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5.4人对周围环境的感知练习题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些人乘车时会发生晕车现象,与之有关的耳的结构是</p><p>A. 耳蜗和前庭</p><p>B. 前庭和半规管</p><p>C. 半规管和鼓室</p><p>D. 鼓室和耳蜗</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半规管和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会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传入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通常说的晕车、晕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嘴或捂耳闭嘴。这样做的目的是( )</p><p>A. 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 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p><p>C. 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D. 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组成内耳的结构是( )</p><p>A. 鼓膜,鼓室,和听小骨 B. 前庭,耳蜗和半规管</p><p>C. 耳郭和外耳道 D. 鼓膜,耳蜗和半规管</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其中内耳是由半规管、前庭、耳蜗三部分组成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不少年轻人走路、骑车时喜欢戴耳机听音乐,这样不仅容易导致交通事故,而且长期使用耳机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这些细胞位于</p><p>A. 外耳道 B. 耳蜗</p><p>C. 鼓膜 D. 耳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7/10/700892b3/SYS201904071030327767550160_DA/SYS201904071030327767550160_DA.001.png" width="279" height="2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当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因此感受声波刺激敏感的细胞位于内耳的耳蜗内,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老师在办公室内批阅作业,忽然一同学推门进办公室问问题,他为了辨认这位同学摘下了眼镜,请问这位老师戴的是( )</p><p>A. 凸透镜 B. 凹透镜 C. 平面镜 D. 太阳镜</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br />(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正。</p><p>“老师在办公室内批阅作业,忽然一同学推门进办公室问问题,他为了辨认这位同学摘下了眼镜”,表明老师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是远视眼。因此这位老师戴的是凸透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耳的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鼓膜、听小骨和鼓室组成中耳</p><p>B. 耳蜗内具有听觉感受器</p><p>C. 前庭和半规管能够感受头部的位置变动情况,与维持身体的平衡有关</p><p>D. 咽鼓管属于中耳的一部分,能够传导声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A、中耳由鼓膜、鼓室和听小骨组成.A正确;</p><p>B、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受到振动的刺激能够产生神经冲动,B正确;</p><p>C、前庭和半规管与听觉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能够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C正确;</p><p>D、咽鼓管开口于鼓室,不属于耳的结构.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们常形容外国女郎为“金发碧眼”,碧眼指的是眼球哪一部分的颜色?</p><p> A、角膜 B、巩膜 C、虹膜 D、视网膜</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不同肤色的人,眼球的颜色不同,是因为虹膜中所含色素不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矿难发生后,救援队若是白天从矿井中抬出被救人员,都用毛巾遮住被救人员的眼睛,这是为了( )</p><p>A. 让被救人员好好闭目养神休息</p><p>B. 不让被救人员的瞳孔受到刺激放大</p><p>C. 避免强光损伤被救人员的视网膜</p><p>D. 避免强光损伤被救人员的晶状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光线的多少。光线强,瞳孔变小,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减少;光线弱,瞳孔变大,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增多。矿难中长时间处于黑暗中的矿工,瞳孔最大,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多。被救助上井后,外界光线强,瞳孔来不及缩小,进入眼球内的光线过多过强,会严重伤害眼睛,严重时会引起视网膜脱落,而失明。因此被救助上井后,通常被蒙上眼睛以保护视网膜免受强光的伤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眼球结构中物像形成于(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2/08/e96437f9/SYS201906020830387386425475_ST/SYS201906020830387386425475_ST.001.png" width="123" height="1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 B. ② C. ③ D. 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眼球的结构是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图示①表示虹膜,②表示晶状体,③表示视网膜,④表示视神经。</p><p>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能形成图像的部位是图示中的③视网膜,形成视觉的部位是视觉中枢。</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中正确是是()</p><p>A. 当人从光线强的地方往暗的地方走时,瞳孔时由大变小</p><p>B. 形成图像和视觉的部分分别是脉络膜和视觉中枢</p><p>C. 人要看清远处的物体要调节玻璃体的曲度</p><p>D. 近视眼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曲度过大形成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当人从光线强的地方往暗的地方走时,瞳孔时由小变大,A错误;形成信号图象和视觉的部位分别是视网膜和视觉中枢,B错误;要看清远处的物体需调节晶状体的曲度,C错误;近视眼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大,D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图写出各个结构名称。</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2/08/e96437f9/SYS201906020830388417845580_ST/SYS201906020830388417845580_ST.001.png" width="375" height="2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p><p>6________  7________   8________   9________     10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晶状体; 虹膜 瞳孔; 角膜; 睫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脉络膜; 视神经; 巩膜 </p><p>【解析】</p><p>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2/08/e96437f9/SYS201906020830388417845580_DA/SYS201906020830388417845580_DA.001.png" width="524" height="3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p><p>图中的1晶状体,2虹膜,3瞳孔,4角膜,5睫状体,6玻璃体,7视网膜,8脉络膜,9视神经,10巩膜。</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例如:</p><p>(1)上课时间到了,你能够听到上课铃声并匆忙回到教室,是因为声波信息引起________振动,刺激了________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并最终在大脑皮层产生了听觉.</p><p>(2)上课时你不仅能看清近处的书本,也能看清远处的板书,这是因为眼睛结构中的________具有调节作用,使外界物体形成的物像能够落在________上.</p><p>(3)当你品尝话梅时会分泌唾液属于________反射,上课听到老师讲“望梅止渴”的故事时也会分泌唾液属于________反射.</p></div></div>
<div><p>【答案】鼓膜; 耳蜗 晶状体; 视网膜 非条件; 条件 </p><p>【解析】</p><p>眼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构成。眼球的结构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2/08/e96437f9/SYS201906020830390539892685_DA/SYS201906020830390539892685_DA.001.png" width="413" height="2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耳的结构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2/08/e96437f9/SYS201906020830390539892685_DA/SYS201906020830390539892685_DA.002.png" width="416" height="2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br />(2)眼球分为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分为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包括角膜和巩膜,角膜无色透明便于光线通过,巩膜是一层结缔组织膜,具有保护内部结构的作用;中膜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虹膜内有色素,眼球的颜色就是由它来决定的,睫状体内有平滑肌,通过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使眼睛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内膜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可以产生神经冲动,属于视觉感受器。所以对于正常人来说,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被看清,主要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通过睫状体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br />(3)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吃食物时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不学而能的非条件反射,望梅止渴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你从阳光灿烂的环境进入黑暗的环境,瞳孔由________变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小; 大 </p><p>【解析】</p><p>人眼睛的瞳孔能调节大小,使人适应不同的明暗程度。</p><p>瞳孔的变化是随着光线的强弱而变化的,在眼球的结构中,瞳孔是光线进出的通道。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是变小的,以避免过强的光线刺伤了眼睛;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是变大的,使更多的光线进入眼球,便于看清黑暗中的物体。据此可知,由阳光灿烂的环境进入到黑暗的环境,人眼睛的瞳孔将要变大。</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你认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怎样做才能预防近视?</p></div></div>
<div><p>【答案】连续用眼1小时后,休息一下,远眺几分钟;</p><p>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保持33厘米左右;</p><p>不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和写字;</p><p>不要在走路、躺卧时或摇晃的车船上看书;</p><p>经常检查视力和坚持做眼保健操等。</p><p>【解析】</p><p>试题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三个一,有效地预防了近视眼的发生。</p><p>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p><p>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p><p>三个一是:一尺、一拳、一寸,即读书写字时,眼睛和桌面要保持一尺的距离;身体和课桌之间保持一个小拳头的间隔;握笔时手和笔尖要保持一寸的距离。</p><p>总之,预防近视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你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这时你会急忙寻找避雨地点,并迅速跑过去,如图是该过程的反射活动图解,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2/08/e96437f9/SYS201906020830394853262562_ST/SYS201906020830394853262562_ST.001.png" width="371" height="9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时,在耳内,感受雷声、风声的感受器位于______,听觉和视觉都是在______形成的。</p><p>(2)④在反射弧中属于_____,遇到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你会选择地点避雨,这种反射属于____反射。</p><p>(3)眼睛是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器官,青少年长期用眼不当容易造成近视或远视,近视眼可通过佩戴________矫正。</p></div></div>
<div><p>【答案】(1)耳蜗; 大脑皮层 (2)传出神经 条件 (3)凹透镜 </p><p>【解析】</p><p>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p><p>(1)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可见接受雷鸣的感受器是耳蜗。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可见听觉和视觉都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br />(2)④在反射弧中属于传出神经。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也称为简单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题干中叙述的反射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br />(3)青少年如果用眼不当,会造成近视,成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可以配戴使光线发散的凹透镜加以矫正。</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王某在一次矿难中,在黑暗的矿井下呆了三天后才成功获救.救援时,医生给他进行了诊断和护理.请回答下列问题.</p><p>(1)王某在昏迷中听到有人呼叫他的名字时,慢慢地睁开了双眼,这属于_________反射,这种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在________.</p><p>(2)他被抬出时,用黑布遮住眼睛,这是为防眼睛突见阳光后,________不能迅速地调节瞳孔大小,从而使过多的阳光进入眼内,导致视网膜损伤.</p><p>(3)医生用针刺激王某的脚底,他的足立刻收缩,说明他的脊髓的________功能正常;王某随即发出“哎哟”的痛叫声,说明他的脊髓的________功能正常,由此推断,他的脊髓没有受到损伤.</p></div></div>
<div><p>【答案】条件; 大脑皮层 虹膜 反射; 传导 </p><p>【解析】</p><p>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就有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没有大脑皮层参与。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p><p>(1)王某在昏迷中听到有人呼叫他的名字时,慢慢地睁开了双眼,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属于条件反射。<br />(2)地震中获救的人员,长时间的被压在光线很弱,甚至是漆黑的环境里,瞳孔长期处于放大状态,虹膜不能及时调节瞳孔的大小,如果突然受到强光的刺激,会损伤眼睛的视网膜。<br />(3)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医生用针刺激王某的脚底皮肤,王某的足立刻收缩,说明他的脊髓的反射功能正常。同时脊髓内的神经中枢还把神经冲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王某随即发出“哎哟”的痛叫声,说明他的脊髓的传导功能正常,由此推断,他的脊髓没有受到损伤。</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