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港南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 )<br />A.生物数量多样性<br />B.遗传多样性<br />C.物种多样性<br />D.生态系统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A错误.<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是( )<br />A.达尔文<br />B.哈维<br />C.林奈<br />D.沃森和克里克</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不符合题意.<br />B、哈维是英国的生理学家.哈维是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首次阐明了血液循环的原理.不符合题意.<br />C、林奈是瑞典的植物学家、冒险家,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命名法.不符合题意.<br />D、沃森、克里克的研究方向是蛋白质的x射线衍射.1951年克里克与沃森相遇,他们共同完成了一个伟大的成就,那就是揭开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之谜.他们俩人利用获得的x射线衍射实验的结果建构了DNA的精确模型.符合题意.<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绘画生物图时,图形位置应该在绘图纸的( )<br />A.正中央<br />B.左侧<br />C.中央略偏右上方<br />D.中央略偏左上方</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绘制生物图时,图的大小要适当,一般在纸的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和下方留出注字和写图名称的地方.<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式子能正确表示呼吸作用的是( )<br />A.有机物+水→氧气+二氧化碳+能量<br />B.有机物+水→二氧化碳+能量<br />C.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br />D.有机物+氧气+能量→二氧化碳+水</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生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故C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呼吸作用的实质,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的植物是( )<br />A.珙桐<br />B.桫椤<br />C.水杉<br />D.银杉</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珙桐为落叶灌木.可生长到20~25米高,叶子广卵形,边缘有锯齿.本科植物只有一属两种,两种相似,只是一种叶面有毛,另一种是光面.花奇色美,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子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成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br />B、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隶属于较原始的维管束植物﹣蕨类植物门、桫椤科;<br />C、水杉,落叶乔木,杉科水杉属唯一现存种,中国特产的孑遗珍贵树种,第一批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稀有种类,有植物王国“活化石”之称.而中国川、鄂、湘边境地带因地形走向复杂,受冰川影响小,使水杉得以幸存,成为旷世的奇珍.武汉市将水杉列为市树;<br />D、银杉,是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残留下来至今的植物,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和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杉是松科的常绿乔木,主干高大通直,挺拔秀丽,枝叶茂密.银杉雌雄同株银杉.<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掌握种子植物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分别是( )<br />A.左心房、左心室<br />B.右心房、右心室<br />C.左心室、右心室<br />D.左心房、右心房</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e6a7bfc/SYS201708151245478849292029_DA/SYS201708151245478849292029_DA.001.png" width="391" height="24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图中可知,肺循环开始的部位是右心室,体循环开始部位是左心室.<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营养成分中,含量急剧减少可能会引起昏厥的是( )<br />A.蛋白质<br />B.血糖<br />C.水分<br />D.维生素</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为人体提供能量.<br />结合题意可知,血液中糖的含量过低,提供的能量减少,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易引起昏厥.<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富含脂肪的食物:花生、动(植)物油、肥肉、大豆等;富含糖类的食物:蔗糖、大米、小麦、馒头、马铃薯、红薯等;含蛋白质的食物:奶、蛋、鱼、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是( )<br />A.鼻<br />B.喉<br />C.气管<br />D.肺</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其中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A.骨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br />B.成年人的骨中有机物占三分之二,无机物占三分之一<br />C.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三个部分组成的<br />D.一块腓肠肌是组织</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骨起动力作用,A错误.<br />B、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主要是水和无机盐),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成年人的骨中无机物占三分之二,有机物占三分之一,B错误.<br />C、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C正确.<br />D、一块腓肠肌是器官,D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运动系统的组成,需要了解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br />A.蜘蛛结网<br />B.老马识途<br />C.大雁南飞<br />D.蜜蜂筑巢</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蜘蛛结网、大雁南飞、蜜蜂筑巢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老马识途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B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利用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此措施属于( )<br />A.就地保护<br />B.异地保护<br />C.法制教育<br />D.无法确定</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就地保护的相关知识,掌握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br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r />B.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植物体的细胞内<br />C.病毒的结构简单,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壁,但没有细胞核<br />D.依据宿主的不同,病毒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和真菌病毒四大类</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病毒没有细胞构造,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A正确;<br />B、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不一定是植物细胞,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B错误.<br />C、病毒没有细胞构造,C错误;<br />D、依据宿主的不同,病毒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三大类,D错误.<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病毒,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中,能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性器官分别是( )<br />A.阴茎、子宫<br />B.阴茎、卵巢<br />C.睾丸、卵巢<br />D.睾丸、子宫</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男性的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女性的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其中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女性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同时卵巢也可以分泌雌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与蝗虫发育过程相同的是( )<br />A.菜粉蝶<br />B.蟋蟀<br />C.蜜蜂<br />D.家蚕</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菜粉蝶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叫完全变态发育,A错误;<br />B、蟋蟀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B正确;<br />CD、蜜蜂、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D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昆虫的发育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br />A.扦插<br />B.压条<br />C.嫁接<br />D.种子繁殖</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通过分析,我们了解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可知,扦插、压条、嫁接等的过程中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符合无性生殖的概念,属于无性繁殖;而种子繁殖过程中都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胚)的过程,符合有性生殖的概念,都属于有性生殖.可见D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植物的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在生态系统中担任的角色是( )<br />A.生产者<br />B.消费者<br />C.生产者和消费者<br />D.分解者</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它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消费者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有机物,所以人在生物圈中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目前许多地方推行公共自行车政策,此举措给民众出行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可以减少( )<br />A.大气污染<br />B.固体废弃物污染<br />C.土壤污染<br />D.水污染</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汽车在使用常规的能源时,尾气中的大气污染物有:烟尘及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等多种有害化合物,这些物质都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可见推行公共自行车政策,此举措既便利了公众又可以有效减少大气污染.<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利用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空气的质量与健康:1)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2)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当地空气污染的原因,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森林遭到滥砍乱伐后,导致水土流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人为排放过多的废水废料到湖水中,导致湖水里藻类等浮游植物因营养物质丰富而疯长,影响了水中其他生物的生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制作酸奶时要用到( )<br />A.酵母菌<br />B.霉菌<br />C.乳酸菌<br />D.醋酸杆菌</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产生乳酸,因此制作酸奶时要用到是乳酸菌.<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乳酸发酵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原理: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乳糖分解成乳酸;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其中控制着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   ;眼属于人体结构层次中的    .</p></div></div>
<div><p>【答案】细胞;细胞膜;组织;器官<br />【解析】解: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组织、器官、系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种细胞群叫做组织;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眼属于器官.<br />所以答案是:细胞;细胞膜;组织;器官.<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大豆生长发育过程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e6a7bfc/SYS201708151245488634499146_ST/SYS201708151245488634499146_ST.001.png" width="369"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甲中的1、2、3、4一起组成    , 它将来发育成图丙(大豆幼苗).<br />(2)甲→乙的过程中,甲中的   (填标号)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大的三种是含氮、含磷、含   的无机盐.<br />(3)如丙所示,在大豆生长过程中,绿叶能利用光能进行   作用.<br />(4)丁(花生)→戊(果实)的过程中必须经过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是传粉和    .<br />(5)果实是由戊中的种子和果皮组成,其中由丁中的   发育而来的.</p></div></div>
<div><p>【答案】<br />(1)胚<br />(2)3;钾<br />(3)光合<br />(4)受精<br />(5)胚珠<br />【解析】解:(1)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图甲中1胚芽、2胚轴、3胚根、4子叶组成了胚,其中1胚芽可以发育成丙图中的茎和叶,丙图的根是由甲图的3胚根发育而成.(2)胚由胚轴、胚芽、胚根和子叶组成,当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水,子叶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大的三种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3)图丙是种子萌发出的幼苗,在大豆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叶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4)(5)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传粉和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br />所以答案是:(1)胚;(2)3;钾;(3)光合;(4)受精;(5)胚珠.<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种子的结构和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掌握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玉米(果实)种子:(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珠被—种皮;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107.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试管①</p></td><td style="width:107.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馒头碎屑</p></td><td style="width:107.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唾液2ml</p></td><td style="width:107.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充分搅拌</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试管②</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馒头碎屑</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ml</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充分搅拌</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试管③</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馒头块</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唾液2ml</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不搅拌</p></td></tr></table><p><br />(1)为了证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在②号试管内?处应加入    .<br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选用   号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br />(3)滴加碘液后   号试管不变蓝,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    .</p></div></div>
<div><p>【答案】<br />(1)清水<br />(2)①③<br />(3)①;麦芽糖<br />【解析】解:(1)为了证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唾液,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在②号试管内?处应加入清水.(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因此应选用①③号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3)①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②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③号试管馒头块与唾液没有充分混合,唾液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所以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不变蓝,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br />所以答案是:(1)清水(2)①③(3)①;麦芽糖<br />【考点精析】利用食物的消化和科学探究的过程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神经系统由脑、   和神经组成、   是神经系统的最高中枢,   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p></div></div>
<div><p>【答案】脊髓;大脑皮层;反射<br />【解析】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受大脑皮层的控制.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br />所以答案是:脊髓;大脑皮层;反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清认真阅读下面的资料,并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br />埃博拉出血热(以下简称埃博拉)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且往往致命的疾病,健康人通过自身某处破损的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如粪便、尿液、唾液、精液)而感染.<br />(1)从传染病角度上讲,埃博拉病毒属于    .<br />(2)埃博拉的传染源是    .<br />(3)如埃博拉疫苗研制成功,可以通过注射疫苗,使人体获得   性免疫,从而达到预防埃博拉的目的.</p></div></div>
<div><p>【答案】<br />(1)病原体<br />(2)埃博拉病人<br />(3)特异<br />【解析】解:(1)从传染病角度上讲,埃博拉病毒属于病原体.(2)埃博拉的传染源是埃博拉病人.(3)如埃博拉疫苗研制成功,可以通过注射疫苗,使人体获得 特异性免疫,从而达到预防埃博拉的目的.<br />所以答案是:(1)病原体(2)埃博拉病人(3)特异<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的生殖过程图解,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e6a7bfc/SYS201708151245492532270431_ST/SYS201708151245492532270431_ST.001.png" width="156" height="1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这对夫妇的体细胞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男方的一对性染色体用   表示.<br />(2)在遗传过程中,父亲为女儿提供了   条染色体,其中性染色体是    .<br />(3)若这对夫妇再生一胎,生男孩的几率是    , 取决于男方含   染色体的精子与女方卵细胞的结合.<br />(4)有耳垂基因A和无耳垂基因a是一对等位基因,这对夫妇男方的基因型是AA,女方的基因型是aa,则女儿的基因型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XY<br />(2)23;X<br />(3)50%;Y<br />(4)Aa<br />【解析】解:(1)人类体细胞内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就是对性别决定不起直接作用,除了性染色体外的所有染色体.例如,人类有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人类正常染色体为46条(23对),其中22对称为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第23对称为性染色体,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2)在遗传过程中,父母为女儿各提供了23条染色体.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3)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假如他们再生一胎,是男孩的可能性为50%.取决于南方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女方卵细胞的结合.(4)决定有耳垂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无耳垂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这对夫妇男方的基因型是AA,女方的基因型是aa,则女儿的基因型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因此女儿的基因型是Aa.<br />所以答案是:(1)XY;(2)23;X;(3)50%;Y;(4)A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的生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所学知识,将字母写在相应的横线上.<br />A、衣藻 B、狗 C、涡虫 D、青蛙<br />(1)   无根茎叶的分化,是单细胞藻类.<br />(2)   身体背腹扁平,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br />(3)   恒温动物,胎生哺乳.<br />(4)   变态发育,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p></div></div>
<div><p>【答案】<br />(1)A<br />(2)C<br />(3)B<br />(4)D<br />【解析】解:(1)衣藻属于单细胞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2)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3)狗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4)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属于变态发育.<br />所以答案是:(1)A;(2)C;(3)B;(4)D.<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两栖动物(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还要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