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19:34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第23章 生物的进化 章节测试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p><p>A. 猕猴    B. 猩猩    C. 猫    D. 森林古猿</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p><p>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部分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原始生命一部分进化成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成原始单细胞动物,这主要是因为(&#xa0;&#xa0;&#xa0; )</p><p>A. 营养方式不同    B. 形态结构不同</p><p>C. 生活环境不同    D. 生活方式不同</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与类人猿相比,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特征的是(&#xa0;&#xa0;&#xa0; )</p><p>A. 有复杂的语言    B. 使用工具    C. 直立行走    D. 大脑发达</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其它高等动物有的也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如黑猩猩用树枝取食蚂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把下列动物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起来应是:</p><p>①鸟类   ②爬行类  ③两栖类  ④鱼类</p><p>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②④③    D. ④③①②</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脊椎动物中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因此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起来应是④鱼类③两栖类②爬行类①鸟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类的祖先是(     )</p><p>A. 猩猩    B. 长臂猿    C. 类人猿    D. 森林古猿</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对其形成原因的正确解释是(  )</p><p>A. 过度繁殖的结果    B. 只发生有利变异    C. 人工选择的结果    D. 自然选择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一种生物模拟另一种生物或模拟环境中的其它物体从而借以蒙蔽敌害,保护自身的现象叫拟态,是动物在自然界长期演化中形成的特殊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p>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这样利于枯叶蝶捕食和避敌,是一种拟态现象;达尔文认为,这是枯叶蝶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来的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所选择的性状不断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和类人猿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区别人和猿的标志是(&#xa0;&#xa0;&#xa0; )</p><p>A. 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不同    B. 大脑的发育程度不同</p><p>C. 两眼着生于面部前方    D. 两足直立行走</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现在类人猿是指黑猩猩、长臂猿、猩猩和猕猴.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ML,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p><p>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是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哺乳动物是(   )</p><p>A、金丝猴      B、大熊猫      C、猕猴      D、黑猩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普通甜椒的种子卫星搭载后播下,经选择培育成太空椒.培育这种太空椒所用的遗传变异学原理是( )</p><p>A. 人工选择培育新品种    B. 杂交培育新品种</p><p>C. 转基因技术培育新品种    D. 自然选择产生新品种</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普通田椒的种子卫星搭载后播下,经选择培育成太空椒”是在太空条件下,引起基因发生改变而培育成的新品种。然后进行播种,经过人工选育出符合人们需要的新品种。因此,培育这种太空椒所用的遗传变异学原理是人工选择培育新品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解剖发现,脊椎动物的心脏有四类:①一心房一心室;②二心房二心室;③二心房一心室;④二心房一心室,但心室中有不完全间隔。根据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推断,脊椎动物心脏进化的顺序应该是</p><p>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p><p>C.①→③→④→②        D.②→④→③→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一心房一心室的是最低等的,二心房二心室是最高等的,所以进化顺序为①→③→④→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依据图,对米勒模拟的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7/10/d515ecd8/SYS201904171036251101123118_ST/SYS201904171036251101123118_ST.001.png" width="169" height="1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    B. ②内模拟了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p><p>C. ③内模拟了原始海洋    D. ④内产生了多种蛋白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米勒的实验如上图,将水注入左下方的③烧瓶内,先将①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③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①内的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②冷凝器的冷却后(模拟了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积聚在④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了多种氨基酸,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米勒的实验仅能证明无机小分子物质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而不是蛋白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人类起源于生理特征与现代人最接近的类人猿</p><p>B.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起源提供了有利证据</p><p>C. 现代人是由能够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演变而成</p><p>D. 人类不同种族的差异是在不同地域内经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 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A错误;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是研究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B错误;人类的进化主要分五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可见现代人是由智人进化来的,C错误;人类不同种族的差异是在不同地域内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是人对环境的适应,D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区别:①决定因素不同:自然选择决定因素是________,人工选择决定因素是________。②选择方向不同:自然选择最终结果是________,人工选择的结果是________&#xa0;。③选择的速度不同:自然选择的速度________,人工选择的速度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环境     人    适者生存    符合人类的需求    十分缓慢    快    </p><p>【解析】</p><p>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选择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人工选择。先有自然选择,在此基础上再有人工选择。</p><p>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选择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人工选择。先有自然选择,在此基础上再有人工选择。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4/08/1611b34c/SYS201906040827396936541645_DA/SYS201906040827396936541645_DA.001.png" width="554" height="1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因此,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区别:①决定因素不同:自然选择决定因素是环境,人工选择决定因素是人。②选择方向不同:自然选择最终结果是适者生存,人工选择的结果是符合人类的需求。③选择的速度不同:自然选择的速度十分缓慢,人工选择的速度快。</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米勒的实验结果表明,在类似原始地球的条件下,________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p></div></div>
<div><p>【答案】无机小分子</p><p>【解析】</p><p>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学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p><p>米勒通过这个实验证实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__________越来越复杂,__________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__________,使相互之间能更好地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工具  大脑  语言 交流</p><p>【解析】</p><p>古人类越来越强大,主要表现为制造工具越来越复杂,能够使用火烧烤食物来吃,增加了营养,利于脑的发育,大脑越来越发达,四肢更加灵活,在劳动中产生了语言,使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古人类的大脑明显地比古猿发达。</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比较了一些生物的细胞色C的差异,发现人与黑猩猩的差异最小,与马的差异则大一些,而与果蝇、向日葵的差异更大。通过这个资料可以推测:人与________的亲缘关系最近,与________的亲缘关系次之,与________的亲缘关系较远。</p></div></div>
<div><p>【答案】黑猩猩    马    向日葵    </p><p>【解析】</p><p>细胞色素C是一种具有104~11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从进化上看,细胞色素C是一种结构相对稳定的分子。细胞色素C的差异越小,生物结构的相似性越高,则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差异越大,生物结构的差异性越大,则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p><p>细胞色素C是一种具有104~11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从进化上看,细胞色素C是一种结构相对稳定的分子。细胞色素C的差异越小,生物结构的相似性越高,则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差异越大,生物结构的差异性越大,则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因此,科学家比较了一些生物的细胞色C的差异,发现人与黑猩猩的差异最小,与马的差异则大一些,而与果蝇、向日葵的差异更大。通过这个资料可以推测:人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与马的亲缘关系次之,与向日葵的亲缘关系较远。</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来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由于____的改变和自身________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p></div></div>
<div><p>【答案】环境    形态结构    </p><p>【解析】</p><p>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p><p>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他提出了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约1000万年~2 000万年前,古猿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里,像现在的黑猩猩那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生活.后来随着气候逐渐向干燥寒冷转变,大片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古猿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差异,从而产生了分化。大部分古猿灭绝了;有一部分古猿从森林边缘退向深处,继续过着树栖生活,逐渐演化成了现代的类人猿。下到地面生活的那一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逐渐能够直立行走,一代一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上肢解放出来,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工具。久而久之,人类祖先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所学知识谈谈生物进化的趋势.____</p></div></div>
<div><p>【答案】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p>【解析】</p><p>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p><p>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代地球上生活的各种生物都是由古代的生物进化来的.科学家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用生物“进化树”(如图所示)形象而简明地表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09/10/88e1c56f/SYS201902091006069337892842_ST/SYS201902091006069337892842_ST.001.png" width="153"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进化树中鲫鱼及其以上树枝上所标注的动物,它们共同的特征是身体背部___ .</p><p>(2)标号②代表的动物,其发育类型属于___ .</p><p>(3)进化树上标出的最高等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___ .</p><p>(4)观察进化树,得出的信息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p><p>A.丹顶鹤由扬子鳄直接进化而来</p><p>B.珙桐与桫椤的亲缘关系较海带近</p><p>C.标号③代表的植物,其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p><p>D.生物进化遵循从水生到陆生、单细胞到多细胞、低等到高等、简单到复杂的规律.</p></div></div>
<div><p>【答案】  有脊柱  变态发育  珙桐  A</p><p>【解析】(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体内有脊柱。无脊椎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件动物、节肢动物等类群,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体内没有脊柱。进化树中鲫鱼及其以上树枝上所标注的动物,它们共同的特征是身体背部有脊柱。<br />(2)标号②代表的动物两栖类其发育类型属于变态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是体外受精,水中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异,为变态发育。<br />(3)珙桐又叫“中国鸽子树”、鸽子树,属于蓝果树科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我国特产的单型属植物,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树种,有“植物活化石”之称。</p><p>(4)扬子鳄为爬行动物,而丹顶鹤属于鸟类,丹顶鹤不能由扬子鳄直接进化而来,A错误;由图可知,珙桐与桫椤的亲缘关系较海带近,B正确;标号③代表的植物,其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C正确;生物进化遵循从水生到陆生、单细胞到多细胞、低等到高等、简单到复杂的规律,D正确。</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科版八级下册生物 第23章 生物的进化 章节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