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27:54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凤山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运动方式与其他动物不一样的是( )</p><p>A. 蛇    B. 蜗牛    C. 大象    D. 蜈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可根据其结构特点和环境特点具体分析.</p><p>解:A、蛇生活在陆地上,运动方式是爬行;</p><p>B、蜗牛属于无脊椎动物,其运动方式是爬行;</p><p>C、大象有发达的四肢,运动方式是行走;</p><p>D、蜈蚣的运动方式是爬行.</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是(     )</p><p>A.鼓翼飞行       B.滑翔       C.拍打翅膀     D.以上三种都是</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鼓翼飞行是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靠双翼快速有力地扇击获得较大的升力和冲力;鼓翼飞行在鸟类中最为常见,故A错误;</p><p>滑翔是从高处向前下方的飘行,可以是在鼓翼获得足够的高度和推力后进行,并显示出不同幅度的波浪形飞行路线,同时滑翔也是鸟类着陆前的必要飞行方式;飞行时双翼上下运动,动作十分巧妙,能用最小的能量达到最大的速度,滑翔是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故B正确;</p><p>拍打翅膀不是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故C错误;</p><p>通过上述分析可知,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细菌没有真正的细胞核,缺少遗传物质</p><p>B. 两者都是单细胞</p><p>C. 细菌进行孢子生殖,真菌进行分裂生殖</p><p>D. 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集中区域,为单细胞生物;真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有的是单细胞的,有的是多细胞的,大都体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p><p>A、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不缺少遗传物质,A错误。</p><p>B、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真菌有多细胞的,也有单细胞的,B错误。</p><p>C、细菌能进行分裂生殖,真菌进行孢子生殖,C错误。</p><p>D、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是比较常见的一些动物行为,这些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p><p>A. 蚂蚁搬家、孔雀开屏    B. 猫捉老鼠、鹦鹉学舌</p><p>C. 蜘蛛结网、惊弓之鸟    D. 公鸡报晓、老马识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蚂蚁搬家、孔雀开屏为动物的一种本能,为先天性行为,A正确;猫捉老鼠、鹦鹉学舌都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为后天性行为,即学习行为,B错误;蜘蛛结网为动物的一种本能,为先天性行为,惊弓之鸟为后天性行为,C错误;公鸡报晓、老马识途为后天性行为,即学习行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基因D和d的关系是(  )</p><p>A. 位于一条染色体上</p><p>B. 位于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p><p>C. 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p><p>D. 位于一对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p><p>A、一对显性和隐性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不是同一条染色体上,A错误;</p><p>B、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基因D和d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同一位置,B正确;</p><p>C、一对显性和隐性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不是不同的染色体上,C错误;</p><p>D、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基因D和d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同一位置,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在生物圈中充当(  )</p><p>A. 生产者</p><p>B. 分解者</p><p>C. 消费者</p><p>D. 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都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数为食,因此动物在生物圈中充当消费者。</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个由草原、兔子和狼组成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狼杀绝,兔子的数量将(  )</p><p>A. 迅速上升</p><p>B. 缓慢上升</p><p>C. 保持相对稳定</p><p>D. 先上升后下降</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p><p>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一种生物数量的变化会导致其他生物数量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总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p><p>若大量捕杀狼,则兔的数量先因狼的减少而增加,此时,草的数量因兔的增加而减少,兔又因草的减少而减少。因此大量捕杀狼群,导致狼在草原中灭绝,草原中的兔子将会先上升后下降。</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多样性不包括的是(  )</p><p>A. 遗传多样性</p><p>B. 数量多样性</p><p>C. 物种多样性</p><p>D.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p><p>可见,生物多样性不包括的是生物数量的多样性,故B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个是没有细胞结构并且只能靠寄生生活的微生物?(  )</p><p>A. 细菌</p><p>B. 霉菌</p><p>C. 病毒</p><p>D. 酵母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没有细胞结构,由遗传物质组成的核心和蛋白质构成的外壳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营寄生生活的生命体,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离开了寄主细胞,病毒只能以结晶体的形式存在。</p><p>A、细菌体内无叶绿体,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等来维持生活,营养方式为异养,寄生或腐生,A错误。</p><p>B、霉菌为真菌,体内无叶绿体,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等来维持生活,营养方式为异养,寄生或腐生,B错误。</p><p>C、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离开了寄主细胞,病毒只能以结晶体的形式存在,C正确。</p><p>D、酵母菌为真菌,体内无叶绿体,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等来维持生活,营养方式为异养,寄生或腐生,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抗生素中,是从青霉菌中提取的是(      )</p><p>A. 土霉素    B. 青霉素    C. 链霉素    D. 红霉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土霉素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A错误;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B正确;链霉素是由放线菌产生的,放线菌属于细菌,C错误;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p><p>A. 豹捕杀羚羊    B. 鹬蚌相争</p><p>C. 两只羚羊争斗    D. 黄鼬释放臭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攻击行为.解答时可以从攻击行为的概念和动物行为的目的方面来切入.</p><p>解: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p><p>捕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p><p>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p><p>豹捕杀羚羊和鹬蚌相争,都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行为;两只雄羚羊在争斗,是同种动物为了争夺配偶而发生的攻击行为;黄鼬释放臭气是指黄鼬到威胁时向敌害放臭气,是为了掩护自己逃跑,属于防御行为.</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  )</p><p>A. 母体</p><p>B. 胎盘</p><p>C. 卵黄</p><p>D. 胚胎本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母体,胚胎发育初期营养物质来自于卵黄。</p><p>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里融合为受精卵,在由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的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卵黄;胚泡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内膜后,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因此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血液里获得氧气和养料,而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卵黄。</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的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p><p>A. 家蚕</p><p>B. 蟋蟀</p><p>C. 蝗虫</p><p>D. 豆娘</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p><p>(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p><p>A、“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p><p>B、“蟋蟀”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p><p>C、“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p><p>D、“豆娘”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p><p>A. 小麦的高秆与抗锈病    B. 蕃茄的黄果和红果</p><p>C. 绵羊的粗毛和细毛    D. 鸡的玫瑰冠与单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小麦的高秆与抗锈病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蕃茄的黄果和红果、绵羊的粗毛和细毛、鸡的玫瑰冠与单冠,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可见,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变异中,不可遗传的是(    )</p><p>A. 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患色盲的孩子    B. 家兔毛色有白色、灰色、黑色</p><p>C. 玉米地中常出现白化苗    D. 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p><p>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患色盲的儿子、家兔的毛色有白色、灰色、黑色、玉米地中常出现个别白化苗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是可遗传的变异;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黑,是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是不可遗传的变异。</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两位亲属属于直系亲属(  )</p><p>A.同胞兄妹   B.堂兄妹   C.祖孙 D.叔侄</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血亲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直系血亲是有直接血缘关系,是指出生关系.包括生出自己的长辈(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更上的长辈)和自己生出来的晚辈(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更下的直接晚辈).旁系血亲是具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非直系血亲而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于三代以内的亲属.</p><p>解:由分析可知,这里的三代是从自己开始计算为一代的三代.(简单说就是,替谁考虑就把谁当为第一代,向上查直到为同一父母而生为止).因此与你属于直系血亲的是祖孙,而同胞兄妹、堂兄妹、叔侄属于旁系血亲.</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A与a分别代表有耳垂基因和无耳垂基因,若亲代都有耳垂,基因型均为Aa,试问其子代耳垂性状表现的比例是(      )</p><p>A. 有耳垂四分之一,无耳垂四分之三    B. 有耳垂四分之三,无耳垂四分之一</p><p>C. 有无耳垂各占一半    D. 全部有耳垂</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若亲代都有耳垂,基因型均为Aa,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9/10/e987b493/SYS201808191008183975341288_DA/SYS201808191008183975341288_DA.001.png" width="294" height="1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p><p>从遗传图解看出,其子代耳垂性状表现的比例是有耳垂四分之三,无耳垂四分之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酸牛奶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价值高,这是因为在牛奶中加入了(        )</p><p>A. 酵母菌    B. 醋酸菌    C. 乳酸菌    D. 黄曲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酵母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提一桶水上楼,这时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p><p>A. 收缩,舒张</p><p>B. 收缩,收缩</p><p>C. 舒张,收缩</p><p>D. 舒张,舒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本题考查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p><p>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提一桶水上楼,这时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都收缩 。</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青春期可能出现的生理现象</p><p>A.睡梦中出现遗精现象         B.初潮期月经周期无规律</p><p>C.月经期间身体抵抗力下降     D.学习期间常出现近视</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遗精是指男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有时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中排出的现象.遗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A正确;</p><p>女孩在青春期,会出现月经,初潮期月经周期无规律,B正确;</p><p>女性在月经期间,由于盆腔充血,有时会出现轻微的腹痛,腰酸等,行经期间身体的抵抗力会下降,要避免剧烈运动,C正确;</p><p>近视是用眼不当造成的,不属于青春期出现的生理现象,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的</p><p>B.生殖细胞中染色体也是成对的</p><p>C.染色体含有DNA分子</p><p>D.一个DNA分子上含有许多个基因</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通过分析可知:</p><p>A、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的,A正确;</p><p>B、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不成对,B错误;</p><p>C、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因此染色体含有DNA分子,C正确;</p><p>D、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小片段,因此一个DNA分子上含有许多个基因,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下列现象的序号填在所属行为的括号内</p><p>(1)大雁的迁飞(____)                 A防御行为</p><p>(2)蚂蚁共同搬运食(____)             B攻击行为</p><p>(3)两只雄狮在搏斗(____)             C社群行为物</p><p>(4)野兔时时竖起耳朵听动静(____)     D节律行为</p></div></div>
<div><p>【答案】D    C    B    A    </p><p>【解析】</p><p>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行为的分类.解答时可以从分类的依据方面来切入。</p><p>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p><p>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如昼夜节律、月运节律、季节节律等。</p><p>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p><p>大雁的迁飞,是收季节变化形成的节律行为;蚂蚁共同搬运食物,需要许多蚂蚁相互配合、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属于社会行为;两只雄狮在搏斗,为了争夺配偶或食物而发生的同种动物内的攻击行为;野兔时时竖起耳朵听周围的动静,是为了掩护自己逃跑,属于防御行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2/08/605761c5/SYS201906020831259841961960_ST/SYS201906020831259841961960_ST.001.png" width="139" height="1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关节能牢固是因为把相邻两骨联系起来。</p><p>(2)关节灵活运动的原因之一是[  ]_____有滑液,起到减少摩擦的作用。</p><p>(3)脱臼是指[  ]_____从[  ]_____里滑脱出来。</p></div></div>
<div><p>【答案】④    ⑤关节腔    ①关节头    ③关节窝    </p><p>【解析】</p><p>此题考查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既具有牢固性又有灵活性。</p><p>由关节结构模式图可知:[①]关节头,[②]关节软骨,[③]关节窝,[④]关节囊,[⑤]关节腔.</p><p>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其中略凸起的一面叫做关节头,略凹进的一面叫做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p><p>(1)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将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连在一起。</p><p>(2)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腔内有滑液。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p><p>(3)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使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造成脱臼。</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果蝇的翅有长翅和残翅,为此进行杂交实验,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请根据以下遗传图解,分析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6/13/e989ceb1/SYS201904061318486189845147_ST/SYS201904061318486189845147_ST.001.png" width="148" height="1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_________性状,其中_________是显性性状。</p><p>(2)用A、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隐性基因,则亲代长翅、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__。子一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p><p>(3)在子二代的长翅果蝇中,基因组成是Aa个体所占的概率是_________;子二代中出现了残翅,这种现象是由____________的变化引起的,称为可遗传变异。</p><p>(4)已知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则果蝇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为______条。</p></div></div>
<div><p>【答案】  相对  长翅  AA  aa  Aa  2/3  遗传物质  4</p><p>【解析】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p>(1)果蝇个体既有长翅的又有残翅的,这种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根据子一代都是长翅果蝇,子二代出现了残翅果蝇,表明残翅是隐性性状,长翅是显性性状。<br />(2)若相关基因用A或a表示,则长翅的基因型是AA或Aa,残翅的基因型是aa。子一代中,长翅遗传给子二代残翅(aa)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子一代长翅的基因型是Aa,则亲代长翅、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分别为AA、aa。<br />(3)果蝇的长翅由显性基因(A)控制,残翅由隐性基因(a)控制,在子一代的长翅果蝇中,则长翅的基因型是AA或Aa,残翅的基因型是aa。亲代长翅果蝇遗传给子代残翅果蝇的基因一定是a,所以子一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6/13/e989ceb1/SYS201904061318486189845147_DA/SYS201904061318486189845147_DA.001.png" width="266"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图中看出,子二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因此,在子二代的长翅果蝇中,基因组成是Aa个体所占的概率是三分之二。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子二代中出现了残翅,这种现象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称为可遗传变异。<br />(4)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彻底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因此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又恢复到和亲代体细胞相同点水平。故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则果蝇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绘的是美丽的田园风光,请用生态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p><p>(1)水稻、青蛙、蝗虫、水蛇都是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写出一条含3个以上生物的食物链.__________</p><p>(2)全社会公认青蛙是人类的朋友,请说说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少数人大肆捕食青蛙(如田鸡),这种做法错在哪里?会酿出什么恶果?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水稻→蝗虫→青蛙→水蛇  ①青蛙捕食农业害虫(蝗虫、稻螟等),是水稻等农作物的保护神.②青蛙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物,对维持和调节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  ①大肆捕食农田青蛙,会使青蛙数量减少,害虫大量繁殖,造成粮食减产.②大肆捕食农田青蛙,害虫数量增多,导致大量施用农药,会打破生态平衡.③根据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规,大肆捕食青蛙是违法行为,应受到谴责和制止</p><p>【解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部分,生物成分包括植物、动物(包括人在内)和具有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植物属于生产者,动物和人属于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故生产者是水稻,蝗虫、稻螟、青蛙、水蛇属于消费者。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食物链为:水稻→蝗虫→青蛙→水蛇;<br />(2)青蛙是农田卫士,①青蛙捕食农业害虫(蝗虫、稻螟等),是水稻等农作物的保护神。<br />②青蛙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物,对维持和调节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br />(3))①大肆捕食农田青蛙,会使青蛙数量减少,害虫大量繁殖,造成粮食减产。<br />②大肆捕食农田青蛙,害虫数量增多,导致大量施用农药,会打破生态平衡。<br />③根据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规,大肆捕食青蛙是违法行为,应受到谴责和制止。</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小伍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分别连接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分钟,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请据此</p><p>&#xa0;</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2/08/605761c5/SYS201906020831261934579248_ST/SYS201906020831261934579248_ST.001.png" width="385"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_____。</p><p>(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_____。</p><p>A.室温保持在25℃      B.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p><p>C.选用的肉比甲的好    D.没有空气进入乙试管内</p><p>(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_____。</p><p>(4)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_____。</p><p>(5)丙装置中的肉汤仍未变质的原因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高温杀灭肉汤内的细菌等微生物    B    空气中的细菌或芽孢落在肉汤里,然后大量繁殖,使得肉汤腐败变质    温度    温度较低,抑制了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    </p><p>【解析】</p><p>食品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因此食品贮存的原理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p><p>(1)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食物中的微生物繁殖生长引起的,食物中的微生物不会凭空产生,而是由空气中原有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繁殖产生的.“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验证了这一结论。因此将肉汤煮沸的目的是通过高温将肉汤内的细菌等微生物杀灭.</p><p>(2)B ;弯管与外界相通,空气可以进入,但空气中的细菌却不易接触到肉汤。</p><p>(3)空气中的细菌或芽孢落在肉汤里,然后大量繁殖,使得肉汤腐败变质;甲、乙对照,甲的直管细菌可以进入肉汤,而乙的弯管却可以阻止细菌进入肉汤,结果也有利地证明了这一点。</p><p>(4)将甲装置放在25℃的室温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内。甲、丙可以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唯一变量是温度。</p><p>(5)低温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细菌的数量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使肉汤变坏。丙中虽有细菌进入,却由于低温限制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不足以使肉汤变坏。</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凤山县八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