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31:18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脆甜的冬枣肉、香香的西瓜籽、营养丰富的花生仁分别是由下列哪项发育而来(   )</p><p>A. 受精卵、子房壁、胚珠    B. 胚珠、受精卵、子房壁</p><p>C. 子房壁、胚珠、受精卵    D. 子房壁、受精卵、胚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一朵完整的花经过传粉、受精后,花萼、花瓣、雄蕊、柱头等结构逐渐凋落,只有子房逐渐膨大,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p><p>子房经过传粉受精后的发育情况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1/08/ae666283/SYS201905310836329188374584_DA/SYS201905310836329188374584_DA.001.png" width="386"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冬枣肉属于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西瓜籽属于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花生仁属于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故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4/09/a30092ee/SYS201904240926279497554746_ST/SYS201904240926279497554746_ST.001.png" width="294" height="1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两种种子的营养物质都储存在④中</p><p>B. 两种种子结构的区别之一是④的数量不同</p><p>C. 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结构是③</p><p>D. 两种种子中新植物的幼体都由①②③④⑤组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菜豆种子中①是胚轴、②是胚根、⑤是种皮、③是胚芽、④是子叶;玉米种子中⑥是胚乳、④子叶、③是胚芽、①是胚轴、②是胚根,⑤种皮和果皮。</p><p>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里,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A错误;菜豆种子的子叶2片,玉米种子的子叶1片,B正确;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结构是⑥胚乳,C错误;新植物的幼体是胚,由①胚轴、②胚根、③胚芽、④子叶组成,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梅、兰、竹、菊,自古就是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四君子”,梅花——象征高洁的品格;兰花——象征淡泊的品质;竹——象征刚正不阿的性格,;菊花——象征隐士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p>A. 菊花之所以在秋天开花,与秋天的温度较低有直接关系</p><p>B. “笋有多大,竹有多粗”是因为竹子没有形成层</p><p>C. 梅与菊属于双子叶植物,兰与竹属于单子叶植物</p><p>D. 花团锦簇的菊花是由许多小花构成的花序</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本题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茎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等知识。</p><p>影响植物开花的主要因素有光照和温度。菊花之所以在秋天开花,与秋天的温度较低和光照强度有直接关系,A错误;</p><p>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单子叶植物茎不能逐年加粗,是因为没有形成层,所以,竹笋初钻出土面就有了与长成后同样的粗细,B正确;</p><p>梅与菊属于双子叶植物,兰与竹属于单子叶植物,C正确;</p><p>花在总花柄上有规律的排列方式称为花序。花团锦簇的菊花是由许多小花构成的花序,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甘薯用途广泛,浑身上下都是宝,其单位面积生长时间内的产量较高,甘薯是许多地区生产燃料酒精的主要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甘薯的生殖方式一般为无性生殖,植株淀粉含量丰富的器官是根</p><p>B. 在利用淀粉生产酒精的过程中,先后用到霉菌、酵母菌两种微生物</p><p>C. 甘薯可食用,其成分在人体内进行化学性消化的最初场所是口腔</p><p>D. 烤地瓜香甜可口,地瓜中的淀粉来自根细胞利用无机物合成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题目,涉及植物的繁殖方式、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造中的应用、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等内容,逐一分析解答。</p><p>甘薯一般是用甘薯的茎进行扦插繁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繁殖;甘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淀粉主要储存在根内,A正确;</p><p>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制造中有重要作用,如酿酒要用到霉菌和酵母菌,霉菌先把淀粉转化成葡萄糖,酵母菌发酵再把葡萄糖分解,产生酒精,B正确;</p><p>甘薯可食用,其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首先在人体的口腔中被消化成麦芽糖,最终在小肠中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C正确;</p><p>地瓜中的淀粉来自叶肉细胞利用无机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右图是对几种动物的相同点进行比较归纳(圆圈交叉部分为相同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1/08/ae666283/SYS201905310836334554741641_ST/SYS201905310836334554741641_ST.001.png" width="150"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Ⅰ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p><p>B.Ⅱ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p><p>C.Ⅲ是有辅助呼吸器官的生物</p><p>D.Ⅳ是完全变态发育</p></div></div>
<div><p>【答案】 C</p><p>【解析】</p><p>试题A、家鸽和蝗虫都是生活在陆地上,具有适应陆地生活的结构特点,都是真正的陆生动物,A正确;</p><p>B、家鸽和蝗虫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青蛙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B错误;</p><p>C、青蛙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家鸽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但是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C错误;</p><p>D、青蛙的发育是变态发育,经过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蝗虫的发育进过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其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不大,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D错误。</p><p>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家鸽、蝗虫和青蛙的特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表示新生命的孕育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1/08/ae666283/SYS201905310836335374515898_ST/SYS201905310836335374515898_ST.001.png" width="143" height="1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卵细胞是在①中产生的</p><p>B. 精子在②中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p><p>C. 胎儿的性别,决定于怀孕的那一刻,与精子中的性染色体种类有关</p><p>D. 胎儿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观图可知:①卵巢,②输卵管,③子宫,④子宫内膜。</p><p>卵细胞是在①卵巢中产生的,A正确;</p><p>精子在②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B正确;</p><p>胎儿的性别形成于受精的那一刻,与精子中的性染色体种类有关,C错误;</p><p>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踏入东营市垦利县西宋乡万亩桃园,粉红色的桃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现有基因组成分别为TT、Tt、tt的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桃树,将乙的带芽枝条嫁接到甲树上,枝条成活并在开花后授以丙品种的花粉,所得种子种植后的桃树的基因组成是(&#xa0;)</p><p>A. TT或tt    B. 有TT、Tt、tt三种    C. 只有Tt    D. 有Tt和tt两种</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嫁接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性状的稳定,据此答题。</p><p>由分析可知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乙是接穗,则得到的桃可食部分的性状就相似于乙Tt;授以丙tt的花粉,经过受精之后形成受精卵的基因是Tt或tt。</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同学们学习了《生命起源与进化》后总结的观点,你认为错误的一项是(    )</p><p>A. 某些原始的单细胞藻类进化为原始的苔藓和蕨类植物</p><p>B. 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原始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p><p>C. 研究细胞色素C可以断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以及推断生物进化的历程</p><p>D. 米勒的实验可以说明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p><p>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因此,原始的单细胞藻类进化为原始的苔藓和蕨类植物,A正确;</p><p>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B正确;</p><p>研究细胞色素C可以断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但不能推断生物进化的顺序,C错误;</p><p>米勒的实验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棵杨树能不断向上生长,向下生长,和向四周生长依赖于各结构中的分生组织,分别是(    )</p><p>①芽原基   ②叶原基   ③分生区   ④生长点   ⑤形成层   ⑥伸长区</p><p>A. ①⑤⑥    B. ②③④    C. ④⑤⑥    D. ③④⑤</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植物体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等,各具有一定的功能。</p><p>植物体的分生组织具有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如芽的④生长点、根尖的③分生区、茎的⑤形成层都属于分生组织,能不断分裂,使植物生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3/11/1d4f1be9/SYS201904131134593903817746_ST/SYS201904131134593903817746_ST.001.png" width="293"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①主要存在于细胞质</p><p>B.①上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做基因</p><p>C.③通常分布于细胞核中</p><p>D.正常人体的所有细胞中,③的数量全部为23对</p></div></div>
<div><p>【答案】BC</p><p>【解析】此题考查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基因→DNA分子→染色体→细胞核→细胞.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③]染色体,它是由[①]DNA和[②]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染色体在体细胞中的数目是成对存在的.但是,染色体在精子和卵细胞中是成单存在的.如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3对,它的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3条.因此选项A和选项D的叙述是不正确的.</p><p>故选:B、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女儿的一对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p><p>B. 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p><p>C. 生男生女取决于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中所含的性染色体</p><p>D. 性别决定只与性染色体有关,与基因无关</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人体内每个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含有一对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而具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者则发育成男性。</p><p>女儿的一对性染色体是XX,必有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A正确;<br />在生殖细胞和体细胞中都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B正确;<br />当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XX,将来发育成女孩;当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XY,将来发育成男孩。因此,性别决定主要决定于精子所含的性染色体,C正确;<br />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女性正常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男性是XY,性染色体上含有决定性别的基因,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求,在育种,医药等方面应用广泛,下列依据该原理育种的是(  )</p><p>A. 袁隆平运用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高产和高耐盐碱海水稻</p><p>B. 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p><p>C. 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辣椒</p><p>D.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育进口名贵兰花</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袁隆平院士培育的杂交水稻是利用了不同水稻的基因不同,通过有性生殖过程进行自然的随机的基因重组,然后通过人工选择培育形成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不属于基因工程,A不符合题意;<br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属于基因工程,B符合题意;<br />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属于改变生物的基因进行育种,C不符合题意;<br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育进口名贵兰花,属于无性生殖技术,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技术或生命活动中,一般不改变生物的基因组成的是(    )</p><p>①“肉土豆”的培育 ②克隆羊的诞生 ③转基因技术 ④扦插技术 ⑤“脱毒土豆”的培育⑥动物或植物的杂交技术</p><p>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④⑥    C. ②④⑤    D. ②③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了现代生物技术中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发酵技术及扦插技术的应用,正确区别不同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p><p>科学家将豆科植物的蛋白基因转移到马铃薯细胞中而培育出了“肉土豆”,是应用了转基因技术,①不符合题意;</p><p>克隆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不改变生物基因组成的动物繁殖技术,②符合题意;</p><p>转基因技术,改变生物基因组成,③不符合题意;</p><p>扦插技术属于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不会改变生物基因组成,④符合题意;</p><p>土豆脱毒培养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是无性生殖,不会改变生物基因组成,⑤符合题意;</p><p>杂交技术分很多种,最初的一种是孟德尔发现的,利用豌豆之间不同的性状进行杂交,从而找到遗传的规律。这个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也可以利用外界因素使得基因重组。比如把种子带到外太空,受辐射基因变异等等,改变生物基因组成,⑥不符合题意。</p><p>故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用酵母菌家庭酿酒的过程中,从密闭的发酵盆中检测出三种化合物,其浓度变化如图.图中P,Q,R依次代表(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8f82769f/SYS201808081122217151594873_ST/SYS201808081122217151594873_ST.001.png" width="153"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酒精、二氧化碳、氧气    B. 酒精、氧气、二氧化碳</p><p>C. 二氧化碳、氧气、酒精    D. 二氧化碳、酒精、氧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酵母菌发酵酿酒需要无氧的环境,容器密封,由于酵母菌的生殖繁殖,很快就会把密封的容器中有限的氧气消耗掉,因此急剧减少的物质R是氧气;在开始的生长繁殖过程中就会有二氧化碳产生,繁殖的足够的数量之后,再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比酒精多,因此物质P是二氧化碳,Q是酒精。</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1/08/ae666283/SYS201905310836343552704318_ST/SYS201905310836343552704318_ST.001.png" width="132" height="1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蛇和鹰只存在捕食关系</p><p>B. 若一只鹰捕食一只兔,则这只鹰从这只兔中获得较多能量和物质</p><p>C. 在草→鼠→鹰中重金属含量及进化地位最高的是鹰</p><p>D. 在草→鼠→鹰这条食物链中,草向鼠传递了草10%-20%的能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能量传递的规律是: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p><p>蛇和鹰之间是捕食和竞争的关系,A错误;</p><p>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B错误,D正确;</p><p>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能够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在食物链:草→鼠→鹰中,鹰营养级最高,则它的体内重金属含量最多;鼠属于哺乳动物,鹰属于鸟类,鼠的进化地位最高,C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依次表示4个不同生态系统的有关数据或关系。①表示各营养级重金属富集后的积累量,②表示各营养级有机物含量,③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④表示能量金字塔。以下据图所绘的食物链,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9/09/cffcc5f3/SYS201905190915501231853150_ST/SYS201905190915501231853150_ST.001.png" width="487"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①:丙→甲→乙→丁&#xa0;B. 图②:丙→乙→甲→丁</p><p>C. 图③:丁→甲→乙→丙&#xa0;D. 图④:戊→乙→丙→甲→丁</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p><p>①表示各营养级重金属富集后的积累量,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所以图①中食物链为:丁→乙→甲→丙,A错误;<br />②表示各营养级有机物含量,能量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营养级别越低有机物的总量越多,所以②中食物链:丙→乙→甲→丁,B正确;<br />③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由图可知:丁为生产者、甲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所以③中食物链:丁→甲→乙或丁→乙,C错误;<br />④表示能量金字塔,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所以营养级别越高,能量总量越少,故食物链为:戊→乙→甲→丁或戊→丙→甲→丁,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白酒和葡萄酒制作过程都要经过霉菌的糖化和酵母菌的发酵等阶段</p><p>B. 制作白酒和葡萄酒等用到的“菌”和香菇一样都是营腐生生活</p><p>C. 制作泡菜的坛子要加盖,并加水密封的唯一原因是为了抑制杂菌生长、繁殖</p><p>D. 制作酸奶过程的实质是乳酸菌在适宜条件下将奶中的蛋白质转化成乳酸</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据此解答。</p><p>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A错误;</p><p>制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生物的营养方式有自养和异养之分,而异养中又分为寄生和腐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外或体表吸收其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叫寄生,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维持生活的叫腐生。酵母菌、香菇是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维持生活的因此属于腐生,B正确;</p><p>制作泡菜要创造无氧的环境,因此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主要是为了防止氧气的进入,抑制乳酸菌的活动,影响泡菜的质量,C错误;</p><p>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属于细菌,通过分裂进行生殖,在无氧的条件下,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由于人类对抗生素的滥用,致使一些致病细菌具有广泛的耐药性,甚至出现了无药可治的“超级细菌“。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分析,耐药细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p><p>A. 抗生素使具有耐药变异的细菌生存下来</p><p>B. 耐药细菌的繁殖能力比不耐药细菌的强</p><p>C. 细菌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耐药性变异</p><p>D.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诱导产生了耐药细菌</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病菌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病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病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病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病菌杀死,抗药性强的病菌活下来。这样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病菌已不再受抗生素的影响了,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具有抗药性的病菌,导致用抗生素治疗由病菌引起的疾病效果越来越差。所以滥用抗生素会使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其原因可能是有抗药性变异的细菌能生存并繁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深圳国家基因库是世界上最大的基因库,于2006年9月23日在深圳大鹏湾畔揭幕,宣告正式运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p><p>A. 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p><p>B.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p><p>C. 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也不完全相同</p><p>D. 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十分丰富的基因库</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A正确;</p><p>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所以其实质就是基因多样性,B正确;</p><p>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C正确;</p><p>每种生物的个体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一个物种就是一个基因库,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位健康男性体内,一个精子细胞、一个成熟红细胞、一个白细胞、一个血小板、一个神经元细胞,这五个细胞中最多含有几条Y染色体(  )</p><p>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p><p>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1/08/ae666283/SYS201905310836348016867301_DA/SYS201905310836348016867301_DA.001.png" width="340" height="2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性的精子中有1条性染色体(X或Y),红细胞和血小板中没有细胞核,所以不会有Y染色体,一个白细胞和一个神经元细胞都是体细胞,因此都有1条Y染色体。所以,“一个精子细胞、一个成熟红细胞、一个白细胞、一个血小板、一个神经元细胞”,这五个细胞中共含有Y染色体数=1+0+1+1=3(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园里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蕨类植物桫椤感染了植物病毒,为了培育出大量无病毒的桫椤植株,你认为应采取的方法是( )</p><p>A. 用带病毒的种子培养后代</p><p>B. 用带病毒植株无明显症状的枝条扦插</p><p>C. 用带病毒植株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出植株</p><p>D. 用带病毒的叶经组织培养诱导出植株</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主要考查植物的组织培养,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组织培养有以下优点:(1)利用这种技术,只需要少量植物材料,就可以在短期内诱导出大量“试管苗,繁殖速度快,成本小,(2)受季节影响小,而且诱导变异也比较容易,所以繁殖周期不长,(3)由于植物的生长点细胞分裂速度快,整个过程要求无菌操作,因此很少感染病毒,所以不容易出现病害,由上可知,名贵植物桫椤感染了植物病毒,欲培育无病毒的后代,适合用带毒植株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出植株。</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玉米是一年生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脂肪、 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 具有开发高营养、 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有关玉米的描述正确的是(    )</p><p>A. 玉米中含有人体所需多种营养物质,都是光合作用的产物</p><p>B. 玉米属于雌雄同株异花传粉</p><p>C. 从严格意义上讲,一粒玉米粒就是一个果实,由胚珠发育而来</p><p>D. 玉米有普通玉米、水果玉米等品种,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存在差异</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最终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p><p>玉米中所含的人体所需营养物质中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而水、无机盐是玉米从土壤中吸收的,而不都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错误;<br />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花不鲜艳,花粉多、小而轻,借助风力完成异花传粉,B正确;</p><p>玉米的种皮和果皮紧密结合在一起,很难分离,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一粒玉米就是一个果实,子房发育成玉米粒,C错误;</p><p>玉米有普通玉米、水果玉米等品种,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存在差异,D错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春暖花开,东营植物园的各种果树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正是一年赏春时。请结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1/08/ae666283/SYS201905310836351558462920_ST/SYS201905310836351558462920_ST.001.png" width="552" height="1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桃花开放后,许多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帮助桃花完成过程5后萌发长出花粉管,每个花粉管内有________精子,与[    ]_____________结合后继续发育成新植株的幼体。</p><p>(2)蜜桃果大味甜,其甜美的果肉[①]由甲图中的[    ]______发育而来。</p><p>(3)“葡萄美酒夜光杯”,我国有悠久的葡萄酒酿造历史。其原理是利用_______________在适宜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发酵产生酒精。葡萄肉厚多汁,不易保鲜,生产生活中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方法,延长贮藏时间。</p><p>(4)“梨树砍三刀,果枝压弯腰。”在梨树的“坐果”期,有的梨农会给梨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有人将幼小的梨子套上模具能培育出各种形状,该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丙图中D处是果农进行嫁接的痕迹。嫁接成功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植株与原来植株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__________。</p><p>(6)园艺师每年给桃树整枝时,经常摘除丁图b顶端的芽,促进[  ]_______的发育,其原理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2     8卵细胞    7子房壁    酵母菌    低温贮存    促进有机物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这种变化是由环境因素改变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克隆    C芽原基    抑制顶端优势,促进侧芽长成侧枝    </p><p>【解析】</p><p>观图可知:甲图1是柱头、2是花柱、3是花瓣、4是胚珠、5是花药、6是花丝、7是子房壁、8是卵细胞;乙图①是果皮、②是种皮;图丙A是叶、B是果实、C是枝条;图丁a是幼叶、b是芽轴、c是芽原基,据此解答。</p><p>(1)当花粉成熟后从花药中散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花粉就在雌蕊分泌的粘液的刺激下生出花粉管,每个花粉管内有2精子,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的珠孔。将精子输送到胚珠与8卵细胞在胚珠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胚是新植株的幼体。</p><p>(2)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所以蜜桃果大味甜,其甜美的果肉①由甲图中的7子房壁发育而来。</p><p>(3)我国有悠久的葡萄酒酿造历史,其原理是利用酵母菌在适宜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酒转化为酒精。葡萄肉厚多汁,不易保鲜,生产生活中通常采用低温方法,延长贮藏时间。</p><p>(4)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果农常常给果树的茎做环状剥皮,有机物向下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减少了有机物向根部运输,能使有机物集中运输到果实,增加坐果量,提高产量。有人将幼小的梨子套上模具能培育出各种形状,该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原因是这种变化是由环境因素改变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p><p>(5)嫁接成功的关键是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新植株与原来植株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克隆。</p><p>(6)园艺师每年给桃树整枝时,经常摘除丁图b顶端的芽,促进c芽原基的发育期,其原理是抑制顶端优势,促进侧芽长成侧枝。</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东营市“龙居紫葚采摘节”,不仅让游客们品尝了鲜美的桑葚,而且还能参观到桑蚕养殖,了解了蚕的生长发育知识。</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1/08/ae666283/SYS201905310836354191431540_ST/SYS201905310836354191431540_ST.001.png" width="123"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蚕的发育经历四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从幼体到成体有较大的变化,称为______________。上图为昆虫变态发育图,若A为卵期,为了提高家蚕的吐丝量,人们通常在桑叶上喷洒一种化学物质,这是在家蚕发育的[  &#xa0;]_________时期。</p><p>(2)蚕的体细胞中有28对染色体,其基因组序列需要测_________个DNA分子。</p><p>(3)课外养蚕小组的同学发现,黄足蚕结黄茧。白足蚕结白茧,他们选用黄足蚕与白足蚕杂交,后代全是黄足蚕,说明黄足是_________性状,如果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则亲代蚕和子代蚕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若让子代蚕与白足蚕杂交,推测后代黄足蚕和白足蚕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p><p>(4)我国的蚕桑养育专家将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移到蚕桑的体内,培育出能吐绿色荧光蚕丝的新品种。这个事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p><p>(5)桑叶,在中国素有“神仙茶”、“长寿茶”之美誉,其中含有丰富的活性蛋白、维生素、氨基酸、胡萝卜素等,常饮用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这些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植物细胞的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完全变态发育    B幼虫     29个    显性    亲代:AAXaa;子代:Aa    1:1    基因控制性状    液泡    </p><p>【解析】</p><p>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br />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p><p>(1)蚕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发育,因此图中D为家蚕的成虫,C为蛹,A为受精卵,B为幼虫。若要保证蚕茧高产,应设法延长家蚕发育的B幼虫期,增加其体内的营养物质。</p><p>(2)家蚕是二倍体,含2个染色体组,体细胞中有28对56条染色体,其基因组序列需要测29个DNA分子。</p><p>(3)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基因、一个是隐性基因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就会表现出隐性性状。黄足蚕与白足蚕杂交,后代全是黄足蚕,说明黄足是显性性状;<br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隐性基因习惯以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对应的显性基因则以相应的大写字母表示;如果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则亲代蚕和子代蚕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和aa、Aa。<br />若让子代蚕与白足蚕杂交,如图所示,后代黄足蚕和白足蚕的比例是:1:1。<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1/08/ae666283/SYS201905310836354191431540_DA/SYS201905310836354191431540_DA.001.png" width="130" height="1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p><p>(4)我国的桑蚕育种专家将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移到桑蚕的体内,培育出能吐绿色荧光蚕丝的新品种。这项现代生物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这个事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p><p>(5)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所以活性蛋白、维生素、氨基酸、胡萝卜素都存在于液泡中。</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部分生物的生殖发育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1/08/ae666283/SYS201905310836356573654311_ST/SYS201905310836356573654311_ST.001.png" width="535"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观察A、B、C的发育过程,可以看出,它们在由________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出现变化,称这种发育过程为____________。</p><p>(2)D、E显示的生殖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尤其是后者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p><p>(3)对比A、B、C、D、E和F的生殖方式,F属于_________生殖,其优点是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受精卵    变态发育    卵生    胎生    无性    保持母本的遗传特性(或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p><p>【解析】</p><p>(1)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br />(2)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br />(3)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家蚕、菜粉蝶等。<br />(4)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蝗虫等。</p><p>(1)图A是蝗虫发育过程,B是家蚕发育过程,C是青蛙发育过程,它们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它们在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属于变态发育。<br />(2)图D是鸟卵,E是胎儿发育过程。由图可见:鸟的生殖方式是卵生,人的生殖方式是胎生。尤其是胎生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p><p>(3)F嫁接没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其优点是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感恩父母吧,他们是你人生中最牢固的两块基石。图甲示人类的生殖过程,所以示子宫内的胎儿、脐带和胎盘三个之间的关系,图丙是某家族成员的遗传关系图谱。请识图,分析并作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1/08/ae666283/SYS201905310836358735124341_ST/SYS201905310836358735124341_ST.001.png" width="530" height="1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生殖过程中,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_____________。</p><p>(2)图甲中的A器官是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3)若5、6都有酒窝,他们所生女儿B无酒窝,自2016年1月1日起,我省全面实行二孩政策,B的父母积极响应,则其父母生育二孩为有酒窝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p><p>(4)若7、8是一对龙凤胎,他们属于_____________(填“直系”或“旁系”)血亲。</p><p>(5)胚胎在子宫发育至第8周末,成为初具人形的胎儿。A型血的母亲可以怀一个B型血的孩子而不会发生血液凝集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6)进入青春期后,在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男孩表现出长出胡须、喉结突出、声音低沉,女孩表现出骨盆宽大、乳房隆起、声调变高等第二性征。</p></div></div>
<div><p>【答案】生殖细胞(或精子和卵细胞)    睾丸    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37.5%(或3/8)    旁系    母体的血液与胎儿血液不会混合    性激    </p><p>【解析】</p><p>(1)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br />(2)图甲中A睾丸,是男性的性腺,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B受精卵。图乙中①子宫,②胎盘,③脐带。<br />(3)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br />(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新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br />(5)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br />(6)直系血亲是直接血缘关系,是指出生关系,包括生出自己的长辈(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更上的长辈)和自己生出来的晚辈(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更下的直接晚辈),如爷爷与孙子是直系血亲。旁系血亲是指非直系血亲,而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p><p>(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p><p>(2)图甲中的A器官是睾丸,其作用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p><p>(3)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若用E、e表示控制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基因,则孩子B(无酒窝)的基因组成为ee,其中一个e一定来自母亲5,一个e一定来自父亲6,因此父母亲(有酒窝)的基因组成为Ee。若5和6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有酒窝的概率为75%。遗传图解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1/08/ae666283/SYS201905310836358735124341_DA/SYS201905310836358735124341_DA.001.png" width="397" height="17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1/08/ae666283/SYS201905310836358735124341_DA/SYS201905310836358735124341_DA.002.png" width="340" height="2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生男孩和生女孩的概率都是50%。因此其父母生育二孩为有酒窝男孩的概率为75%×50%=37.5%。</p><p>(4)自己与兄弟姐妹及其伯叔姑、姨舅之间就属旁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指同源于祖(外祖)父母的旁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指:伯、叔、姑、舅、姨、侄子(女)、外甥、外甥女、堂兄弟姐妹、姑舅表兄弟姐妹、姨表兄弟姐妹等。因此7和8是一对龙凤胎,他们属于旁系血亲。</p><p>(5)A型血的母亲可以怀一个B型血的孩子而不会发生血液凝集现象的原因是母体的血液与胎儿血液不会混合。</p><p>(6)进入青春期后,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男孩表现出长出胡须、喉结突出、声音低沉,女孩表现出骨盆宽大、乳房隆起、声调变高等第二性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在家庭生态农场、牧场不断增加,本着“场舍标准化、场区园林化、设施现代化、种养循环化、粪污零排化”的要求,配置沼气设施,粪污发酵肥田,实现种养结合。这里无边的稻田、映日的荷花、成排的果树、各色瓜果,快乐的鸟儿组合而成的自然美景让人过目不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31/08/ae666283/SYS201905310836361568845703_ST/SYS201905310836361568845703_ST.001.png" width="396"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该生态系统中,碳元素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下来,以________的形式,沿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条食物链进行传递。动植物遗体、粪便进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于做饭、照明、发电等;残渣、残液又是很好无公害的有机肥料,该模式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态学原理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图中农作物是生产者,输人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_。</p><p>(3)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该生态系统很快就会变化,占优势地位的农作物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黄河口多个生态农场,种植着不同特色的蔬果。草莓色泽红艳,滋味酸甜,富含糖、维生素、果酸等营养成分。我们要想证明草莓中含有维生素C,常采</p><p>用_______________溶液作为指示剂,草莓上的小籽粒你认为是_________(果实还是种子)。植物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 ,该区域与其吸水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p><p>(5)农民经常在农田里除草、灭虫。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6)近年来,享誉盛名的彩色小麦因其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而深受人们的青睐。彩色小麦是与冰草、达赖草、偃麦草等野生资源远缘杂交选育而来,由此可见,彩色小麦的培育是充分利用了___________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有机物    农作物→家畜    物质的循环再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绿色环保无污染等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高锰酸钾    果实    成熟区    生有大量根毛    调整了能量的流动方向用,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基因(或遗传)    </p><p>【解析】</p><p>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p><p>(1)在该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产者中,并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沿着农作物→家畜这条食物链进行传递。动植物遗体、粪便进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于做饭、照明、发电等;残渣、残液又是很好无公害的有机肥料,该模式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态学原理看,其原因是物质的循环再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绿色环保无污染等。</p><p>(2)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因此,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p><p>(3)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营养结构简单。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病虫害的能力较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在此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占优势地位的作物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代替。</p><p>(4)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是紫色,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在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水果汁,在滴加高锰酸钾溶液,边滴边震荡,边观察,滴入的越少,说明水果汁中含的维生素C越低,反之越高。因此,可以利用维生素C的水溶液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原理来检测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p><p>草莓上一颗一颗的黑点才是果实(瘦果),它是由花的子房发育而来的。</p><p>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可以吸收更多水分。根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运输到茎、叶。</p><p>(5)农民经常在农田里除草、灭虫。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农作物。</p><p>(6)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彩色小麦是由小麦属间有性杂交定向选育而来,表明生物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农业部消息,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将成稻米、小麦、玉米外又一主粮。预计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p><p>(1)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种富含牛肉蛋白质的“马铃薯”新品种。科研人员将某种控制牛肉蛋白质合成的基因转移入马铃薯的细胞内,马铃薯出现富含牛肉蛋白质的特性,极大增加了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培育上述马铃薯所用的核心生物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xa0;</p><p>(2)与传统主食小麦、水稻、玉米不同,马铃薯的食用部分是其_________器官。</p><p>(3)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马铃薯发芽的条件,请你协助他们完成探究活动:&#xa0;</p><p>提出问题:马铃薯发芽是否需要充足的空气?&#xa0;</p><p>你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a0;</p><p>制定计划:</p><p>①选取一个健壮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同且都带芽的两块。然后取两个较大的相同型号的培养瓶,编号为甲、乙,并装入适量的沙质土壤,仅留少许空间。&#xa0;</p><p>②将切好的两块马铃薯块茎分别埋入甲、乙两培养瓶的沙质土壤中,浇上适量的清水,然后拧紧甲瓶的瓶盖,乙瓶瓶口______________。&#xa0;</p><p>③将两培养瓶放人调好温度的恒温箱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瓶中马铃薯的萌发情况。&#xa0;</p><p>实验结果及结论:&#xa0;</p><p>Ⅰ.如果__________瓶的马铃薯发芽,另一瓶的不发芽,则说明马铃薯发芽需要充足的空气;&#xa0;</p><p>Ⅱ.如果____________瓶的马铃薯发芽,另一瓶的不发芽,则说明马铃薯发芽不需要充足的空气,并且空气对马铃薯发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xa0;</p><p>Ⅲ.如果甲瓶与乙瓶的马铃薯都发芽,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转基因技术    营养    马铃薯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不加盖    乙    甲    空气对马铃薯萌发无影响    </p><p>【解析】</p><p>(1)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相关知识点,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br />(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p>(1)基因控制性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项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科研人员将控制某种控制牛肉蛋白质合成的基因转移入马铃薯的细胞内,马铃薯出现富含牛肉蛋白质的特性,极大增加了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因此培育上述马铃薯所用的核心生物技术是利用了转基因技术。</p><p>(2)马铃薯的主要食用部分是植物的球状块茎,因此马铃薯的食用部分是其营养器官。</p><p>(3)根据提出问题:马铃薯萌发是否需要充足的空气?作出的假设:马铃薯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空气,实验时拧紧甲瓶的瓶盖,乙瓶瓶口不加盖。</p><p>实验结果及结论:<br />I如果乙瓶的马铃薯萌发,另一瓶的不萌发,则马铃薯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br />Ⅱ如果甲瓶的马铃薯萌发,另一瓶的不萌发,则马铃薯萌发不需要充足的空气,并且空气对马铃薯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br />Ⅲ如果甲瓶与乙瓶的马铃薯都萌发,则说明空气对马铃薯萌发无影响。</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二中学八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