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岗埠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p><p>A. 阳光→草→牛→虎 B. 草→兔→鹰</p><p>C. 鹰→蛇→青蛙→昆虫 D. 阳光→玉米→老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p><p>阳光是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A、D错误;</p><p>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B正确;</p><p>鹰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条食物链是正确的</p><p>A、昆虫→青蛇→蛇→鹰 B、草→兔→羊→狼</p><p>C、草→昆虫→青蛙→蛇 D、阳光→草→羊→狼</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叫食物链,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所以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昆虫→青蛇→蛇→鹰,起点是昆虫。草→兔→羊→狼,兔和羊不存在捕食关系。草→昆虫→青蛙→蛇符合食物链写法。阳光→草→羊→狼,阳光属于非生物成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解释错误的是</p><p>A.该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p><p>B.该食物链是:蝉→螳螂→黄雀</p><p>C.蝉螳螂黄雀都是消费者</p><p>D.生物圈里各种生物之间互相制约互相依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蝉是动物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起点必须是生产者,正确的食物链是植物→蝉→螳螂→黄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正确的食物链是( )</p><p>A.阳光→草→昆虫→蛙</p><p>B.草→羊→狼</p><p>C.兔→狐→细菌 </p><p>D.草→兔→狼→细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阳光是非生物部分,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食物链未包括非生物部分,A错误;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羊、狼它们之间的关系,B正确;食物链的起点是兔属于消费者,不是生产者,食物链的终点是消费者,与细菌、真菌等分解者无关,C错误;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与细菌、真菌等分解者无关,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正确地表示了食物链的是( )</p><p>A. 太阳→草→昆虫→蛙</p><p>B. 青草→昆虫→蛙→真菌</p><p>C. 青草→昆虫→蛙→蛇</p><p>D. 昆虫→蛙→蛇</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p><p>阳光是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A错误;</p><p>真菌属于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B错误;</p><p>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C正确;</p><p>昆虫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假设一个草原是由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若将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p><p>A. 迅速上升 B. 缓慢上升</p><p>C. 保持相对稳定 D. 迅速上升后又下降</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的一种现象。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比例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p><p>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在该生态系统中存在:牧草→鹿→狼的食物链,把狼杀绝,鹿由于天敌减少而数量增加,从而使鹿场上的植物(鹿的食物)减少,以鹿为食动物也会随着鹿的增多而增多,后来鹿的数量会随着植物(鹿的食物)的减少而减少。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a→b→c→d是一条食物链,下面关于这条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c和d是捕食关系</p><p>B. 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的</p><p>C. b和c是消费者,d是分解者</p><p>D. 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这条食物链后,d中的含量最多</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br />(2)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br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p><p>从食物链中看出d吃c,因此c与d间是捕食关系,A正确;</p><p>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流动的,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含物质和能量越少,营养级越低,含物质和能量越多,B正确;</p><p>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因此d是消费者而不是分解者,C错误;</p><p>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该食物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d,因此,若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这条食物链,d中含量最多,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把人工种草的实验区用网子罩起来。过一段时间发现,实验区里草的叶子几乎都被虫吃光,而未加罩网的天然草场,草反而生长良好。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实验区加网罩后</p><p>A. 干旱缺水引起虫害</p><p>B. 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p><p>C. 食物链被破坏</p><p>D. 食物网消失了</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据此答题.</p><p>解:在牧草留种区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存在:草→鸟,草→昆虫→食虫鸟的食物链,草地被网子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从而破坏了食物链,所以造成牧草留种区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p><p>A. 鹰 B. 蛇 C. 鼠 D. 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有毒物质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食物链中,鹰是最高级消费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p><p>A. 小麦→田鼠→猫头鹰 B. 水稻→水蛇→田鼠</p><p>C. 野蘑菇→鹰→野兔 D. 水稻→食鱼鸟→草鱼</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p><p>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A正确;</p><p>起点是水稻,属于生产者,终点是田鼠,属于消费者,但是水稻和水蛇它们之间不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B错误;</p><p>野蘑菇属于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C错误;</p><p>起点是水稻,属于生产者,终点是草鱼,属于消费者,但是水稻和食鱼鸟之间不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 食物链中开始的生物通常是( )</p><p>A. 食草的动物</p><p>B. 食肉的动物</p><p>C. 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p><p>D. 腐生的菌类</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p><p>解: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因此食物链中第一位的生物通常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如草.</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b77c1413/SYS201712302327099333338559_ST/SYS201712302327099333338559_ST.001.png" width="154"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该食物网中包含4条食物链</p><p>B.蛇和鹰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p><p>C.没有分解者,图中所示各食物链均不完整</p><p>D.图中最短的食物链为:阳光 → 草→兔→狐</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该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故A错误;蛇和鹰都是生态系统中的高级消费者,处在不同营养级鹰以蛇为食,为捕食关系;同时又处于同一营养级,都以鼠为食物,故又为竞争关系,故B正确;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以最高级消费者为终点,箭头方向指向捕食者,没有分解者,故C错误;食物链没有非生物因素,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故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能体现处这一现象的正确食物链是( )</p><p>A. 螳螂→蝉→黄雀 B. 树→螳螂→蝉→黄雀</p><p>C. 树→螳螂→黄雀 D. 树→蝉→螳螂→黄雀</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食物链描述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没有生产者,因而在写食物链的时候要加上,蝉吸食树的汁液,螳螂捕食蝉,黄雀捕食螳螂,故食物链应为:树→蝉→螳螂→黄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食物链“a→b→c→d”中,消费者是( )</p><p>A. a B. abc C. d D. bcd</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其表示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级消费者结束,并且箭头指向捕食者。在食物链“a→b→c”中,a是生产者,B.C.d都是消费者,最高级消费者是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中,正确的食物链是( )</p><p>A. 老虎→狼→羊→草</p><p>B. 阳光→草→羊→狼→老虎</p><p>C. 草→昆虫→蛙→蛇→鹰→分解者</p><p>D. 草→昆虫→蛙→蛇→鹰</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p><p>解:A、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食物链的起点应该是生产者;故不符合题意.</p><p>B、阳光是非生物部分,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概念未包括非生物部分,故不符合题意.</p><p>C、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故不符合题意.</p><p>D、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故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千古名句描绘了美丽的田园风光,也道出了农田生态系统中“丰年”与“蛙声”的某种关系。右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对一个农田生态系统做调查之后,所绘制的食物网简图。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3/08/2e9c9e0e/SYS201906030830507141474549_ST/SYS201906030830507141474549_ST.001.png" width="148" height="2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水稻属于 者,蛙属于 者。</p><p>(2)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的关系,这样就形成 。</p><p>(3)此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若以X代表该食物网中的某生物,那么对于食物链:“农作物—→昆虫—→X—→蛇”,X既可以代表蛙,也可以代表 。</p><p>(4)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如果想在稻田旁拟设立“温馨提示牌”。请你根据生物学知识,</p><p>设计一句提示语:</p></div></div>
<div><p>【答案】</p><p>(1)生产者 消费者</p><p>(2)捕食与被捕食 食物链</p><p>(3)4 鸟</p><p>(4)“爱护生态、人人有责”</p><p>【解析】</p><p>试题生态系统有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水稻属于生产者,蛙属于消费者。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的捕食关系,这样就形成食物链。此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分别是水稻→鼠→蛇,水稻→鸟→蛇,水稻→昆虫→鸟→蛇,水稻→昆虫→蛙→蛇。若以X代表该食物网中的某生物,既可以代表蛙,也可以代表鸟。可以设计提示牌“爱护生态、人人有责”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典故“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请依据这一生态情景,分别将黄雀、柳树、螳螂和蝉用箭头表示出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___</p></div></div>
<div><p>【答案】柳树→蝉→螳螂→黄雀</p><p>【解析】</p><p>试题此题要求写出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即写出食物链。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联系。在食物链的书写中,第一种生物必须是生产者,而且箭头指向取食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3/08/2e9c9e0e/SYS201906030830508902668912_ST/SYS201906030830508902668912_ST.001.png" width="229" height="1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____ ,兔与草之间的生物关系是____</p><p>(2)该食物网由 _____ 条食物链组成。</p><p>(3)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 。</p><p>(4)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__ 。</p><p>(5)正常情况下,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________ 最少的生物是 ________ ,</p><p>(6)当鼠的数量减少,短时间内 ______________ 的数量会减少,</p></div></div>
<div><p>【答案】(1)草,吃与被吃(捕食与被捕食);</p><p>(2)4;</p><p>(3)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p><p>(4)太阳(光);</p><p>(5)草 鹰;</p><p>(6)蛇</p><p>【解析】</p><p>试题(1)(2)(3)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的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p><p>该题中的食物链有:1.草→兔→鹰;2.草→鼠→鹰;3.草→鼠→蛇→鹰;4.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共4条.最长的1条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是草食性动物,间接以植物为食的是肉食性动物,既以植物为食又以动物为食的是杂食性动物。因此,在这个食物网中,生产者是草,鹰属于消费者,此食物网有4条食物链组成。</p><p>兔是以草为食,所以兔和草的关系是捕食关系。</p><p>(4)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p><p>(5)因而在食物链中,位于起始端的植物数量是最多的,而位于最高营养级的鹰的数量是最少的。因此,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数量最多的是草,数量最少的是鹰。</p><p>(6)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当鼠的数量减少,鹰和蛇会因为食物减少而数量减少。</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识图作答,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请依 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3/08/2e9c9e0e/SYS201906030830510774393092_ST/SYS201906030830510774393092_ST.001.png" width="276" height="19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lin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此食物网中有__________________条食 物链。</p><p>(2)此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p><p>(3)此食物网中鹰、蛇等生物体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p><p>(4)草原生态系统除图中生物以外还应包括分解者和________________。</p><p>(5)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鼠因为某种因素减少了一些,但不会影响到该生态系统的稳定,这是因为生态系统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能力。</p></div></div>
<div><p>【答案】</p><p>(1)5</p><p>(2)草</p><p>(3)太阳</p><p>(4)非生物成分</p><p>(5)自动调节</p><p>【解析】</p><p>试题该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一营养级,其数量最多。消费者的能量来自于生产者,生产者的能量来自于植物的光和作用。所以鹰、蛇等生物体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一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3/09/014e289c/SYS201905130906575941448724_ST/SYS201905130906575941448724_ST.001.png" width="321"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青蛙和蜘蛛是 关系。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若该环境受到了汞污染,图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p><p>(2)在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中,图一未画出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 和 。</p><p>(3)有些昆虫的体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与周围环境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生物能够 环境。</p><p>(4)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现象叫做 ,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 能力来实现的。</p></div></div>
<div><p>【答案】</p><p>(1)草 猫头鹰 竞争和捕食 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 猫头鹰</p><p>(2)非生物部分 分解者</p><p>(3)适应</p><p>(4)生态平衡 自动调节</p><p>【解析】</p><p>试题该题中的食物链有:草→兔→狐;草→兔→猫头鹰;草→鼠→狐;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食虫鸟→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营养级的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越往食物链的末端,物质、能量越少。因而在食物链中,位于起始端的植物数量是最多的,而位于最高营养级的猫头鹰和狐的数量是最少的。在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中,图一未画出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都对其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如动物的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蛇和食虫鸟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来实现的。</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