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39:21

福建省厦门九中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亲代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子代是通过(  )<br />A.胚胎<br />B.受精卵<br />C.体细胞<br />D.生殖细胞</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性状遗传的实质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因此亲代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子代是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基因与性状遗传,需要了解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xa0; &#xa0;;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的卷舌和不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卷舌是显性,其基因用A表示;不卷舌是隐性,其基因用a表示,表现为不卷舌的基因组成是(  )<br />A.AA或Aa<br />B.Aa或aa<br />C.Aa<br />D.aa</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即表现为卷舌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表现为不卷舌的基因组成是aa.<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基因与性状遗传,掌握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xa0; &#xa0;;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表示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的是(  )<br />A.44+XY<br />B.XY<br />C.22+XY<br />D.44+XX</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因此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44+XY.<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人类染色体的传递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醉酒驾车而发生重大车祸,造成伤亡事件,其主要原因是(  )<br />A.发生了慢性的酒精中毒<br />B.酒精增加了肝脏负担<br />C.酒精使心脏血管受损*<br />D.酒精影响了大脑的控制能力</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引进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饮酒过多,还会有生命危险.酒后驾车,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其主要原因是酒精影响了大脑的控制能力.<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利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应当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制作“基因型身份证”需要从人体细胞中提取遗传信息,这些信息主要来自人体细胞的(  )<br />A.细胞膜<br />B.细胞质<br />C.细胞壁<br />D.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掌握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采用制作模型的方法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这种科学研究方法称为(  )<br />A.观察法<br />B.模拟实验法<br />C.归纳法<br />D.比较法</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2)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3)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br />观察、实验、调查是获得事实和证据的多种途径,是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分析法是通过对事物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的论证方法.<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br />A.咽<br />B.气管<br />C.支气管<br />D.肺</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其中肺的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吸气时,呼吸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呼吸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鼻腔、咽、喉、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呼吸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br />A.大肠<br />B.小肠<br />C.肝脏<br />D.胃</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口腔能初步消化淀粉,胃对蛋白质有一定的消化能力,并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大肠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其他的消化道基本上没有吸收功能.<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人和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A.都需要吸入氧气<br />B.都需要吸入二氧化碳<br />C.人吸入氧,绿色植物吸入二氧化碳<br />D.人吸入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吸入氧</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动植物和人以及所有生物的呼吸作用都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这一过程,用反应式表示为: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呼吸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王强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后马上起立,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是(  )<br />A.反射弧<br />B.神经元<br />C.脊髓<br />D.大脑</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所以王强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后马上起立,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菜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能够贮藏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514963249932_ST/SYS201702111636514963249932_ST.001.png" width="85" height="9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1<br />B.4<br />C.3<br />D.2</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1胚芽最终发育成茎和叶;A错误;<br />B、4胚根最终发育成幼苗的主根,B错误;<br />C、3胚轴最终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C错误;<br />D、2子叶中储存着大量的营养物质;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利用种子的结构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玉米(果实)种子:(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内的血液都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其输送血液的泵是(  )<br />A.毛细血管<br />B.心脏<br />C.动脉<br />D.静脉</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心脏在跳动时,首先心房收缩,心室舒张;然后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接着心房和心室同时舒张,心脏完成一次跳动.心脏就像一台机器的发动机,人体内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的动力,就是来自于心脏的跳动.<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br />A.种<br />B.科<br />C.纲<br />D.界</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生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利用分类的单位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br />A.二氧化碳<br />B.光<br />C.水<br />D.高温</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可见光合作用就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的过程.其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与高温无直接关系.故D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实质和光合作用的意义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组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的是(  )<br />A.肌肉和关节<br />B.骨骼和肌肉<br />C.骨骼、肌肉和神经<br />D.骨和肌肉</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包括骨和骨连接;骨连接包括关节、半活动连接和不活动连接.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关节在运动中起到支点作用,骨起杠杆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运动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紧急情况下,蜥蜴的尾巴能自动断落以逃避敌害.蜥蜴的这种行为是(  )<br />A.攻击行为<br />B.繁殖行为<br />C.节律行为<br />D.防御行为</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br />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br />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如昼夜节律、月运节律、季节节律等.<br />在紧急情况下,蜥蜴的尾巴能自动断落,断落部分还能做屈曲运动.目的是吸引敌害的注意,掩护自己逃跑.因此属于防御行为.<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动物行为的类型的相关知识,掌握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病原体是指(  )<br />A.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br />B.能够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br />C.垃圾、废物和污水等<br />D.能够传播疾病的苍蝇、蚊子等</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如肝炎病毒、痢疾杆菌、蛔虫等均属于病原体.<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解释,其中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xa0;&#xa0;&#xa0;学说.这个学说提出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最终结果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br />【解析】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了各种解释,其中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他认为: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哪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因此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和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艾滋病传播的途径有&#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br />【解析】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空气、饮食、普通接触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蜜蜂采蜜的行为从获得途径来区分属于&#xa0;&#xa0;&#xa0; , 是由&#xa0;&#xa0;&#xa0;决定的;从功能上区分属于&#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先天性行为;遗传物质;取食行为<br />【解析】解蜜蜂采蜜的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从功能上区看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属于取食行为.<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和动物行为的类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在1﹣4号瓶中分别放入相同数量(各100粒)绿豆种子,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1﹣4号瓶萌发的种子分别是0、95、0、93粒.<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521618510026_ST/SYS201702111636521618510026_ST.001.png" width="297" height="1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根据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xa0;&#xa0;&#xa0; .<br />(2)1号、2号瓶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水,除这个变量外,其他实验条件都应&#xa0;&#xa0;&#xa0; .<br />(3)2号、4号瓶也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xa0;&#xa0;&#xa0; , 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适量的水分<br />(2)相同<br />(3)光照;光照对绿豆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br />【解析】解:(1)由1﹣4号瓶萌发的种子分别是0、95、0、93粒,可以得出2号和4号瓶适宜种子的萌发条件,而1、3号瓶缺少了种子萌发的条件,即缺少适量的水分;因此根据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2)在设计对照实验时,除了要探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他实验条件都应相同,这样探究的实验结果才具有说服力.因此本实验中除了变量是水,其它条件均应相同;(3)由图示可以看出:2号、4号瓶也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通过本实验的现象发现,有无光照对种子的萌发影响不大.所以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光照对绿豆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种子萌发的条件,掌握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xa0;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种子和活的胚,已度过休眠期)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图是豌豆花色遗传过程的图示,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522922237179_ST/SYS201702111636522922237179_ST.001.png" width="237" height="1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豌豆的亲代都是紫花,而后代中出现了白花,这种亲子间的差异称为&#xa0;&#xa0;&#xa0;;豌豆的紫花和白花称为一对&#xa0;&#xa0;&#xa0; .<br />(2)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紫花是显性,白花是隐性,则后代白花的基因组成是&#xa0;&#xa0;&#xa0; .<br />(3)豌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xa0;&#xa0;&#xa0;存在的,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的数目要&#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变异;相对性状<br />(2)bb<br />(3)成对;减半<br />【解析】解:(1)“豌豆的亲代都是紫花,而后代中出现了白花”,这种亲子间的差异称为变异;“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称为一对相对性状;(2)“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紫花是显性,白花是隐性”,则白花的基因组成是bb,紫花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因此,后代白花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图:<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522922237179_DA/SYS201702111636522922237179_DA.001.png" width="282" height="1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3)豌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形成生殖细胞时,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彻底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因此“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的数目要减半.<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和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回答下列问题:<br />(1)反射是&#xa0;&#xa0;&#xa0;的基本方式.生活中常见如下反射实例:一个小孩玩耍时,不小心手被玫瑰刺一下,马上缩回来,他感到很痛.后来再看到玫瑰就躲开了。<br />(2)小孩的手被玫瑰刺一下,马上缩回来,这属于&#xa0;&#xa0;&#xa0; . 请再举个同样的例子&#xa0;&#xa0;&#xa0; .<br />(3)小孩后来再看到玫瑰就躲开了,这属于&#xa0;&#xa0;&#xa0; . 请再举个同样的例子&#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神经调节<br />(2)简单反射;眨眼反射、婴儿吮吸乳汁等<br />(3)复杂反射;学唱歌、学跳舞、学骑车、老马识途等<br />【解析】(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条件反射(复杂反射);<br />(2)“小孩的手被玫瑰刺一下,马上缩回来”,这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因此这属于简单反射.如:眨眼反射、婴儿吮吸乳汁等;(3)“小孩后来再看到玫瑰就躲开了”,这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反射,因此这属于复杂反射.如:学唱歌、学跳舞、学骑车、老马识途等.<br />所以答案是:(1)神经调节<br />(2)简单反射 眨眼反射、婴儿吮吸乳汁等<br />(3)复杂反射 学唱歌、学跳舞、学骑车、老马识途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妈妈要过生日了,李明打算亲手为妈妈做一个生日蛋糕.<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524105864330_ST/SYS201702111636524105864330_ST.001.png" width="548" height="1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李明选用的材料有鸡蛋、面粉、橘子果酱等,做成的蛋糕将含有&#xa0;&#xa0;&#xa0;、&#xa0;&#xa0;&#xa0;等多种营养物质(举两例).(水、无机盐、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其中2个)<br />(2)天气炎热,李明外出购物回家后感觉咽喉肿痛.根据下列如图药品说明书(节选),他可服用的是&#xa0;&#xa0;&#xa0; . (填写药品字母)<br />(3)这批药现在&#xa0;&#xa0;&#xa0;(选择:能,不能)服用,原因是&#xa0;&#xa0;&#xa0; .<br />(4)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有机物和适宜的&#xa0;&#xa0;&#xa0;等.为防止蛋糕发霉变质,请为李明存放蛋糕提一条建议:&#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糖类;蛋白质<br />(2)B<br />(3)不能;已经过了有效期<br />(4)温度;低温冷藏<br />【解析】(1)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如用鸡蛋、面粉、草莓果酱等做成蛋糕,其中鸡蛋中含丰富的蛋白质等,面粉可提供糖类等,草莓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等,还有也有部分的脂肪、水等;(2)我们要注意安全用药,仔细阅读说明书,如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生产日期、有效期等,李明感觉咽喉肿痛,分析其说明书中的功能主治可知,药品B可治疗咽喉肿痛;(3)这批药现在不能使用,已经过了有效期;(4)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有机物和适宜的温度等,食品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分解了食品中的无机物,因此保存食品时,我们要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如低温冷藏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利于保存食品.<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合理营养的相关知识,掌握合理营养:每日三餐,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以及对合理营养的理解,了解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三餐应该按时;要合理补充各种人体所必须的五类食物,可以形象比喻成“平衡膳食宝塔”.</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自古以来,就有“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说法.为了防止地震后出现疫情,在抢救安置 工作告一段落后,雅安地震救灾的重点转向了卫生防疫.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br />材料一:雅安震灾发生之后,在政府的组织和救援者的帮助下,当地灾民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①保护水源;②食物煮熟后食用;③消灭蚊虫;④对患病者及时隔离治疗等.<br />材料二:雅安抗震救灾指挥部计划对幼儿、小学生和60岁以上老人集中接种流感疫苗、甲肝疫苗、乙脑疫苗等.<br />(1)“材料二”中提到的“接种流感疫苗”是为了预防流感,流感是由&#xa0;&#xa0;&#xa0;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属于传染病.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xa0;&#xa0;&#xa0;和&#xa0;&#xa0;&#xa0; .<br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在“材料一”中提到的“对患病者及时隔离治疗”属于&#xa0;&#xa0;&#xa0;;在“材料二”中提到的对小学生“接种流感疫苗”属于&#xa0;&#xa0;&#xa0; .<br />(3)“材料二”中提到的疫苗进入人体后在不引起疾病的前提下,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从而将入侵的病原体清除.这种免疫属于&#xa0;&#xa0;&#xa0; , 这是人体的第&#xa0;&#xa0;&#xa0;道防线,第三道防线包括&#xa0;&#xa0;&#xa0;和&#xa0;&#xa0;&#xa0; .<br />(4)请你写出两项有利于预防流感的个人卫生习惯:&#xa0;&#xa0;&#xa0;;&#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流感病毒;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r />(2)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br />(3)特异性免疫;三;免疫细胞;免疫器官<br />(4)勤洗手;保持居住环境整洁通风<br />【解析】解:(1)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类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患病者及时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在“材料二”中提到的对小学生“接种流感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3)接种用的疫苗是由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抵抗该病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抗体只能消灭特定的病原体,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可见其特点是: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这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4)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有利于预防流感的个人卫生习惯有:①勤洗手;②保持居住环境整洁通风;③不随地吐痰;④流感爆发季节外出时戴口罩<br />【考点精析】利用传染病及其预防和免疫与计划免疫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建省厦门九中中考生物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