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26:01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三)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某人的尿量比正常情况下多数倍,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若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估计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br />A.肾小球<br />B.肾小体<br />C.肾小管<br />D.肾小囊</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由于肾小管发生病变,使其的通透性变大,导致大量的水没有被吸收,导致该人的尿量比正常情况下多数倍;如果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物质,可能是肾小球出现炎症,使其通透性变大,没有使大分子的物质完全被过滤.<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尿的形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肾单位是形成尿的结构功能单位,如图是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bb282d55/SYS201702111626539762108487_ST/SYS201702111626539762108487_ST.001.png" width="138" height="3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血液在流经[&#xa0;&#xa0;&#xa0;]&#xa0;&#xa0;&#xa0;时,通过和的&#xa0;&#xa0;&#xa0;作用,除&#xa0;&#xa0;&#xa0;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其它成分,都可以进入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br />(2)当健康人的原尿流经[&#xa0;&#xa0;&#xa0;]&#xa0;&#xa0;&#xa0;时,全部被重吸收回血液的成分是&#xa0;&#xa0;&#xa0; , 完全不被重吸收的成分是&#xa0;&#xa0;&#xa0; , 它和多余的水、无机盐一起形成尿液.<br />(3)人体排尿,不仅能够起到排出&#xa0;&#xa0;&#xa0;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xa0;&#xa0;&#xa0;的平衡也有重要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r />(1)1;肾小球;过滤;血细胞<br />(2)3;肾小管;葡萄糖;尿素<br />(3)废物;水和无机盐<br />【解析】解:在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是:1肾小球、2肾小囊,3肾小管(1)血液流经1肾小球时血液中的成分除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外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和尿酸等物质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2)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又回到了血液循环系统,完全不被重吸收的成分是尿素.剩余的水、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在肾小管末端形成尿液.(3)人体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或尿素),还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作用.<br />所以答案是:(1)1;肾小球;过滤;血细胞;(2)3;肾小管;葡萄糖;尿素;(3)废物;水和无机盐.<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肾(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还要掌握尿的形成(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和尿液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bb282d55/SYS201702111626540396186971_ST/SYS201702111626540396186971_ST.001.png" width="412" height="2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某人患膝关节炎,医生采用上肢静脉输液的方法进行治疗.输液一段时间后,在患者尿液中也检测到药物.根据上图,请指出血液中的药物排出经过的途径是:上腔静脉→&#xa0;&#xa0;&#xa0;→右心室→肺动脉→肺内毛细血管→&#xa0;&#xa0;&#xa0;→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动脉→&#xa0;&#xa0;&#xa0;→&#xa0;&#xa0;&#xa0;→肾小管→收集管→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br />(2)医生对该病人进行输液治疗的同时,还给病人开了口服中药进行治疗.请问中药有效药物成分最先进入本题血液循环示意图的&#xa0;&#xa0;&#xa0;(填图中血管名称).<br />(3)医生对该病人进行上述方法治疗的同时,还用一种中药膏外敷在病人的膝关节,并用一种可以发热的灯具对着膝关节进行烘烤.请问这种外敷的中药膏中的药物有效成分是如何穿透皮肤进入发病部位的?<br />(4)上述用发热的灯具对着膝关节进行烘烤对治疗关节炎有何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r />(1)右心房;肺静脉;肾小球;肾小囊<br />(2)肠壁毛细血管<br />(3)</p><p>药物通过皮肤表面的汗腺和皮脂腺的导管及毛孔向内渗透的</p><p><br />(4)</p><p>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或微循环);可以促进皮肤的汗腺、皮脂腺及毛孔扩张,有利于药物向内渗透</p><p><br />【解析】解:(1)上肢静脉输液的方法进行治疗膝关节炎,药物经过血液循环到达尿液排出体外的途径是: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内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收集管→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2)口服药物需要小肠绒毛的吸收才能作用于病人,所以要进入肠壁的毛细血管;(3)皮肤的主要功能是屏障作用,阻止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丧失,防止水分进入体内,阻止外界微生物和有害化学物质对机体的损伤;另一个功能是吸收作用.药物透皮吸收首先要通过角质层屏障,角质细胞膜含有类脂质,可起半透性膜作用,它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途径.药物的吸收绝大部分是通过细胞吸收,是一种被动扩散过程,通过皮肤表面的汗腺和皮脂腺的导管及毛孔向内渗透的;(4)用发热的灯具对着膝关节进行烘烤对治疗关节炎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或微循环);可以促进皮肤的汗腺、皮脂腺及毛孔扩张,有利于药物向内渗透,起到理疗的作用,舒筋活血,舒缓疼痛症状.<br />故答案是:(1)右心房、肺静脉、肾小球、肾小囊;(2)肠壁毛细血管;(3)药物通过皮肤表面的汗腺和皮脂腺的导管及毛孔向内渗透的;(4)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或微循环);可以促进皮肤的汗腺、皮脂腺及毛孔扩张,有利于药物向内渗透.<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血管和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一个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尿液的三个样品中主要物质质量分数比较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数据单位是克/毫升)<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bb282d55/SYS201702111626541190412714_ST/SYS201702111626541190412714_ST.001.png" width="219"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样品A是&#xa0;&#xa0;&#xa0; , 原因是&#xa0;&#xa0;&#xa0; .<br />(2)样品B是&#xa0;&#xa0;&#xa0; , 原因是&#xa0;&#xa0;&#xa0; .<br />(3)样品C是&#xa0;&#xa0;&#xa0;<br />(4)样品B中的葡萄糖是经过&#xa0;&#xa0;&#xa0;作用出现的,样品A中的葡萄糖是经过&#xa0;&#xa0;&#xa0;作用而没有的.</p></div></div>
<div><p>【答案】<br />(1)尿液;尿液中有无机盐、尿素,没有葡萄糖和蛋白质<br />(2)原尿;原尿中有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br />(3)血浆<br />(4)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br />【解析】血浆中含有水、葡萄糖、无机盐、蛋白质、尿素等成分,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其中的水、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进入到肾小囊腔中成为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的水、一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会被重吸收,剩余的成分,成为尿液.经过两个过程,也造成各成分浓度的变化.<br />所以答案是:(1)尿液;尿液中有无机盐、尿素,没有葡萄糖和蛋白质<br />(2)原尿;原尿中有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br />(3)血浆<br />(4)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尿的形成和尿的排出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尿首先通过输尿管到达膀胱,当膀胱里的尿储存到一定量时,通过尿道排出尿液.</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示意图,请分析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bb282d55/SYS201702111626543989591352_ST/SYS201702111626543989591352_ST.001.png" width="387" height="1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xa0;&#xa0;&#xa0;]&#xa0;&#xa0;&#xa0;的折射,在[&#xa0;&#xa0;&#xa0;] &#xa0;&#xa0;&#xa0;上形成物像.<br />(2)青少年如果用眼不当,会造成近视,可以配戴&#xa0;&#xa0;&#xa0;透镜加以矫正.<br />(3)某同学看故事书是,激动地热泪盈眶.在些过程中,故事书中的文字先在眼内成像,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xa0;&#xa0;&#xa0;]&#xa0;&#xa0;&#xa0;传递到&#xa0;&#xa0;&#xa0; , 产生视觉.他在看书时,激动地流出眼泪这一过程属于&#xa0;&#xa0;&#xa0;反射.</p></div></div>
<div><p>【答案】<br />(1)2;晶状体;3;视网膜<br />(2)凹<br />(3)4;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复杂<br />【解析】解:(1)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1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2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3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4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2)青少年如果用眼不当,会造成近视,成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可以配戴使光线发散的凹透镜加以矫正.(3)某同学看故事书是,激动地热泪盈眶.在些过程中,故事书中的文字先在眼内视网膜上成像,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一对区域视觉中枢,产生视觉.他在看书时,激动地流出眼泪这一反射是出生后才有的,通过学习得到的,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属于复杂反射.<br />所以答案是:(1)2;晶状体;3;视网膜;(2)凹;(3)4;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复杂.<br />【考点精析】利用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眼睛: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耳朵: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将声波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听觉中枢;鼻:鼻腔上端的黏膜中有许多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舌:上表面和两侧有许多对味道十分敏感的突起,能够辨别味道;皮肤: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应当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