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26:48

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类群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p><p>B. 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p><p>C. 环节动物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p><p>D. 线形动物身体呈圆筒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其分泌物形成贝壳。</p><p>(2)腔肠动物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p><p>(3)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细长,由许多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口有肛门、有刚毛或疣足。</p><p>(4)线形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有假体腔,如蛔虫、丝虫等。</p><p>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体外有外套膜,大多数具有坚硬的贝壳,如河蚌;有的贝壳退化,如鱿鱼,A正确;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B正确;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和疣足等辅助运动,C正确;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是线形动物的特征,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两类动物的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变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3/08/fb4dc22c/SYS201906030829027598132601_ST/SYS201906030829027598132601_ST.001.png" width="149" height="1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可能属于鱼类,乙可能属于两栖类</p><p>B. 甲可能属于哺乳类,乙可能属于爬行类平意</p><p>C. 甲可能属于鸟类,乙可能属于哺乳类</p><p>D. 甲可能属于鱼类,乙可能属于鸟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体的所需的能量来自生物的呼吸作用。</p><p>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其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在此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一方面满足自身的需要,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去。由图可以看出:对于甲由于外界温度升高,因此身体散失的热量就减少,所以可以适当的降低呼吸强度,少产生些热量,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身体自身的调节功能使其维持在一定的程度,而乙呼吸强度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升高,可见乙并没有调节功能,只是由于呼吸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导致呼吸加强,判断出甲是恒温动物,乙是变温动物。选项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命在于运动”,课间操时,同学们在操场上跑步、打篮球、踢足球……运动着并快乐着,下列有关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大脑能使运动协调、准确    B. 骨骼肌既可以牵拉骨,又能推开骨</p><p>C. 运动系统由骨骼、关节和肌肉三部分组成    D. 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才能完成。</p><p>小脑能够使运动协调、准确,A错误;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B错误;骨、骨连结(关节)、骨骼肌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C错误;骨骼肌收缩,牵动着骨绕着关节活动,可见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了运动,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使大自然充满生机。下列有关动物的行为说法叙述正确的是(    )</p><p>A. 鸡和猪都能学会绕道取食,但是鸡的尝试次数比猪的多</p><p>B. 固着在海底的珊瑚群,繁殖季节在潮汐到达高潮时,统一行动,同时产卵,这是社会行为</p><p>C.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蜜蜂用来交流的语言是声音</p><p>D. 从行为的获得途径上,“婴儿吃奶”和“乌鸦喝水”属于同一类行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获得的行为。</p><p>鸡和猪都能学会绕道取食,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因此鸡的尝试次数比猪多,A正确;珊瑚群,繁殖季节在潮汐到达高潮时,统一行动,同时产卵属于潮汐行为,B错误;把动作、声音、气味叫做动物语言。蜜蜂跳圆形舞是通过动作告诉其它工蜂蜜源的方向位置,C错误;“婴儿吃奶”属于先天性行为,“乌鸦喝水”属于后天性学习行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些生物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3/08/fb4dc22c/SYS201906030829031421374069_ST/SYS201906030829031421374069_ST.001.png" width="533" height="1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②是寄生生活,没有细胞结构,而①③④⑤都具有细胞结构</p><p>B. ③与⑤的主要区别是⑤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p>C. ③可以用来制作面包馒头,⑤可以用来酿酒</p><p>D. ①⑤都是单细胞的生物,且都对污水净化有一定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分析图例:①是草履虫,为单细胞动物;②是病毒,无细胞结构;③是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④是植物细胞,具有成形的细胞核;⑤是细菌,为单细胞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p><p>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而①③④⑤都具有细胞结构,A正确;⑤细菌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正确;酵母菌能使馒头或面包等暄软多孔,酿酒也用酵母菌,C错误;草履虫和细菌是单细胞动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单细胞生物对人类有的有益,有的有害,如能净化污水,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生物自然衰老和死亡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p><p>B.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C. 生物多样性就是基因的多样性</p><p>D.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r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二是迁地保护,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br />(3)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滥捕乱杀)、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p><p>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和破坏,如滥采乱伐、环境污染等,A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正确;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错误;实现绿水青山并不是完全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而是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D错误。</p><p>【睛】此题考查的是保护动物的多样性的基本措施的内容,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学的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荚膜对细菌有保护作用,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鞭毛有助于细菌在液体中游动</p><p>B. 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越少,包含的生物越多</p><p>C. 服用抗生素可以治疗扁桃体炎、病毒性感冒等疾病</p><p>D. 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p><p>(2)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包含的生物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包含的生物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p><p>(3)动物不能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作为消费者,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p><p>荚膜对细菌有保护作用,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在某些菌体上附有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少则1-2根,多则可达数百根,这些丝状物称为鞭毛,有运动作用,依靠鞭毛的摆动细菌可以运动,A正确;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共同特征越少,B正确;抗生素主要是杀菌抑菌,因此病毒性感冒不可以服用抗生素进行治疗,C错误;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D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教室的空气中是否有细菌和真菌的存在,进行了如下实验:</p><p>①准备甲、乙两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p><p>②将两套培养皿同时放在教室内,并将甲培养皿盖打开,5-10分钟后再盖上,乙培养皿盖不打开</p><p>③将两套培养皿一同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p><p>④每天观察一次两套培养皿中所发生的变化,并记录。</p><p>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p><p>(1)该生物小组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根据以上实验步骤,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p><p>(3)在以上实验中将甲培养皿盖打开暴露在教室的空气中的过程,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___过程,乙培养皿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p><p>(4)甲培养皿的现象:有多种绒毛状、絮状的菌落形成,可判断这是_____菌落。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生殖方式分别是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教室的空气中有细菌和真菌的存在吗?    第①步的培养基没有高温灭菌    接种    对照    真菌    分裂生殖和孢子生殖    </p><p>【解析】</p><p>此题以“探究教室的空气中是否有细菌和真菌的存在”这一现实问题为出发点,考查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解此题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确定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方面分析。</p><p>(1)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教室的空气中是否有细菌和真菌的存在,设计实验。所以提出的问题是:教室的空气中有细菌和真菌的存在吗?<br />(2)实验中第①步的培养基没有高温灭菌,这样不能保证变量唯一。应该将两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都进行高温灭菌,防止杂菌的干扰。</p><p>(3)步骤②在教室内打开甲培养皿盖,将其暴露在教室空气中5~10分钟后加盖封好,让空气中的细菌真菌或孢子落入培养皿,因此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接种。甲、乙两套培养皿作为对照,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甲培养皿接种是实验组,乙培养皿不接种是对照组。<br />(4)甲培养皿的现象:有多种绒毛状、絮状的菌落形成,可判断这是真菌菌落。细菌的主要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真菌的主要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人们常见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3/08/fb4dc22c/SYS201906030829038487612565_ST/SYS201906030829038487612565_ST.001.png" width="404" height="1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动物适于生活的环境不同,如图中适于陆地生活的B能用___________呼吸。</p><p>(2)图中C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上图中呼吸系统最发达的是___________(填代号)。</p><p>(3)H所属动物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将以上动物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p></div></div>
<div><p>【答案】气管    肺和皮肤      H    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I F E B D C G H A    </p><p>【解析】</p><p>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p><p>(1)生物的呼吸方式是与生活环境和自身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不同的生物,生活的环境不同,呼吸方式也不同。B蝗虫属于节肢动物,生活在比较干旱的环境中,用气管进行呼吸。</p><p>(2)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H鸟类有发达的呼吸系统,气囊辅助呼吸。</p><p>(3)鸟类的主要特征有:体表覆盖着羽毛;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p><p>(4)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是I F E B D C G H A。</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A图和B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3/08/fb4dc22c/SYS201906030829040389336745_ST/SYS201906030829040389336745_ST.001.png" width="241" height="16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A表示关节,在运动中起到___________作用。</p><p>(2)图A中标号①和④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它的作用是___。____里有少量滑液,从而使关节活动灵活。</p><p>(3)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关节内有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那么其病变部位____________。</p><p>(4)如图B表示的屈肘动作,此时处于收缩状态的是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支点    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③    关节腔    ②    关节囊    1    肱二头肌    </p><p>【解析】</p><p>(1)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br />(2)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br />(3)图A表示关节,①是关节头、④是关节窝、⑤是关节软骨、②是关节囊、③是关节腔;图B表示屈肘动作,1表示肱二头肌,2表示肱三头肌。</p><p>(1)图A表示关节,在运动中起到支点作用。<br />(2)图A中标号①和④的表面覆盖着一层⑤关节软骨,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③关节腔里有少量滑液,从而使关节活动灵活。<br />(3)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关节腔内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那么其病变部位是②关节囊。<br />(4)图B表示的动作为 屈肘,此时1和2的状态分别是收缩和舒张。</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八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