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38:57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海中之花”之称的海葵,属于下列哪类动物</p><p>A. 腔肠动物    B. 扁形动物    C. 线形动物    D. 环节动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腔肠动物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br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br />线形动物门: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br />环节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体腔。</p><p>海葵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高等的主要原因是(  )</p><p>①扁形动物的身体左右对称</p><p>②扁形动物的身体有前后、左右、背腹之分</p><p>③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p><p>④扁形动物运动更迅速、准确</p><p>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①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腔肠动物呈辐射对称,因此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高等,正确;<br />②扁形动物的身体有前后、左右、背腹之分,因此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高等,正确;<br />③扁形动物、腔肠动物都有口无肛门,错误;<br />④扁形动物运动更迅速、准确,因此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高等,正确。</p><p>故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如果蚯蚓在纸上或玻璃上运动时间过长,会导致蚯蚓活动能力下降,甚至死亡,其原因是(  )</p><p>A. 体内水分散失,血液循环停止</p><p>B. 体表逐渐干燥,无法呼吸</p><p>C. 刚毛损伤,影响运动</p><p>D. 水分散失过快,蚯蚓缺水死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用温湿的体壁进行呼吸。</p><p>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若使其在纸上或玻璃上运动的时间过长,蚯蚓体壁逐渐干燥,影响蚯蚓呼吸,严重时会引起死亡,可见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与其结构、功能、特点匹配正确的有(  )</p><p>①水螅——身体辐射对称、有刺细胞</p><p>②涡虫——辐射对称的身体,靠可伸缩的管状的咽捕食</p><p>③蛔虫——寄生、体表有角质层、无运动器官</p><p>④蚯蚓——属节肢动物,靠环带区分头尾</p><p>⑤河蚌——有外套膜、靠鳃呼吸</p><p>⑥蝗虫——有外骨骼、靠气管呼吸、胸部有足和气门</p><p>A. ①③⑤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⑤⑥    D. ①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如水蛭、沙蚕、蚯蚓。<br />(2)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br />(3)线形动物门的动物身体细长,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体表有角质层;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br />(4)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在前端有发达的脑,自脑向后并有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各神经索之间尚有横神经相联,形成了梯状结构)、无体腔。<br />(5)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有的贝壳退化;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p><p>(6)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p><p>①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有刺细胞,正确;②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错误;③蛔虫属于线形动物,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体表有角质层;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正确;④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靠环带区分头尾;错误;⑤河蚌属于软体动物,有外套膜、靠鳃呼吸,正确;⑥蝗虫属于节肢动物,有外骨骼、靠气管呼吸、胸部有足,腹部有气门,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节肢动物是动物界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昆虫是唯一能飞行的节肢动物类群,下列动物属于昆虫的是(&#xa0;&#xa0;&#xa0; )</p><p>A. 蜘蛛    B. 蝗虫    C. 蜈蚣    D. 虾</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昆虫的主要特征,即: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两对翅膀,有三对足,身体外有外骨骼等。</p><p>题干中的蝗虫属于昆虫纲,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外有外骨骼等;蜘蛛属于蛛形纲;蜈蚣有很多对足,没有翅,不属于昆虫,是节肢动物多足纲;虾属于甲壳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水族馆里水生动物多种多样,可谓“鱼龙混杂”。请运用你的“火眼金睛”,指出下列哪一组是真正的鱼类</p><p>①娃娃鱼  ②鲍鱼  ③海马  ④章鱼  ⑤鳙鱼  ⑥中华鲟  ⑦鲸鱼  ⑧带鱼</p><p>A. ②④⑤⑧</p><p>B. ①②⑤⑧</p><p>C. ③⑤⑥⑧</p><p>D. ③④⑥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鱼类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p><p>真正属于鱼类要具备鱼类的基本特征,其中③海马是一种奇特而珍贵的近陆浅海小型鱼类;⑤鳙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内有脊柱,属于鱼类;⑥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⑧带鱼是一种比较凶猛的肉食性鱼类,牙齿发达且尖利,背鳍很长、胸鳍小,鳞片退化,无腹鳍,属于鱼类。而①娃娃鱼属于两栖类;②鲍鱼、④章鱼属于软体动物;⑦鲸鱼属于哺乳动物。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天空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下列关于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是</p><p>①食量大、消化快,以满足飞行时所需的能量  ②前肢覆羽成翼③双重呼吸④身体呈流线型,减少飞行阻力⑤体温恒定</p><p>A. ②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鸟类的身体大多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空气的阻力,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完成双重呼吸,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食量大,为飞行提供能量,直肠短,消化能力强可减轻体重,适于飞行;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体温恒定与飞行无关,可见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两栖动物不能完全适应陆地生活,主要原因是(   )</p><p>A. 两栖动物的体温不恒定    B.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p><p>C. 两栖动物的皮肤可辅助呼吸    D. 两栖动物的肺发育不完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p><p>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经过抱对后,分别把生殖细胞排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幼蛙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成蛙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像这样的动物称为两栖动物,可见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因此,两栖动物不能完全在陆地生活的原因是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对几种动物的相同点的比较归纳(圆圈交叉部分为相同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xa0;&#xa0;&#xa0;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0/08/479153cd/SYS201905300837342574512938_ST/SYS201905300837342574512938_ST.001.png" width="130"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Ⅰ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p><p>B. Ⅱ是有性生殖,胎生</p><p>C. Ⅲ是有脊椎的生物</p><p>D. Ⅳ是体表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昆虫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自然孵化,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两栖动物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里),卵生、卵自然孵化,变态发育。鸟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靠亲鸟体温孵化,有育雏现象,没有变态发育。</p><p>蝗虫属于无脊椎动物,家鸽属于脊椎动物,A错误;蝗虫、家鸽、青蛙的生殖方式都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卵生,B错误;家鸽和青蛙是有脊椎的动物,C正确;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能防止水分散失,青蛙的皮肤裸露,属于变温动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p><p>A. 蝙蝠</p><p>B. 青蛙</p><p>C. 啄木鸟</p><p>D. 野马</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该题考查的是恒温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如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而鲫鱼为鱼类,青蛙为两栖类,蛇为爬行动物,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都属于变温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世界多种多样,下列叙述科学的是(    )</p><p>①蝗虫是节肢动物,3对足2对翅</p><p>②青蛙是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p><p>③鳄鱼常在水里游来游去,用鳃呼吸  </p><p>④家鸽体温恒定,产卵繁殖后代   </p><p>⑤鲸鱼生活在水中,胎生,哺乳</p><p>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④⑤    D. ②④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p><p>①蝗虫是节肢动物中的昆虫,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分部,体表有外骨骼,有2对翅3对足,足和触角也分节,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差别不明显,属于不完全变态,正确;②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错误;③鳄鱼属于爬行动物,用肺呼吸,错误;④家鸽卵生,体温恒定,正确;⑤鲸鱼属于哺乳动物,生活在水中,胎生,哺乳,正确。选项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骨绕关节转动 ②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p><p>A. ③④②①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④①②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因此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导盲犬可帮助盲人去学校、商店、洗衣店、街心公园等,它们习惯于颈圈、导盲引带和其他配件的约束,懂得很多口令,可以带领盲人安全地走路,下列关于导盲犬主要特征和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p><p>①体温恒定  </p><p>②变温动物  </p><p>③胎生、哺乳  </p><p>④体表被毛    </p><p>⑤具有社会行为    </p><p>⑥导盲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p><p>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导盲犬属于哺乳动物,因此具有身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哺乳胎生等特征。体温恒定,胎生、哺乳、体表被毛都是导盲犬的主要特征,变温动物不是导盲犬特有的特征。导盲犬不是群居,因此不具有社会行为。导盲行为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后天性学习,不是先天性行为。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草场为保护牛羊,大量猎杀狼,狼的减少使野兔数量大增,致使牧草被过度啃食,草场退化,牧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威胁。该事例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是</p><p>A. 促使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B. 为人类提供食物和毛皮</p><p>C. 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p><p>D.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蝗灾等,据此解答。</p><p>动物能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题干中某草场为保护牛羊,大量猎杀狼,狼的减少使野兔数量大增,致使牧草被过度啃食,草场退化,牧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威胁,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是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C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通辽市西拉木伦公园可以找到下列动物,请据图作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0/08/479153cd/SYS201905300837346879782814_ST/SYS201905300837346879782814_ST.001.png" width="462" height="1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按照生物分类的方法,可把D、E归为一类,其余的动物归为一类,因为D、E都是____________动物。</p><p>(2)图A为猴子,猴子会骑单车,根据行为获得途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此行为是在遗传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人类训练获得的。</p><p>(3)D的体表有___________,保护了身体内部结构,又能_________________,这是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p><p>(4)在上图中具有辅助呼吸器官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p></div></div>
<div><p>【答案】无脊椎    学习    外骨骼    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B、G    </p><p>【解析】</p><p>图中A猴子属于哺乳动物,B去蛙属于两栖动物,C蛇属于爬行动物,D蜜蜂属于节肢动物,E蚯蚓属于环节动物,F鲤鱼属于鱼类,G鸟属于鸟类。</p><p>(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把D、E归为一类,其余的动物归为一类,因为D、E都是无脊椎动物。<br />(2)猴子会骑单车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人类训练获得的,属于学习行为。<br />(3)D蜜蜂的体表外骨骼,有保护了身体内部结构,又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这是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br />(4)B青蛙用皮肤辅助肺呼吸,G鸟类用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甲、乙、丙三个图回答有关问题</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0/08/479153cd/SYS201905300837353644845644_ST/SYS201905300837353644845644_ST.001.png" width="398"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叫做___________,该部分可绕过关节在不同的骨上。</p><p>(2)图中的⑧是____________,其功能是将两骨牢固的连接起来,加上它外面有很多韧带存在,使关节十分牢固。</p><p>(3)在乙图所示的结构中,[]__________能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和缓冲两骨之间的震动。</p><p>(4)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和___________的调节。</p><p>(5)手臂屈肘时,[ ③ ]和[ ⑪ ]所处的状态分别是(______)</p><p>A.收缩,收缩    B.收缩,舒张     C.舒张,舒张     D.舒张,收缩</p></div></div>
<div><p>【答案】肌腱    关节囊    10关节软骨    神经系统    B    </p><p>【解析】</p><p>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图中①肌腱,②肌腹,③肱二头肌,④骨,⑤关节,⑥关节头,⑦关节窝,⑧关节囊,⑨关节腔,⑩关节软骨,11肱三头肌。</p><p>(1)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通过肌腱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p><p>(2)⑧关节囊,连接相邻的两骨,包绕着整个的关节,关节的牢固性与关节囊及其内外的韧带有关。</p><p>(3)图中能在运动中减少摩擦和缓冲振荡的结构是10关节软骨,它覆盖在⑥关节头和⑦关节窝的表面。</p><p>(4)人体的运动是由运动系统完成的.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等互相配合共同完成的。</p><p>(5)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同学们养过蚕吗?蚕宝宝吐出的丝能织成各式丝绸服装。人类拥有这种珍贵的丝绸至少已经有4000年了。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在探究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活动中,A组同学对于蚕的行为产生了兴趣。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实验的设计:</p><p>(1)提出问题:蚕只吃桑叶,而不吃其他植物的叶子,这是先天性行为吗?</p><p>(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制订计划:</p><p>实验用蚕的来源:①向别人要来已经生长数天的大蚕,②去市场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待刚孵出的小蚕。</p><p>为了检验蚕的这一行为究竟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使实验更具有可信度,请你从以上两种用蚕来源中选择获得蚕的方式,你的选择是______(填序号)。</p><p>(4)该实验的变量:叶的种类不同。</p><p>(5)设计实验:选择出作为该实验的材料:桑叶和白菜叶,选择两种叶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_。</p><p>(6)每一组蚕的数量你认为应该选择(_______)</p><p>A.用1只蚕   B.用10只蚕</p><p>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7)实施计划。</p><p>(8)得出结论:蚕只吃桑叶,而不吃其他植物的叶子,这是先天性行为。</p><p>(3)表达与交流。</p></div></div>
<div><p>【答案】蚕只吃桑叶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②    为了对照    B    减少实验中的误差和偶然性    </p><p>【解析】</p><p>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p>(2)作出假设: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根据探究问题可以假设:蚕只吃桑叶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br />(3)实验用的蚕的来源:②去市场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待使用刚孵化的小蚕进行实验。理由是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检验蚕的这一行为究竟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使实验更具有可信度。<br />(5)选择桑叶和白菜叶,看蚕更趋向哪儿取食。对研究对象有影响的因素,只有植物叶片的种类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这样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选择两种叶子的目的是为了对照。<br />(6)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实验中的误差和偶然性。所以每一组蚕的数量,应该选择10只。</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八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