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粤西地区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实例中,与“葵花向日倾”反映的生命特征不同的是( )<br />A.草履虫逃避食盐等有害刺激<br />B.小明听到上课铃声快步走进教室<br />C.树根向水肥充足的地方生长<br />D.夏天大雨过后树桩上长满了蘑菇</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葵花向日倾”体现了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这一特性,A、B、C均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夏天大雨过后树桩上长满了蘑菇,体现了生物的生长繁殖现象.<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物的特征,掌握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 )<br />A.造成“南橘北枳”的现象的生态因素是温度<br />B.沙漠中生活的生物很少,主要受水分的影响<br />C.“春江水暖鸭先知”是生物影响环境的结果<br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柑橘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南方与北方环境因素中温度差别较大,而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柑橘是热带水果,它的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南方温度高适合柑橘生长;而北方温度较低,不适宜柑橘生长,会影响柑橘的色泽、口感品质.因此,南橘北枳,影响此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A正确;<br />B、沙漠干旱缺水,而水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分,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沙漠水分严重缺乏导致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B正确;<br />C、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br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正确.<br />所以答案是: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e6a7bfc/SYS201708151245189921988510_ST/SYS201708151245189921988510_ST.001.png" width="521" height="1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②③④<br />B.③④②①<br />C.④③②①<br />D.②③④①</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对照分析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擦,滴,撕,放,展,盖,染,吸”,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应是④滴清水,③取材,②展平,①盖上盖玻片.<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植物细胞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以及对动物细胞的理解,了解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除哪一结构外,其余结构在层次上都是一致的( )<br />A.根<br />B.血液<br />C.肺<br />D.果实</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C、D都属于器官,在结构层次上是一致的,A、C、D 错误;B、血液属于结缔组织,在结构层次上与A、C、D不一致,B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还要掌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 )<br />A.细胞分化只是形态和结构的变化<br />B.已经分化了的细胞不再分裂和生长<br />C.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br />D.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细胞分化不仅是只是形态和结构的变化,还有细胞功能的变化,错误;<br />B、已经分化了的细胞除分生组织细胞外不再分裂和生长,错误;<br />C、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正确;<br />D、细胞分化不会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禾雀花(植物)禾花雀(鸟)有很大的差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r />A.两者的生殖细胞都具有细胞核<br />B.两者都具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br />C.两者都具有器官这一结构层次<br />D.在生态系统中,禾花雀的角色是消费者</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禾雀花是绿色开花植物,而禾花雀属于动物,两者的生殖细胞都具有细胞核,正确.<br />B、禾雀花是绿色开花植物而禾花雀属于动物,通过比较二者的区别是禾雀花没有系统这一结构,错误.<br />C、两者都具有器官这一结构层次,正确.<br />D、在生态系统中,禾花雀的角色是消费者,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A.鱼缸里的水如果长期不换会变绿,是因为水中有大量苔藓植物生长<br />B.被子植物是高等的植物,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br />C.银杏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br />D.苔藓植物密植的植株间隙能蓄积大量的水分,所以对水土保持有一定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鱼缸里的水如果长期不换会变绿,是因为水中有大量藻类植物生长,A错误;<br />B、藻类植物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B错误;<br />C、银杏的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着,属于裸子植物,C错误;<br />D、苔藓植物一般是密集丛生,密植的植株间的缝隙能够蓄积大量的水分,因此苔藓植物的保水能力较强.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D正确.<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研究阳光对花生发芽的影响,李明同学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在甲和乙两个花盆中种了花生,并对阳光、温度和水加以控制,表中一二两处应是(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75.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花盆</p></td><td style="width:75.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阳光</p></td><td style="width:7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温度</p></td><td style="width:7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水</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甲</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向阳处</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充足</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乙</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黑暗处</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一</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二</p></td></tr></table><p><br />A.20℃和不充足<br />B.20℃和充足<br />C.30℃和不充足<br />D.30℃和充足</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为研究阳光对花生发芽的影响”,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照,其它条件如温度、水都相同,因此表中一二两处应是20℃和充足.<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利用种子萌发的条件和科学探究的过程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种子和活的胚,已度过休眠期);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被子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根尖伸长区的细胞来自分生区<br />B.玉米茎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分裂,产生新细胞<br />C.叶片是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组成<br />D.植物可通过保卫细胞来控制气体和水分的进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br />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不符合题意.<br />B、玉米为草本植物,茎内无形成层,不能无限制的加粗,木本植物茎内有形成层,能无限制的加粗,符合题意.<br />C、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叶肉属于营养组织,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紧密,含有的叶绿体较多,颜色较深,属于栅栏组织;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疏松,含有的叶绿体较少,颜色较浅,属于海绵组织;叶脉里含有导管和筛管,可以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具有支持和疏导作用,属于疏导组织,不符合题意.<br />D、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能自动的开闭,它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不符合题意.<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荔枝是南国的特产,古代在北方是吃不到这种水果的,所以白居易在描写皇宫生活时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其实荔枝的发育和桃相似,荔枝的食用部分是花的哪个结构发育而来的( )<br />A.子房壁<br />B.子房<br />C.胚珠<br />D.受精卵</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e6a7bfc/SYS201708151245194783856977_DA/SYS201708151245194783856977_DA.001.png" width="283"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珠被—种皮;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若某植株的一片叶的主要叶脉被切断(如甲叶),另一叶片在C处的两面对应贴上锡箔(如乙叶);暗处理一昼夜后,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取下两叶片,经脱色并用碘液处理,A部位呈棕褐色,B部位呈蓝黑色,锡箔C部位不呈蓝色.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e6a7bfc/SYS201708151245195670954158_ST/SYS201708151245195670954158_ST.001.png" width="134"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水和光<br />B.叶绿体和光<br />C.水和二氧化碳<br />D.水和叶绿体</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水是光合作用的必须原料,水由导管运输.甲叶片把主叶脉切断,由于叶脉中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这样甲叶片离茎远的一端A就得不到从根运输来的水分了,因此在甲叶的切口两端的AB就形成以水分为惟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组,实验的结果是切口的下端的B变蓝,而切口的上端A不变蓝,说明切口下端叶片B部分的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而切口的上端A部分因为没有水分,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水分.<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流程图正确的是( )<br />A.生殖过程流程图: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卵→胚胎→胚泡→胎儿→新生儿<br />B.淀粉消化流程图:口腔→食道→咽喉→胃→十二指肠<br />C.呼吸道流程图: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br />D.血流方向: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脏</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生殖的过程是两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而“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卵→胚胎→胚泡→胎儿→新生儿”是个体发育的过程,A不正确.<br />B.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结束于小肠,淀粉在口腔中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初步消化成麦芽糖,进入小肠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彻底消化成葡萄.流程图是:淀粉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e6a7bfc/SYS201708151245198169599855_DA/SYS201708151245198169599855_DA.001.png" width="20" height="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麦芽糖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e6a7bfc/SYS201708151245198169599855_DA/SYS201708151245198169599855_DA.002.png" width="50" height="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葡萄糖.B不正确.<br />C.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不包含肺,C不正确.<br />D.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即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br />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可见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e6a7bfc/SYS201708151245198169599855_DA/SYS201708151245198169599855_DA.003.png" width="383" height="2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呼吸系统的组成和血液循环的途径,需要了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r />A.所有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br />B.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br />C.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br />D.水、维生素、无机盐和麦芽糖可以不经消化被直接吸收</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消化腺分为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包括肝脏、胰腺和唾液腺,肝脏分泌胆汁,胰腺分泌胰液,唾液腺分泌唾液;小腺体有肠腺和胃腺,肠腺能分泌肠液,胃腺能分泌胃液.故正确.<br />B、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故正确.<br />C、在消化道内,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的吸收;小肠内含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可以对多种物质进行消化.所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故正确;<br />D、水、维生素、无机盐属于小分子物质,可以不被消化直接被人体吸收,但是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需要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麦芽糖是淀粉的消化产物,还需要进一步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故错误.<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食物的消化,需要了解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物质与其缺乏时表现出的症状不相匹配的是( )<br />A.钙﹣﹣佝偻病<br />B.甲状腺激素﹣﹣甲亢<br />C.生长激素﹣﹣侏儒症<br />D.胰岛素﹣﹣糖尿病</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A正确;<br />B、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成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就会患甲亢患者食量大增而身体却逐渐消瘦,情绪易于激动,失眠健忘,心率和呼吸频率偏高.B错误;<br />C、生长激素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就会患侏儒症,患者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C正确;<br />D、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D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激素调节(激素有内分泌腺分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到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组成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消化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e6a7bfc/SYS201708151245201632342732_ST/SYS201708151245201632342732_ST.001.png" width="104"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能分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酶<br />B.②分泌的消化液含有消化脂肪的酶<br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br />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①是胃,胃内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A正确;<br />B、②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B错误;<br />C、③是胰腺,胰腺能够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够消化脂肪、蛋白质、糖类等,C正确;<br />D、④是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分泌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D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利用食物的消化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肌肉注射青霉素后,青霉素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头部,至少要经过心脏的次数是( )<br />A.1次<br />B.2次<br />C.3次<br />D.4次</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肌肉注射青霉素后,药物到达患病部位需要经过毛细血管→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头部动脉→头部毛细血管.药物到达患病部位两次经过心脏.所以A、C、D、选项均不合题意,B选项符合题意.<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利用血液循环的途径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依据如图所示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e6a7bfc/SYS201708151245203707242579_ST/SYS201708151245203707242579_ST.001.png" width="337" height="1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是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br />B.A型血的⑤中有抗B凝集素,和少量输给AB型血的病人<br />C.③与④通过静脉相连,分别是动脉和毛细血管<br />D.肺静脉中②的颜色是暗红色,含二氧化碳较多</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①心脏是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其主要功能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A错误;<br />B、在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可少量输给AB型血的病人,B正确;<br />C、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C错误;<br />D、肺静脉中②血液的颜色是鲜红色,为含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D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王力在公园玩耍时,看见一只恶狗向自己猛冲过来,他吓得转身就跑,你认为该反射完成的途径是( )<br />①视网膜 ②视觉中枢 ③视神经 ④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效应器<br />⑤脊髓 ⑥躯体运动中枢.<br />A.①②③④⑤⑥<br />B.①③②⑥⑤④<br />C.②①③⑥⑤④<br />D.⑥④⑤②③①</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王力在公园玩耍时,看见一只恶狗向自己猛冲过来,他吓得转身就跑,你认为该反射完成的途径是①视网膜(感受器)→③视神经→②视觉中枢→⑥躯体运动中枢→⑤脊髓→④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效应器).<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的相关知识,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应当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说法有误的是( )<br />A.内分泌腺与唾液腺、肝脏不同,没有导管<br />B.人体内有多种激素,都对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br />C.人体内激素含量多,作用大,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br />D.垂体能分泌多种激素,有的激素还能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唾液腺、肝脏是外分泌腺有导管,因此内分泌腺与唾液腺、肝脏不同,没有导管,正确;<br />B、人体内有多种激素,都对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正确;<br />C、人体内激素含量极少而不是含量多,错误;<br />D、垂体能分泌多种激素,有的激素还能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如促甲状腺激素,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激素调节,掌握激素有内分泌腺分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到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寄生虫病的病原体主要集中在以下哪两类生物( )<br />①腔肠动物 ②扁型动物 ③线形动物 ④环节动物 ⑤软体动物.<br />A.①②<br />B.②③<br />C.③④<br />D.④⑤</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①腔肠动物一般营自由生活;②③大多数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营寄生生活④⑤;④环节动物和⑤软体动物一般营自由生活;<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不同动物身体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因果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鲫鱼身体呈流线型,适于游泳<br />B.蜥蜴的体表有鳞片,适于陆地生活<br />C.家鸽的体内有发达的气囊,适于飞行<br />D.家兔的犬齿发达,适于植食性生活</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鲤鱼体呈流线型,体表有鳞片,可减小水中游泳时的阻力,适于游泳,A正确.<br />B、蜥蜴的体表有鳞片,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B正确.<br />C、家鸽体内有发达的气囊,气囊能暂时储存气体,在飞翔时进行双重呼吸,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有利于飞行,C正确;<br />D、家兔的门齿、臼齿发达,适于植食性生活,犬齿退化,D错误.<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利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关节结构模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e6a7bfc/SYS201708151245205888612608_ST/SYS201708151245205888612608_ST.001.png" width="100" height="1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br />B.③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和减轻震动<br />C.①和②里面的韧带增强了关节的灵活性<br />D.⑤内有少量的滑液,有润滑关节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正确.<br />B、③关节软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和减轻震动,正确.<br />C、在④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错误.<br />D、⑤关节腔内有少量的滑液,有润滑关节的作用,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运动与行为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br />A.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结构<br />B.鸟类的运动方式是飞行<br />C.小鸟喂鱼是一种学习行为<br />D.蜘蛛结网是先天性行为</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结构,A正确.<br />B、鸟类的前肢变成翼,运动方式是飞行,B正确.<br />C、小鸟喂鱼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一种先天性行为,C错误.<br />D、蜘蛛结网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D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需要了解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br />B.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孢子来繁殖<br />C.多数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br />D.酵母菌、链球菌都属于真核生物</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芽孢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一般条件下,芽孢可以生存几十年.芽孢又小又轻,能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宜的环境中,又能萌发成新的个体.芽孢不是生殖细胞,只是一个休眠体,A正确;<br />B、真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B正确;<br />C、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对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C正确.<br />D、酵母菌属于真菌,其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细胞核外有真正的核膜,属于真核生物,链球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D错误.<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真菌(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枯草杆菌和酵母菌的相同点是( )<br />A.都可以依靠孢子来繁殖后代<br />B.个体微小,都具有细胞壁,都没有叶绿体<br />C.都不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r />D.都能使人体患病,对人类的生活不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酵母菌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A错误;<br />B、细菌个体微小,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既有个体微小的种类,也有个体较大的种类,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B正确;<br />C、枯草杆菌是细菌,酵母菌是真菌.都没有叶绿体;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错误;<br />D、枯草杆菌可以使植物水果腐烂,酵母菌可以用来发酵.可见D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细菌的相关知识,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以及对真菌的理解,了解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r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唯一证据<br />B.生物进化遵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规律<br />C.“始祖鸟”化石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br />D.科学家发现,越简单、越低等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近的地层里</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此外还有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故不符合题意;<br />B、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不是遵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规律.故不符合题意;<br />C、始祖鸟既具有鸟类的特点前肢特化为翼,有具有爬行动物的特点,翼的末端有爪,因此始祖鸟化石说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等.故符合题意;<br />D、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越简单、越低等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化石证据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以水生生物为主;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以陆生生物为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多指(如六指)是由显性致病基因控制的一种常见畸形.如果父母双方的一方是多指(基因组成是AA或Aa),另一方正常,他们的每一个子女( )<br />A.都患多指或50%的可能患多指<br />B.患多指和正常的可能性均为50%<br />C.都患多指<br />D.都正常</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如果父母双方的一方是多指(基因组成是AA或Aa),另一方正常,其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e6a7bfc/SYS201708151245209357355485_DA/SYS201708151245209357355485_DA.001.png" width="407" height="22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遗传图解看出,因此他们的每一个子女都患多指或或50%的可能患多指.<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基因与性状遗传,需要了解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无甜玉米籽粒,原因是( )<br />A.甜是显性性状<br />B.非甜是显性性状<br />C.相互混杂<br />D.相互选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无甜玉米籽粒;说明甜与非甜性状这对相对性状中,非甜是显性性状,甜是隐性性状.用D表示显性性状,用d表示隐性性状,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e6a7bfc/SYS201708151245210715628333_DA/SYS201708151245210715628333_DA.001.png" width="326" height="2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故纯种的甜玉米中果穗中有了非甜玉米籽粒.而纯种非甜玉米既使与纯种甜玉米杂交后代也是Dd,仍然是非甜玉米,所以非甜玉米果穗上也就没有甜玉米籽粒了.<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掌握基因与性状遗传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A.转基因生物的性状是不遗传的<br />B.生物的细胞中,基因都是成对存在<br />C.控制某一性状的一对基因,只要有显性基因,该生物就表现出显性性状<br />D.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DNA分子</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转基因生物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将外源目的基因转入某种生物体内,使转入的基因在目标生物身上得到表达;因此转基因生物的性状也是由基因控制的,也能够遗传给下一代.故不符合题意.<br />B、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即在生殖细胞中基因是不成对的.故不符合题意.<br />C、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故符合题意.<br />D、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即一条染色体中只有一个DNA分子.故不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基因与性状遗传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几年后,他们又生了一个肤色正常的男孩,则该男孩基因组成Aa的可能性为( )<br />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e6a7bfc/SYS201708151245212124324106_ST/SYS201708151245212124324106_ST.001.png" width="9" height="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e6a7bfc/SYS201708151245212124324106_ST/SYS201708151245212124324106_ST.002.png" width="9" height="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e6a7bfc/SYS201708151245212124324106_ST/SYS201708151245212124324106_ST.003.png" width="9" height="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e6a7bfc/SYS201708151245212124324106_ST/SYS201708151245212124324106_ST.004.png" width="9" height="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表明白化病是隐性性状,正常是显性性状.假设A控制显性性状,a控制隐性性状,则白化病的基因组成是aa,正常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父母遗传给白化病(aa)孩子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父母正常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e6a7bfc/SYS201708151245212124324106_DA/SYS201708151245212124324106_DA.001.png" width="273" height="1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遗传图解看出,肤色正常的男孩的基因组成是可能是AA或Aa.比例是1:2.因此“他们又生了一个肤色正常的男孩”,则该男孩基因组成Aa的可能性为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e6a7bfc/SYS201708151245212124324106_DA/SYS201708151245212124324106_DA.002.png" width="9" height="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基因与性状遗传,掌握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说法中,不确切的是( )<br />A.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形成有机物是可能的<br />B.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已经得到了实验证实<br />C.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祖先可能是相同的,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差异<br />D.生物化石为生物的进化学说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利的证据</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物可以形成有机物,A正确;<br />B、化学起源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但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还没有得到准确的实验证实,B错误;<br />C、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自然选择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因此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祖先可能相同,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差异,C正确;<br />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并不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化石,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因此化石是研究进化的主要证据,D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下列关于艾滋病和HIV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br />A.和艾滋病人握手会感染艾滋病<br />B.HIV没有细胞结构,属于原核生物<br />C.HIV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繁殖<br />D.HIV是艾滋病的传染源</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个: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艾滋病人握手不会感染艾滋病,A错误.<br />B、真核生物,有细胞结构,且有真正的细胞核.HIV没有细胞结构,也不属于原核生物,B错误;<br />C、HIV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繁殖.C正确;<br />D、HIV是艾滋病的病原体,得艾滋病的人或动物属于传染源.D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病毒和传染病及其预防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警句,没有科学道理的是( )<br />A.药无贵贱,效者灵验<br />B.用药如用兵,在精不再多<br />C.吸毒一口,掉入虎口    <br />D.饭后吸支烟,快乐如神仙</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用药并非越贵越好,要针对病情,起到好的治疗效果,就是好药.A正确.<br />B、根据病情需要,恰当选择药物,以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的不良作用,才是安全用药的根本.B正确.<br />C、食毒品,后果不堪,吸毒一口,掉入虎口,C正确.<br />D、饭后吸烟,其危害更强损害人体的神经经统、呼吸系统等,D错误.<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安全用药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法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或者危害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br />A.带芽眼的马铃薯块茎能进行无性生殖<br />B.昆虫的发育都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br />C.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br />D.爬行动物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卵外由卵壳,生殖摆脱了水的束缚</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带芽眼的马铃薯块茎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A正确;<br />B、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有的昆虫的发育都要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叫不完全变态发育,有的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昆虫都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B错误;<br />C、两栖动物在水中产卵,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幼体在水中发育.可见其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C正确.<br />D、爬行动物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卵外有卵壳,生殖摆脱了水的束缚,因此爬行动物能够生活在陆地上,D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昆虫的发育(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还要掌握两栖动物的发育(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鸟卵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卵细胞的细胞核就是卵黄<br />B.为胚胎发育主要提供营养的是卵白<br />C.将来能发育成雏鸟的是胚盘<br />D.胚盘、卵黄和卵白构成卵细胞</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卵细胞的细胞核是胚盘,A错误.<br />B、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的是卵黄和卵白,B错误.<br />C、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C正确.<br />D、胚盘、卵黄和卵黄膜构成卵细胞,D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鸟的发育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