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中考生物试卷(B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实例中,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br />A.沙漠中的骆驼排尿少<br />B.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br />C.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br />D.蚯蚓能疏松土壤</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骆驼能生活在荒漠,排尿少,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br />B、在沙漠地区,极度缺水,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br />C、千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是海豹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br />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是生物蚯蚓对环境的影响.<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相关知识,掌握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正确的是( )<br />A.观察的材料应薄而透明<br />B.对光时应先将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br />C.调节准焦螺旋可使视野变亮<br />D.用凹面镜对光可使视野变暗</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显微镜是借助反光镜反射来的光线观察物体的,所以所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这样光线可到达眼睛以便观察,A正确;<br />B、对光时应先将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B不正确;<br />C、要使视野变亮,应选用大光圈和反光镜的凹面镜,C不正确;<br />D、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如果在光线条件较差实验室里使用显微镜,应该使视野变亮,故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D不正确.<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练习使用显微镜(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受精卵最初分裂形成的细胞是球形的,而组成人体的细胞形状却多种多样.这是因为细胞发生了( )<br />A.生长<br />B.分化<br />C.分裂<br />D.衰老</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细胞生长是细胞体积由小变大的过程,而细胞的形状不变;<br />B、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因此细胞分化使细胞形状不同;<br />C、细胞分裂使细胞分裂数目增多,而细胞的形状不变;<br />D、细胞衰老是细胞的生理功能退化的过程,而细胞的形状不变.<br />因此“受精卵最初分裂形成的细胞是球形的,而组成人体的细胞形状却多种多样”.这是因为细胞发生了细胞分化.<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掌握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豆种子萌发时,图中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的是( )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f42ad8a1/SYS201702111623377410656680_ST/SYS201702111623377410656680_ST.001.png" width="136"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br />B.②<br />C.③<br />D.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胀破.同时,胚内的生命活动活跃起来,从④子叶得到营养物质和能量后开始分裂和生长:③胚根最先突出种皮,发育成根,不久,从这条根的周围又生出一些细根;此后②胚芽发育成茎和叶、①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种子的结构的相关知识,掌握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玉米(果实)种子:(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以及对种子萌发的条件的理解,了解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种子和活的胚,已度过休眠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对甘蔗这种植物描述错误的是( )<br />A.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个体<br />B.甘蔗的叶为平行叶脉,属于单子叶植物<br />C.吃甘蔗要先削“皮”,“皮”主要是上皮组织<br />D.甘蔗细胞的最外层是细胞壁</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甘蔗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个体,正确.<br />B、甘蔗属于单子叶植物,叶为平行叶脉,正确.<br />C、甘蔗坚韧的皮位于茎的外面,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错误;<br />D、甘蔗细胞的最外层是细胞壁,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植物细胞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母体内结合的部位是( )<br />A.卵巢<br />B.输卵管<br />C.子宫<br />D.阴道</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卵细胞成熟后,由卵巢排出,进入输卵管,如果此时恰好与精子相遇,卵细胞就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受精作用,所以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是在输卵管内完成的;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就开始发育,并逐渐向子宫移动,同时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并植入子宫内膜.所以胚胎发育的部位是子宫.<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人的生殖(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体听觉形成的部位是( )<br />A.鼓膜<br />B.听小骨<br />C.耳蜗<br />D.大脑</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可见人体形成听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献血或输液时,针头插入的血管是( )<br />A.动脉<br />B.静脉<br />C.毛细血管<br />D.上肢动脉</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动脉血管压力太大,抽血以后不容易止血,毛细血管一般比针头还细、血量少,且流动最慢,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在医院输液或抽血时,针头插入的血管是静脉血管.<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血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还要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体的以下生理过程不属于排泄的是( )<br />A.排粪<br />B.排尿<br />C.呼气<br />D.排汗</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排泄的途径和排泄的意义,掌握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美国白蛾是严重危害林业生产的外来物种,人们通过人工繁殖并投放周氏啮小蜂来进行防控.这种方法叫做( )<br />A.生物防治<br />B.药物防治<br />C.以菌治虫<br />D.人工捕杀</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美国白蛾是严重危害林业生产的外来物种,人们通过人工繁殖并投放周氏啮小蜂来进行防控”.是利用一种昆虫周氏啮小蜂防治另一种昆虫美国白蛾,因此这种方法叫做生物防治(以虫治虫).<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动物与仿生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比如雷达、飞机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是( )<br />A.草原生态系统<br />B.农田生态系统<br />C.城市生态系统<br />D.森林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降雨量较高,其气候稳定,由于阳光充足,同时助长了不同种类的植物.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其发育过程是( )<br />A.卵→若虫→成虫<br />B.卵→蛹→成虫<br />C.卵→若虫→蛹→成虫<br />D.卵→幼虫→蛹→成虫</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蝗虫属于昆虫,其发育是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等发育程度不同.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卵→若虫(幼虫)→成虫三个时期.<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昆虫的发育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新疆的哈密瓜因甜度大而著称,有人将其引进到湘潭种植,其果实甜度大大降低,再引种回新疆种植,果实又恢复到以往的甜度.从哈密瓜引种的过程看出( )<br />A.在引种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br />B.甜度具有遗传性,不具变异性<br />C.甜度的变化不属于变异<br />D.由环境条件引起甜度的变化不遗传</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又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因此,题干中“新疆的哈密瓜因甜度大而著称,有人将其引进到泰安种植,其果实甜度大大降低,再引种回新疆种植,果实又恢复到以往的甜度”的变异是环境改变引起,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藿香正气胶囊的药品使用说明书上有“OTC”标识,此类药品属于( )<br />A.处方药<br />B.非处方药<br />C.营养药<br />D.禁用药</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为了保证人民健康,我国非处方药的包装标签、使用说明书中标注了警示语,明确规定药物的使用时间、疗程,并强调指出“如症状未缓解或消失应向医师咨询”;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安全用药的相关知识,掌握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法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或者危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当你受到挫折时,采取的不恰当措施是( )<br />A.向朋友诉说,寻求帮助<br />B.听音乐<br />C.砸坏课桌、打人<br />D.自我安慰</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BD、受到挫折心情不好时,可以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并可以寻求老师家长的帮助.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或自我安慰,听音乐,保持乐观的心态,ABD正确;<br />C、砸坏课桌、打人,宣泄怒气,不利于不良情绪的宣泄,不利于心理健康,C错误.<br />故选:C</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复杂反射和简单反射.因此通过的说法正确.<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需要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应当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环境,同样环境越复杂,要学习的行为越多,故此题说法正确.<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掌握动物行为的定义与意义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意义是供自己及自己的后代享用而让自己生存下来,是动物最基本的行为方式.</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植物茎中的导管能将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根.(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植物体就是靠根、茎、叶的导管把水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br />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将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故说法错误.<br />所以答案是: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一般只能靠摄取食物来获取现成的有机物,从而维持生存和繁衍.(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己和动物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动物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像植物那样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所以绝大多数动物在生物圈中都是消费者.<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校园周边进行调查时,发现了葫芦藓、向日葵、油松、肾蕨和池水中的水绵等植物,请将图中A~D四种植物进行归类,与分类表解中①~④对应.<br />①    ②    ③    ④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f42ad8a1/SYS201702111623390062305278_ST/SYS201702111623390062305278_ST.001.png" width="466" height="2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div></div>
<div><p>【答案】C;A;B;D<br />【解析】C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具有茎和叶,无根,因此①是C葫芦藓;A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因此②是A肾蕨;B油松无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因此③是B油松,D向日葵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因此④是D向日葵.<br />所以答案是:①C ②A ③B ④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相关知识,掌握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示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请分析并回答问题.<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f42ad8a1/SYS201702111623390639853944_ST/SYS201702111623390639853944_ST.001.png" width="204" height="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此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br />(2)要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需要添加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    .<br />(3)图中麻雀和田鼠的关系是    .<br />(4)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上下曾经开展过剿灭麻雀运动,原因是麻雀会啄食农作物子实,结果消灭麻雀后农作物产量不升反降.由此可见动物在维持   中起重要作用.<br />(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   流动的.<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f42ad8a1/SYS201702111623390639853944_ST/SYS201702111623390639853944_ST.002.png" width="186" height="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br />(1)3<br />(2)分解者<br />(3)竞争<br />(4)生态平衡<br />(5)食物链和食物网<br />【解析】(1)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食物链有:水稻→蝗虫→麻雀→蛇、水稻→麻雀→蛇、水稻→田鼠→蛇,因此该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为3条.<br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水稻属于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图中的蝗虫、田鼠、蛇和麻雀都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要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需要添加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br />(3)图中麻雀和田鼠都以水稻为食,因此会相互争夺食物、空间等,因此属于竞争关系.<br />(4)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上下曾经开展过剿灭麻雀运动,原因是麻雀会啄食农作物子实,结果消灭麻雀后农作物产量不升反降.由此可见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br />(5)在生态系统中,如食物链:草→兔→鹰,兔吃草,草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进入了兔的体内,鹰吃兔,兔体内储存的物质和能量就到了鹰的体内.因此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br />所以答案是:(1)3<br />(2)分解者<br />(3)竞争<br />(4)生态平衡<br />(5)食物链和食物网<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食物链和生态系统概述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体各结构间的关系示意图,①~④代表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问题:<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f42ad8a1/SYS201702111623394719759735_ST/SYS201702111623394719759735_ST.001.png" width="241" height="2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氧气经肺进入血液,由血液中的   运输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br />(2)通过消化道后,主食中的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是    , 经①过程进入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   <br />(3)若③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则④为肾小管的   作用形成尿液.<br />(4)若细胞团通过②分泌的激素,能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则该细胞团组成的内分泌腺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红细胞(血红蛋白)<br />(2)葡萄糖;右心房<br />(3)重吸收<br />(4)胰岛<br />【解析】(1)“氧气经肺进入血液”,由血液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运输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br />(2)“通过消化道后”,主食中的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经①过程进入血液循环”后,经小肠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因此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br />(3)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若③为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则④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br />(4)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因此“若细胞团通过②分泌的激素,能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则该细胞团组成的内分泌腺是胰岛.<br />所以答案是:(1)红细胞(或血红蛋白)<br />(2)葡萄糖;右心房<br />(3)重吸收(重新吸收)<br />(4)胰岛<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血液循环的途径,需要了解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生长激素类药物的说明书上标明的用法为注射,口服是否有效?某学习小组就这一问题利用小白鼠进行了探究.如表是他们的实验过程,请分析回答:</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62.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组别</p></td><td style="width:143.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实验对象</p></td><td style="width:139.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实 验 方 法</p></td><td style="width:81.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测量并记录</p></td></tr><tr><td style="width:62.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p></td><td rowspan="3" style="width:143.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5只体长、体重相同的小白鼠,平均分为三组.</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饲喂普通食物</p></td><td rowspan="3"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小白鼠的体长和体重</p></td></tr><tr><td style="width:62.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饲喂等量添加了生长激素的普通食物</p></td></tr><tr><td style="width:62.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3</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饲喂等量普通食物并注射生长激素</p></td></tr></table><p><br />(1)人体的生长激素是由   (甲状腺、垂体)分泌的.<br />(2)一段时间后,比较各组小白鼠的体长和体重的平均值:<br />①如果第3组的数值最大,第1组和第2组的数值都明显较小且基本相等,则该实验的结论是    . <br />②如果第2组和第3组的数值都明显较大且基本相等,第1组的数值最小,则该实验的结论是    .<br />(3)生长激素是一种蛋白质.如果口服,会被消化分解成   而失效.<br />(4)性激素是一种固醇类化合物,在人体内不需消化可直接吸收.如果某食品中含有性激素,这样的食品能放心食用吗?   </p></div></div>
<div><p>【答案】<br />(1)垂体<br />(2)注射有效;注射和口服都有效<br />(3)氨基酸<br />(4)不能<br />【解析】(1)人体的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br />(2)①第3组和第1、2组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注射生长激素,第3组的数值最大,则该实验的结论生长激素注射有效.②第1组和第2、3组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无生长激素,结果是第1组的数值最小,则该实验的结论生长激素无论口服与注射都有效.<br />(3)生长激素实际上是一种蛋白质,如果口服,在胃里进行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被分解成氨基酸被吸收.<br />(4)如果某食品中含有性激素,导致体内性激素异常,会引发疾病.<br />所以答案是:(1)垂体<br />(2)①注射有效 ②注射和口服都有效<br />(3)氨基酸<br />(4)不能<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科学探究的方法,需要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食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某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67.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组别</p></td><td style="width:113.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A</p></td><td style="width:113.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B</p></td><td style="width:131.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C</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处理</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干燥环境</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潮湿环境</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潮湿环境</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方法</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将①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②环境里</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不发霉</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发霉</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不发霉</p></td></tr></table><p>分析实验,回答:<br />(1)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br />(2)在A、B组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分析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br />(3)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他们设计的C组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   和    .</p></div></div>
<div><p>【答案】<br />(1)水分对霉菌生活的有影响吗<br />(2)水;霉菌的生活需要水分<br />(3)湿润;低温<br />【解析】(1)(2)A与B的对照实验中变量是水分(干燥环境烤干的馒头片与潮湿环境湿润的馒头片),因此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想探究的问题是:水分对霉菌生活的有影响吗?分析实验结果,干燥环境烤干的馒头片不发霉,而潮湿环境湿润的馒头片发霉,得出的结论应该是:霉菌的生活需要水分.<br />(3)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变量应该是温度(室温和低温),其它量都相同.因此设计的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低温(寒冷)环境里.<br />所以答案是:(1)水分对霉菌生活的有影响吗?<br />(2)水 霉菌的生活需要水分<br />(3)湿润 低温<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和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细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适宜温度、水分、生存空间;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和真菌要氧气生活,有些不要.如:酵母菌发酵不要氧气,是无氧呼吸,乳酸菌制奶也不要氧气;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br />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关爱艾滋病人.自1981年艾滋病被发现以来,就以惊人的速度传播着.现在,每天将近有1.7万人被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全球患病总人数达数亿.病原体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乳汁和尿液中,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传播,也可以通过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和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用过的注射器等传播.HIV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不能抵御病原体,因此病人常死于多种疾病的侵害.<br />(1)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艾滋病的病原体是    .<br />(2)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   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r />(3)病人输血时一定要严格审查,注射器一定要严格消毒.从控制传染病措施来看,这属于    .<br />(4)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其中   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r />(5)目前还没有艾滋病疫苗,就如何科学预防艾滋病,谈谈你的看法.   (至少写一点).</p></div></div>
<div><p>【答案】<br />(1)艾滋病病毒<br />(2)蛋白质<br />(3)切断传播途径<br />(4)皮肤<br />(5)使用一次性注射器<br />【解析】(1)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br />(2)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r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病人输血时一定要严格审查,注射器一定要严格消毒.从控制传染病措施来看,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r />(4)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其中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r />(5)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 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空气、饮食、普通接触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br />所以答案是:(1)艾滋病病毒(HIV)<br />(2)蛋白质<br />(3)切断传播途径<br />(4)皮肤<br />(5)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其它合理答案均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