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生物 7.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章节测试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你在南美洲的树林里观察时,有一个长着三对足、两对翅的小动物从眼前掠过,可以初步判断这个动物是( )</p><p>A. 鸟类   B. 飞鸟   C. 能够爬行   D. 昆虫</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无脊椎动物中只有昆虫有翅能够飞行。</p><p>昆虫背部无脊柱为无脊椎动物,其主要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外骨骼,一般有两对翅和三对足会飞,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p><p>A. 青蛙 B. 昆虫 C. 水稻 D. 农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可见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稻是主要的生产者,青蛙、昆虫和农民、属于消费者,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辽宁农民在水稻田中进行养蟹试验并初获成功.插秧时,他们调整了水稻种植的行间距.留出较宽的养蟹通道.使得稻田有较长的透光时间.放养蟹苗后.稻田中的稻谷虫等多种害虫成为螃蟹丰富的食物,而螃蟹的粪便又成为水稻的肥料,实现了稻、蟹双丰收为农民既节省了农药、化肥又生产了有机食品,该生态系统区别于普通的农业生态系统的最主要特点是( )</p><p>A. 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 B. 改善环境 C. 保护生态系统 D. 经济创收</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态农业是指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组织建立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可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辽宁农民利用稻田中的稻谷虫等多种害虫,成为螃蟹丰富的食物,而螃蟹的粪便又成为水稻的肥料,实现了稻、蟹双丰收,既节省了农药、化肥又生产了有机食品。所以该生态系统区别于普通的农业生态系统的最主要特点是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p><p>A. 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B. 蜜蜂等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花粉</p><p>C. 动物越多,对植物的帮助越大 D. 松鼠等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需要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变成自身组成物质,A正确;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B正确;如果某些动物数量过多,使生态平衡失调,也会危害植物,如蝗灾等,C错误;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指的是( )</p><p>A. 水土流失、沙尘暴、水体富营养化</p><p>B. 砍伐森林、围湖造田、水华</p><p>C. 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p><p>D. 过多使用农药、使用含磷洗衣粉</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全球性大气污染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p><p>酸雨:PH<5.6的雨水,是由于燃烧煤、石油、然气时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在到大气中与雨水结合,导致酸雨的产生。酸雨的危害:使土壤的养发生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影响鱼虾繁殖甚至死亡,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植物死亡,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被称为“空中死神”。</p><p>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温度不断上升的现象,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的问题。</p><p>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用CFCs表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控制和停止使用氟利昂,以及减少含氮废气的排放等,是防止臭氧层破坏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类的下列行为活动中,与“两型”社会理念相符合的是</p><p>A. 用含磷洗衣粉洗衣 B. 用塑料包装袋购物</p><p>C. 用一次性竹筷就餐 D. 用节能荧光灯照明</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p><p>用含磷洗衣粉容易使水富营养化,造成赤潮现象和水华现象,而污染水体。</p><p>用塑料包装袋购物,会造成“白色污染”。</p><p>用一次性筷子,增加了树木的砍伐,浪费了资源。</p><p>使用节能荧光灯照明,节约了能源。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对酸雨的危害描述错误的是( )</p><p>A. 对建筑物及雕塑无危害</p><p>B. 酸雨对人眼和呼吸道会产生刺激作用</p><p>C. 影响水生植物及鱼类正常生长</p><p>D. 导致农作物减产</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p><p>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硝酸等。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酸化的水源就会威胁人们的健康,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酸雨降落到陆地上,腐蚀建筑物及雕塑,可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体吸收和利用,导致农作物减产。所以A选项说法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不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B. 与机动车排放尾气无关</p><p>C. 不可能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影响 D. 主要发生在工厂林立的城市和近郊</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p><p>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酸雨不但能够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腐蚀建筑物,A错误;机动车辆排放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它们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B错误;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威胁人们的健康,C错误;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工厂林立的城市和近郊由于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容易发生酸雨,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草”是两项重要的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p><p>A. 开发生态旅游 B. 改善生态环境 C. 增加木材产量 D. 发展畜牧业</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的突出特点:1.荒漠化;2.草原退化;3.生物多样性;4.水土流失;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西部地区是全国的生态保护屏障,西部大开发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p><p>根据题干信息,“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两项措施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中的森林和草原,从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酸雨主要发生在工厂林立的城市及近郊</p><p>B. 酸雨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腐蚀建筑物</p><p>C. 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威胁人们的健康</p><p>D. 酸雨是工厂排放的烟雾造成的,与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无关</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酸雨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p><p>工厂中排放的废气进入到空气后,会在当地或附近造成酸雨,A正确;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酸雨不但能够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腐蚀建筑物,B正确;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酸死湖,威胁人们的健康,C正确;机动车辆排放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它们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2014年“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向污染宣战”,下列与之不相符的是( )</p><p>A. 离开房间时关灯 B. 骑自行车代替电动车 C. 使用环保购物袋 D. 经常使用一次性产品</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此题根据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方面来解答。</p><p>离开房间时关灯,节约能源,A正确;骑自行车代替电动车,减少环境污染,B正确;使用环保购物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C正确;经常使用一次性产品,不但浪费资源,还会带来污染,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低碳”的生活方式己成为我们的共识,下列行为中不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p><p>A. 每天坚骑自行车或步行到学校上学 B. 节约用水、用电,不浪废一张纸</p><p>C. 为了健康卫生,坚持使用一次性的筷子 D.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保护森林</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 “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解题的关键是对“低碳生活”理念的认识和理解,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去分析是否符合“低碳生活”新理念。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机动车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可以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属低碳生活,故A不符合题意;节约每一滴水,少用一度电,少用一张纸,都节约了用于自来水、发电、制纸所消耗的能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同时少用一张纸,少伐一棵树,有利于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属低碳生活,故B不符合题意;使用一次性筷子、餐盒和少用纸巾等,不但要增加制造中的能量消耗.同时从原料上,还要多伐树木,不利于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不符合“低碳”生活,不属低碳生活,故C符合题意;植树造林,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吸收少二氧化碳,属低碳生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对家蚕卵孵化率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90.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组别</p><p> </p></td><td style="width:55.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A</p><p> </p></td><td style="width:55.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B</p><p> </p></td><td style="width:97.9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C</p><p> </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90.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蚕卵数(个)</p><p> </p></td><td style="width:55.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00</p><p> </p></td><td style="width:55.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00</p><p> </p></td><td style="width:97.9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800</p><p> </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90.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培养温度(℃)</p><p> </p></td><td style="width:55.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16</p><p> </p></td><td style="width:55.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20</p><p> </p></td><td style="width:97.9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30</p><p> </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90.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培养湿度(%)</p><p> </p></td><td style="width:55.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75</p><p> </p></td><td style="width:55.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75</p><p> </p></td><td style="width:97.9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75</p><p> </p></td></tr><tr style="height:47.25pt"><td style="width:90.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孵化出幼蚕</p><p>所需时间(天)</p><p> </p></td><td style="width:55.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p><p> </p></td><td style="width:55.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9</p><p> </p></td><td style="width:97.9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8</p><p> </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90.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孵化率(%)</p><p> </p></td><td style="width:55.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90</p><p> </p></td><td style="width:55.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98</p><p> </p></td><td style="width:97.9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68</p><p> </p></td></tr></table><p> </p><p> </p><p>A. 这个实验的变量是温度的不同</p><p>B. 这个实验存在的问题是蚕卵数不一样</p><p>C. 从实验结果来看,最适宜蚕卵孵化的温度是30℃</p><p>D.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孵化出幼蚕的速度越快</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实验是为探究温度对家蚕卵孵化率的影响,因此实验的唯一变量是温度其它皆相同,A正确;</p><p>实验的唯一变量是温度,其它皆相同且适宜如蚕卵数、培养湿度等.因此这个实验的方案中蚕卵数应该一样,B正确;表格中温度是20℃时家蚕卵孵化率最高98%.因此从实验结果来看,最适宜蚕卵孵化的温度是20℃,C错误;在一定范围内,16℃时孵化的时间为10天,20℃时孵化的时间为9天,30℃时孵化的时间为8天,所以温度越高孵化出幼蚕的速度越快,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系统,我国于1985年颁布了《草原法》.草场的不合理利用,一般表现在( )</p><p>A. 破坏草原植被 B. 不合理的开垦 C. 过度放牧 D. 以上都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人类不合理利用草场的活动主要有:破坏草原的植被、不合理的开垦、过度放牧、过度狩猎等.</p><p>故选D</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 ,这种雨水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p><p> </p></div></div>
<div><p>【答案】酸雨</p><p>【解析】</p><p>试题分析: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今年,某市发生造纸厂废水灌溉麦田事件,农民用未经处理的造纸厂废水顺着麦陇流进百亩麦田,导致萌发的麦苗稀稀拉拉.小明为了探究造纸厂废水是否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他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p><p>实验假设:造纸废水会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p><p>方法步骤:</p><p>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标号A、B,每个培养皿底部垫有两层纱布,将200粒大而饱满的小麦种子平均放入A和B中.</p><p>②向A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造纸废水,向B培养皿中倒入等量的_________ . </p><p>③将A、B两个培养皿放在适宜种子萌发的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7天,记录小麦种子的萌发情况.</p><p>④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小麦种子的发芽率:A培养皿中的小麦发芽率是34%,B培养皿中的小麦发芽率是93%.</p><p>根据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p><p>(1)A、B两个培养皿中,对照组是________ .</p><p>(2)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小明应重复做几次实验,取几次实验发芽率的________ 作为实验结果.</p><p>(3)B培养皿中的小麦种子有些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 </p><p>(4)根据上述实验的方法步骤,小明基本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清水 B 平均值 种子无完整、活的胚(或者处于休眠期) 造纸厂废水能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 </p><p>【解析】</p><p>根据造纸废水是否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来进行探究实验,探究实验的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据此解答。</p><p>②探究实验中要控制变量的唯一,除了变量不一样,其它条件要都一样,且都是适宜条件,A放适量的造纸废水,B就要倒入适量的清水。</p><p>(1)从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看,A培养皿中的小麦发芽率是34%,B培养皿中的小麦发芽率是93%,说明种造纸废水会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A培养皿是实验组,B培养皿是对照组,两组实验保持了唯一变量:造纸废水。</p><p>(2)为了使探究实验发芽率的结果可靠,对本实验还应设置重复组,取其平均值为为实验结果。</p><p>(3)B培养皿中的小麦发芽率是93%,而种子萌发还需要满足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并且种子不在休眠期。</p><p>(4)分析实验结果,实验组(A培养皿)含造纸废水,小麦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34%;对照组(B组)不含造纸废水,小麦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93%.说明含造纸废水的溶液会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先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p><p>赤潮的发生是灾难性的</p><p>如果在局部海域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突然增加,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在适宜的光照、水温、风浪等条件下,浮游藻类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甚至可使每毫升海水中的藻细胞数量达数十万个以上,主要集中在表层到几米深的水层中,由于这些藻类多呈红褐色,“赤潮”由此得名。</p><p>在我国沿海,20世纪70年代以前,赤潮很少发生。20世纪70年代以后,赤潮发生的频率大大增加。1977年福建海域发生赤潮,仅饶平县养殖渔业损失就达6000万元;1998年珠江口海域发生大面积赤潮,港湾的网箱养殖几乎全军覆没,仅香港就损失2亿多港元。</p><p>(1)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赤潮的发生引起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的原因。</p><p>(2)如何防止“赤潮”的发生,谈谈你的看法。</p></div></div>
<div><p>【答案】鱼、虾、贝类会因为大量的藻细胞堵塞鳃后窒息而死;赤潮发生后,由于赤潮藻类细胞浓度太大,很快就会死亡、分解,海洋细菌会利用藻细胞中的有机物大量繁殖,细菌繁殖过程中又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进而造成各种海洋动物缺氧死亡;赤潮藻类还会产生一些剧毒的毒素,有的毒素毒性与河豚毒素的毒性相当。海洋动物摄食这些藻类后,其毒素会积聚在动物体内。因此,海洋赤潮的发生不但对海洋生态系统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对海洋沿岸的水产养殖以及食用海产品的人都有直接的危害 进行污水处理;少用或不用含磷洗衣粉;发明无磷洗衣粉 </p><p>【解析】</p><p>试题大量污水的排放使得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突然增加,造成海水“富营养化”,促进赤潮的发生,引起海洋生物大量死亡,</p><p>(1)、人类大量污水的排放使得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突然增加,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在适宜的光照、水温、风浪等条件下,浮游藻类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甚至可使每毫升海水中的藻细胞数量达数十万个以上,主要集中在表层到几米深的水层中,由于这些藻类多呈红褐色,“赤潮”由此得名,赤潮形成后,鱼、虾、贝类会因为大量的藻细胞堵塞鳃后窒息而死,赤潮发生后,由于赤潮藻类细胞浓度太大,很快就会死亡、分解,海洋细菌会利用藻细胞中的有机物大量繁殖,细菌繁殖过程中又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进而造成各种海洋动物缺氧死亡;赤潮藻类还会产生一些剧毒的毒素,有的毒素毒性与河豚毒素的毒性相当.海洋动物摄食这些藻类后,其毒素会积聚在动物体内,因此,海洋赤潮的发生不但对海洋生态系统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对海洋沿岸的水产养殖以及食用海产品的人都有直接的危害,</p><p>(2)由(1)可知赤潮形成的原因是因为人类大量污水的排放使得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突然增加,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在适宜的光照、水温、风浪等条件下,浮游藻类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进而形成赤潮,因此要想防止赤潮的发生,我们就要进行污水处理,或少用或不用含磷洗衣粉,或发明无磷洗衣粉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生态系统碳﹣﹣氧循环示意图: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7/09/da454b2c/SYS201904270922408661682840_ST/SYS201904270922408661682840_ST.001.png" width="228" height="2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有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2)生态系统中氧气的来源有____ .</p></div></div>
<div><p>【答案】(1)植物的呼吸作用、动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煤炭石油的燃烧、工业生产中的废气的排放等</p><p>(2)植物的光合作用</p><p>【解析】</p><p>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燃烧、废气物排放等都是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p><p>(1)由图可知,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来自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燃料的燃烧等,即植物的呼吸作用、动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煤炭石油的燃烧、工业生产中的废气的排放等。<br />(2)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植物的光合作用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逐渐减少。所以生态系统中氧气的来源只有植物的光合作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所学的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指的生物关系是_____.</p><p>(2)“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所说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_____等无机盐.</p><p>(3)移栽樟、桂花等园林植物时,幼苗根部带土坨目的是保护根毛,剪去部分枝叶的目的是降低_____作用,有利成活.</p><p>(4)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减产.从果树自身原因分析是因为果树的_____不足.</p><p>(5)某病人患了急性扁桃体炎,在做血常规检查时,发现_____数目明显偏高.</p></div></div>
<div><p>【答案】(1)捕食;</p><p>(2)氮、磷、钾;</p><p>(3)蒸腾;</p><p>(4)传粉;</p><p>(5)白细胞;</p><p>【解析】</p><p>试题:</p><p>(1)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共生关系、寄生关系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蝉吸取树汁,螳螂以蝉为食,黄雀以螳螂为食,体现的是捕食关系。</p><p>(2)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多种无机盐。植物生活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p><p>(3)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水分是通过上面的气孔排出的,移栽植物时剪去枝叶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p><p>(4)一朵花必须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完成后才能结出果实,风力不足或昆虫缺乏,作物得不到充足数量的花粉就会导致减产。果实大多是异花传粉,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如风媒传粉没有风,果树大多是虫媒花,虫媒传粉因阴雨天气,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传粉不足,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p><p>(5)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防御疾病。患急性扁桃体炎的病人,白细胞增多。</p><p>故答案为:</p><p>(1)捕食;</p><p>(2)氮、磷、钾;</p><p>(3)蒸腾;</p><p>(4)传粉;</p><p>(5)白细胞;</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