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30:35

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成人的细胞数目约有2×1014个,200多种,人体的每一种细胞(  )<br />A.形态功能不同,但结构基本相似<br />B.都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br />C.都是受精卵不断分裂和生长的结果<br />D.都完成相同的生命活动</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一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同种生物不同的细胞,大小不同,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相似,A正确;<br />B、人体细胞无细胞壁,红细胞和血小板无细胞核;B错误;<br />C、都是细胞不断分裂和生长的结果,C错误;<br />D、结构不同完成的生命活动也不同,D错误.<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酗酒危害人体健康,实验人员以水蚤作为实验材料,在探究不同浓度的酒精对心率影响的实验中,必须人为改变的量(即自变量)是(  )<br />A.水蚤的大小<br />B.酒精的浓度<br />C.水蚤的心率<br />D.环境温度</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在探究不同浓度的酒精对心率影响的实验中,不同酒精浓度下,水蚤的心率不同,即变量是酒精浓度.<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有多种方法保护自身免受病患,下列自身呵护方法中,不属于人体免疫功能的是(  )<br />A.泪液中的溶菌酶使细菌溶解<br />B.吞噬细胞吞噬病毒<br />C.肝脏中的酒精氧化酶对酒精的氧化<br />D.T淋巴细胞消灭癌细胞</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泪液中的溶菌酶使细菌溶解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A正确.<br />B、吞噬细胞吞噬病毒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B正确.<br />C、人饮酒后,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主要是在肝脏内进行的,酒精先转化为乙醛,最后再变为乙酸和水.C错误.<br />D、T淋巴细胞消灭癌细胞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D正确.<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今年6月8日至14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根据如图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5c2a581d/SYS201707192104130905195727_ST/SYS201707192104130905195727_ST.001.png" width="163" height="1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②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br />B.在生物群落的食物链中,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的<br />C.在城市交通中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能减少①过程的发生<br />D.绿化环境、爱护草木有利于③过程的进行</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②过程包括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A正确;<br />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CO2形式传递,B错误;<br />C,在城市交通中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C正确;<br />D,绿化环境、爱护草木有利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进行,D正确.<br />故选:B.</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人的体温一般都为37℃ 左右,这是人体通过&#xa0;&#xa0;&#xa0;调节和激素调节控制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的结果,当气温下降时,人体将体温下降的信息传到脑内的体温调节中枢,经过整合后,过过战栗、皮肤血管收缩、&#xa0;&#xa0;&#xa0;(选填“甲状腺激素”或“胰岛素”)分泌增加等途径使体内产热增加,散热减少.</p></div></div>
<div><p>【答案】神经;甲状腺激素<br />【解析】解:人的体温一般都为37℃左右,这是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控制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趋于平衡.<br />寒冷时,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寒冷时,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兴奋性增强同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br />所以答案是:神经;甲状腺激素.<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的相关知识,掌握眼睛: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耳朵: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将声波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听觉中枢;鼻:鼻腔上端的黏膜中有许多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舌:上表面和两侧有许多对味道十分敏感的突起,能够辨别味道;皮肤: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我国科学家已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培育出了节水节肥的“绿色超级水稻”,并在一些地方推广种植.<br />(1)科学家转移到水稻中的基因能控制水稻节水节肥这一&#xa0;&#xa0;&#xa0; .<br />(2)水稻稻穗中的一粒粒稻谷其实是水稻的果实,它是由水稻花中的&#xa0;&#xa0;&#xa0;发育来的.</p></div></div>
<div><p>【答案】<br />(1)性状<br />(2)子房<br />【解析】解:(1)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之所以能够决定性状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2)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胚,珠被发育成种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可见一粒粒稻谷是由水稻花中的子房发育来的.<br />所以答案是:(1)性状;(2)子房.<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基因工程的原理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2、遗传密码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是可以通用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为什么人的肺不是一个大的囊泡,而是由很多小的肺泡构成的呢?用下列切萝卜的模拟实验可帮助理解:如图,将一个大块萝卜不断等分,测量切块的边长,计算切块的表面积求和.<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5c2a581d/SYS201707192104132590647213_ST/SYS201707192104132590647213_ST.001.png" width="532" height="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通过“切块表面积之和”这一数据的变化可以说明,由于许多肺泡的存在增大了肺的表面积,从而升高&#xa0;&#xa0;&#xa0;的效率.<br />(2)人体的消化系统中也存在增大表面积的结构,该结构的名称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气体交换<br />(2)小肠绒毛<br />【解析】解:(1)通过类比可知:许多肺泡的存在增大了肺的表面积,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2)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皱襞和绒毛的存在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br />所以答案是:(1)气体交换;(2)小肠绒毛.<br />【考点精析】掌握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呼吸系统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O2的多少是否会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在家里做了如下的实验:<br />在某植物的叶片上剪下大小相同的多个叶圆片,抽出叶圆片中的气体(图如甲),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如图乙),测量每个杯子中叶圆片从杯底上浮至液面所需的平均时间.<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5c2a581d/SYS201707192104133863951440_ST/SYS201707192104133863951440_ST.001.png" width="382" height="1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注:NaHCO3能增加溶液中CO2的含量,叶圆片吸收CO2释放O2 , 部分O2存在于细胞间隙和叶圆片边缘,导致叶圆片上浮.<br />(1)在实验中,应将图乙装置放在&#xa0;&#xa0;&#xa0;环境中.<br />(2)本实验用到了“转换法”这一科学方法,即用&#xa0;&#xa0;&#xa0;来反映光合作用的强度.<br />(3)通过实验发现,NaHCO3溶液浓度过高,叶圆片没有上浮,原因是NaHCO3浓度太大,导致细胞&#xa0;&#xa0;&#xa0;(选填“吸水”或“失水”),从而影响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r />(1)温暖有光<br />(2)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需的平均时间<br />(3)失水<br />【解析】解:(1)此题利用NaHCO3能增加溶液中CO2的含量的原理,同时叶圆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 , 光合作用需要光,因此应将图乙装置放在温暖有光环境中.(2)根据分析可知,此题是利用了真空渗水法的原理,在适宜条件下叶圆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O2多于有氧呼吸消耗的O2 , 叶细胞间隙中的O2增加,使叶圆片浮力增大,即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需的平均时间来反映光合作用的强度,属于“转换法”科学方法.(3)分析题意可知,刚开始增加碳酸氢钠的浓度,光合作用强度增加;而再增加碳酸氢钠的浓度,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太高,导致植物的叶肉细胞失水,影响了叶肉细胞的代谢.<br />所以答案是:(1)温暖有光;(2)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需的平均时间;(3)失水.<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某城市利用人工建立的湿地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还在湿地养殖鱼、虾、鸭,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5c2a581d/SYS201707192104134908854258_ST/SYS201707192104134908854258_ST.001.png" width="437" height="1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在如图人工湿地所列举的生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xa0;&#xa0;&#xa0; .<br />(2)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分解的效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xa0;&#xa0;&#xa0; .<br />(3)一定量的生活污水排入人工湿地中,引起藻类大量繁殖,进而食藻浮游动物大量繁殖,藻类开始减少,接着又引起浮游动物减少,上述例子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鱼、鸭<br />(2)通氧气<br />(3)自我调节<br />【解析】解:(1)在如图人工湿地所列举的生物中,鱼、鸭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2)细菌、真菌属于人工湿地中的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污水中有机物,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为了提高分解的效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通氧气.(3)一定量的生活污水排入人工湿地中,引起藻类大量繁殖,进而食藻浮游动物大量繁殖,藻类开始减少,接着又引起浮游动物减少,说明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能力.<br />所以答案是:(1)鱼、鸭;(2)通氧气;(3)自我调节.<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的相关知识,掌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以及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理解,了解细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适宜温度、水分、生存空间;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和真菌要氧气生活,有些不要.如:酵母菌发酵不要氧气,是无氧呼吸,乳酸菌制奶也不要氧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成人的细胞数目约有2×1014个,200多种,人体的每一种细胞(  )<br />A.形态功能不同,但结构基本相似<br />B.都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br />C.都是受精卵不断分裂和生长的结果<br />D.都完成相同的生命活动</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一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同种生物不同的细胞,大小不同,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相似,A正确;<br />B、人体细胞无细胞壁,红细胞和血小板无细胞核;B错误;<br />C、都是细胞不断分裂和生长的结果,C错误;<br />D、结构不同完成的生命活动也不同,D错误.<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酗酒危害人体健康,实验人员以水蚤作为实验材料,在探究不同浓度的酒精对心率影响的实验中,必须人为改变的量(即自变量)是(  )<br />A.水蚤的大小<br />B.酒精的浓度<br />C.水蚤的心率<br />D.环境温度</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在探究不同浓度的酒精对心率影响的实验中,不同酒精浓度下,水蚤的心率不同,即变量是酒精浓度.<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有多种方法保护自身免受病患,下列自身呵护方法中,不属于人体免疫功能的是(  )<br />A.泪液中的溶菌酶使细菌溶解<br />B.吞噬细胞吞噬病毒<br />C.肝脏中的酒精氧化酶对酒精的氧化<br />D.T淋巴细胞消灭癌细胞</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泪液中的溶菌酶使细菌溶解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A正确.<br />B、吞噬细胞吞噬病毒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B正确.<br />C、人饮酒后,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主要是在肝脏内进行的,酒精先转化为乙醛,最后再变为乙酸和水.C错误.<br />D、T淋巴细胞消灭癌细胞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D正确.<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今年6月8日至14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根据如图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5c2a581d/SYS201707192104130905195727_ST/SYS201707192104130905195727_ST.001.png" width="163" height="1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②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br />B.在生物群落的食物链中,碳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的<br />C.在城市交通中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能减少①过程的发生<br />D.绿化环境、爱护草木有利于③过程的进行</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②过程包括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A正确;<br />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CO2形式传递,B错误;<br />C,在城市交通中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C正确;<br />D,绿化环境、爱护草木有利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进行,D正确.<br />故选:B.</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人的体温一般都为37℃ 左右,这是人体通过&#xa0;&#xa0;&#xa0;调节和激素调节控制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的结果,当气温下降时,人体将体温下降的信息传到脑内的体温调节中枢,经过整合后,过过战栗、皮肤血管收缩、&#xa0;&#xa0;&#xa0;(选填“甲状腺激素”或“胰岛素”)分泌增加等途径使体内产热增加,散热减少.</p></div></div>
<div><p>【答案】神经;甲状腺激素<br />【解析】解:人的体温一般都为37℃左右,这是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控制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趋于平衡.<br />寒冷时,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寒冷时,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兴奋性增强同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br />所以答案是:神经;甲状腺激素.<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的相关知识,掌握眼睛: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耳朵: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将声波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听觉中枢;鼻:鼻腔上端的黏膜中有许多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舌:上表面和两侧有许多对味道十分敏感的突起,能够辨别味道;皮肤: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我国科学家已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培育出了节水节肥的“绿色超级水稻”,并在一些地方推广种植.<br />(1)科学家转移到水稻中的基因能控制水稻节水节肥这一&#xa0;&#xa0;&#xa0; .<br />(2)水稻稻穗中的一粒粒稻谷其实是水稻的果实,它是由水稻花中的&#xa0;&#xa0;&#xa0;发育来的.</p></div></div>
<div><p>【答案】<br />(1)性状<br />(2)子房<br />【解析】解:(1)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之所以能够决定性状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2)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胚,珠被发育成种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可见一粒粒稻谷是由水稻花中的子房发育来的.<br />所以答案是:(1)性状;(2)子房.<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基因工程的原理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2、遗传密码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是可以通用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为什么人的肺不是一个大的囊泡,而是由很多小的肺泡构成的呢?用下列切萝卜的模拟实验可帮助理解:如图,将一个大块萝卜不断等分,测量切块的边长,计算切块的表面积求和.<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5c2a581d/SYS201707192104132590647213_ST/SYS201707192104132590647213_ST.001.png" width="532" height="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通过“切块表面积之和”这一数据的变化可以说明,由于许多肺泡的存在增大了肺的表面积,从而升高&#xa0;&#xa0;&#xa0;的效率.<br />(2)人体的消化系统中也存在增大表面积的结构,该结构的名称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气体交换<br />(2)小肠绒毛<br />【解析】解:(1)通过类比可知:许多肺泡的存在增大了肺的表面积,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2)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皱襞和绒毛的存在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br />所以答案是:(1)气体交换;(2)小肠绒毛.<br />【考点精析】掌握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呼吸系统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O2的多少是否会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在家里做了如下的实验:<br />在某植物的叶片上剪下大小相同的多个叶圆片,抽出叶圆片中的气体(图如甲),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如图乙),测量每个杯子中叶圆片从杯底上浮至液面所需的平均时间.<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5c2a581d/SYS201707192104133863951440_ST/SYS201707192104133863951440_ST.001.png" width="382" height="1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注:NaHCO3能增加溶液中CO2的含量,叶圆片吸收CO2释放O2 , 部分O2存在于细胞间隙和叶圆片边缘,导致叶圆片上浮.<br />(1)在实验中,应将图乙装置放在&#xa0;&#xa0;&#xa0;环境中.<br />(2)本实验用到了“转换法”这一科学方法,即用&#xa0;&#xa0;&#xa0;来反映光合作用的强度.<br />(3)通过实验发现,NaHCO3溶液浓度过高,叶圆片没有上浮,原因是NaHCO3浓度太大,导致细胞&#xa0;&#xa0;&#xa0;(选填“吸水”或“失水”),从而影响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r />(1)温暖有光<br />(2)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需的平均时间<br />(3)失水<br />【解析】解:(1)此题利用NaHCO3能增加溶液中CO2的含量的原理,同时叶圆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 , 光合作用需要光,因此应将图乙装置放在温暖有光环境中.(2)根据分析可知,此题是利用了真空渗水法的原理,在适宜条件下叶圆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O2多于有氧呼吸消耗的O2 , 叶细胞间隙中的O2增加,使叶圆片浮力增大,即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需的平均时间来反映光合作用的强度,属于“转换法”科学方法.(3)分析题意可知,刚开始增加碳酸氢钠的浓度,光合作用强度增加;而再增加碳酸氢钠的浓度,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太高,导致植物的叶肉细胞失水,影响了叶肉细胞的代谢.<br />所以答案是:(1)温暖有光;(2)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需的平均时间;(3)失水.<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某城市利用人工建立的湿地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还在湿地养殖鱼、虾、鸭,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5c2a581d/SYS201707192104134908854258_ST/SYS201707192104134908854258_ST.001.png" width="437" height="1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在如图人工湿地所列举的生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xa0;&#xa0;&#xa0; .<br />(2)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分解的效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xa0;&#xa0;&#xa0; .<br />(3)一定量的生活污水排入人工湿地中,引起藻类大量繁殖,进而食藻浮游动物大量繁殖,藻类开始减少,接着又引起浮游动物减少,上述例子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鱼、鸭<br />(2)通氧气<br />(3)自我调节<br />【解析】解:(1)在如图人工湿地所列举的生物中,鱼、鸭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2)细菌、真菌属于人工湿地中的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污水中有机物,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为了提高分解的效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通氧气.(3)一定量的生活污水排入人工湿地中,引起藻类大量繁殖,进而食藻浮游动物大量繁殖,藻类开始减少,接着又引起浮游动物减少,说明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能力.<br />所以答案是:(1)鱼、鸭;(2)通氧气;(3)自我调节.<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的相关知识,掌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以及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理解,了解细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适宜温度、水分、生存空间;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和真菌要氧气生活,有些不要.如:酵母菌发酵不要氧气,是无氧呼吸,乳酸菌制奶也不要氧气.</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