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22:02

浙江省金华市中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这三者处于正常状态,下列做法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是(  )<br />A.为增强体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br />B.与同学相处,以自我为中心<br />C.为防止身体发胖,经常不吃早餐<br />D.青春期精力充沛,经常通宵学习</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用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与异性同学建立真诚的友谊等,应当精中精力,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br />A、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体质,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正值身体发育时期,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br />B、同学间互相帮助,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要跟师长密切交流,健康地度过这人生的金色年华.<br />C、不吃早餐,则会感到头昏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学习成绩,有时甚至因血糖太低而晕倒.早餐吃不好,还会影响到青少年的发育和健康.长期早餐热能缺乏,机体就会动用体内积存的糖原、脂肪,甚至分解体内的蛋白质来提供能量,这样不利于身体的健康.<br />D、青春期虽然精力充沛,但不能经常通宵学习,过度疲劳,影响身体健康,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的相关知识,掌握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校食堂设计的一份营养餐食谱:米饭、鸡汤、红烧肉、清蒸鲫鱼.从膳食平衡的角度分析,还需添加(  )<br />A.水煮虾<br />B.蒸蛋<br />C.面包<br />D.炒青菜</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平衡膳食是指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搭配合理,使人获得全面而平衡的营养.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该食谱中的米饭主要提供糖类,鸡汤、红烧肉、清蒸鲫鱼主要提供蛋白质、油脂和无机盐,缺少蔬菜水果类,会导致维生素摄入量不足,因此还应添加的食物是蔬菜水果类.可见,选项D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合理营养的相关知识,掌握合理营养:每日三餐,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以及对合理营养的理解,了解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三餐应该按时;要合理补充各种人体所必须的五类食物,可以形象比喻成“平衡膳食宝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是科学探究所需的基本技能,合理使用科学仪器能扩大观察范围.用放大镜观察下列生物,能获得较好观察效果的是(  )<br />A.蜗牛<br />B.草履虫<br />C.酵母菌<br />D.大肠杆菌</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生物实验常需要观察一些比较细微、细小的结构或物体.用肉眼难于分辨,需要借助放大的工具,而在生物上用于放大的仪器主要有放大镜、显微镜等.其中放大镜放大倍数较小,显微镜放大倍数较大.观察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或者生物体中的微细结构,应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酵母菌、大肠杆菌这样肉眼无法看清的生物体中的微细结构需要显微镜;而像蜗牛这样个体较大的生物利用放大镜观察就能满足需求.<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庆元是有名的香菇之乡,香菇是一种可食用的真菌,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十分喜爱的美味佳肴.下列有关香菇的说法正确的是(  )<br />A.属单细胞生物<br />B.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br />C.能进行光合作用<br />D.不属于微生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香菇为蘑菇菌的一种,蘑菇菌属于多细胞真菌,由大量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都能产生大量的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真菌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市西瓜以品种齐全、味美质优闻名,是很好的消暑佳品.在西瓜生长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A.西瓜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br />B.光合作用始终强于呼吸作用<br />C.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主要用于蒸腾作用<br />D.根能从肥沃的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无机盐和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西瓜籽是种子,由胚珠发育成,受精卵发育成的是胚.不符合题意.<br />B、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白天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夜晚只进行呼吸作用,几乎不进行光合作用.不符合题意.<br />C、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当做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体利用,大约99%都通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其积极的意义.符合题意.<br />D、根能从肥沃的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无机盐,而有机物则是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不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光合作用的实质和呼吸作用的实质,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先后发现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例.H7N9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健康人近距离接触携带有H7N9病毒的禽类,就有可能被感染.被该病毒感染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br />(1)按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H7N9型禽流感属于&#xa0;&#xa0;&#xa0;传染病.<br />(2)请列举预防H7N9型禽流感的一项具体措施&#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呼吸道<br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不捕捉野生鸟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身体锻炼等<br />【解析】解:(1)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属于呼吸道传染病.(2)病原体从已感染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传入易感者而形成新的传染的全部过程.传染病得以在某一人群中发生和传播,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所以预防H7N9型禽流感应从切断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入手.如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不捕捉野生鸟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身体锻炼等.<br />所以答案是:(1)呼吸道;(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不捕捉野生鸟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身体锻炼等.<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莉在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两个问题.请你分析并回答:<br />(1)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小莉观察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写出造成此现象的一种可能原因&#xa0;&#xa0;&#xa0; .<br />(2)解决上述问题后,小莉先用4×物镜找到洋葱表皮细胞清晰的物像,之后转动物镜转换器,用10×物镜观察,发现视野中无光斑.此时小莉应该&#xa0;&#xa0;&#xa0;&#xa0;&#xa0;&#xa0;(填字母编号).<br />A.调节反光镜<br />B.继续转动物镜转换器<br />C.移动载玻片<br />D.转动遮光器调整光圈大小.</p></div></div>
<div><p>【答案】<br />(1)表皮撕得太厚(或表皮未在载玻片展平)<br />(2)B<br />【解析】解:(1)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临时装片时,如果表皮撕得太厚(或表皮未在载玻片展平)就会观察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2)小莉先用4×物镜找到洋葱表皮细胞清晰的物像,之后转动物镜转换器,用10×物镜观察,发现视野中无光斑是因为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应继续转动物镜转换器是物镜对准通光孔.故选:B.<br />所以答案是:(1)表皮撕得太厚(或表皮未在载玻片展平);(2)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练习使用显微镜和植物细胞,需要了解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小梅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条件和产物”的实验操作过程:<br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24小时;<br />②用铝箔纸将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再将天竺葵放到阳光下照射;<br />③4小时后,将该叶片摘下,去掉铝箔纸;<br />④把叶片放到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当叶片呈现黄白色时取出叶片;<br />⑤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滴加碘液;<br />⑥观察叶片颜色变化.<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5c2a581d/SYS201707192104075399852364_ST/SYS201707192104075399852364_ST.001.png" width="529"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回答下列问题:<br />(1)将天竺葵置于黑暗处24小时的目的:将叶片中原有的&#xa0;&#xa0;&#xa0;运走耗尽.<br />(2)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淀粉<br />(2)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br />【解析】解:(1)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2)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叶片见光(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得出结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叶片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得出结论: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br />所以答案是:(1)淀粉;(2)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英设计了如下实验:<br />取四个烧杯分别贴上1、2、3、4号标签,在各烧杯内放入适量的泥土,分别种上20粒干燥、同品种的玉米种子.在有光条件下,各实验变量及一周后种子的萌发情况见下表:</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85.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实验编号</p></td><td style="width:40.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p></td><td style="width:42.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p></td><td style="width:42.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3</p></td><td style="width:63.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4</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温度(℃)</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5</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5</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5</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泥土干湿度</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干燥</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潮湿</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潮湿</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浸没在水中</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空气</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充足</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充足</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充足</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不充足</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种子发芽数(粒)</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9</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p></td></tr></table><p><br />(1)实验所用到的玉米种子除形状大小基本相同外,还应相同的是&#xa0;&#xa0;&#xa0;;<br />(2)小英进行1号和2号实验对比研究的方案设计时,基于的假设是&#xa0;&#xa0;&#xa0;;<br />(3)如果还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还需设计的一个实验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种子的胚是完整的、活的<br />(2)种子萌发可能需要一定量的水分<br />(3)无光,其它条件与2号实验相同,即25℃、无光、潮湿、空气充足<br />【解析】解:(1)种子要想萌发必须满足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需要的自身条件是:颗粒饱满的,即种子的胚是完整的、活的.(2)1与2以水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对比1与2的实验结果可知: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通过本实验可以做出假设是种子萌发需要一定量的水分.(3)种子要想萌发是否需要光,还需设计的一个实验是无光,其它条件与2号实验相同,即25℃、无光、潮湿、空气充足.<br />所以答案是:(1)种子的胚是完整的、活的;(2)种子萌发可能需要一定量的水分;(3)无光,其它条件与2号实验相同,即25℃、无光、潮湿、空气充足.<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种子萌发的条件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xa0;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种子和活的胚,已度过休眠期);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5c2a581d/SYS201707192104076636579517_ST/SYS201707192104076636579517_ST.001.png" width="255" height="1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写出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xa0;&#xa0;&#xa0; .<br />(2)图中的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xa0;&#xa0;&#xa0; .<br />(3)若不考虑人为干扰,该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草→鼠→蛇→猫头鹰<br />(2)生产者<br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br />【解析】解:(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图中草是生产者,图中的食物链有:①草→兔→鹰,②草→鼠→鹰,③草→鼠→蛇→鹰,共3条.食物链的长短主要看营养级的多少,图中食物链最多的有4个营养级即:草→鼠→蛇→鹰.(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因此图中的青草属于生产者;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需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因此兔、鼠、鹰等动物都属于消费者.(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处于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平衡,因此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br />所以答案是:(1)草→鼠→蛇→猫头鹰;(2)生产者;(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食物链(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还要掌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这三者处于正常状态,下列做法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是(  )<br />A.为增强体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br />B.与同学相处,以自我为中心<br />C.为防止身体发胖,经常不吃早餐<br />D.青春期精力充沛,经常通宵学习</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用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与异性同学建立真诚的友谊等,应当精中精力,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br />A、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体质,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正值身体发育时期,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br />B、同学间互相帮助,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要跟师长密切交流,健康地度过这人生的金色年华.<br />C、不吃早餐,则会感到头昏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学习成绩,有时甚至因血糖太低而晕倒.早餐吃不好,还会影响到青少年的发育和健康.长期早餐热能缺乏,机体就会动用体内积存的糖原、脂肪,甚至分解体内的蛋白质来提供能量,这样不利于身体的健康.<br />D、青春期虽然精力充沛,但不能经常通宵学习,过度疲劳,影响身体健康,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的相关知识,掌握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校食堂设计的一份营养餐食谱:米饭、鸡汤、红烧肉、清蒸鲫鱼.从膳食平衡的角度分析,还需添加(  )<br />A.水煮虾<br />B.蒸蛋<br />C.面包<br />D.炒青菜</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平衡膳食是指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搭配合理,使人获得全面而平衡的营养.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该食谱中的米饭主要提供糖类,鸡汤、红烧肉、清蒸鲫鱼主要提供蛋白质、油脂和无机盐,缺少蔬菜水果类,会导致维生素摄入量不足,因此还应添加的食物是蔬菜水果类.可见,选项D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合理营养的相关知识,掌握合理营养:每日三餐,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以及对合理营养的理解,了解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三餐应该按时;要合理补充各种人体所必须的五类食物,可以形象比喻成“平衡膳食宝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是科学探究所需的基本技能,合理使用科学仪器能扩大观察范围.用放大镜观察下列生物,能获得较好观察效果的是(  )<br />A.蜗牛<br />B.草履虫<br />C.酵母菌<br />D.大肠杆菌</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生物实验常需要观察一些比较细微、细小的结构或物体.用肉眼难于分辨,需要借助放大的工具,而在生物上用于放大的仪器主要有放大镜、显微镜等.其中放大镜放大倍数较小,显微镜放大倍数较大.观察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或者生物体中的微细结构,应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酵母菌、大肠杆菌这样肉眼无法看清的生物体中的微细结构需要显微镜;而像蜗牛这样个体较大的生物利用放大镜观察就能满足需求.<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庆元是有名的香菇之乡,香菇是一种可食用的真菌,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十分喜爱的美味佳肴.下列有关香菇的说法正确的是(  )<br />A.属单细胞生物<br />B.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br />C.能进行光合作用<br />D.不属于微生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香菇为蘑菇菌的一种,蘑菇菌属于多细胞真菌,由大量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都能产生大量的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真菌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市西瓜以品种齐全、味美质优闻名,是很好的消暑佳品.在西瓜生长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A.西瓜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br />B.光合作用始终强于呼吸作用<br />C.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主要用于蒸腾作用<br />D.根能从肥沃的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无机盐和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西瓜籽是种子,由胚珠发育成,受精卵发育成的是胚.不符合题意.<br />B、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白天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夜晚只进行呼吸作用,几乎不进行光合作用.不符合题意.<br />C、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当做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体利用,大约99%都通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其积极的意义.符合题意.<br />D、根能从肥沃的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无机盐,而有机物则是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不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光合作用的实质和呼吸作用的实质,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先后发现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例.H7N9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健康人近距离接触携带有H7N9病毒的禽类,就有可能被感染.被该病毒感染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br />(1)按照传染病的传播途径,H7N9型禽流感属于&#xa0;&#xa0;&#xa0;传染病.<br />(2)请列举预防H7N9型禽流感的一项具体措施&#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呼吸道<br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不捕捉野生鸟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身体锻炼等<br />【解析】解:(1)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属于呼吸道传染病.(2)病原体从已感染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传入易感者而形成新的传染的全部过程.传染病得以在某一人群中发生和传播,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所以预防H7N9型禽流感应从切断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入手.如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不捕捉野生鸟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身体锻炼等.<br />所以答案是:(1)呼吸道;(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不捕捉野生鸟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身体锻炼等.<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莉在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两个问题.请你分析并回答:<br />(1)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小莉观察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写出造成此现象的一种可能原因&#xa0;&#xa0;&#xa0; .<br />(2)解决上述问题后,小莉先用4×物镜找到洋葱表皮细胞清晰的物像,之后转动物镜转换器,用10×物镜观察,发现视野中无光斑.此时小莉应该&#xa0;&#xa0;&#xa0;&#xa0;&#xa0;&#xa0;(填字母编号).<br />A.调节反光镜<br />B.继续转动物镜转换器<br />C.移动载玻片<br />D.转动遮光器调整光圈大小.</p></div></div>
<div><p>【答案】<br />(1)表皮撕得太厚(或表皮未在载玻片展平)<br />(2)B<br />【解析】解:(1)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临时装片时,如果表皮撕得太厚(或表皮未在载玻片展平)就会观察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2)小莉先用4×物镜找到洋葱表皮细胞清晰的物像,之后转动物镜转换器,用10×物镜观察,发现视野中无光斑是因为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应继续转动物镜转换器是物镜对准通光孔.故选:B.<br />所以答案是:(1)表皮撕得太厚(或表皮未在载玻片展平);(2)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练习使用显微镜和植物细胞,需要了解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小梅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条件和产物”的实验操作过程:<br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24小时;<br />②用铝箔纸将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再将天竺葵放到阳光下照射;<br />③4小时后,将该叶片摘下,去掉铝箔纸;<br />④把叶片放到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当叶片呈现黄白色时取出叶片;<br />⑤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滴加碘液;<br />⑥观察叶片颜色变化.<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5c2a581d/SYS201707192104075399852364_ST/SYS201707192104075399852364_ST.001.png" width="529"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回答下列问题:<br />(1)将天竺葵置于黑暗处24小时的目的:将叶片中原有的&#xa0;&#xa0;&#xa0;运走耗尽.<br />(2)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淀粉<br />(2)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br />【解析】解:(1)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2)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叶片见光(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得出结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叶片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得出结论: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br />所以答案是:(1)淀粉;(2)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英设计了如下实验:<br />取四个烧杯分别贴上1、2、3、4号标签,在各烧杯内放入适量的泥土,分别种上20粒干燥、同品种的玉米种子.在有光条件下,各实验变量及一周后种子的萌发情况见下表:</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85.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实验编号</p></td><td style="width:40.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p></td><td style="width:42.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p></td><td style="width:42.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3</p></td><td style="width:63.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4</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温度(℃)</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5</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5</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5</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泥土干湿度</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干燥</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潮湿</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潮湿</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浸没在水中</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空气</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充足</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充足</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充足</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不充足</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种子发芽数(粒)</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9</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p></td></tr></table><p><br />(1)实验所用到的玉米种子除形状大小基本相同外,还应相同的是&#xa0;&#xa0;&#xa0;;<br />(2)小英进行1号和2号实验对比研究的方案设计时,基于的假设是&#xa0;&#xa0;&#xa0;;<br />(3)如果还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还需设计的一个实验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种子的胚是完整的、活的<br />(2)种子萌发可能需要一定量的水分<br />(3)无光,其它条件与2号实验相同,即25℃、无光、潮湿、空气充足<br />【解析】解:(1)种子要想萌发必须满足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需要的自身条件是:颗粒饱满的,即种子的胚是完整的、活的.(2)1与2以水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对比1与2的实验结果可知: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通过本实验可以做出假设是种子萌发需要一定量的水分.(3)种子要想萌发是否需要光,还需设计的一个实验是无光,其它条件与2号实验相同,即25℃、无光、潮湿、空气充足.<br />所以答案是:(1)种子的胚是完整的、活的;(2)种子萌发可能需要一定量的水分;(3)无光,其它条件与2号实验相同,即25℃、无光、潮湿、空气充足.<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种子萌发的条件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xa0;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种子和活的胚,已度过休眠期);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5c2a581d/SYS201707192104076636579517_ST/SYS201707192104076636579517_ST.001.png" width="255" height="1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写出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xa0;&#xa0;&#xa0; .<br />(2)图中的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xa0;&#xa0;&#xa0; .<br />(3)若不考虑人为干扰,该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草→鼠→蛇→猫头鹰<br />(2)生产者<br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br />【解析】解:(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图中草是生产者,图中的食物链有:①草→兔→鹰,②草→鼠→鹰,③草→鼠→蛇→鹰,共3条.食物链的长短主要看营养级的多少,图中食物链最多的有4个营养级即:草→鼠→蛇→鹰.(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因此图中的青草属于生产者;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需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因此兔、鼠、鹰等动物都属于消费者.(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处于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平衡,因此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br />所以答案是:(1)草→鼠→蛇→猫头鹰;(2)生产者;(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食物链(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还要掌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江省金华市中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