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教育网中考生物模拟试卷(A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草原有草、兔、狐、狼四类生物,下列关于叙述中,正确的是( )<br />A.兔、水分、温度是影响草生活的生物因素<br />B.兔的体色一般与栖息环境一致,利于躲避敌害,这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br />C.过度养殖兔子会破坏草场,说明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br />D.兔、狐、狼的能量和物质的最终来源于草</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兔是影响草生活的生物因素,而水分、温度是影响草生活的非生物因素,A错误;<br />B、草的颜色一般为绿色,有利于吸收太阳光,兔的体色一般与栖息环境一致,有利于躲避敌害,都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错误;<br />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的,过度养殖兔子会破坏草场,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C正确;<br />D、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ATP,最终来自太阳能,D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依据图①~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d94e4fa/SYS201708151208037336823323_ST/SYS201708151208037336823323_ST.001.png" width="377" height="1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图示①~④构成生物中,④是原核生物<br />B.图示③、④的基本结构中都有细胞壁<br />C.图示②、③主要区别是③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等,②没有<br />D.图示②能形成肌肉组织,而图示③可形成上皮组织或营养组织等</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④大肠杆菌是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型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A正确;<br />B、④大肠杆菌的结构与③植物细胞相近,都有细胞壁,B正确;<br />C、动物细胞核植物细胞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等,而动物细胞没有,因此,图示②、③主要区别是③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等,②没有,C正确.<br />D、动物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4种,而植物的组织没有上皮组织,图示②能形成肌肉组织,而图示③可形成保护组织或营养组织等,D错误.<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掌握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对下列几种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比较,正确的是( )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d94e4fa/SYS201708151208038581196172_ST/SYS201708151208038581196172_ST.001.png" width="413" height="1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②都用鳃呼吸<br />B.③④是胎生动物<br />C.①②③无牙齿分化<br />D.②③④是恒温动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①鲫鱼用鳃呼吸,②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而不是都用鳃呼吸,错误;<br />B、③啄木鸟是鸟类,属于卵生动物,④大熊猫是哺乳类,是胎生动物,而不是③④是胎生动物,错误;<br />C、只有哺乳动物大熊猫有牙齿分化,因此①②③无牙齿分化,正确;<br />D、②青蛙是两栖类是变温动物,③④是恒温动物,而不是②③④是恒温动物,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利用鱼的主要特征和两栖动物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体对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声波传到鼓膜,刺激了鼓膜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鼓膜是产生听觉的感受<br />B.“望梅止渇”、“谈虎色变”等生命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复杂反射<br />C.当我们情绪激动时胰岛素分泌较多,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等现象<br />D.垂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声波传到鼓膜,鼓膜把声波转化为震动,震动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产生听觉的感受而不是刺激了鼓膜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鼓膜是产生听觉的感受,错误;<br />B、“望梅止渇”、“谈虎色变”等生命活动是通过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所特有的复杂反射,正确;<br />C、当我们情绪激动时肾上腺素分泌较多,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等现象,而不是胰岛素分泌较多,错误;<br />D、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而不是垂体分泌的,错误.<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r />A.扦插和嫁接属于有性繁殖<br />B.鸡卵的卵黄表面有一盘状小白点,是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br />C.细菌和真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br />D.青蛙的鸣叫与繁殖无关</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扦插和嫁接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故错误.<br />B、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故正确.<br />C、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一个分成两个,而真菌可以在环境条件较好时,比如营养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出芽生殖,在条件不良时又可以进行孢子生殖.故错误.<br />D、青蛙鸣叫是为了吸引异性,繁殖后代,属于繁殖行为,故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两栖动物的发育和鸟的发育,掌握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同学们都知道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有关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根尖具有分生区,与根的吸收功能相适应<br />B.毛细血管管壁薄、管内径小,与物质交换的功能相适应<br />C.叶片中有叶脉,与制造有机物的功能相适应<br />D.胃壁内有胃腺,与胃的吸收功能相适应</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故不符合题意<br />B、毛细血管管壁薄、管内径小,与物质交换的功能相适应.故符合题意;<br />C、叶片有表皮、叶脉、叶肉组成,叶肉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故不符合题意<br />D、胃壁内有胃腺,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与胃的消化功能相适应.故不符合题意<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利用血管和根的生长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分裂从而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生长从而细胞体积的增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的曲线图表示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曲线能表示(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d94e4fa/SYS201708151208041258594609_ST/SYS201708151208041258594609_ST.001.png" width="114" height="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和氧气含量的变化<br />B.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氧气含量的变化<br />C.血液流经肌肉组织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br />D.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和氧气含量的变化</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小肠绒毛吸收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葡萄糖,因此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应该是增加,A错误.<br />B、当血液通过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会降低,氧含量增加,B错误;<br />C、当血液流经肌肉时,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肌肉细胞利用,将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因此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含量会升高,C错误;<br />D、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不重吸收尿素,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由输尿管随排出.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成分发生明显的变化是尿素和氧气减少,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尿的形成和尿的排出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尿首先通过输尿管到达膀胱,当膀胱里的尿储存到一定量时,通过尿道排出尿液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白梨瓜因肉质细腻、甜脆爽口而深受消费者喜爱.请联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br />(1)正常情况下,白梨瓜的花发育成果实,必须经历   两个生理过程.<br />(2)白梨瓜的果肉和种子分别是由   和   发育来的.<br />(3)为了提高白梨瓜的产量和品质,并提前上市,瓜农常采取如下措施:<br />①合理密植、增加光照,提高   效率.<br />②夜间适量降温,抑制    , 减少有机物分解.</p></div></div>
<div><p>【答案】<br />(1)传粉和受精<br />(2)子房壁;胚珠<br />(3)光和作用;呼吸作用<br />【解析】解:(1)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花粉成熟后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同时,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随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两个极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因此,白梨瓜的花发育成果实,必须经历传粉受精两个生理过程.(2)由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d94e4fa/SYS201708151208042188691790_DA/SYS201708151208042188691790_DA.001.png" width="283"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从图中可知,植物在完成受精作用后,胚珠就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白梨瓜的果肉属于果皮,因此发育为白梨瓜果肉和种子的分别是子房壁、胚珠.(3)①合理密植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光能,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是提高单位面积内农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措施.②呼吸作用就是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蔬菜在白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而到了夜晚,蔬菜停止了光合作用,但为了维持蔬菜生命的延续,仍然在进行呼吸作用,夜间适量降温,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分解.<br />所以答案是:(1)传粉和受精(2)子房壁;胚珠(3)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传粉的相关知识,掌握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以及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的理解,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珠被—种皮;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体消化、吸收、循环和泌尿系统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④为生理过程,a、b、c代表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d94e4fa/SYS201708151208043021466047_ST/SYS201708151208043021466047_ST.001.png" width="189"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若a为蛋白质消化后的产物,则a为    , b由肺泡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最终送到组织细胞,至少要经过心脏   次.循环系统能为全身各处细胞输送氧气和营养,其动力器官是    .<br />(2)生理过程②是    .<br />(3)医生在检查病人的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正常,而尿液含有葡萄糖,则该病人可能是   异常所致.</p></div></div>
<div><p>【答案】<br />(1)氨基酸;1;心脏<br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br />(3)肾小管重吸收作用<br />【解析】解:(1)若a为蛋白质消化后的产物,则a为氨基酸,b由肺泡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最终送到组织细胞,至少要经过心脏1次.循环系统能为全身各处细胞输送氧气和营养,其动力器官是心脏.(2)生理过程②是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3)医生在检查病人的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正常,而尿液含有葡萄糖,则该病人可能是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异常所致.<br />所以答案是:(1)氨基酸;1;心脏(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3)肾小管重吸收作用<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还要掌握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养蚕织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请回答下列问题:<br />(1)蚕的“作茧自缚”从获得途径看,属于   行为.<br />(2)课外养蚕小组的同学发现,黄足蚕结黄茧,白足蚕结白茧.他们选用黄足蚕与白足蚕杂交,后代全是黄足蚕,说明黄足是   性状;如果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则子代蚕的基因组成是   ;若让子代蚕与白足蚕杂交,推测后代黄足蚕和白足蚕的比例是    .<br />(3)2008年,我国的桑蚕育种专家将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移到桑蚕的体内,培育出能吐绿色荧光蚕丝的新品种.这项现代生物技术称为    .</p></div></div>
<div><p>【答案】<br />(1)先天性<br />(2)显性;Aa;1:1<br />(3)转基因技术<br />【解析】解:(1)蛹表示家蚕正在“作茧自缚”,是蚕的一种本能,为先天性行为,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基因、一个是隐性基因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就会表现出隐性性状.因此黄足蚕与白足蚕杂交,后代全是黄足蚕,说明黄足是显性性状.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隐性基因习惯以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对应的显性基因则以相应的大写字母表示;如果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则亲代蚕和子代蚕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和aa、Aa.若让子代蚕与白足蚕杂交,如图所示,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cd94e4fa/SYS201708151208044019886153_DA/SYS201708151208044019886153_DA.001.png" width="130" height="1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后代黄足蚕和白足蚕的比例是:1:1.(3)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即为转基因技术.“2008年,我国的桑蚕育种专家将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移到桑蚕体内,培育出能吐绿色荧光蚕丝的新品种”.这项现代生物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br />所以答案是:(1)先天性(2)显性;Aa;1:1 (3)转基因技术<br />【考点精析】掌握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