚊子原本就存在对捕蚊灯波长不敏感的蚊子和对捕蚊灯波长敏感的蚊子.使用捕蚊灯时,对捕蚊灯波长敏感的蚊子被捕杀,这叫不适者被淘汰;对捕蚊灯波长不敏感的蚊子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对捕蚊灯波长不敏感的蚊子,繁殖的后代有对捕蚊灯波长不敏感的蚊子,也有对捕蚊灯波长敏感的蚊子;再使用捕蚊灯时,又把对捕蚊灯波长敏感的蚊子被捕杀,对捕蚊灯波长不敏感的蚊子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蚊子大多是对捕蚊灯波长不敏感的蚊子.从而导致捕蚊灯的捕蚊效果比十年前差多了.<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掌握自然选择学说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小组同学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用红、紫、绿、蓝、黄等颜色的小纸片100张当作“猎物”,放在一块黄布上,同学当作“捕食者”,经过“捕食者”几代捕食后,剩下最多的小纸片的颜色应该是( )<br />A.红色<br />B.黄色<br />C.蓝色<br />D.绿色</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本实验中,黄色纸片与背景颜色一致,在模拟的取食过程中,与背景颜色不一致的红、紫、绿、蓝等纸片首先被取食,而与背景颜色一致的黄色纸片不易被“捕食者”发现,这样,经过几代选择后,剩余个体的体色就与环境颜色一致了,即剩下的小纸片的颜色绝大部分是黄色.该实验说明,动物保护色的形成是环境对生物进行的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掌握自然选择学说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主要、最可靠的证据<br />B.化石是指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br />C.在地质年代较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br />D.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比较,可推断出生物进化的趋势</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主要、最可靠的证据,A正确.<br />B、根据分析可知,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B正确.<br />C、在地质年代较近的地层中高等动物的化石多,但是也有低等生物的化石,C不正确;<br />D、根据分析可知,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比较,可推断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D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化石证据,掌握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以水生生物为主;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以陆生生物为主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其中不正确的是( )<br />A.米勒的模拟实验开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途径<br />B.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是生物化石<br />C.古代的爬行类进化为鸟类,鸟类再进化为哺乳类<br />D.生存斗争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动力</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物可以形成有机物.故不符合题意.<br />B、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并不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化石,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因此化石是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非常重要的证据.故不符合题意.<br />C、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是原始的爬行类进化而来的.始祖鸟化石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始祖鸟化石说明了古代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兽齿类动物的化石证明哺乳类是原始的爬行类进化而来的.故符合题意.<br />D、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和手段;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故生物进化的动力是生存斗争.故不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的相关知识,掌握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关于人体免疫的图解,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的图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3dd45441/SYS201708151058259572326939_ST/SYS201708151058259572326939_ST.001.png" width="542"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A图和B图<br />B.A图<br />C.B图和D图<br />D.C图和D图</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图表示溶菌酶溶解细菌,属于第二道防线;<br />B图表示黏膜纤毛的对病原体的清扫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br />C图表示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属于第二道防线;<br />D图表示皮肤对病菌的阻挡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br />因此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的图是B图和D图.<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为小腿受伤,伤口不断流出暗红色的血,正确的指压止血部位应是图中的(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3dd45441/SYS201708151058260427853937_ST/SYS201708151058260427853937_ST.001.png" width="129"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br />B.②<br />C.③<br />D.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图中所示为小腿受伤,伤口不断流出暗红色的血,因此判断是静脉出血.故应首先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即在伤口的下方止血.同时紧急拨打120送医院.<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血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还要掌握急救常识(安全用药、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120急救、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出血和止血)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说法中,正确的是( )<br />A.蛔虫病、甲型流感、坏血病都是传染病<br />B.疾病都是由外界的病原体引起的<br />C.人生下来以后就具有了对多种病原体的防御能力<br />D.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的良好状态</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蛔虫病、甲型流感分别是由蛔虫、甲流感病毒引起的,都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动物之间传播,都是传染病.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营养缺乏症,不具备传染性和流行性.故不符合题意;<br />B、传染病都是由外界的病原体引起的,非传染病不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如肿瘤是由自身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故不符合题意;<br />C、人生下来以后就具有了第一、二道防线等非特异性免疫,具有了对多种病原体的防御能力.故符合题意;<br />D、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故不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下列相关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br />A.给新生儿接种卡介苗,预防乙肝<br />B.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br />C.疫苗能直接杀灭病原体<br />D.接种百白破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疾病</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给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肺结核,A错误;<br />B、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是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显然该免疫细胞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的说法错误,B错误;<br />C、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病,这是因为疫苗能促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不是直接杀死病原体,C错误;<br />D、出生三个月的婴儿通过接种白百破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等三种疾病.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的舌头、嘴唇被咬伤后,能很快愈合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br />A.抗体<br />B.粘蛋白、球蛋白<br />C.溶菌酶<br />D.消化酶</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唾液中含有溶菌酶,溶菌酶能够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死亡.因此人的舌头、嘴唇被咬伤后,能很快愈合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溶菌酶.<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A.身体处于良好状态就是健康<br />B.肺结核、乙型肝炎都属于生活方式病<br />C.艾滋病可以通过饮食传播<br />D.患过水痘的人体内产生了水痘抗体</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不符合题意.<br />B、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都是由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种疾病,属于传染病.不符合题意.<br />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不符合题意.<br />D、患过水痘的人,水痘病毒进入人体,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了抗体,抗体消灭水痘病毒后就永远的留在了人体内,符合题意.<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实例与免疫类型对应中,正确的是( )<br />A.溶解酶溶解病毒﹣特异性免疫<br />B.预防接种﹣非特异性免疫<br />C.皮肤的屏障作用﹣特异性免疫<br />D.吞噬细胞吞噬病毒﹣非特异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溶解酶溶解病毒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br />B、预防接种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抗体具有特异性,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br />C、皮肤阻挡细菌进入和呼吸道粘膜的保护,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具有防御作用,是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br />D、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溶菌酶的溶解作用,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具有防御作用,是非特异性免疫.D正确.<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急救措施不正确的是( )<br />A.静脉血管出血后应在伤口的远心端按压或绑扎止血<br />B.毛细血管出血后应贴上创可贴并且长期绑压止血<br />C.发现煤气中毒病人需要尽快将病人转移至空气流通场所<br />D.对溺水病人可通过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进行抢救</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静脉流回心脏.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按压或绑扎止血,A正确;<br />B、毛细血管出血,血流较缓,而且血流量少,因此可以先将伤口冲洗干净,然后贴上创可贴,但不能长期绑压止血,B错误;<br />C、发现煤气中毒时,立即关闭气源并打开门窗通风,将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清新处,C正确;<br />D、发现有人溺水,立即将溺水者救上岸,用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进行抢救,D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急救常识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安全用药、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120急救、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出血和止血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中,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br />A.必须配制几种不同浓度的溶液<br />B.每种溶液中都放进1只水蚤<br />C.在显微镜下数水蚤心率并作好记录<br />D.实验中需要设置清水对照组</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是对照实验,因此必须配制几种不同浓度的溶液,以便形成对照,来表明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不同;故不符合题意;<br />B、每种溶液中都放进1只水蚤,一只水蚤具有偶然性,实验误差较大,因此要用多只如10只,故符合题意;<br />C、水蚤的心脏很小,必须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因此要在显微镜下数水蚤心率并作好记录.故不符合题意;<br />D、对照实验,要有对照组,因此实验中需要设置清水对照组.故不符合题意.<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种生活方式中,不属于健康生物方式的是( )<br />A.合理膳食,按时作息<br />B.积极参加集体活动<br />C.烦恼时吸少量的烟使自己平静下来<br />D.平时坚持体育锻炼</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吃营养配餐、按时作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平时坚持体育锻炼都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喝酒不利于身体健康,因此烦恼时吸少量的烟使自己平静下来,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br />故选:C</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