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生物章节练习题 8.3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图是三个按年代依次形成的地层,其中甲是最新近形成的地层。那么地层丙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特点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30/10/e9773531/SYS201901301008261149152059_ST/SYS201901301008261149152059_ST.001.png" width="160" height="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最高等、最复杂 B. 最低等、最复杂</p><p>C. 最高等、最简单 D. 最低等、最简单</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如图是三个按年代依次形成的地层,其中甲是最新近形成的地层。因此地层丙是最早形成的地层,故地层丙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特点是最简单、最低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是生物进化规律的是( )</p><p>A. 从水生到陆生 B. 从简单到复杂 C. 从个体小到个体大 D. 从低等到高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p><p>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可以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因此不是生物进化的总趋势的是C从个体小到个体大。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古代长颈鹿有颈长的和颈短,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颈长的这是( )</p><p>A. 经常使用的结果 B. 人工选择的结果 C. 过度生长的结果 D. 自然选择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p><p>达尔文认为: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四肢长和四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四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四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因此,长颈鹿的进化,按照达尔文的观点解释是由于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据科学检测发现,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说明( )</p><p>A. 人类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p><p>B. 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p><p>C. 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p><p>D.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亲缘关系越近,遗传物质的相似程度越高,解答时可以从人类的起源、人类和黑猩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p><p>人类和黑猩猩都是由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人类不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故A错误;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只能表明人类和黑猩猩的较近的亲缘关系,不能表明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故B错误;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表明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有共同的祖先,故C正确;黑猩猩与人类非同类生物,不能表明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化石能作为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证据的是:(      )</p><p>A. 鱼类化石 B. 恐龙化石 C. 始祖鸟化石 D. 蕨类化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    )</p><p>①鱼类  ②爬行类  ③两栖类  ④哺乳类.</p><p>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③④② D. ②③④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动物进化历程:无脊椎动物→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p><p>地球上最初没有生命,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产生了最初的生命,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原始的藻类植物与最早出现的动物--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动、植物在地球上发展进化,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动物→原始棘皮动物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br />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因此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①鱼类、③两栖类、②爬行类、④哺乳类。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进化的历程中正确的是(  )</p><p>A. 从多细胞到单细胞 B. 从高等到低等 C. 从简单到复杂 D. 从陆生到水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p><p>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历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生代陆地上繁盛的动植物分别是 ( )</p><p>A. 两栖类、蕨类 B. 鱼类、藻类</p><p>C. 哺乳类、被子植物 D. 爬行类、裸子植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地球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五个地质年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从距今七千多万年前开始,地球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生代。新生代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两个地质历史阶段。新生代是高级种子植物--被子植物时代。中生代末期出现的木兰科、杨柳科、桦树、月桂等被子植物,在新生代有很大发展。被子植物是真正的绿色开花植物,它的繁盛,将地球装扮得五彩缤纷,芳香四溢。除了双子叶植物外,单子叶植物也出现了,它们是今天粮食作物、甘蔗和竹类等 植物的祖先。新生代是鸟类、哺乳类动物繁荣昌盛的时代,它们分别占据了空中和陆地,在浩翰的海洋里也生活着鲸、海豹、海牛等哺乳动物。因此新生代占优势的陆地动物和植物分别是哺乳动物、鸟类和被子植物。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鲸和金鱼是不同种类的动物,但它们却有着相似的外形,这是因为</p><p>A. 有亲缘关系的结果</p><p>B. 相同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p><p>C. 自然界中的巧合</p><p>D. 鲸具有返祖现象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自然选择。</p><p>金鱼和鲸是不同的动物,金鱼用鳃呼吸,属于鱼类,鲸鱼用肺呼吸,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属于哺乳动物,都是适应环境的,但是生活环境相同,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金鱼和鲸都与水生环境相适应,因此都有相似的外部形态,B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越高等,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强</p><p>【解析】</p><p>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p><p>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形成的新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作用获得。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越复杂。动物的分类等级越高,它们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越完善,通过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就越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化石记录显示: 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 ,结构 ; 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 ,结构 。</p><p> </p></div></div>
<div><p>【答案】少;简单;多;复杂。</p><p>【解析】</p><p>试题分析: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形成早的古老的地形成化石的生物种类少,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形成晚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种类多,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生物进化的历程来看,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________,由________,由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简单到复杂 低等到高等 水生到陆生 </p><p>【解析】</p><p>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p><p>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为“生物进化树”.生物进化树描绘了生物进化的历程,反应出生物进化的观点;借助这一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学习动、植物主要类群间的进化关系和相关知识.下面请据图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4/09/bbdecc1c/SYS201905040934024712881692_ST/SYS201905040934024712881692_ST.001.png" width="304" height="2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观察“生物进化树”,分析植物的进化历程.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生活在原始海洋中的_____,它们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适应潮湿陆地生活的原始苔藓植物和[ ]_____,部分后者进化成为_____植物.</p><p>(2)生物进化树所涉及的动物类群,根据_____的有无,可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群;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动物所占的种类和数量最多;脊椎动物中的_____和[①]_____属于恒温动物.</p><p>(3)纵观生物进化历程,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原始单细胞藻类 ④原始的蕨类植物 原始的种子 脊柱 节肢 鸟类 哺乳动物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p><p>【解析】</p><p>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图中①哺乳动物、②被子植物、③裸子植物、④蕨类植物。</p><p>(1)植物进化的历程为:原始生命产生了叶绿体之后,便进化成了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始单细胞藻类,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为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苔藓植物和④原始蕨类植物,使原来的不毛之地开始披上了绿装。但是,它们的生殖还都需要有水的环境,后来,一部分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成为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的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由于花粉管的出现它们的生殖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陆地生活。<br />(2)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所占的种类和数量最多;鸟类、哺乳动物的体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属于恒温动物。<br />(3)生物通过对不同类群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以及生活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生物进化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规律。</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美国学者米勒等人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首先把水加入500ml的烧瓶中抽出空气,加入甲烷、氨、氢的混合气体,然后把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混合气体进入溶剂为5l的烧瓶中,在这些气体中连续火花放电一周,冷却后产物沉积在B瓶中,它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根据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0/10/43c50ea2/SYS201904201033478815350234_ST/SYS201904201033478815350234_ST.001.png" width="164" height="1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瓶内的气体模拟的是_____的成分.</p><p>(2)火花放电模拟的是_____,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p><p>(3)C瓶内的样品中含有的有机物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1)原始大气</p><p>(2)闪电 原始天空的闪电</p><p>(3)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p><p>(4)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p><p>【解析】</p><p>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p><p>(1)米勒在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用来模拟原始大气的成分和原始地球的条件,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比,原始大气没有氧气。<br />(2)米勒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br />(3)图中C装置里是反应后的产物(含有有机物)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br />(4)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水的过程。</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图进化系统树表示几种生物的进化过程示意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12/10/7635645a/SYS201902121006186465549695_ST/SYS201902121006186465549695_ST.001.png" width="127"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⑴ 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 。</p><p> ⑵ 与B生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 。</p><p>(3)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 。</p><p>(4)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结构变化上看由 到复杂 ;</p><p>从进化水平上看由低等到 ;从生活环境变化上看由水生到 。</p></div></div>
<div><p>【答案】(1) F (2) A (3) F (4) 简单 高等 陆生</p><p>【解析】进化树越下面,越低等,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