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p><p>A. 嫁接、植物组织培养、试管婴儿、克隆羊均属于无性生殖</p><p>B. 家蚕、蜜蜂、蝗虫的发育都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p><p>C.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p><p>D. 鸡卵卵黄表面有一盘状小白点,说明卵已受精</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嫁接、植物的组织培养、克隆羊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而试管婴儿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A错误;家蚕、蜜蜂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是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B错误;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属于变态发育,C正确;鸡卵的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小白点是胚盘,无论鸡蛋是否受精,都有该结构。如果是受精卵,那么胚盘将来会吸收周围的营养物质,发育成雏鸡;未受精的鸡蛋,胚盘则不会发育,D错误。<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想将苹果枝条分别嫁接在桃、梨、大枣这三种树上,则应将哪种植物的枝条制作成如图所示的①(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b91d6e6d/SYS201906010835364063643440_ST/SYS201906010835364063643440_ST.001.png" width="64"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苹果 B. 桃 C. 梨 D. 大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p><p>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接上去的部分为接穗,被接的植物是砧木。用枝条作接穗,是枝接;用芽做接穗,叫芽接。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因此,想将苹果枝条分别嫁接在桃、梨、大枣这三种树上,则应将哪种植物的枝条制作成如图所示的①苹果。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df7bed86/SYS201904220926149516715875_ST/SYS201904220926149516715875_ST.001.png" width="406" height="1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属于完全变态</p><p>B. 乙属于不完全变态</p><p>C. 发育过程都是:卵→幼虫→蛹→成虫</p><p>D. 都是变态发育</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图甲是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乙是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不完全变态发育指的是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不大,例如蝗虫、蝉等就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明显,例如蜜蜂、菜粉蝶、家蚕等就属于完全变态发育。</p><p>甲图中的昆虫是蝗虫,蝗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不大,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A错误;乙图中的昆虫是家蚕,家蚕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错误;蝗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不大,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二者都属于变态发育,C错误、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基因和性状关系的叙述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 性状相同,基因组成一定相同</p><p>B. 基因组成相同,性状表现一定相同</p><p>C. 在相同环境中,基因组成相同,性状相同</p><p>D. 在相同环境中,性状相同,基因组成相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但性状相同,基因组成未必相同,如AA或Aa,含有不同基因,但两个个体的性状是相同的,A错误;<br />性状还会受环境的控制,所以基因相同,性状不一定相同,B错误;<br />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相同环境中,基因组成相同,性状相同,C正确;<br />根据A的解答可知,性状相同,基因不一定相同,如表现出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有Dd或DD两种,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p><p>A. 番茄的红果与黄果 B. 豌豆的圆粒与皱粒</p><p>C. 鸡的玫瑰冠与单冠 D. 狗的卷毛与黑毛</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p><p>番茄的红果与黄果、豌豆的圆粒与皱粒、鸡的玫瑰冠与单冠,都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都是相对性状,A、B、C不符合题意;<br />狗的卷毛与黑毛是两种性状,因此不是相对性状,D符合题意。</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资料表明,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出生婴儿性别比接近 1:1。下列叙述不. 正.确.的是</p><p>A. 男性会产生含X染色体或Y染色体的两种精子</p><p>B. 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p><p>C.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即决定胎儿性别</p><p>D. 第一胎生女孩后,第二胎生男孩的概率增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A正确;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也是相等的,B正确;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p><p>C正确;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D错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利用下列信息和系谱图(如图),回答第8至第10题.在人类中,正常足弓的基因由显性基因A控制,控制扁平足的基因是其等位基因,由隐性基因a控制.如图的系谱图显示了一个四代家庭的正常足弓和扁平足的出现情况.在谱系图中,每个人都用特定的符号表示,例如,第一代第2号可以标记为Ⅰ﹣2</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b91d6e6d/SYS201906010835365934837803_ST/SYS201906010835365934837803_ST.001.png" width="372"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下列四个人中,其基因型为aa,并且为男性的是( )</p><p>A. Ⅰ﹣1 B. Ⅱ﹣2 C. Ⅲ﹣2 D. Ⅲ﹣5</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p><p>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在人类中,正常足弓的基因由显性基因A控制,控制扁平足的基因是其等位基因,由隐性基因a控制,通过图解分析,4号正常男性,5号是扁平足女性,其因组成是aa,传递给子代的基因是a,这样4号的基因组成Aa,遗传图解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b91d6e6d/SYS201906010835365934837803_DA/SYS201906010835365934837803_DA.001.png" width="400" height="16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综上分析,四个人种,其基因型为aa,并且为男性的Ⅲ﹣5。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对夫妇已生育了一个男孩,若再生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可能性是( )</p><p>A. 50% B. 100%</p><p>C. 75% D. 25%</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人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p><p>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人的性别遗传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0/09/3511e2b2/SYS201905100916483514311102_DA/SYS201905100916483514311102_DA.001.png" width="268" height="2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因此一对夫妇已生育了一个男孩,再生一个女孩的可能性是5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射线对农作物的种子进行处理,再从中选择优质高产的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是因为射线改变了农作物的</p><p>A. 性状 B. 遗传物质 C. 生活环境 D. 生活习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p><p>通过高能量、大剂量的γ射线照射或药物处理,使得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DNA分子中,氢键等最容易被γ光量子撞击离开原来的位置,虽然生物有自动修复的本领,但是,在大剂量高强度持续累积照射或药物刺激的情况下,修补速度慢于破坏速度,当停止照射或刺激后,生物分子通过化学反应试图重新变回原本的样子,但是,由于先前的照射或刺激的时间太长,DNA的双螺旋结构被打乱,要变回原来的样子的几率变得无限小起来,几乎不可能,这就导致了遗传变异,这样的变异有好也有坏,所以我们需要把种子种出来,研究它们的成长性状,记录,并通过两到三代的持续优化,从而筛选出优良的品种。因此,育种工作者用射线处理农作物的种子,再从中选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作物的遗传物质。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对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具有挑战性的事实是</p><p>A. 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大批无翅昆虫</p><p>B. 长期使用杀虫剂,不但没有消灭害虫,害虫的抗药性反而越来越强</p><p>C. 化石研究表明,云南澄江地区寒武纪地层中大量新物种的产生只用了200万年</p><p>D. 研究发现人与其他哺乳动物之间相同的基因非常多,不同的基因只是少数</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大批无翅昆虫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符合达尔文的进化理论,A错误;由于杀虫剂的选择作用,害虫的抗药性反而越来越强是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的结果,符合达尔文的进化理论,B错误;达尔文强调特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的解释特种大爆发等现象,C正确;人与其他哺乳动物之间的相同的基因非常多,说明他们具有共同的祖先,符合达尔文的进化理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细胞核、染色体和DNA的关系,图中1、2、3依次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c85c4772/SYS201906010833084269114516_ST/SYS201906010833084269114516_ST.001.png" width="122" height="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DNA、染色体、细胞核</p><p>B. 细胞核、DNA、染色体</p><p>C. 细胞核、染色体、DNA</p><p>D. 染色体、细胞核、DNA</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为: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p><p>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细胞核、染色体、基因、DNA四者在概念上的大小关系如图: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c85c4772/SYS201906010833084269114516_DA/SYS201906010833084269114516_DA.001.png" width="293"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图中3表示细胞核、2表示染色体、1表示DNA。故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经常刮大风的某海岛上,无翅、残翅昆虫比有翅昆虫多,这是</p><p>A. 人工选择的结果 B. 遗传变异的结果</p><p>C. 自然选择的结果 D. 长期没使用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的昆虫多是无翅或残翅的类型,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这些海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是不适者被淘汰。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是适者生存。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岛上无翅或残翅的昆虫就特别多,少数能飞行的昆虫翅异常发达。这种两极分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以下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p><p>A. 长臂猿 B. 金丝猴 C. 黑猩猩 D. 狒狒</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黑猩猩是类人猿,且一些内部结构和外部特征以及一些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与人类都十分相似,且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黑猩猩与人类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为零。所以,黑猩猩应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龙生龙,凤生凤”这句话体现了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遗传现象</p><p>B. 在正常情况下男性个体产生的精子中性染色体有X或Y</p><p>C. 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p><p>D. 人的受精卵中23对染色体一半来源于父方,一半来源于母方</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人体内每个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含有一对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而具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者则发育成男性。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在体细胞中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成单,性染色体存在于所有细胞核的细胞中;染色体在细胞核中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数目和形态都一致,但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数目就会减少一半,当然不是任意一半,而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生殖细胞.每对染色体中,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p><p>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普遍存在的,“龙生龙、凤生凤”反映的是亲子代之间的具有相同的性状,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是通过生殖细胞将控制性状的基因传给下一代而实现的,“龙生龙、凤生凤”,这句话体现了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遗传现象,故A正确;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能产生2种精子,一种是含有X的精子,一种是含有Y的精子,故B正确;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在体细胞中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成单,性染色体存在于所有细胞核的细胞中,故C错误;染色体在细胞核中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数目和形态都一致,但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数目就会减少一半,当然不是任意一半,而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生殖细胞.每对染色体中,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故D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p><p>B.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p><p>C. 现代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p><p>D.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较为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A正确;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B正确;古猿是我们现代人类和现代黑猩猩的共同祖先,现代类人猿与能变成人的古猿存在着许多差异,而且生活的环境与原来有很大不同,C错误;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较为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由低等到高等 B. 由水生到陆生</p><p>C. 由简单到复杂 D. 由体型小到体型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生物进化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p>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进化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基部是最原始的种类</p><p>B.分枝越向上,生物越高等</p><p>C.从“树根”到“树梢”代表地质时间的延伸</p><p>D.生物各类群之间是独立的,没有亲缘关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生物的进化树中,最基部的是最原始的种类,结构最简单,越往上,生物种类越高等;从树的基部到树的梢部是代表着地质时间的延伸。从生物的进化树中,各种生物之间是彼此联系的,不是孤立的,具有较近或较远的亲缘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个人长期服用同一种抗生素,到后期治疗效果大大降低甚至无效.这是因为( )</p><p>A. 病原菌不断产生各种变异(包含了各种抗药性的差异),抗生素起了选择作用,淘汰了敏感菌,留下抗药菌</p><p>B. 抗生素长期作用于病原体,诱发它发生抗药性突变而抗药</p><p>C. 病原菌长期接触同种抗生素,产生适应性突变而抗药</p><p>D. 上述三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滥用抗生素是出现超级细菌的原因;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这是不适者被淘汰;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抗生素的特性,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这是适者生存),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些细菌已不再受抗生素的影响了,因此抗生素使用一段时间后,杀菌效果就会下降的原因是抗生素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了选择作用,淘汰了敏感菌,留下抗药菌,可见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急救措施不正确的是( )</p><p>A. 静脉血管出血后应在伤口的远心端按压或绑扎止血</p><p>B. 毛细血管出血后应贴上创可贴并且拨打“120”求救</p><p>C. 发现煤气中毒病人应尽快将病人转移至空气流通场所</p><p>D. 对溺水病人可通过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进行抢救</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静脉流回心脏,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按压或绑扎止血,A正确;毛细血管出血,血流较缓,而且血流量少,因此可以先将伤口冲洗干净,然后贴上创可贴,但不能长期绑压止血,不需要拨打“120”求救,B错误;发现煤气中毒时,立即关闭气源并打开门窗通风,将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清新处,C正确;发现有人溺水,立即将溺水者救上岸,用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进行抢救,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5年,我国某研究队研发的幽门螺旋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而且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使用该疫苗三次比仅使用一次或两次效果好.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第一次使用时,所用的幽门螺旋杆菌疫苗相当于抗体</p><p>B. 第二次使用时,B淋巴细胞对疫苗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p><p>C. 第一、二次使用疫苗时,人体内不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p><p>D. 第三次使用后,人体内更多的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因此第一次使用时,所用的幽门螺旋杆菌疫苗相当于抗原而不是抗体,A错误;<br />第二次使用时,B淋巴细胞对疫苗的免疫应答属于特异性免疫而不是细胞免疫,B错误;<br />第一、二次使用疫苗时,人体内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而不是不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C错误;<br />第三次使用后,人体内更多的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我国医学工作者研制SARS灭活疫苗过程中,某志愿者接种疫苗后两周内抗体浓度的变化。请分析志愿者在这两周内的哪一天和SARS病人接触感染风险最小(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b91d6e6d/SYS201906010835371800803452_ST/SYS201906010835371800803452_ST.001.png" width="193"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第2天 B. 第5天 C. 第9天 D. 第15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抗原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并非所有免疫球蛋白都是抗体。</p><p>接种疫苗后机体会产生抗体,如图表示我国医学工作者研制SARS灭火疫苗过程中,某志愿者接种疫苗后两周内抗体浓度的变化曲线:根据图示可知第9天时,体内产生抗体的浓度最高,因此在这两周内的第9天和SARS病人接触感染风险最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健康生活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要服用板蓝根冲剂加以预防</p><p>B. 有计划地接种疫苗,可减少人患遗传病的机会</p><p>C. 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共进午餐会感染艾滋病</p><p>D. 饭前便后要洗手,可减少人感染蛔虫病的机会</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感冒期间服用板蓝根,有利于增强免疫,杀灭体内病毒和致病菌,有利于康复,故A不符合题意;有计划地接种疫苗,可以减少患传染病的机会,控制和减少传染病的发生,故B不符合同意;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交谈、握手、拥抱、亲吻、同吃同饮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故C不符合题意;蛔虫病属于消化道传染病,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饭前便后要洗手,能够防止蛔虫病,不喝不清洁的生水,水果蔬菜要洗净,能够防止蛔虫病,管理好人畜的粪便,能够防止蛔虫病,故D符合题意。故选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绿色开花植物一生的相关结构,请分析并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b91d6e6d/SYS201906010835373671527632_ST/SYS201906010835373671527632_ST.001.png" width="366"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能萌发,说明其满足一定的内部条件是_____。</p><p>(2)B的主要部分是_____。</p><p>(3)C中的____是裸子植物所没有的,它是由D中的_____发育而来的。</p><p>(4)卵细胞是在图D的_____中产生的,D在发育成C之前一般必须经过_____和_____两个重要的过程。</p><p>(5)E和F分别表示,这两种生殖方式的本质区别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具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充足的营养、度过休眠期 雄蕊、雌蕊 果皮 ③ 子房壁 ④ 胚珠 传粉 受精 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p><p>【解析】</p><p>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一朵花是由花柄、花托、萼片(花萼)、花瓣(花冠)、雌蕊和雄蕊等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内有胚珠)三部分组成,雄蕊由花药和花丝两部分组成,雄蕊和雌蕊是一朵花最主要的部分。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b91d6e6d/SYS201906010835373671527632_DA/SYS201906010835373671527632_DA.001.png" width="271"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有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无性生殖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A表示种子萌发,B花的结构,C表示果实,D雌蕊的结构其中①柱头、②花柱、③子房壁、④胚珠,E植物体、F表示扦插。</p><p>(1)种子萌发时所必需的外界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等条件;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因此,A能萌发,说明其满足一定的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充足的营养、度过休眠期。</p><p>(2)一朵花是由花柄、花托、萼片(花萼)、花瓣(花冠)、雌蕊和雄蕊等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内有胚珠)三部分组成,雄蕊由花药和花丝两部分组成,雄蕊和雌蕊是一朵花最主要的部分。因此,B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p><p>(3)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b91d6e6d/SYS201906010835373671527632_DA/SYS201906010835373671527632_DA.002.png" width="271"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因此,C果实中的果皮是裸子植物所没有的,它是由D中的③子房壁发育而来的。</p><p>(4)通过(3)小题分析可知,卵细胞是在图D的④胚珠中产生的。D在发育成C果实之前一般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过程。</p><p>(5)E和F分别表示植物两种不同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这两种生殖方式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世界上已知的鸟类有900多种,草原、灌丛、水面、树林等许多地方都能着到鸟的踪迹。请结合鸟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1)“天高任鸟飞”,鸟类适于飞翔生活的特点是身体呈_____型;前肢成为_____;体表被覆_____。它特有的呼吸方式是_____。</p><p>(2)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殖后代,图中是进行____的部位;是____,是____;具有____的作用;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____和_____。</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b91d6e6d/SYS201906010835376143173329_ST/SYS201906010835376143173329_ST.001.png" width="160" height="12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流线 翼 羽毛 双重呼吸 胚胎发育 卵壳 气室 保护 养料 水分 </p><p>【解析】</p><p>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胸固有龙骨突,长骨中空,消化系统发达,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鸟卵的结构包括:卵壳起保护作用;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白既能保护卵细胞又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细胞的作用; 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p><p>(1)鸟类能够在空中飞行,与空中飞行相适应的特点是:身体呈流线型,减少空气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绒羽保温,正羽飞行;前肢特化为翼,翼是飞行器官;有喙无齿,长骨中空,直肠短可以减轻体重,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等。因此,“天高任鸟飞”,鸟类适于飞翔生活的特点是身体呈流线型;前肢成为翼;体表被覆羽毛。它特有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p><p>(2)鸡卵的结构由外及里为:卵壳起保护作用;卵壳膜起保护作用;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的功能;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卵黄膜是紧抱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蛋黄即鸟卵内部发黄的部分。鸟卵中的大多数蛋白质都集中在蛋黄部分,其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对卵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有:卵壳、卵壳膜和卵白。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鸟卵中卵黄、卵黄膜和胚盘合称卵细胞。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殖后代,图中5进行胚盘的部位;1是卵壳,6是气室;1卵壳具有保护的作用;3卵白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和水分。</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 1:寨卡病毒能通过蚊虫进行传播.巴西卫生部门确认,2015 年以来巴西新生儿小头 畸形病例激增,与孕妇受蚊虫叮咬感染寨卡病毒有关,且目前尚无相关疫苗.</p><p>材料 2:疫苗含有的病原体成分,既保留了可供淋巴细胞识别的特征,又失去了杀伤力. 一般来说,疫苗需要在 8℃以下条件储存,故在疫苗运输和储存中要配备很多专业设备,如冷库、冷藏车、冰箱、冷藏背包等.若上述“冷链断了,疫苗中的病原体成分会失活.</p><p>请回答:</p><p>(1)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寨卡病毒属___;从免疫的角度来看,寨卡病毒属于___;</p><p>(2)专家建议:孕妇应避免前往疫区,减少与蚊虫的接触.该项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p><p>(3)病毒进入人体后,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体温过高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加快,肌肉组织中发生_____使发热病人形成全身肌肉酸痛的感觉.</p><p>(4)注射有活性的疫苗使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_____(选“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病原体 抗原 保护易感人群 无氧呼吸 特异性 </p><p>【解析】</p><p>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抗原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特异性免疫是指在抗原的刺激下,使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而产生的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免疫,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的某种病原体起作用;非特异性免疫是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是生来就有的免疫。</p><p>(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抗原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因此,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寨卡病毒属病原体;从免疫的角度来看,寨卡病毒属于抗原。</p><p>(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因此,专家建议:孕妇应避免前往疫区,减少与蚊虫的接触,该项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p><p>(3)病毒进入人体后,通过一系列反应引起人体发热,体温过高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加快,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组织细胞发生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肌细胞中的乳酸含量过高,从而使人感觉肌肉酸痛。</p><p>(4)特异性免疫是指在抗原的刺激下,使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而产生的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免疫,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的某种病原体起作用;非特异性免疫是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是生来就有的免疫。因此,注射有活性的疫苗使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1表示某家庭的单双眼皮的遗传情况(显性基因用S表示,隐性基因用s表示,不考虑基因突变),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b91d6e6d/SYS201906010835380237737721_ST/SYS201906010835380237737721_ST.001.png" width="320" height="2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遗传学上,把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叫做一对_____。据图可如,_____眼皮是显性性状,李晴母亲的基因组成是_____,李晴外公的基因组成是_____。</p><p>(2)在下列甲、乙两张人类染色体组成图中(图2),对性别有决定作用的成对的染色体叫做_____。李晴父亲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可用_____图来表示。</p><p>(3)近年来,我国“二孩”政策全面放开,李晴的父母准备生二胎。第二胎生男孩的可能性是_____。</p><p>(4)青少年时期的李晴出于爱美之心,通过手术把单眼皮变成了双眼皮,成年后的她与一个单眼皮的男子结婚,能生育出双眼皮的孩子的可能性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相对性状 双 Ss SS或Ss 性染色体 乙 50% 0 </p><p>【解析】</p><p>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p><p>(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在遗传学上,把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叫做一对相对性状。图1表示某家庭的单双眼皮的遗传情况(显性基因用S表示,隐性基因用s表示,不考虑基因突变),据图可如,李晴的父母均是双眼皮,李晴单眼皮是新出现的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李晴单眼皮的基因是ss,李晴母亲的基因组成是Ss,李晴外公与外婆的基因组成是SS×Ss或Ss×SS,李晴外公的基因组成是SS或Ss。</p><p>(2)分析图2可知: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因此,在下列甲、乙两张人类染色体组成图中(图2),对性别有决定作用的成对的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李晴父亲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可用乙图来表示。</p><p>(3)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b91d6e6d/SYS201906010835380237737721_DA/SYS201906010835380237737721_DA.001.png" width="334" height="2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图中看出,人类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是50%。因此,李晴的父母准备生二胎,第二胎生男孩的可能性是50%。</p><p>(4)“青少年时期的李晴出于爱美之心,通过手术把单眼皮变成了双眼皮”,是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所以“成年以后,她与一个单眼皮的男子结婚,能生育出双眼皮的孩子的可能性是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亨廷顿舞蹈病由显性基因(H)控制。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9/09/03d4fd29/SYS201904290930106208752085_ST/SYS201904290930106208752085_ST.001.png" width="286"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父亲(2号)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填“XY”或“XX”),其中提供给女儿(3号)的是_____染色体。</p><p>(2)图中4号是未出生的“二胎”,是男孩的可能性为_____%。</p><p>(3)若3号的基因组成为hh,则其母亲1号的基因组成是_____。</p><p>(4)4号患亨廷顿舞蹈病的可能性是50%,原因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XYX50Hh母亲(1号)的基因组成为Hh,产生含H基因、h基因的两种卵细胞的概率各为50%,父亲的基因组成为hh,只产生含h基因的一种精子;含h基因的精子与含H基因的卵细胞结合成基因组成为Hh的受精卵的概率是50%,所以4号患亨廷顿舞蹈病的可能性是50%</p><p>【解析】</p><p>(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br />(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br />(3)“HD由基因H控制,hh则表现为正常”,则亨廷顿氏舞蹈症(HD)的基因组成是HH或Hh,正常的基因组成是hh。</p><p>(1)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这样男性产生的精子就有两种,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可见小明体细胞的XY性染色体,其中的X染色体来自于母亲,Y染色体来自于父亲。图中父亲(2号)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其中提供给女儿(3号)的是X染色体。<br />(2)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9/09/03d4fd29/SYS201904290930106208752085_DA/SYS201904290930106208752085_DA.001.png" width="334" height="2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人类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是50%,因此图中4号是未出生的“二胎”,是男孩的可能性是50%。<br />(3)“亨廷顿舞蹈病由基因H控制,hh则表现为正常”;母亲遗传给正常(hh)女儿的基因一定是h,因此患病母亲1号的基因型为Hh。<br />(4)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9/09/03d4fd29/SYS201904290930106208752085_DA/SYS201904290930106208752085_DA.002.png" width="250" height="1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遗传图解看出,4号患亨廷顿舞蹈病的可能性是50%,原因是子代患病基因Hh和正常基因hh的比例是1:1。</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自古以来,就有“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说法.2010年,在青海玉树地震抢救安置工作告一段落后,为了防止地震后出现疫情,地震救灾的重点转向了卫生防疫.据有关资料显示,与灾害相关的传染病发生率较高,发病病种包括甲肝、戊肝、麻疹、狂犬病、痢疾、疟疾、流行性腮腺炎等.</p><p>材料二:玉树震灾发生之后,在政府的组织和救援者的帮助下,当地灾民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①保护水源;②食物煮熟后食用;③消灭蚊虫;④对患病者及时隔离治疗等.</p><p>材料三: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还给重点区域内的儿童、小学生和60岁以上老人集中接种甲肝、乙脑疫苗,或口服霍乱疫苗等.</p><p>(1)“材料一”中提到的疾病都是由_____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_____的特点,属于传染病.这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各不相同,其中甲肝、痢疾等消化系统传染病通过_____传播;疟疾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其传播途径是_____传播.</p><p>(2)“材料二”中提到的传染病预防措施,①②③属于_____;④属于_____.</p><p>(3)“材料三”中提到的疫苗进入人体后在不引起疾病的前提下,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_____,从而将入侵的病原体清除.这种免疫属于_____免疫.</p><p>(4)假如你是一名救灾现场的志愿者,给病人打针、服药前,一定要认真分析药品标签或者仔细阅读_____,绝对不能盲目用药;如果发现某人上臂肱动脉受伤出血,应在病人受伤血管的_____(填“近心端”或“远心端”)止血.</p></div></div>
<div><p>【答案】病原体 流行性 饮食 生物媒介 切断传播途径 控制传染源 抗体 特异性 药品说明书 近心端 </p><p>【解析】</p><p>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抗原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特异性免疫是指在抗原的刺激下,使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而产生的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免疫,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的某种病原体起作用;非特异性免疫是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是生来就有的免疫。动脉出血时颜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止血时一般在受伤动脉的近心端,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进行止血;静脉出血对血色暗红,血流速度慢,一般是将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压住而止血。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p><p>(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材料一”中提到的疾病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各不相同,其中甲肝、痢疾等消化系统传染病通过饮食传播,疟疾通过蚊虫叮咬传播,蚊虫等害虫属于生物媒介传播。</p><p>(2)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如①保护水源;②食物煮熟后食用;③消灭蚊虫等属于切断传播途径;④对患病者及时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p><p>(3)接种用的疫苗是由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抵抗该病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抗体只能消灭特定的病原体,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属于特异性免疫。 </p><p>(4)我们要注意安全用药,给病人打针、服药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仔细分析药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的各种信息,绝对不能盲目用药。动脉是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动脉血管破裂,血压高,流速快,血液就会喷射而出,臂肱动脉受伤出血,要在近心端止血。</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