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张双楼矿校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其特点是( )</p><p>A.都对生存有利 B.不能遗传给后代</p><p>C.都对生存有害 D.能遗传给后代</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变异有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因此变异不一定都是有利的,A不正确;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能遗传给后代,B错误;变异有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因此变异不一定都是有害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能遗传给后代,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神舟”飞船每次太空之旅都会搭载一些植物的种子,以期获得优良的新品种,这是利用太空的各种条件( )。</p><p>A. 改变这些植物的某些性状 B. 改变这些植物的营养成分</p><p>C. 淘汰这些植物的某些不良性状 D. 诱导这些植物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的差异。</p><p>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植物种子上天后,在太空环境下,由于失重和宇宙射线影响,种子发生了基因突变,改变了种子的遗传物质,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几种变异中,可遗传的是( )。</p><p>A. 长在阴暗处的植物叶色变黄 B. 高杆小麦杂交后代出现了矮秆小麦植株</p><p>C. 举重运动员的手臂越来越粗壮 D. 肥水充足处的大豆植株高</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p><p>长在阴暗处的植物叶色变黄、举重运动员的手臂越来越粗壮、肥水充足处的大豆植株高大都是由于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高杆小麦杂交后代出现了矮秆小麦植株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变异,因此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变异实例中,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p><p>A. 人的体细胞中若多一条21号染色体,将表现为先天愚型</p><p>B. 把相同的小麦种子,播种在水肥条件不同的环境里,所结子粒的饱满程度不同</p><p>C. 运用太空育种技术培育的太空椒个大、口感好</p><p>D. 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p><p>人的体细胞中若多一条21号染色体将表现为先天愚型、运用太空育种技术培育的太空椒个大口感好、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把相同的小麦种子,播种在水肥条件不同的环境里,所结籽粒的饱满程度不同,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初的生命生活在</p><p>A. 陆地 B. 天空</p><p>C. 原始海洋 D. 原始大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原始大气不含有</p><p>A. 甲烷 B. 氢气 C. 氧气 D. 水蒸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埋藏在地层中,可以作为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是( )</p><p>A.遗骨 B.遗迹 C.贝壳 D.化石</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的直接的证据,通过对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的研究,能够比较直观地了解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和规律;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这说明现在的各种生物是由原始生命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变化而来的,而不是一次在地球上出现的;始祖鸟化石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说明了鸟类和爬行类之间具有亲缘关系;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通过对生物化石的研究,不能推测的是( )</p><p>A. 生物进化的趋势 B. 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p><p>C. 生物的生存年代 D. 无机物能形成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并不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化石,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所以可以根据对生物化石的研究,推测生物进化的趋势,看出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估计生物的生存年代,但是通过化石无法知晓无机物能否形成有机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哺乳动物起源于</p><p>A. 古代两栖类 B. 古代鱼类 C. 古代爬行类 D. 古代鸟类</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鸟类和哺乳类是两个独立的分支,都是起源于爬行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的金鱼品种是世界上最多的,形成这么多金鱼品种的原因是</p><p>A.金鱼适应不同的环境 B.我国水域辽阔</p><p>C.自然选择的结果 D.人工选择的结果</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工选择是指通过人类的不断选择而形成新品种的过程,其结果是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金鱼起源于我国,经过长时间培育,品种不断优化,现在世界各国的金鱼都 是直接或间接由我国引种的。作为世界上最有文化内涵的观赏鱼,它在国人心中很早就奠定了其国鱼之尊贵身份。所以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 果。而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金鱼体态臃肿,行动缓慢,切颜色鲜艳,难以逃避天敌的捕杀以及捕到足够的食物,在自然界中难免被淘汰。因此众多金鱼品种的 形成是由于人工选择的结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古猿进化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姿态改变是( )</p><p>A. 直立行走 B. 会用火煮食物 C. 制造工具 D. 产生语言</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p><p>最初的森林古猿是栖息在树上生活的。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变化,森林减少,在树上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为现代的人类。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在与环境斗争的过程中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越来越发达,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并形成了社会。而一直生活在树上的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步形成现代的类人猿。因此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所以,从古猿进化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能够直立行走。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得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和手更加灵巧,古猿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因此,直立行走是从古猿进化到人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p><p>A. 体液中的吞噬细胞 B.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p><p>C. 皮肤和黏膜 D. 淋巴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功能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1/08/af44e2f9/SYS201905310835001642998556_DA/SYS201905310835001642998556_DA.001.png" width="387" height="2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粘膜、纤毛。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抗原是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抗体是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质。因此,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粘膜,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传染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p><p>A.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B. 只要是传染病就一定能流行</p><p>C. 传染病能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 D.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据此解答。</p><p>人类的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的特点,A正确;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B错误;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C正确;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类利用病毒为自己服务的实例是( )。</p><p>A. 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 B. 给高烧患者注射青霉素</p><p>C. 用噬菌体治疗烧伤患者的化脓性感染 D. 给健康人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p><p>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属于人类利用病毒为自己服务的实例,A不符合题意;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是利用青霉素直接杀死和抑制细菌的繁殖,从而病人康复的,青霉素是由青霉菌产生的,青霉菌属于细菌,故B符合题意;利用细菌病毒(噬菌体)寄生在细菌细胞内,消耗细菌的营养物质,导致细菌死亡原理,来利用噬菌体消灭绿脓杆菌,C不符合题意;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是灭火的或杀毒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注射到人体内,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抗体,抗体消灭病毒后,抗体仍然存留体内,以后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侵入的时,抗体直接杀死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人就不在患流行性乙型脑炎了,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天气反复无常时,同学们易患感冒。下列做法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p><p>A. 感冒后服用的药物越昂贵,见效越快</p><p>B. 引起感冒的病原体是细菌</p><p>C. 某同学注射了感冒疫苗,也有可能会感冒</p><p>D. 长时间用药,病毒产生抗药性,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p><p>感冒后服用的药,要有针对性,对症下药如抗病毒药物,不是药越昂贵,见效越快,A错误;引起感冒的不是细菌,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通过自我复制繁殖,B错误;流感疫苗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流感病毒的抗体,是特异性免疫,只对特定的流感病毒有效,而流感病毒有60多种,因此注射了感冒疫苗,也有可能会感冒,C正确;长时间用药,细菌产生了抗药性是人体内的环境对病毒起了选择作用,是自然选择不是人工选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传染病流行环节的角度分析,引起人感染禽流感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称为( )。</p><p>A. 传染源 B. 传播途径 C. 病原体 D. 易感人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p><p>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是H7N9禽流感病毒,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没有细胞结构,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器官移植的困难主要是人体对移植异体器官的排斥,这是因为对于人体来说,植入异体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 )。</p><p>A. 病原体 B. 抗原 C. 抗体 D. 受损伤的组织</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器官移植是将一个人健康的器官移植到病人体内的复杂手术,目的是替换病人因疾病丧失功能的器官。</p><p>抗原是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移植到人体内的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抗原,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成活。移植他人的器官时,需要进行抗免疫治疗,否则移植不会成功,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一组是 ( )</p><p>A. 白化病和近视 B. 水痘和地方性甲状腺肿</p><p>C. 色盲和艾滋病 D. 急性结膜炎和足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白化病属于遗传病,近视是用眼不当造成的,都不属于传染病,A错误;水痘属于传染病,糖尿病不属于传染病,B错误;色盲属于遗传病,艾滋病属于传染病,C错误;急性结膜炎、足癣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都属于传染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构成病毒的外壳和核心的组成成分分别是( )。</p><p>A. 脂类、蛋白质 B. .脂类、核酸</p><p>C. 蛋白质 、核酸 D. 核酸 、蛋白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本题考查的是病毒的结构特点,病毒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微生物。</p><p>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简单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一般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组成,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措施或方法中,其主要目的是使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是( )。</p><p>A. 注射青霉素以消炎 B. 用消痛酊为扭伤的部位止痛</p><p>C. 饮用正柴胡冲剂治疗感冒 D. 注射H1N1型禽流感病毒疫苗</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是免疫的概念,以及抗原和抗体的概念。</p><p>免疫是人体一种生理功能,通过免疫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称为抗原,抗原一般情况下指的是病原体,注射疫苗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获得免疫。注射青霉素以消炎,饮用正柴胡冲剂治疗感冒,用消痛叮为扭伤的部位止痛,不能使人体产生抗体,可见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些人吃了虾、蟹等海鲜食物后,会出现全身皮肤瘙痒、起风疹块等过敏症状。导致这种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 )。</p><p>A. 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过高 B. 免疫力下降</p><p>C. 免疫系统的自身稳定功能异常 D. 免疫监视功能丧失</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p><p>免疫的功能包括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当免疫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疾病;例如防御感染的功能过强时,对进入人体内的某些药物和食物会发生过敏反应,当自身稳定的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免疫监视功能异常时人体可能会发生肿瘤,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为了控制手足口病,对手足口病患者必须隔离治疗,这种做法属于( )</p><p>A.保护易感人群 B.控制传染源</p><p>C.控制病原体 D.切断传播途径</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对手足口病病人必须隔离治疗,这种做法属于控制传染源。</p><p>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每年秋冬季节给青少年接种流脑疫苗,这是为了( )</p><p>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p><p>C. 保护易感人群 D. 杀灭体内流脑病毒</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传染病流行需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br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每年秋冬季节给青少年接种流脑疫苗,是给健康的人接种,让他们体内产生抗体,从而达到预防该传染病的目的,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天门市中小学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增强了学生体质,提高了对疾病的抵抗力,这种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属于 ( )</p><p>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p><p>C. 保护易感人群 D. 以上都不是</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开展了阳光体育活动,增强了学生体质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艾滋病患者的体内,通常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是( )。</p><p>A. 血液 B. 乳汁 C. 精液 D. 以上三者都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后期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p><p>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因此在艾滋病患者的液体中,在艾滋病患者的血液、泪液、唾液中都含有艾滋病病毒,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制备蛇毒抗毒血清时,需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p><p>A.特异性免疫,抗原 B.非特异性免疫,抗原</p><p>C.特异性免疫,抗体 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蛇毒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蛇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后天获得的,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因此是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传染病的传染源是( )。</p><p>A. 病原体 B. 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p><p>C. 病人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D. 传播疾病的生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p><p>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可见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隔离传染病病人的主要目的是( )。</p><p>A. 消灭传染源 B. 控制传染源 C. 保护易感人群 D. 切断传播途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控制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传染病要想在人群中流行起来,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三个环节。所谓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针对传染源所采取的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针对传播途径所采取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针对易感人群所采取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隔离传染病病人的主要目的控制传染源,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防止艾滋病传人我国,我国政府决定停止进口一切外国血液制剂,这种预防措施是( ) A.控制传染源</p><p>B.切断传播途径</p><p>C.保护易感人群</p><p>D.保护传染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艾滋病属于血液传染病,血液制剂可能含有艾滋病病毒,患者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制剂后,可能患艾滋病。血液制剂属于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健康人的一个途径,停止进口一切外国血液制剂,应属于切断传播途径。</p><p>考点: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界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现象( )</p></div></div>
<div><p>【答案】正确</p><p>【解析】</p><p>试题分析: 遗传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性状上的相似;变异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普遍的特性。故本题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种昆虫的浅色个体栖息在没有被污染的浅色树干上,容易被鸟类发现( )</p></div></div>
<div><p>【答案】错误</p><p>【解析】</p><p>试题分析: 拟态在演化生物学里,指的是一个物种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与另一种成功物种相似的特征,以混淆另一方(如掠食者)的认知,进而远离或靠近拟态物种。某种昆虫的浅色个体栖息在浅色树干,起到一种保护作用,不易被鸟类发现。故本题说法不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抵御疾病的第一、二道防线是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种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功能。</p><p> </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指的是皮肤和黏膜,皮肤能抵挡病原体的入侵,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而特异性免疫是人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p><p>故答案为: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通常一种抗体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p><p>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p><p>当病原体(细菌、病毒、异物等)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抗原,一定的抗体只能够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因此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免疫功能对维护人体健康很重要,因此人的免疫功能越强越有利于健康。</p><p> </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解答:</p><p>免疫的功能包括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当免疫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疾病;例如防御感染的功能过强时,对进入人体内的某些药物和食物会发生过敏反应,当自身稳定的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免疫监视功能异常时人体可能会发生肿瘤 。在免疫的监控功能低下时,甚至还可导致癌症病变或发生免疫缺陷病,如细胞免疫缺陷病,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等 。当人体免疫功能过强时,会产生过敏状态,导致机体发生“变态反应”,即通常所说的“过敏”反应,最常见的诸如皮炎、荨麻疹、哮喘、紫癜、甲状腺炎等等;当人体免疫功能过强时,机体免疫系统还会发生“自残”行为,常常把自身的正常组织细胞误以为外来入侵病原体而将其破坏,即通常所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等 。这时,我们不仅不能为机体提高免疫力,在治疗的时候往往用的都是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细胞毒药物、化疗药物等等 。如果一味强调提高免疫力,那么对这些病人不仅无益,更是祸害无穷 。</p><p>故答案为: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泪液、唾液属于第二道免疫防线。(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p><p>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图:</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1/08/af44e2f9/SYS201905310835025434782666_DA/SYS201905310835025434782666_DA.001.png" width="389" height="2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人的泪液和唾液能杀死多种病原体,它们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故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菌、病毒、移植的器官、花粉、灰尘等都属于抗原。(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p><p>当病原体(细菌、病毒、异物等)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抗原。</p><p>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抗原。细菌、病毒、植器器官、花粉、灰尘等都是能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都属于抗原,故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共进晚餐会被感染艾滋病。(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p><p>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皮肤粘膜破损或炎症溃疡的渗出液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故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题干的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乙肝属于消化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p><p>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依据传播途径的不同,人类传染病可分为四类: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p><p>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可以将人类传染病分为四类:</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1/08/af44e2f9/SYS201905310835028667202619_DA/SYS201905310835028667202619_DA.001.png" width="428" height="1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可见:乙肝主要是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的,属于消化道传染病,故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是豌豆花色的遗传图解,请根据分析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1/08/af44e2f9/SYS201905310835030188651133_ST/SYS201905310835030188651133_ST.001.png" width="400" height="1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豌豆的亲代都是紫花,而后代中出现了白花,这种现象在生物上称为__________;豌豆的紫花和白花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p><p>(2)根据豌豆紫花和白花在亲代与后代的表现规律可以判断出___________是隐性性状。</p><p>(3)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则亲代紫花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后代白花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p><p>(4)豌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____________存在的,其中一个来自_________,另一个来自___________,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的数目要___________。</p><p>(5)若用开紫花的豌豆与开白花的豌豆杂交,有关后代的说法肯定正确的是(______)</p><p>A.全部开紫花 B.开白花和开紫花的都有</p><p>C.开白花和开紫花的比例为1:1 D.以上三项都可能存在</p></div></div>
<div><p>【答案】变异 相对性状 白花 Bb和Bb bb 成对 父方 母方 减少一半 C </p><p>【解析】</p><p>(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p>(1)豌豆的亲代都是紫花,而后代中出现了白花,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 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相对性状。</p><p>(2)亲代都是紫花,后代是紫花和白花,表明紫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因此根据豌豆紫花和白花在亲代与后代的表现规律可以判断出白花是隐性性状。</p><p>(3)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则紫花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白花的基因组成是bb。亲代紫花豌豆遗传给后代白花(bb)豌豆的基因一定是b,因此亲代紫花豌豆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1/08/af44e2f9/SYS201905310835030188651133_DA/SYS201905310835030188651133_DA.001.png" width="303"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从遗传图解看出,亲代紫花的基因组成是Bb和Bb;后代中白花的基因组成是bb。</p><p>(4)豌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其中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母方,形成生殖细胞时,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彻底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因此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的数目要减少一半。</p><p>(5)据(3)可见:子一代的基因组成是Bb,白花的基因组成为bb,子一代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进行杂交,遗传图解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1/08/af44e2f9/SYS201905310835030188651133_DA/SYS201905310835030188651133_DA.002.png" width="150" height="1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可见C正确。</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