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35:11

四川省宜宾市中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其生活和分布会受到环境中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在同学们熟悉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中,影响生物生活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br />A.水<br />B.光<br />C.空气<br />D.温度</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根据分析可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春天温度升高,降水开始变暖,鸭子开始下水游泳,因此影响生物生活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是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单细胞生物中对净化污水有一定作用的是( )<br />A.乳酸菌<br />B.大肠杆菌<br />C.草履虫<br />D.疟原虫</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是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多数单细胞生物是浮游生物的组成部分,是鱼类的天然饵料.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的作用,据统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因此,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000个细菌.<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单细胞生物的相关知识,掌握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A.制作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儿的中央滴一滴清水<br />B.下降显微镜的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br />C.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br />D.物像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之和</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目的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A错误.<br />B、为防止压破标本,下降显微镜的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B正确.<br />C、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观察装片时,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玻片,物像才向右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C错误.<br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D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干细胞的研究和应用是当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通过医学检查、配型,骨髓移植能够治疗白血病,这是因为健康人的骨髓中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图所示的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05a8cd31/SYS201708151001167247171866_ST/SYS201708151001167247171866_ST.001.png" width="122" height="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生长<br />B.发育<br />C.分化<br />D.分类</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在正常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造血干细胞是指骨髓中的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各种血细胞前体细胞,最终生成各种血细胞成分,它们具有良好的分化增殖能力.所以造血干细胞不断产生各种血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的分化.<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掌握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肾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当肾衰竭而无法正常工作时,人体内的废物就不能排除,人就会因中毒而死亡.下列物质在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是( )<br />①水 ②无机盐 ③尿素 ④葡萄糖 ⑤蛋白质<br />A.①②③<br />B.①③④<br />C.②③⑤<br />D.①④⑤</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在肾小管重吸收的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将所产生的物质(如氨)分泌到肾小管的官腔中,与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br />因此,在正常人的血浆中含有①水,②无机盐,③尿素,④葡萄糖,⑤蛋白质;<br />原尿中含有①水,②无机盐,③尿素,④葡萄糖;<br />尿液中含有①水,②无机盐,③尿素;<br />故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是①水,②无机盐,③尿素.<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掌握尿的形成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些年来,随着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并开始向低龄化发展.下列哪项与发生糖尿病有关( )<br />A.胰岛素分泌不足<br />B.胰岛素分泌过多<br />C.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br />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病.<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掌握激素有内分泌腺分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到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br />B.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和皮肤呼吸<br />C.雌蛙的卵产在水中,并在水中受精<br />D.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都完全相同</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根据分析可知:<br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A正确;<br />B、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和皮肤呼吸,B正确;<br />C、雌蛙的卵产在水中,并在水中受精,C正确;<br />D、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都完全不同,D错误.<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两栖动物的生殖的相关知识,掌握两栖生物生殖的特点:卵生,体外受精,以及对两栖动物的发育的理解,了解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子植物的生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下列繁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br />A.用块茎繁殖红苕<br />B.用种子繁殖玉米<br />C.用叶片繁殖椒草<br />D.草莓的组织培养</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用块茎繁殖红苕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A错误.<br />B、用种子繁殖玉米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B正确.<br />C、用叶片繁殖椒草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C错误.<br />D、草莓的组织培养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D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植物的有性生殖的相关知识,掌握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鸡卵的结构示意图,鸡卵的主要营养部分以及可以发育成雏鸡的结构依次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05a8cd31/SYS201708151001178799103163_ST/SYS201708151001178799103163_ST.001.png" width="246"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卵白、卵黄<br />B.卵白、胚盘<br />C.卵黄、胚盘<br />D.胚盘、卵黄</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根据分析可知,鸟卵的结构中,卵壳较硬,上面有气孔,保护卵细胞;卵白除了保护卵细胞,还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卵细胞是由胚盘、卵黄膜、卵黄构成的.<br />卵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地方,将来发育成雏鸡.<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鸟的生殖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鸟的生殖特点:卵生、体内受精.</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的同学在考试前心理难免紧张,下列调节紧张心理的方法中,哪种不宜采用( )<br />A.把紧张的感受告诉父母和同学<br />B.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上网<br />C.坚持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br />D.尽可能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在考前,解决有些学生心理紧张的方法有三种:一、有意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散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二、把自己心中的紧张感受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三、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考前很多同学心理难免紧张,往往会神经衰弱,睡眠不足,经常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上网,会导致更多的不良反应.<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需要了解遗精是一种正常现象.“精满自溢”,精液过多就会排出.女孩月经期应该注意保持心态良好,坚持适当的运动,注意个人卫生等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圈中有一个巨大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养活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创造这一奇迹的奥秘,就隐藏在那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绿叶之中.通过学习,同学们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了更多的了解.如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05a8cd31/SYS201708151001182789667555_ST/SYS201708151001182789667555_ST.001.png" width="151" height="1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叶片是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叶片细胞中的&#xa0;&#xa0;&#xa0;既是生产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把图中经光照后的某植物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用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发现叶片变蓝,这说明叶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xa0;&#xa0;&#xa0;;而将移入黑暗处一昼夜后的植物叶片,按上述步骤操作,叶片未变蓝,这说明&#xa0;&#xa0;&#xa0;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br />(2)十七世纪后叶,由于显微镜的发明,人们发现了叶片上有能开合的&#xa0;&#xa0;&#xa0; , 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科学研究和实验证实,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与外界进行了气体交换,图中标号①所代表的物质是&#xa0;&#xa0;&#xa0; , 标号②所代表的物质是&#xa0;&#xa0;&#xa0; .<br />(3)图中标号③代表的物质是水,他能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从根运输到叶,标号④代表的物质能通过&#xa0;&#xa0;&#xa0;的运输到达植物体各处的细胞.<br />(4)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还在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其实质都是分解&#xa0;&#xa0;&#xa0; , 释放&#xa0;&#xa0;&#xa0; , 供生命活动所需,呼吸作用主要是细胞的&#xa0;&#xa0;&#xa0;内进行的.</p></div></div>
<div><p>【答案】<br />(1)叶绿体;淀粉;光<br />(2)气孔;二氧化碳;氧气<br />(3)筛管<br />(4)有机物;能量;线粒体<br />【解析】解:(1)植物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两种.植物的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叶绿体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把图中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用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叶片变蓝,说明叶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等有机物,将叶片移入黑暗处一昼夜,按上述步骤操作,叶片未变蓝,得出结论:叶片的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叶片的遮盖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2)(3)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结合图中的箭头方向可知,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气,③代表水,④代表有机物.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①和②通过能开合的气孔直接从空气中进入叶内的,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的开闭. (4)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其实质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br />所以答案是:(1)叶绿体;淀粉;光;(2)气孔;二氧化碳;氧气;(3)筛管;(4)有机物;能量;线粒体.<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光合作用的实质和呼吸作用的实质,需要了解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解.请仔细观察、分析后,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05a8cd31/SYS201708151001185365313251_ST/SYS201708151001185365313251_ST.001.png" width="556" height="1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双实线表示的血管中流动的是&#xa0;&#xa0;&#xa0;血,虚线表示的血管中流动的是&#xa0;&#xa0;&#xa0;血.<br />(2)人体遍布全身的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是由&#xa0;&#xa0;&#xa0;和&#xa0;&#xa0;&#xa0;构成的.血液不仅有运输作用,而且还具有&#xa0;&#xa0;&#xa0;作用.<br />(3)血液由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xa0;&#xa0;&#xa0;;血液由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xa0;&#xa0;&#xa0; .<br />(4)观察心脏的结构,发现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心壁最厚的是&#xa0;&#xa0;&#xa0; , 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防止血液倒流的&#xa0;&#xa0;&#xa0; , 这种结构保证了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br />(5)某人不幸被重物压伤,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过化验,他的血型是B型,可以给他输血的血型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动脉;静脉<br />(2)血浆;血细胞;防御、保护<br />(3)体循环;肺循环<br />(4)左心室;瓣膜<br />(5)B型、O型<br />【解析】解: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05a8cd31/SYS201708151001185365313251_DA/SYS201708151001185365313251_DA.001.png" width="391" height="24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图中实线表示的血管中流动的是动脉血,虚线表示的血管中流动的是静脉血.(2)人体遍布全身的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的.血液不仅有运输作用,而且还具有防御、保护作用.(3)血液由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体循环;血液由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4)观察心脏的结构,发现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心壁最厚的是左心室,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这种结构保证了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5)某人不幸被重物压伤,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过化验,他的血型是B型,可以给他输血的血型是B型、O型.<br />所以答案是:(1)动脉;静脉;(2)血浆;血细胞;防御、保护;(3)体循环;肺循环;(4)左心室;瓣膜;(5)B型、O型.<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和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家庭成员组成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05a8cd31/SYS201708151001189771583127_ST/SYS201708151001189771583127_ST.001.png" width="309" height="1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基因是&#xa0;&#xa0;&#xa0;的DNA片段,如果控制人的双眼皮的基因为显性,用A表示;控制单眼皮的基因为隐性,用a表示.双眼皮与单眼皮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xa0;&#xa0;&#xa0; , 父母的基因通过&#xa0;&#xa0;&#xa0;细胞传递给子女.<br />(2)若图中的2号是单眼皮.4号是双眼皮,4号控制眼皮的基因组成是&#xa0;&#xa0;&#xa0;;若3号是单眼皮,第三代中的7号控制眼皮的基因组成是&#xa0;&#xa0;&#xa0; .<br />(3)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由DNA分子和&#xa0;&#xa0;&#xa0;构成,人类男性和女性的体细胞中各有&#xa0;&#xa0;&#xa0;对染色体.图中这个家庭第一代1号的染色体组成为&#xa0;&#xa0;&#xa0; , 第三代9号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a0;&#xa0;&#xa0; . 图中第二代5号和6号在生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可能性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特定的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相对性状;生殖<br />(2)Aa;Aa或aa<br />(3)蛋白质;23;22对+XY;XX;5<br />【解析】解:(1)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个小片段,这些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一个基因只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同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总称为相对性状,因此,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人的眼睑的形状不同,是同一种生物(人)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所以称为相对性状.生物体的各种性状是受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因此,父母的性状传递给子女是通过生殖细胞来传递的.(2)由于子女中的基因是来自父母双方的,2号是单眼皮,基因组成为aa,也就是有一个a将遗传给后代,所以4号中肯定有a,又因为4号是双眼皮,是显性性状,肯定至少有一个A,所以4号的基因组成为Aa.3号和4号组成夫妻,后代的基因组成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05a8cd31/SYS201708151001189771583127_DA/SYS201708151001189771583127_DA.001.png" width="354" height="2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所以第三代中的7号控制眼皮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br />(3)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N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人类体细胞内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就是对性别决定不起直接作用,除了性染色体外的所有染色体.例如,人类有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人类正常染色体为46条(23对),其中22对称为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第23对称为性染色体,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人的性别遗传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05a8cd31/SYS201708151001189771583127_DA/SYS201708151001189771583127_DA.002.png" width="216" height="2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因此一对夫妇生育了一个女孩,如果他们再生育一个孩子,为女孩的可能性是50%.<br />所以答案是:(1)特定的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相对性状;生殖;(2)Aa;Aa或aa;(3)蛋白质;23;22对+XY;XX;50%.<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还要掌握人类染色体的传递(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请回答下列问题.<br />(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xa0;&#xa0;&#xa0;和&#xa0;&#xa0;&#xa0;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等,都可以看作一个个生态系统.如图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还需要阳光、水分、空气等部分,以及&#xa0;&#xa0;&#xa0; . 图中有机物含量最多的生物是&#xa0;&#xa0;&#xa0; , 它是生态系统中的&#xa0;&#xa0;&#xa0;者.<br />(2)图中共有&#xa0;&#xa0;&#xa0;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了&#xa0;&#xa0;&#xa0; . 如果图中生物所在的这个生态系统被有害农药污染,那么,生物体内含有的农药浓度最高的生物是&#xa0;&#xa0;&#xa0; .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05a8cd31/SYS201708151001193234648929_ST/SYS201708151001193234648929_ST.001.png" width="224" height="9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3)在生态系统中,虽然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xa0;&#xa0;&#xa0;能力;图中,如果大量捕捉野生青蛙和鸟类,一段时间内,会导致蝗虫的数量&#xa0;&#xa0;&#xa0; , 使水稻减产.</p></div></div>
<div><p>【答案】<br />(1)生物;环境;分解者;水稻;生产<br />(2)4;食物网;猫头鹰<br />(3)调节;增加<br />【解析】解:(1)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环境就是生物生存的非生物条件,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植物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是消费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物植物死后的遗体遗物被分解者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盐等,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又被植物体利用.如图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还需要阳光、水分、空气等部分,以及分解者.图中有机物含量最多的生物是水稻,它是生产者.(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叫食物链.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水稻→田鼠→猫头鹰;水稻→鸟类→蛇→猫头鹰;水稻→蝗虫→鸟类→蛇→猫头鹰;水稻→蝗虫→青蛙→蛇→猫头鹰;多条食物链交织在一起叫食物网.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被排出和分解,随着食物链逐级积累,DDT作为一种剧毒物质,猫头鹰的营养级别最高,所以它的体内DDT的含量最多.(3)在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例如:在该生态系统中,如果大量捕捉野生青蛙和鸟类,一段时间内,会导致蝗虫的数量增加,使水稻减产.<br />所以答案是:(1)生物;环境;分解者;水稻;生产;(2)4;食物网;猫头鹰;(3)调节;增加.<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某中学的生物科技活动小组为了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设计了“比较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分布情况”的探究活动.请你帮助完成设计方案,并回答问题.<br />一,提出问题:&#xa0;&#xa0;&#xa0;?<br />二,作出假设:洗手前手上的细菌比洗手后的多.<br />三,制定和实施计划<br />①将9个灭菌、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平均分成三组,每组的培养皿底部贴上相应的标签:洗手前、洗手后、空白对照.<br />②打开培养皿,三位同学分别将手指的5个指尖在贴有“洗手前”标签的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br />③三位同学用肥皂将手洗干净,然后分别将手指的5个指尖在贴有“洗手后”的标签儿的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br />④“空白对照”组&#xa0;&#xa0;&#xa0; . <br />⑤把三种培养你放入37℃恒温箱中培养,一天后观察.<br />⑥用放大镜观察培养皿中细菌的菌落数,并计算&#xa0;&#xa0;&#xa0; . <br />四,请你预测实验结果:&#xa0;&#xa0;&#xa0; . <br />五,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物、植物遗体分解成&#xa0;&#xa0;&#xa0; , 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br />六,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很密切,有的对人类有害,但有的对人类是有益的.如人们往往在制作馒头或面包时,加入&#xa0;&#xa0;&#xa0;菌;利用有些真菌产生的&#xa0;&#xa0;&#xa0;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治疗相应的疾病.</p></div></div>
<div><p>【答案】洗手前与洗手后手上的细菌一样多吗;不做处理;平均值;洗手前培养皿中的细菌菌落多,洗手后培养皿中的细菌菌落少、空白对照组没有菌落;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酵母;抗生素<br />【解析】解:(1)为了“比较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分布情况”,因此提出的问题是:洗手前与洗手后手上的细菌一样多吗?(2)作出假设:洗手前手上的细菌比洗手后的多.(3)制定和实施计划:①将9个灭菌、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平均分成三组,每组的培养皿底部贴上相应的标签:洗手前、洗手后、空白对照.②打开培养皿,三位同学分别将手指的5个指尖在贴有“洗手前”标签的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③三位同学用肥皂将手洗干净,然后分别将手指的5个指尖在贴有“洗手后”的标签儿的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④“空白对照”组不作处理.⑤把三种培养你放入37℃恒温箱中培养,一天后观察.⑥用放大镜观察培养皿中细菌的菌落数,为了减少误差,要计算平均值.(4)预测实验结果:洗手前培养皿中的细菌菌落多,洗手后培养皿中的细菌菌落少、空白对照组没有菌落.(5)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物、植物遗体分解成 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6)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很密切,有的对人类有害,但有的对人类是有益的.如人们往往在制作馒头或面包时,加入 酵母菌;利用有些真菌如青霉菌产生的抗生素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治疗相应的疾病.<br />所以答案是:(1)洗手前与洗手后手上的细菌一样多吗;(3)④不做处理;⑥平均值;(4)洗手前培养皿中的细菌菌落多,洗手后培养皿中的细菌菌落少、空白对照组没有菌落;(5)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6)酵母;抗生素.<br />【考点精析】利用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和科学探究的过程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细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适宜温度、水分、生存空间;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和真菌要氧气生活,有些不要.如:酵母菌发酵不要氧气,是无氧呼吸,乳酸菌制奶也不要氧气;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省宜宾市中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