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中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所描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br />A.生活需要营养<br />B.遗传和变异<br />C.生长和繁殖<br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描绘的是春天,温度适宜,水中的藻类植物就会大量繁殖,漂浮在江水、湖水中,使得水呈现出绿色,因此诗句中描述的是藻类植物的生长繁殖的特征,C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物的特征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br />A.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br />B.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br />C.要将右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br />D.视野较暗时,应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对光时,要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A叙述错误;<br />B、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避免物镜碰破玻片标本.B叙述错误;<br />C、由于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当物像不在视野的中央时,移动玻片应与玻片的位置一致,即当玻片位于视野的右边时,只有向右移动玻片时,物像正好向左移动到视野的中央.所以如果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只有向右下方移动玻片物像才能向左上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D叙述错误.<br />D、发现视野较暗时,要将视野变亮,一方面可通过转动反光镜,让凹面偏向光源,使光线汇聚变亮,另一方面还可转动遮光器让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对准通光孔使视野变亮.D叙述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掌握练习使用显微镜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细胞分裂与分化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412f87b2/SYS201708151219049621412764_ST/SYS201708151219049621412764_ST.001.png" width="202" height="1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表示细胞分裂,②表示细胞分化<br />B.人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有关<br />C.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br />D.①使细胞数目增加,②可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改变</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图中①过程只是细胞数目增多,没有形态、结构的变化,因此①表示的是细胞分裂;②过程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因此②表示细胞分化,A正确;<br />B、人体由小长大依靠细胞的分裂、生长和细胞的分化,B正确;<br />C、②过程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形成组织,C正确;<br />D、①表示的是细胞分裂,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②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进行,因此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D错误.<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和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水果店出售的梨,它的结构层次可以排列为( )<br />A.细胞→组织→器官<br />B.组织→器官→个体<br />C.细胞→器官→个体<br />D.细胞→器官→组织</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梨是绿色开花植物,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br />A.变形虫<br />B.草履虫<br />C.衣藻<br />D.病毒</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变形虫、草履虫、衣藻都是由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葫芦藓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但在工业污染严重地区的阴湿地带却不容易找到葫芦藓,这是因为( )<br />A.葫芦藓没有真正的根<br />B.葫芦藓不适应工厂的噪声<br />C.葫芦藓叶薄,容易受到有毒物质的侵害<br />D.葫芦藓茎中没有输导组织</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人们通常把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因此在工业污染严重地区的阴湿地带却不容易找到葫芦藓.<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菜豆种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412f87b2/SYS201708151219051568459869_ST/SYS201708151219051568459869_ST.001.png" width="118" height="1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胚由①②④⑤组成<br />B.营养物质储存在⑤中<br />C.萌发时,④先突破种皮<br />D.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具有的结构是种皮和胚</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胚由①胚轴、②胚根、④胚芽、⑤子叶组成,是种子的主要结构,正确.<br />B、菜豆种子的养物质储存在⑤子叶中,正确.<br />C、萌发时,②胚根先突破种皮,并发育成根,错误.<br />D、菜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可见,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具种皮和胚,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种子的结构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玉米(果实)种子:(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根尖纵切面示意图,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412f87b2/SYS201708151219052287234126_ST/SYS201708151219052287234126_ST.001.png" width="294"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A<br />B.B<br />C.C<br />D.D</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大大增加了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br />B、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br />C、分生区,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分生组织.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br />D、根冠,根尖最前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开花和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花的主要结构包括雄蕊、雌蕊和花瓣<br />B.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br />C.花要经历传粉和受精后才能结出果实<br />D.桃的可食用部分由子房壁发育而成</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因为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A错误.<br />B、雄蕊由花药、花丝组成,B正确.<br />C、开花后一般要经过传粉和受精才能结果,C正确.<br />D、雌蕊的子房将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桃的可食用部分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D正确.<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产生淀粉)”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耗尽叶片中的淀粉<br />B.同一叶片的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可形成对照<br />C.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片变为黄白色<br />D.滴加碘液后,叶片的遮光部分变蓝,未遮光部分不变蓝</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耗尽叶片中原有淀粉;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A正确.<br />B、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B正确.<br />C、酒精脱色: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C正确.<br />D、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叶片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所以滴加碘液后,叶片遮光和不遮光部分的颜色分别是不变蓝色和变蓝色,D错误.<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分别是( )<br />A.睾丸、子宫<br />B.睾丸、卵巢<br />C.阴囊、子宫<br />D.阴囊、输卵管</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女性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选项B符合题意.<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青春期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出现第二性征<br />B.身高突增<br />C.男孩早于女孩<br />D.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进入青春期以后,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男女之间还出现除了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这叫作第二性征,也叫副性征.男性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在长胡须、喉结突出、肌肉发达、声音变粗等;女性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在骨盒宽大、皮下脂肪较多、乳腺发育,声调较高等,A正确;<br />B、身高突增是同学们步入青春期的显著特点,B正确.<br />C、青春期是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一个人发育的重要时期.一般地说,男生从12~14岁、女生从10~12岁开始进人青春期,因此男孩晚于女孩,C错误.<br />D、进入青春期后,在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性器官迅速发育,内部结构逐渐完善,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D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身高突增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3、性器官迅速发育和成熟),还要掌握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遗精是一种正常现象.“精满自溢”,精液过多就会排出.女孩月经期应该注意保持心态良好,坚持适当的运动,注意个人卫生等)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细胞修复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是( )<br />A.糖类<br />B.蛋白质<br />C.水<br />D.脂肪</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大病初愈的人应该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促进细胞的修复和更新,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可见B符合题意.<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含消化酶种类最多的消化器官是( )<br />A.胃<br />B.肝脏<br />C.小肠<br />D.大肠</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在胃中胃液只含有胃蛋白酶,可以把蛋白质分解成多肽;<br />B、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只能乳化脂肪;<br />C、在小肠内含有三种消化液,胆汁、胰液、肠液,胰液和肠液中含有能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多种消化酶,淀粉、蛋白质、脂肪最总在小肠内被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br />D、大肠不消化食物,不含有消化酶.<br />综上所述,含消化酶种类最多的消化器官是小肠.<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食物的消化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吸气时,膈肌和胸廓的变化是( )<br />①膈肌收缩②膈肌舒张③胸廓缩小④胸廓扩大.<br />A.①③<br />B.①④<br />C.②③<br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呼吸运动的进行是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分不开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可见,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廓扩大.<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掌握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体心脏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br />B.心脏壁最厚的是右心室<br />C.左心室中流静脉血<br />D.右心房连接肺静脉</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心房和心室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保证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正确;<br />B、心脏壁最厚的是左心室,错误;<br />C、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流动脉血,错误;<br />D、由分析可知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错误.<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心脏,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位血型为B型的患者,大量失血后,最好给他输入( )<br />A.A型血<br />B.B型血<br />C.AB型血<br />D.O型血</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输同型血.<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与血浆相比,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 )<br />A.大分子蛋白质和无机盐<br />B.葡萄糖和水<br />C.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br />D.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由分析知道:正常人的尿液与血浆相比,尿液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利用尿的形成和尿的排出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尿首先通过输尿管到达膀胱,当膀胱里的尿储存到一定量时,通过尿道排出尿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近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晶状体曲度过大<br />B.眼球前后径过长<br />C.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br />D.可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如果我们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所以青少年形成近视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良好的用眼习惯,造成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凸度过大.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因此选项D不正确.<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是( )<br />A.大脑、小脑、脑干<br />B.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br />C.脑和脊髓<br />D.脑神经和脊神经</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412f87b2/SYS201708151219059978823954_DA/SYS201708151219059978823954_DA.001.png" width="330"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神经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内分泌腺及所分泌的激素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br />A.胸腺﹣性激素<br />B.胰岛﹣胰岛素<br />C.肾上腺﹣肾上腺素<br />D.垂体﹣生长激素</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胸腺能够分泌胸腺激素.A错误;<br />B、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B正确;<br />C、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C正确;<br />D、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其作用是调节生长发育;D正确.<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措施不利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br />A.施用农家肥<br />B.作物秸秆还田<br />C.长期使用化肥<br />D.保护农田中的青蛙</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施用农家肥、作物秸秆还田和保护农田中的青蛙利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使用化肥不利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br />B.线形动物都是寄生的<br />C.环节动物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br />D.节肢动物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正确.<br />B、线虫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史是复杂、多样的,概括来说,可以分为自由生活的、腐生的和寄生的三大类,错误.<br />C、环节动物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呈圆筒状,正确.<br />D、节肢动物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有蜕皮现象,正确.<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br />B.两栖动物的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br />C.爬行动物体表被毛<br />D.鸟的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体表大多有鳞片,能分泌黏液,用鳃呼吸,A正确;<br />B、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其中鱼类和两栖类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B错误;<br />C、爬行动物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C错误;<br />D、鸟类是恒温动物,体温恒定,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D错误.<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鱼的主要特征和爬行动物,需要了解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产羊膜卵;体温不定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的关节示意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412f87b2/SYS201708151219062978968241_ST/SYS201708151219062978968241_ST.001.png" width="94"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是关节头,③是关节腔<br />B.②是关节囊,④是关节头<br />C.①是关节窝,④是关节头<br />D.②是关节腔,⑤是关节软骨</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图中①是关节头,③是关节腔,正确.<br />B、②是关节囊,④是关节窝,错误.<br />C、④是关节窝,①是关节头,错误.<br />D、②是关节囊,⑤是关节软骨,错误.<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br />B.动物是食物链的组成成分<br />C.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br />D.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正确;<br />B、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的链条.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吃与被吃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而消费者主要是指各种动物.因此动物是食物链的组成成分.B正确;<br />C、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C正确.<br />D、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并不是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参与了物质的循环.D错误.<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还要掌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可被植物重新利用,遗体被分解后,释放二氧化碳、含氮无机盐等)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细菌和真菌都有成形的细胞核<br />B.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形、杆形和螺旋形<br />C.酵母菌属于细菌,可以通过出芽生殖的方式繁殖后代<br />D.蘑菇的细胞内含有叶绿体</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细菌和真菌都具有细胞结构,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A错误.<br />B、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形、杆形和螺旋形.B正确.<br />C、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可以通过出芽生殖的方式繁殖后代.C错误.<br />D、蘑菇属于真菌,真菌进行孢子生殖.不含叶绿体,都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生存.D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掌握细菌和真菌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制作酸奶和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 )<br />A.酵母菌<br />B.醋酸菌<br />C.乳酸菌<br />D.霉菌</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泡菜也是美味的小吃,制泡菜也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菜的品质,可见C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乳酸发酵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原理: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乳糖分解成乳酸;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等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科学家把鱼的抗冻蛋白基因导入西红柿,提高了西红柿的耐寒能力.这一生物技术属于( )<br />A.克隆技术<br />B.转基因技术<br />C.发酵技术<br />D.组织培养技术</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基因是指染色体与生物形状相关的小单位;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黄永芳等人把美洲拟鲽抗冻蛋白质基因用转入西红柿,培育出抗寒西红柿.是利用改变西红柿基因的方法,用显微注射技术将美洲拟鲽抗冻蛋白质基因注入到西红柿的DNA里,培育出抗寒西红柿,这种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可见B符合题意.<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基因工程的原理,掌握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2、遗传密码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是可以通用的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每一个物种只有一种生物<br />B.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生物<br />C.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远<br />D.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为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小的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共同特征最多,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可见A正确.<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分类的单位,需要了解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br />A.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br />B.遗传(基因)的多样性<br />C.生物数量的多样性<br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br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br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br />因此生物多样性不包括生物数量的多样性.<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几种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412f87b2/SYS201708151219067292808300_ST/SYS201708151219067292808300_ST.001.png" width="143" height="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br />B.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br />C.丁的结构比丙复杂<br />D.戊最有可能是水生的</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由上可知,A、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原始的藻类植物,多是水生植物,A正确.<br />B、乙原始的苔藓植物和丙原始的蕨类植物都是由甲原始的藻类植物进化来的,B正确.<br />C、由丙进化为丁,因此丁的结构比丙的复杂.C正确.<br />D、丁原始的裸子植物和戊原始的被子植物是由丙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来的,结构比丙原始的蕨类植物复杂,丁原始的裸子植物和戊原始的被子植物较高等,多是陆生生物.D错误.<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株苹果树的不同枝条分别结出红富士和国光两种果实,所采用的繁殖方式为( )<br />A.扦插<br />B.嫁接<br />C.压条<br />D.播种</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要想让一株苹果树上可以结出“国光”、“红富士”两个品种的苹果,就可以使用这几种不同品种的苹果树的枝或芽做接穗,嫁接到一棵苹果树上即可.故B符合题意.<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植物的无性生殖的相关知识,掌握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蛙与家蚕生殖发育过程的相同点是( )<br />①变态发育②不经过蛹期③将卵产在水中④有性生殖.<br />A.①②<br />B.②④<br />C.②③<br />D.①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青蛙和家蚕二者的发育的起始点都是受精卵,都属于有性生殖.青蛙和家蚕的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都属于变态发育,其中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卵是产在水中,而家蚕的卵是产在植物的叶等无水的环境中.<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利用昆虫的发育和两栖动物的发育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br />B.每条染色体上有很多个DNA分子<br />C.每条染色体上有很多个蛋白质分子<br />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每条DNA分子上会有很多个基因,A正确;<br />B、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包含一个DNA分子,B错误;<br />C、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条染色体上一般包含一个DNA分子和很多个蛋白质分子,C正确;<br />D、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D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掌握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中,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br />A.黄粒豌豆的后代出现绿粒豌豆<br />B.有耳垂夫妇所生的无耳垂孩子<br />C.整容后形成的高鼻梁<br />D.一对毛色正常的孟加拉虎所生的白色幼虎</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BD、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BD不符合题意;<br />C、整容后形成的高鼻梁,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发生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C符合题意.<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抗生素对致病细菌引起的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br />B.生病时应尽早服用抗生素,以便早日康复<br />C.滥用抗生素对人体的危害不大<br />D.所有抗生素都可以自行购买使用</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可以用来防治人类的某些传染病,A正确.<br />B、抗生素使用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不要滥用抗生素.B错误.<br />C、滥用抗生素对人体的危害大,C错误.<br />D、抗生素类药物属于处方药,按医嘱使用,不能自行购买使用,D错误.<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需要了解⑴食品制作⑵保存食品,比如:“巴斯德“消毒法、罐藏法⑶防治(由真菌分泌)抗生素的发现⑷保护环境,比如:甲烷细菌、沼气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412f87b2/SYS201708151219078300388264_ST/SYS201708151219078300388264_ST.001.png" width="171" height="1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请写出该食物网中的一条食物链    .<br />(2)兔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    , 兔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br />(3)生态系统的组成,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括   和非生物部分.<br />(4)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生物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某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草→兔→狐或草→鼠→狐<br />(2)太阳能;消费者<br />(3)分解者<br />(4)狐<br />【解析】解:(1)该食物网中的一条食物链草→兔→狐或草→鼠→狐.(2)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兔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兔是动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3)图中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生态系统的组成,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4)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狐,因此“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生物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某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狐.<br />所以答案是:(1)草→兔→狐或草→鼠→狐(2)太阳能;消费者(3)分解者(4)狐<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表达式,请据图回答:<br />①+②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412f87b2/SYS201708151219079112162522_ST/SYS201708151219079112162522_ST.001.png" width="27" height="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③+氧气<br />(1)图中A表示    .<br />(2)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可促进[①]   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br />(3)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   ]   中,这些能量通过   作用释放出来,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动力.<br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的   起到了重要作用.<br />(5)农业生产上,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答出一点即可)    .</p></div></div>
<div><p>【答案】<br />(1)叶绿体<br />(2)水<br />(3)③;有机物;呼吸<br />(4)碳﹣氧平衡<br />(5)合理密植<br />【解析】解:(1)光合作用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412f87b2/SYS201708151219079112162522_DA/SYS201708151219079112162522_DA.001.png" width="40" height="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有机物+氧+能量;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水是在植物体内部通过导管运输的,二氧化碳是通过气孔进入植物体的;其产物为有机物和氧,其中有机物是通过筛管运输的,氧气是从气孔散失到空气中的.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可以判断A是叶绿体.(2)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了①水和无机盐的运输.(3)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③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这些能量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动力.(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即碳﹣氧的相对平衡.(5)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合理密植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光照,是提高单位面积内农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光合作用进行的时间,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施用农家肥,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多种无机盐,促进植物的生长,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br />所以答案是:(1)叶绿体(2)水(3)③有机物;呼吸(4)碳﹣氧平衡(5)合理密植<br />【考点精析】利用光合作用的实质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体某结构的血管分布状况示意图,其中b为毛细血管,“→”表示血液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412f87b2/SYS201708151219079468338188_ST/SYS201708151219079468338188_ST.001.png" width="231" height="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a表示   血管.<br />(2)若该结构为小肠绒毛,则   (填“a”或“c”)端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较多,这些营养物质最先出现在心脏的哪个腔?    .<br />(3)若该结构为肺泡,则c内流动的是   血;肺泡壁和毛细血管都由   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br />(4)若该结构为肾脏,与a端相比,c端血液中的尿素含量   (填“增多”、“不变”或“减少”).<br />(5)若该结构为肌肉组织,则血液运输的   (填“氧”或“二氧化碳”)可被肌肉细胞利用.</p></div></div>
<div><p>【答案】<br />(1)动脉<br />(2)c;右心房<br />(3)动脉;一<br />(4)减少<br />(5)氧<br />【解析】解:(1)图中a血管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因此a表示动脉血管.(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小肠绒毛吸收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若该结构为小肠绒毛”,则 c(填“a”或“c”)端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较多,这些营养物质随着血液循环经小肠静脉、下腔静脉、到达右心房,因此这些营养物质最先出现在心脏的右心房.(3)血液由肺动脉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使血液由静脉血转变成动脉血.因此“若该结构为肺泡”,则c内流动的是动脉血;肺泡壁和毛细血管都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4)血液流经肾脏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导致血液中尿素含量减少,因此“若该结构为肾脏,与a端相比”,c端血液中的尿素含量减少(填“增多”、“不变”或“减少”).(5)当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进入血液,因此“若该结构为肌肉组织”,则血液运输的氧(填“氧”或“二氧化碳”)可被肌肉细胞利用.<br />所以答案是:(1)动脉(2)c;右心房(3)动脉;一(4)减少(5)氧<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探究小鼠走迷宫的实验中,迷宫中设有几处T形接头,小鼠可左转也可右转.小鼠在完成走迷宫后会被奖励一些食物.实验统计数据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412f87b2/SYS201708151219080575611035_ST/SYS201708151219080575611035_ST.001.png" width="299" height="1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小鼠在动物分类中的地位是脊索动物门   纲.<br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小鼠走迷宫的行为属于   行为.<br />(3)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小鼠走迷宫时   逐渐减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br />(4)若小鼠在完成走迷宫后长时间不给予食物奖励,则小鼠之前已建立的   反射会随之消退.</p></div></div>
<div><p>【答案】<br />(1)哺乳<br />(2)学习<br />(3)平均转错的次数;经过训练,小鼠获得了走迷宫的学习行为<br />(4)条件<br />【解析】解:(1)小鼠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2)小鼠走‘T’字形迷宫的行为是小鼠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为学习行为.(3)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小鼠走迷宫时平均转错的次数逐渐减少,由此得出的结论:经过训练,小鼠获得了走迷宫的学习行为.(4)当条件反射建立以后,必须用非条件刺激物强化条件刺激物,才能巩固已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否则,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退.<br />所以答案是:(1)哺乳;(2)学习;(3)平均转错的次数;经过训练,小鼠获得了走迷宫的学习行为.(4)条件<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需要了解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IDS),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它的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的血液、精液或乳汁、唾液、泪液和尿液中,主要通过性行为、血液和母婴等途径传播.目前还没有可临床使用的艾滋病疫苗,因此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易感人群.请分析回答:<br />(1)HIV的结构简单,由   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r />(2)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属于    .<br />(3)目前,科学家正致力于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艾滋病疫苗在免疫中属于    , 注射疫苗后获得的免疫属于   免疫.如果研制成功,这种疫苗对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有效吗?    .<br />(4)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以及共用学习用具等日常生活行为   (填“会”或“不会”)感染艾滋病.</p></div></div>
<div><p>【答案】<br />(1)蛋白质的外壳<br />(2)传染源<br />(3)抗原;特异性;无效<br />(4)不会<br />【解析】解:(1)艾滋病病毒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2)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能够散播病原体,属于传染源.(3)艾滋病疫苗能够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属于抗原.这种免疫是人出生后产生的,只针对艾滋病病毒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这种疫苗只起预防作用,不能治病.(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以及共用学习用具等日常生活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br />所以答案是:(1)蛋白质的外壳;(2)传染源;(3)抗原;特异性;无效;(4)不会.<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病毒的相关知识,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的多指由显性基因(T)控制,手指正常由隐性基因(t)控制,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412f87b2/SYS201708151219082346482474_ST/SYS201708151219082346482474_ST.001.png" width="263" height="1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在遗传学上,多指和手指正常是一对    .<br />(2)这对夫妇生了一个手指正常的孩子,则母亲的基因型是    .<br />(3)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手指正常的可能性是    , 基因型是    .<br />(4)父亲提供给男孩的性染色体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相对性状<br />(2)Tt<br />(3)50%;tt<br />(4)Y<br />【解析】解:(1)多指和手指正常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多指和手指正常是一对相对性状.(2)“这对夫妇生了一个手指正常的孩子”,母亲遗传给手指正常(tt)孩子的基因一定是t,因此母亲多指的基因型是Tt,遗传图解如图1:<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412f87b2/SYS201708151219082346482474_DA/SYS201708151219082346482474_DA.001.png" width="237"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3)从图1看出,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手指正常的可能性是50%,基因型是tt.(4)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2:<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412f87b2/SYS201708151219082346482474_DA/SYS201708151219082346482474_DA.002.png" width="281" height="1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从图2看出,父亲提供给男孩的性染色体一定是Y.<br />所以答案是:(1)相对性状(2)Tt (3)50%;tt(4)Y<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和基因与性状遗传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小组收集和整理了如下资料和数据,请你和他们一起分析并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412f87b2/SYS201708151219084996880911_ST/SYS201708151219084996880911_ST.001.png" width="124"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观察人血涂片实验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血细胞数量最多的是    .<br />(2)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含氧量低,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血液中红细胞含量一般较高,以便从空气中获得更多的氧.如表显示了A、B、C三个人的部分血常规检验数据(正常参考值RBC:3.5×1012﹣5.5×1012个/L;WBC:5.0×109﹣10.0×109个/L;PLT:1.5×1011﹣3.5×1011个/L)</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107.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 </p></td><td style="width:107.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A</p></td><td style="width:107.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B</p></td><td style="width:107.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C</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红细胞(RBC)</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7.5×1012个/L</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5.0×1012个/L</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0×1012个/L</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白细胞(WBC)</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5.0×109个/L</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6.0×109个/L</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5.0×109个/L</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血小板(PLT)</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5×1011个/L</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55×1011个/L</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0.005×1011个/L</p></td></tr></table><p>如表所列三人中,可能生活在高原地区的是   ;止血和凝血功能异常的是    , 理由是    .<br />(3)中央电视台大型公益栏目《等着我》,通过DNA亲子鉴定,使不少失散多年的家人得以团聚.若某次鉴定,仅以如表的三种血细胞为材料,最好选用   细胞,原因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红细胞<br />(2)A;C;血小板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C的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参考值<br />(3)白;白细胞有细胞核,而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br />【解析】解:(1)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在显微镜下,我们看见最多的红细胞,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2)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血液中红细胞数目比平原地区的人多;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此表所列三人中A的红细胞高于正常值,C的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参考值,可能生活在高原地区的是A;止血和凝血功能异常的是C.(3)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白细胞有细胞核,而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br />所以答案是:(1)红细胞;(2)A;C;血小板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C的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参考值;(3)白;白细胞有细胞核,而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