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生物 8.传染病和免疫 章节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能传播艾滋病的途径是( )</p><p>A.不安全性行为</p><p>B.饮食和接触</p><p>C.输入含HIV的血液制品</p><p>D.已感染HIV的妇女哺乳婴儿</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所以不能传播艾滋病的途径是饮食和接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传染源的是( )</p><p>A. 蛔虫    B. 狂犬病毒 C. 带有乙肝病毒的人 D. 体内带有疟原虫的蚊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p><p>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蛔虫、狂犬病毒,都是病原体,AB错误;带有乙肝病毒的人,属于传染源,C正确;体内带有疟原虫的蚊子属于传播途径,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不能随地吐痰的原因是</p><p>A. 以免污染地面 B. 痰里含有大量的细菌</p><p>C. 痰里含有大量病菌 D. 气管内分泌的粘液脏</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痰的主要成分是尘粒、细菌和粘液。随地吐痰会传播疾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甲与乙是同班同学,由于甲得了流感而乙被传染也得了流感,那么乙在得流感前、后的身份分别属于( )</p><p>A. 传染源、传播途径 B. 传播途径、易感者 C. 易感者、传染源 D. 易感者、传播途径</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甲得了流感而使乙也得了流感,乙在患病前对该病缺乏免疫力,所以属于易感者;患传染病的患者,能够散播病原体,所以属于传染源。后来乙患病后成为患者,能够散播病原体,所以成为传染源。</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同学们从出生开始,就陆续接种各种疫苗以提高免疫能力。接种的疫苗和接种疫苗所属的免疫类型分别是( )</p><p>A. 抗原、特异性免疫 B. 抗体、特异性免疫</p><p>C.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D.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从出生开始,就陆续接种各种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H7N9禽流感传染病的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禽流感病毒,它能从禽类传染给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p><p>A. H7N9禽流感病原体的细胞结构很简单,没有细胞核</p><p>B. 侵入人体的H7N9禽流感病原体属于抗原</p><p>C. H7N9禽流感传染病是人体遗传物质发生变异而造成的疾病</p><p>D. 与H7N9禽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者均属于传染源,必须进行隔离观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A、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有原虫和嚅虫,病原体属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为动植物和人,H7N9禽流感病毒被称为病原体,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它生物体内,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p><p>B、抗原是指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的基本能力是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免疫原性又称为抗原性,是指能够刺激机体形成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反应原性是指能与由它刺激所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所以,侵入人体的H7N9禽流感病原体属于抗原,故B正确,符合题意;</p><p>C、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H7N9禽流感可以在禽间流传所以为传染病,而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p><p>D、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因此H7N9禽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者不一定都是传染源,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于得了艾滋病的人来说,艾滋病病毒属于( )</p><p>A. 病原体 B. 易感人群 C. 传播途径 D. 传染源</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p><p>病原体是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等,艾滋病病毒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A正确;易感人群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B错误;传播途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C错误;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学生已经得过麻疹,就不需要打疫苗,今后一般也不会得麻疹,这是因为( )</p><p>A. 计划免疫 B. 先天性免疫</p><p>C. 非特异性免疫 D. 特异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ac575fca/SYS201901041729186291200818_DA/SYS201901041729186291200818_DA.001.png" width="269"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p><p>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学生已经得过麻疹,就不需要打疫苗,今后一般也不会得麻疹,这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04年11月30日,佩带爱心红丝带的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北京佑安医院的艾滋病房,主动和一位艾滋病患者握手并鼓励他好好治疗。我们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应该是 </p><p>A.要与他们亲密接触,共同生活 </p><p>B.他们得的是传染病,应该将他们与世隔离</p><p>C.不能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和说话,要远离他们 </p><p>D.要对他们宽容、理解、同情,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略</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面关于艾滋病认识错误的是</p><p>A.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p><p>B.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p><p>C.HIV可通过血液制品传播</p><p>D.该病成年人居多,与青少年无关</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A、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严重危害人体的免疫系统.</p><p>B、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p><p>C、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HIV可通过血液制品传播.</p><p>D、该病属于传染病,与年龄无关,成年人、青少年均有感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205例,确诊为H7N9禽流感的患者必须隔离治疗,该措施属于( )</p><p>A. 控制传染源 B. 消灭病原体 C. 保护易感染人群    D. 切断传播途径</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H7N9型禽流感患者属于传染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关闭活禽宰杀点,这两项措施分别属于传染病预防中的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因此对确诊为H7N9禽流感的患者必须隔离治疗,该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能引起免疫反应的是( )</p><p>A. 注射葡萄糖     B. 注射生理盐水    C. 口服抗菌药物   D. 注射破伤风疫苗</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制剂,疫苗失去了致病性,但保留了病原菌的抗原性,人体注射疫苗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使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免疫是人体一种生理功能,通过免疫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糖类是人类能量的主要供能物质,注射葡萄糖液可使人获得能量,不能使人产生抗体,故A错误;口服抗菌素药主要是为了杀菌,不能使人产生抗体,故B错误;注射生理盐水能维持人的代谢平衡,不能使人产生抗体,故C错误;破伤风系由破伤风杆菌的感染所致,破伤风针含有弱化的破伤风类毒素,能引起人体产生抵抗破伤风杆菌抗体.故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蛔虫寄生在人的________里,它的生殖能力________,但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p></div></div>
<div><p>【答案】小肠 强 </p><p>【解析】</p><p>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p><p>蛔虫是一种寄生在消化道内的蠕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它的生殖能力强,成虫产大量的卵隨粪便排出体外,虫卵经七天后发育成侵袭性虫卵,如果这时人吃了它污染的瓜果、蔬菜,进入肠道,幼虫会破卵而出,钻破消化道壁的血管。隨血液循环进入肺,钻破血管,在肺中继续发育长大,长大后它会顺气管上爬到咽喉,再随食道到消化道内,但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为控制“埃博拉”的扩散,需采取如下措施:①要加强出入境检疫; ②对可疑病人及时确症,并进行隔离治疗③积极研制疫苗等等</p><p>(1)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体是________;</p><p>(2)措施②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属于________ (选填“控制传染源”或“保护易感人群”)。</p><p>(3)如图表示将抗原注射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第8天,若再次注射抗原X,图中表示相应抗体产生量的曲线是________ (选填“B”、“C”或“D”)。</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2/08/605761c5/SYS201906020831525461227220_ST/SYS201906020831525461227220_ST.001.png" width="195"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埃博拉病毒 控制传染源 B </p><p>【解析】</p><p>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1)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因此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体是埃博拉病毒。</p><p>(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可疑病人适于传染源,因此措施②对可疑病人及时确症,并进行隔离治疗,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属于控制传染源。</p><p>(3)如图表示将抗原注射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第8天,若再次注射抗原X,体内抗体的产生较第一次快、量多且持续时间长,因此图中表示相应抗体产生量的曲线是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请根据以下调查分析回答</p><p> 肝炎患者用的碗筷要同家人分开,否则容易使家人染上肝炎,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否则容易使顾客染上肝炎,流感、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p><p>(1)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肝炎患者属于___________,肝炎患者用的碗筷要同家人分开,其目的是切断___________________。</p><p>(2)患过甲肝或接种过甲肝疫苗的人,能够抵抗甲肝病毒的再次侵袭,但对乙肝病毒却不起作用,此种免疫的特点是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这种免疫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p><p> </p></div></div>
<div><p>【答案】 传染源 传播途径 特异</p><p>【解析】(1)肝炎患者能够向外散播病原体,故属于传染源;餐具、碗筷上可以带有肝炎病毒,将其消毒,杀死病毒,防止通过餐具碗筷传染给健康人,故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p><p>(2)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某种抗体只与刺激它产生的那种抗原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抗原被清除后,相应的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就会很快被体内存留的抗体按同样的方式加以清除,从而起到预防传染病的作用。故患过甲肝或接种过甲肝疫苗的人,能够抵抗甲肝病毒的再次侵袭,主要是他们获得了针对甲肝病毒的抗体,并且只对甲肝有抵抗作用,不能抵抗乙肝病毒。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叫做特异性免疫。</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