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改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8.3感觉和感觉器官 练习题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李爷爷小时候得病后,由于用药不当导致耳聋,但经检查发现耳的结构都正常.其耳聋的原因可能是( )</p><p>A. 外界声音过小</p><p>B. 鼓膜受损</p><p>C. 咽鼓管堵塞</p><p>D. 听觉神经或大脑的听觉中枢受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道、耳廓、鼓膜、鼓室、听小骨、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从听觉的形成过程可知:若某人的耳结构完好无损,但没有听觉,说明与听觉有关的神经或听觉中枢受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我们走进和走出电影院时,瞳孔的变化是( )</p><p>A. 有大变小,由小变大 B. 由小变大,由大变小</p><p>C. 由小变大,由小变大 D. 由大变小,由大变小</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看强光时瞳孔缩小,看弱光时瞳孔扩大,这叫做瞳孔对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的意义在于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看近处物体时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使成像清晰。</p><p>在眼球的结构中,瞳孔是光线进出的通道。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是变小的;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是变大的。当人走进电影院时,由于电影院里的光线比外界光线要弱得多,所以瞳孔由小变大。当人走出电影院时,光线变强,所以瞳孔由大变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正在认真学习的你,突然听到老师喊你的名字,听到老师的声音,需要以下结构参与:①听觉神经 ②听小骨 ③外耳道 ④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 ⑤内耳内的听觉感受器 ⑥鼓膜,请你选出听觉产生的正确顺序(  )</p><p>A. ⑥③②⑤①④ B. ③⑥①②⑤④ C. ③⑥②⑤①④ D. ③①②⑥⑤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听觉产生的过程是:外界声波→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导声波)→鼓膜(将声波转换成振动)→通过听小骨放大之后传到耳蜗内耳内的听觉感受器(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听觉神经(传递冲动)→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大脑听觉中枢(形成听觉)。</p><p>听觉产生的过程是:外界声波→耳廓(收集声波)→③外耳道(传导声波)→⑥鼓膜(将声波转换成振动)→通过②听小骨放大之后传到耳蜗内耳内的听觉感受器(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①听觉神经(传递冲动)→④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大脑听觉中枢(形成听觉)。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③⑥②⑤①④。</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不同的人种、眼睛“黑眼珠”的颜色会有不同,有的是棕色的,有的是蓝色的,这是因为( )</p><p>A. 巩膜的颜色不同 B. 视网膜的颜色不同</p><p>C. 虹膜的颜色不同 D. 角膜的颜色不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p><p>A. 巩膜是白色坚硬的,保护眼球,没有不同颜色之分。所以不符合题意; </p><p>B. 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没有不同颜色之分。所以不符合题意;</p><p>C. 虹膜含有许多色素细胞,细胞中色素含量的多少决定了虹膜的颜色。色素含量与皮肤颜色一致,并且与种族的遗传有关系。东方人是有色人种,虹膜中色素含量多,所以眼珠看上去是黑色的;西方人是白色人种,虹膜中色素含量少,基质层中分布有血管,眼珠成浅蓝色。所以符合题意; </p><p>D. 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没有不同颜色之分。所以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的眼有的呈黑色,有的呈蓝色,这跟眼球的哪个结构有关</p><p>A. 虹膜 B. 巩膜 C. 视网膜 D. 脉络膜</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巩膜是眼球外膜的后面部分,白色坚韧,对眼球有保护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脉络膜里色素细胞丰富,有遮光和形成暗室的作用;虹膜中含有许多色素细胞,在这些细胞中所含色素量的多少就决定了虹膜的颜色。色素含量与皮肤颜色是一致的,并且与种族的遗传有关系。东方人是有色人种,虹膜中色素含量多,所以,眼珠看上去呈黑色;西方人是白色人种,虹膜中色素含量少,基质层中分布有血管,所以,看上去眼珠呈浅蓝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视觉形成的正确途径是( )</p><p>A. 物体反射的光线→晶状体→玻璃体→角膜→瞳孔</p><p>B. 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p><p>C. 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瞳孔→玻璃体</p><p>D. 物体反射的光线→瞳孔→玻璃体→角膜→晶状体→视网膜</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形成的,而不是在视网膜上,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p><p>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立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迟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所以视觉形成的正确途径是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B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嚼一块口香糖,主要是为了( )</p><p>A. 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B. 防止听觉感受器受损</p><p>C. 保证声波传至内耳 D. 保证听小骨的正常振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耳的卫生保健,解答时可以从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方面来切入。</p><p>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在短时间内,飞机的高度发生巨大的变化。外界气压也发生巨大变化,而鼓膜内的气压不变,因此容易击穿鼓膜。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务员通常发给每位乘客一块口香糖,嚼口香糖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防止击穿鼓膜。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军沉迷于玩手机微信和电子游戏,不仅学习成绩明显下滑,还致其眼球的某个结构曲度过大且难以恢复而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右图示中的</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3/24/10/13cb4f1e/SYS201903241004489566673193_ST/SYS201903241004489566673193_ST.001.png" width="132"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1 B.2 </p><p>C.3 D.4</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如果我们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使②晶状体的凸度增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④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所以沉迷于上网或电子游戏不仅影响学业,而且会导致眼球的某个结构曲度过大且不能恢复而形成近视。这一结构是如图所示中的②晶状体。故A、C、D错误, B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随处可见“低头族”,长期用耳机听音乐可能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长期玩手机可能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上述两类细胞分别位于( )</p><p>A. 外耳道、虹膜 B. 鼓膜、瞳孔 C. 耳蜗、视网膜 D. 咽鼓管、脉络膜</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由鼓膜、鼓室和听小骨组成,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p><p>(2)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p><p>(3)听觉产生的过程是:外界声波→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导声波)→鼓膜(将声波转换成振动)→耳蜗(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听觉神经(传递冲动)→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大脑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因此感受声波刺激敏感的细胞位于内耳的耳蜗中。</p><p>A. 外耳道是传导声波;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 就是它的颜色。所以不符合题意;</p><p>B. 鼓膜将声波转换成振动。瞳孔能调节眼球的大小,控制进光量,避免强光对眼睛的刺激,使眼睛适应明暗程度不同的环境。所以不符合题意; </p><p>C. 耳蜗有对声音敏感的细胞,能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所以符合题意; </p><p>D. 咽鼓管的主要作用是使中耳内的空气跟外界空气相通,使鼓膜内,外的气压维持平衡,这样鼓膜才能很好的振动。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所以不符合题意; </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的视觉感受器和听觉感受器分别位于( )</p><p>A.瞳孔和耳蜗 B.晶状体和鼓膜</p><p>C.视网膜和耳蜗 D.半规管和听小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 人的听觉感受器和视觉感受器分别位于耳蜗和视网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在越来越多的同学因为读书写字姿势不正确导致形成近视眼,下列与近视的形成原因亦或预防无关的是( )</p><p>A. 晶状体曲度过小 B. 眼球前后径过长</p><p>C. 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 D. 不要在强光下看书</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p><p>为了预防近视,需要注意: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保持33厘米;看书一小时后休息,要远眺几分钟;不要在直射强光下、光暗的地方和走路时看书。还应做到认真做眼保健操和不在躺卧时看书等。</p><p>故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眼球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2/08/605761c5/SYS201906020831100308736027_ST/SYS201906020831100308736027_ST.001.png" width="189" height="1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4是虹膜,可以调节晶状体使人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p><p>B. 2是晶状体,像一个凸透镜,对光线起折射作用</p><p>C. 1是角膜,俗称白眼球,有保护作用</p><p>D. 8是视网膜,能接受光线刺激产生视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根据图中表示眼球结构示意图可知:1角膜,2晶状体,3瞳孔,4虹膜,5睫状体,6巩膜,7脉络膜,8视网膜,9玻璃体。</p><p>A. 4是虹膜,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A错误;</p><p> B. 2是晶状体,像一个凸透镜,对光线起折射作用,B正确;</p><p>C. 1是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白色、坚韧,有保护作用的是6巩膜,C错误;</p><p>D. 8是视网膜,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但不能产生视觉,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为眼球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2/08/605761c5/SYS201906020831101499256133_ST/SYS201906020831101499256133_ST.001.png" width="180"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透明、有弹性、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是图中的________。</p><p>(2)视觉形成过程中,物像在图中________上形成,其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p><p>(3)“黑眼球”指_____,其中央的小孔为图中的________,可调节进入眼球的光线。</p><p>(4)眼睛近视时应配________透镜。</p></div></div>
<div><p>【答案】晶状体 视网膜 虹膜 瞳孔 凹透镜 </p><p>【解析】</p><p>根据图中表示眼球结构示意图可知:1虹膜,2瞳孔,3角膜,4晶状体,5巩膜,6脉络膜,7视网膜,8视神经,9玻璃体。</p><p>(1)(2)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过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4晶状体和9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立的物像。7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8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p><p>(3)巩膜是白色坚韧的,对眼球由保护作用,被称为白眼球;中国人虹膜的颜色是黑色的,通常被称为黑眼球,1虹膜的中央有2瞳孔。</p><p>(4)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4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过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看不起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近视。眼睛近视时应配凹透镜。</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近视通常是由于眼球的________的凸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________ , 导致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配戴________镜矫正.</p></div></div>
<div><p>【答案】长;凹透;</p><p>【解析】</p><p>试题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使光线发散的凹透镜进行矫正。</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眼球的外层透明的部分是________ ,有聚光作用;能调节瞳孔大小的结构是________ ;具有感光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 角膜 虹膜 视网膜</p><p>【解析】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8/10/75b6ed3a/SYS201904081032014653552145_DA/SYS201904081032014653552145_DA.001.png" width="419" height="2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邻居张爷爷的耳朵听不见声音,医院检查结果是,耳的各部分结构没有问题。明明百思不得其解,既然耳朵本身没有问题,怎么就会听不见声音了呢?根据本节你掌握的知识,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吗?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因为听觉的形成不是在耳内形成的,要最终在大脑的听觉中枢形成,张爷爷可能是听神经或者是听觉中枢出现了病变,所以听不见声音。</p><p>【解析】</p><p>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因为听觉的形成不是在耳内形成的,要最终在大脑的听觉中枢形成,张爷爷可能是听神经或是听觉中枢出现了病变,所以听不见声音。</p><p>因为听觉的形成不是在耳内形成的,要最终在大脑的听觉中枢形成,张爷爷可能是听神经或是听觉中枢出现了病变,所以听不见声音。</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课铃响了,你匆匆地跑出教室,直奔食堂。你看到了饭菜的颜色,闻到了饭菜的气味,尝到了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了馒头的温热……请据下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7/10/ae98b39b/SYS201904171035533415267023_ST/SYS201904171035533415267023_ST.001.png" width="375" height="1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你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是因为光线经过________的折射,成像在________上,并最终形成了视觉,视觉形成的部位在________ 。 </p><p>(2)你能够听到下课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________的振动,刺激了________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并最终产生了听觉。 </p><p>(3)交通信号,主要靠视觉来感知。在路口遇到红灯,立即停止前行,这是一种________反射,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不闯红灯,是安全出行的保障。 </p><p>(4)晕船、晕车与耳的前庭和________的功能异常有关。 </p><p>(5)“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这个谜语的谜底是眼睛,其中“黑葡萄”指的是_____。 </p><p>(6)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或电子游戏,不但会影响学业,而且因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屏幕导致________的曲度过大且不能恢复原状,形成的物像会落在________的前方造成近视。近视眼可以通过佩戴________进行矫正。 </p><p>(7)有的失明者,经检查眼球的结构完整无损,但看不见周围的物体,请你推断,原因可能是________或________ 发生了病变。</p></div></div>
<div><p>【答案】4 晶状体 7 视网膜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11 鼓膜 9 耳蜗 复杂 反射弧 半规管 1 虹膜 4 晶状体 视网膜 凹透镜 视神经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p><p>【解析】</p><p>观图可知:1睫状体,2瞳孔,3角膜,4晶状体,5巩膜,6脉络膜,7视网膜,8半规管,9耳蜗,10鼓室,11鼓膜。</p><p>(1)饭菜反射的光线经过4晶状体的折射作用,落到7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7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p><p>(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11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9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p><p>(3)红灯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经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发出的冲动又经传出神经传导到腿部肌肉,肌肉收缩完成了踩刹车的动作,这是一种复杂反射;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p><p>(4)晕船、晕车与耳的前庭和半规管的功能异常有关。</p><p>(5)“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这个谜语的谜底是眼睛,其中“黑葡萄”指的是1虹膜。</p><p>(6)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p><p>(7)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如果眼球结构完整,视神经或者视觉中枢发生病变,仍然可以导致失明的。视神经发生病变使物像的刺激传递不到大脑,视觉中枢发生病变不能形成视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为耳的结构图,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c19da0ac/SYS201712310115199908197329_ST/SYS201712310115199908197329_ST.001.png" width="387"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某同学乘船到大连,可是他乘船不久就感到头晕、目眩、恶心。这是因为内耳中的[ ]_______和[ ]_______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导致的。这两种结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p><p> </p><p>(2)挖“耳屎”是不良的习惯,易将图中的_______损伤。听觉感受器位于图中的_________所指的结构。听觉形成的部位___________(填数码)</p><p>(3)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_________或___________。使[ ]______内外的气压保持______,以免震破[ ]________而失去听觉。</p><p> </p></div></div>
<div><p>【答案】 5半规管 7前庭 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3 6 9 张口 闭嘴、堵耳 3鼓膜 平衡 3鼓膜</p><p>【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②是外耳道,引导声波传至鼓膜;③是鼓膜;⑤半规管;⑥耳蜗;⑦前庭;⑧咽鼓管;⑨大脑皮层听觉中枢;⑩小脑,(1)5半规管和7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传入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有些人晕船、晕车的原因;(2)某人用尖锐的器具掏挖“耳屎”,这个过程只会在外耳道,外耳道与中耳的交界处是鼓膜,不小心戳穿鼓膜,导致声音不能引起鼓膜的震动或震动减弱,致使听力下降导致耳聋,6是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经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9大脑皮层的听觉中中枢形成听觉;(3)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