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37:41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13.1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下列的各种节约资源的措施中,我们中学生可以做到的是( )</p><p>A. 节约粮食    B. 节约用水    C. 节约用电    D. 以上都可以</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日常生活中中学生能做到节约粮食,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p><p>节约粮食,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这些我们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可以做到的:不要浪费粮食,用水的时候要适量,及时关闭水龙头,随手关灯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世纪50年代日本发生的水俣病,是长期食用富含哪种元素的食物造成的(  )</p><p>A. 铜    B. 镁    C. 锌    D. 汞</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根据常见的有害元素对人体的危害,进行分析解答即可。</p><p>水俣病是指人或其他动物食用了含有机汞污染的鱼贝类,使有机汞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公害病之一,因最早发现于日本水俣湾而得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果雨水中的pH值(     ),这样的雨就可以成为酸雨。</p><p>A.大于5.6     B.小于5.6       C.大于6.5       D.小于6.5</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们通常把PH小于5.6的降水成为酸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酸雨形成的原因是( )</p><p>A.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量太多    B. 全球的降雨量过多</p><p>C. 工厂释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过多    D. 森林火灾频繁</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二氧化碳能与水生成碳酸,但酸性较弱,因此不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A不符合题意;全球降雨量过多,不是形成酸雨的原因,B不符合题意;燃烧含硫的燃料如煤.等,会生成硫的氧化物溶于水后导致形成酸雨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C符合题意;林火灾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水生成碳酸,但酸性较弱,因此不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实例中,会通过食物链引起生态危机的是</p><p>A. 酸雨    B. 臭氧层出现空洞</p><p>C. 温室效应    D. 水和土壤中汞、镉等重金属污染</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酸雨直接腐蚀建筑物,毁坏庄稼,使土壤酸化,使水体显酸性等,A错误;</p><p>臭氧层出现空洞,会使紫外线直接照射到地球表面,对生物造成直接伤害,B错误;</p><p>温室效应会使气候变化无常,直接诱发生态危机,C错误;</p><p>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生态危机,有毒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情况不会引起水污染的是</p><p>A.城市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p><p>B.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p><p>C.日本福岛核电站将处理受损核反应堆的冷却水直接排入大海里</p><p>D.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渣、废气的任意排放</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A、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水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不会引起水污染,A正确;</p><p>B、农业上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水污染,B错误;</p><p>C、日本福岛核电站将处理受损核反应堆的冷却水直接排入大海里会引起水污染,C错误;</p><p>D、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渣、废气的任意排放会引起水污染,D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主要指的是(  )</p><p>A. 二氧化硫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二氧化碳增多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等造成的;其次人口的剧增,呼出二氧化碳增多,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降低了植物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能力等。</p><p>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等气体过度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能引起温室效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大气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升高能引起“温室效应”,这种物质是(  )</p><p>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水蒸气    D. 空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今世界面临________&#xa0;、________&#xa0;、________&#xa0;等问题,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人类的一些重大疾病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________&#xa0;的发展.</p></div></div>
<div><p>【答案】人口剧增    资源匮乏    环境污染&#xa0;    生物学    </p><p>【解析】</p><p>当今世界面临如人口爆炸、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p><p>当今世界面临的四个重大问题是粮食短缺、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资源匮乏,这些都与生物科学有直接关系,因此,许多科学家认为生物科学将成为21世纪的领先科学,基因治疗(gene therapy)是将外源基因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其插入病人的适当的受体细胞中,使外源基因制造的产物能治疗某种疾病,从广义说,基因治疗还可包括从DNA水平采取的治疗某些疾病的措施和新技术。</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可分为________&#xa0;和________&#xa0;两大类,前者如:火山爆发、地震等,后者如:修建大型工程,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p></div></div>
<div><p>【答案】自然因素人为因素</p><p>【解析】</p><p>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p><p>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山崩、海啸等。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的破坏,此外,引种不合理也会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原有的稳定性。人为因素是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古巴比伦王国曾经济繁荣,显赫一时,该国森林繁茂,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十分优越。但由于人口剧增,毁林开荒,结果造成了 水土流失,河道阻塞,连年洪水成灾,终于使土壤沙漠化,盐渍化,后终使该国成为一片废墟。</p><p>(1)古巴比伦王国成为废墟的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要想杜绝类似悲剧的发生,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1)由于人口剧增,毁林开荒,由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最终造成生态系统破坏</p><p>(2)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p><p>【解析】</p><p>试题(1)人口剧增,森林被砍,耕地扩大,结果造成水土流失,是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的直接原因;(2)这个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过度砍伐和开垦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和盐碱化,因此必须对森林合理砍伐,保护生态平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的见解:玉溪的“三湖”(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是玉溪人民的“母亲湖”.这里风光秀丽,吸引了八方游客.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湖边建起了林立的宾馆、饭店;围湖造田,建塘养殖侵占湖面;植被破坏,湿地及湖滨消失;工农业污水,人畜粪便、垃圾等入湖…使得抚仙湖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水质下降;星云湖水质恶化,蓝藻爆发频繁,土著鱼种濒危…引起了全社会的深切关注.</p><p>近年来玉溪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乃至当地居民、学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行动来保护和治理我们的“母亲湖”…</p><p>(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造成了对“三湖”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_____.</p><p>(2)作为一个有责任的市民,我们在治理“三湖”等保护环境方面能做些什么?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围湖造田、植被破坏、水污染  ①做一名义务的环保宣传员,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②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等</p><p>【解析】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各种生物,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保护环境。</p><p>(1)从资料可以看出:造成“三湖”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围湖造田、植被破坏、工农业污水,人畜粪便、垃圾等入湖造成的水污染。<br />(2)我们可以做到:①做一名义务的环保宣传员,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②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一个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6/09/90f4f22e/SYS201905060919342581391731_ST/SYS201905060919342581391731_ST.001.png" width="195" height="1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此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      。</p><p>(2)食草昆虫与植物之间的关系是      。</p><p>(3)假设由于某种原因,猫头鹰数量大量减少,试问鼠的数量将会      ,植物的数量将会      。</p></div></div>
<div><p>【答案】(1)4植物→鼠→猫头鹰(2)捕食(3)增加减少</p><p>【解析】</p><p>试题(1)食物链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多条食物链构成食物网,图中有4条食物链:①植物→鼠→猫头鹰,②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③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蛇→猫头鹰,④植物→食草昆虫→蛙→蛇→猫头鹰,其中最短的是植物→鼠→猫头鹰。</p><p>(2)食草昆虫以植物为食,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p><p>(3)如果猫头鹰数量大量减少,短期内鼠因天敌减少而数量会增加,草的数量会减少。</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教版七级下册生物 13.1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