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中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衢州市有许多风景名胜,下述自然景象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br />A.江山江郎山上的赤丹岩<br />B.衢州烂柯山中所有松树<br />C.开化古田山所有生物<br />D.龙游石窟中所有微生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的概念不同.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而生态系统不仅包括生物群落还包括群落所处的非生物环境.因此生物群落只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br />A、江山江郎山上的赤丹岩是非生物,属于非生物部分,不符合生物群落的概念,不符合题意.<br />B、衢州烂柯山中所有松树,只是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不是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的总和,不符合生物群落的概念,不符合题意.<br />C、开化古田山所有生物,是开化古田山这个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的总和.符合生物群落的概念,符合题意.<br />D、龙游石窟中所有微生物,只是生物部分的微生物,不是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的总和,不符合生物群落的概念,不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概述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市盛产的山茶油是深受人们青睐的绿色食品,在深秋时节,将摘下的油茶果(如图)晒裂,取出种子,晒干、炒熟、压榨等,即可得到纯天然的山茶油,由此推测油茶的生殖方式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5c2a581d/SYS201707192104030960423555_ST/SYS201707192104030960423555_ST.001.png" width="155"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有性生殖<br />B.营养生殖<br />C.分裂生殖<br />D.无性生殖</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由图可看出油茶果是一个果实,油茶的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而营养生殖和分裂生殖都是无性生殖的一种方式,无性生殖方式的植物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因此A符合题意.<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植物的有性生殖,需要了解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性,下列各种生物的特征中,有利于减小摩擦的是( )<br />A.泥鳅润滑的体表<br />B.人手指上的指纹<br />C.鸭趾间的蹼<br />D.猫足上的肉垫</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br />A、泥鳅润滑的体表,可以减少游泳会钻泥土时的阻力,故不符合题意;<br />B、人手指上的指纹,可以增加手与被握物体之间的摩擦力,故不符合题意;<br />C、鸭趾间的蹼,增加趾与水的阻力,增大划水的动力,故不符合题意;<br />D、猫足上的肉垫,可以增加足与地面的摩擦力,及减少落地时的声音,故不符合题意.<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掌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校园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示意图,图中的乙属于(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5c2a581d/SYS201707192104032216150707_ST/SYS201707192104032216150707_ST.001.png" width="165"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生产者<br />B.消费者<br />C.分解者<br />D.无机环境</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阳光、空气、土壤和水等是非生物成分,因此,图中甲属于生产者,乙和丙属于消费者,丁属于分解者.<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2012年学业考试的实践操作考察中,丙同学的实验室: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结构,如图是丙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的某一操作步骤,该操作的作用是:( )<br />①用吸水纸吸取过多的水,防止盖玻片漂浮<br />②用吸水纸吸水,有利于排除盖玻片下的气泡<br />③用吸水纸吸水,有利于让染色剂给细胞染色.<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5c2a581d/SYS201707192104033235630600_ST/SYS201707192104033235630600_ST.001.png" width="85"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br />B.①②<br />C.②③<br />D.①②③</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可概括为以下几个动词:擦、滴、撕、展、盖、染.在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中滴清水时,要注意水滴的大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影响观察,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盖盖玻片时,为了避免标本中产生气泡,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的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染色时,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重复几次,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也有利于吸取过多的水,防止盖玻片漂浮、排除盖玻片下的气泡.<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植物细胞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期我市电视台播报市中心血库A型血告急,许多市民纷纷到各献血站无偿献血,些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r />A.A型血中含有A凝集原和抗A凝集素<br />B.血型是由遗传决定的,一般终生不变<br />C.一次献血200毫升一般不会影响健康<br />D.给病人输血时应遵循输同型血为原则</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 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 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A型血含只抗B凝集素、B型血含只抗A凝集素、AB型血两种凝集素都不含有、O型血两种凝集素都含有.符合题意.<br />B、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血型是人的性状之一,是由基因控制的,一般终生不变.不符合题意.<br />C、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献血后,由于造血功能加强,失去的血细胞很快得到补充.还会刺激造血功能,增加血液循环.不符合题意.<br />D、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不符合题意.<br />故选:A</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2012年3月25日开始,省环保厅正式推出杭州等7个城市的PM2.5日报.PM2.5颗粒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能较长时间停留大气中,富集较多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PM2.5颗粒能直接进入气管和肺泡,并随着肺泡内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引发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等疾病.请回答下列问题:<br />(1)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等按是否具有传染性分,都属于   疾病.<br />(2)若PM2.5中含有重金属镉,在肺泡内随气体交换进入血液, 首先到达心脏(如图)的   后,再经过血液循环到肾脏时,近三分之一被肾脏吸收,从而损伤肾小管,影响肾小管的   作用,使人易患糖尿病.<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5c2a581d/SYS201707192104035903232163_ST/SYS201707192104035903232163_ST.001.png" width="136" height="1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div></div>
<div><p>【答案】<br />(1)非传染病<br />(2)A(或左心房);重吸收<br />【解析】解:(1)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都不具有传染性,属于非传染病疾病.(2)PM2.5在肺泡内随气体交换进入血液肺部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到达心脏(如图)的A(或左心房);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br />所以答案是:(1)非传染病;(2)A(或左心房);重吸收.<br />【考点精析】掌握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血液循环的途径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空气的质量与健康:1)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2)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当地空气污染的原因,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春季晴天某蔬菜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曲线,假设6时日出、19时日落.请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5c2a581d/SYS201707192104036660457906_ST/SYS201707192104036660457906_ST.001.png" width="194" height="14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大棚内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棚内蔬菜的光合作用和    .<br />(2)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请你推测,一昼夜空气中氧气浓度最低的时刻位于图中的   点.</p></div></div>
<div><p>【答案】<br />(1)呼吸作用<br />(2)B<br />【解析】解:(1)图示表示一昼夜内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之所以出现这种曲线,是因为大棚内的蔬菜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要大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因此曲线在6:00﹣﹣﹣18:00时间段内逐渐下降;而在黑暗的情况下,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但呼吸作用照样进行,因此在0:00﹣﹣﹣6:00和18:00﹣﹣﹣24:00时间段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会逐渐上升;又因为大棚内的一部分二氧化碳被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在体内,所以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总含量呈下降趋势.(2)自下午18:00至早晨6:00,大棚内的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而不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因此至6:00日出时、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那一刻,大棚内氧气浓度最低.<br />所以答案是:(1)呼吸作用(2)B</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丁同学乘车时发现,许多公路旁山体坡面上筑有混凝土框架,框内的草大多数是框边的长得好.这是偶然现象呢,还是普遍现象呢?丁同学想了许多获取证据的方法:①请教老师;②查阅资料;…他查阅资料后知道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植物生长的边缘效应现象.<br />请你帮助丁同学完成下列任务:<br />(1)再列举一种获取证据的方法:    .<br />(2)植物生长的边缘效应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请你写出一种猜想:    .<br />(3)如图表示同一块农田的三种种植方法,管理情况相同,你认为采用   种植方法总产量最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5c2a581d/SYS201707192104037526683649_ST/SYS201707192104037526683649_ST.001.png" width="533"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div></div>
<div><p>【答案】<br />(1)观察、实验、调查(或写具体实例)(答对一个即可)(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br />(2)可能与光照(或水分,空气、肥力)有关(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br />(3)C<br />【解析】解:(1)在科学探究中,观察、实验、调查是获得事实和证据的多种途径.(2)生物的生存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周边部分与中央部分的作物在株高、粒数和病虫害的危害等方面也仍会出现差异,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周边部分比中央部分的作物能充分利用阳光,可能与光照有关.(3)合理密植让作物的叶片充分利用单位面积光照,而不互相遮挡.采用C的种植方法总产量最高.<br />所以答案是:(1)观察、实验、调查(或写具体实例)(答对一个即可)(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2)可能与光照(或水分,空气、肥力)有关(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3)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探究的方法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城市、校园等的绿化中,移植大树时常采用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剪去大部分树叶,树干捆上稻草绳和防晒网;种植时用几根打孔的大塑料管通往根部,在树根培上厚土层,并用三脚架固定;必要时可像医生给病人输液治病一样,给树木输送各种营养液、杀虫剂、生长素等.请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5c2a581d/SYS201707192104038340439209_ST/SYS201707192104038340439209_ST.001.png" width="455"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剪去大部分枝叶,树干捆上稻草绳和防晒网,从而大大减弱了树木的    , 减少了水分散失,提高树木成活率.<br />(2)移栽时用几根打孔的大塑料管通往根部,让根部更加通风透气,有利于根进行呼吸作用,给树木输送各种营养液和生长素,促使根细胞的    , 尽快长处新根.</p></div></div>
<div><p>【答案】<br />(1)蒸腾作用<br />(2)分裂、生长、分化<br />【解析】解:(1)、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茎也能少量的进行.叶片的气孔是水蒸气外出的门户,光照强度影响气孔的开闭,园林工人在移栽植物时,常常在植物的上方加装黑色网罩和树干上捆上稻草绳,这样就使得光照不是很强,不利于气孔的开启,影响水蒸气的外出,同时去掉部分枝叶等,都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使植物不会因大量失水而出现萎蔫现象,提高了移栽植物的成活率.(2)、植物的根等部位都要进行呼吸,在移栽时用几根打孔的大塑料管通往根部,让根部更加通风透气,有利于根进行呼吸作用,以促使根尖的分生区细胞快速分裂形成新的细胞,新细胞生长,继而分化形成新的组织,长出新根.<br />所以答案是:(1)蒸腾作用(2)分裂、生长、分化<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蒸腾作用的意义和根的生长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蒸腾作用的意义: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分裂从而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生长从而细胞体积的增大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衢州市有许多风景名胜,下述自然景象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br />A.江山江郎山上的赤丹岩<br />B.衢州烂柯山中所有松树<br />C.开化古田山所有生物<br />D.龙游石窟中所有微生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的概念不同.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而生态系统不仅包括生物群落还包括群落所处的非生物环境.因此生物群落只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br />A、江山江郎山上的赤丹岩是非生物,属于非生物部分,不符合生物群落的概念,不符合题意.<br />B、衢州烂柯山中所有松树,只是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不是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的总和,不符合生物群落的概念,不符合题意.<br />C、开化古田山所有生物,是开化古田山这个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的总和.符合生物群落的概念,符合题意.<br />D、龙游石窟中所有微生物,只是生物部分的微生物,不是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的总和,不符合生物群落的概念,不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概述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市盛产的山茶油是深受人们青睐的绿色食品,在深秋时节,将摘下的油茶果(如图)晒裂,取出种子,晒干、炒熟、压榨等,即可得到纯天然的山茶油,由此推测油茶的生殖方式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5c2a581d/SYS201707192104030960423555_ST/SYS201707192104030960423555_ST.001.png" width="155"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有性生殖<br />B.营养生殖<br />C.分裂生殖<br />D.无性生殖</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由图可看出油茶果是一个果实,油茶的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而营养生殖和分裂生殖都是无性生殖的一种方式,无性生殖方式的植物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因此A符合题意.<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植物的有性生殖,需要了解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性,下列各种生物的特征中,有利于减小摩擦的是( )<br />A.泥鳅润滑的体表<br />B.人手指上的指纹<br />C.鸭趾间的蹼<br />D.猫足上的肉垫</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br />A、泥鳅润滑的体表,可以减少游泳会钻泥土时的阻力,故不符合题意;<br />B、人手指上的指纹,可以增加手与被握物体之间的摩擦力,故不符合题意;<br />C、鸭趾间的蹼,增加趾与水的阻力,增大划水的动力,故不符合题意;<br />D、猫足上的肉垫,可以增加足与地面的摩擦力,及减少落地时的声音,故不符合题意.<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掌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校园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示意图,图中的乙属于(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5c2a581d/SYS201707192104032216150707_ST/SYS201707192104032216150707_ST.001.png" width="165"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生产者<br />B.消费者<br />C.分解者<br />D.无机环境</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阳光、空气、土壤和水等是非生物成分,因此,图中甲属于生产者,乙和丙属于消费者,丁属于分解者.<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2012年学业考试的实践操作考察中,丙同学的实验室: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结构,如图是丙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的某一操作步骤,该操作的作用是:( )<br />①用吸水纸吸取过多的水,防止盖玻片漂浮<br />②用吸水纸吸水,有利于排除盖玻片下的气泡<br />③用吸水纸吸水,有利于让染色剂给细胞染色.<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5c2a581d/SYS201707192104033235630600_ST/SYS201707192104033235630600_ST.001.png" width="85"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br />B.①②<br />C.②③<br />D.①②③</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可概括为以下几个动词:擦、滴、撕、展、盖、染.在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中滴清水时,要注意水滴的大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影响观察,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盖盖玻片时,为了避免标本中产生气泡,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的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染色时,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重复几次,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也有利于吸取过多的水,防止盖玻片漂浮、排除盖玻片下的气泡.<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植物细胞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期我市电视台播报市中心血库A型血告急,许多市民纷纷到各献血站无偿献血,些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r />A.A型血中含有A凝集原和抗A凝集素<br />B.血型是由遗传决定的,一般终生不变<br />C.一次献血200毫升一般不会影响健康<br />D.给病人输血时应遵循输同型血为原则</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 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 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A型血含只抗B凝集素、B型血含只抗A凝集素、AB型血两种凝集素都不含有、O型血两种凝集素都含有.符合题意.<br />B、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血型是人的性状之一,是由基因控制的,一般终生不变.不符合题意.<br />C、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献血后,由于造血功能加强,失去的血细胞很快得到补充.还会刺激造血功能,增加血液循环.不符合题意.<br />D、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不符合题意.<br />故选:A</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2012年3月25日开始,省环保厅正式推出杭州等7个城市的PM2.5日报.PM2.5颗粒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能较长时间停留大气中,富集较多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PM2.5颗粒能直接进入气管和肺泡,并随着肺泡内气体交换进入血液,引发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等疾病.请回答下列问题:<br />(1)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等按是否具有传染性分,都属于   疾病.<br />(2)若PM2.5中含有重金属镉,在肺泡内随气体交换进入血液, 首先到达心脏(如图)的   后,再经过血液循环到肾脏时,近三分之一被肾脏吸收,从而损伤肾小管,影响肾小管的   作用,使人易患糖尿病.<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5c2a581d/SYS201707192104035903232163_ST/SYS201707192104035903232163_ST.001.png" width="136" height="1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div></div>
<div><p>【答案】<br />(1)非传染病<br />(2)A(或左心房);重吸收<br />【解析】解:(1)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都不具有传染性,属于非传染病疾病.(2)PM2.5在肺泡内随气体交换进入血液肺部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到达心脏(如图)的A(或左心房);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br />所以答案是:(1)非传染病;(2)A(或左心房);重吸收.<br />【考点精析】掌握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血液循环的途径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空气的质量与健康:1)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2)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当地空气污染的原因,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春季晴天某蔬菜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曲线,假设6时日出、19时日落.请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5c2a581d/SYS201707192104036660457906_ST/SYS201707192104036660457906_ST.001.png" width="194" height="14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大棚内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棚内蔬菜的光合作用和    .<br />(2)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请你推测,一昼夜空气中氧气浓度最低的时刻位于图中的   点.</p></div></div>
<div><p>【答案】<br />(1)呼吸作用<br />(2)B<br />【解析】解:(1)图示表示一昼夜内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之所以出现这种曲线,是因为大棚内的蔬菜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量要大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因此曲线在6:00﹣﹣﹣18:00时间段内逐渐下降;而在黑暗的情况下,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但呼吸作用照样进行,因此在0:00﹣﹣﹣6:00和18:00﹣﹣﹣24:00时间段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会逐渐上升;又因为大棚内的一部分二氧化碳被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在体内,所以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总含量呈下降趋势.(2)自下午18:00至早晨6:00,大棚内的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而不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因此至6:00日出时、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那一刻,大棚内氧气浓度最低.<br />所以答案是:(1)呼吸作用(2)B</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丁同学乘车时发现,许多公路旁山体坡面上筑有混凝土框架,框内的草大多数是框边的长得好.这是偶然现象呢,还是普遍现象呢?丁同学想了许多获取证据的方法:①请教老师;②查阅资料;…他查阅资料后知道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植物生长的边缘效应现象.<br />请你帮助丁同学完成下列任务:<br />(1)再列举一种获取证据的方法:    .<br />(2)植物生长的边缘效应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请你写出一种猜想:    .<br />(3)如图表示同一块农田的三种种植方法,管理情况相同,你认为采用   种植方法总产量最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5c2a581d/SYS201707192104037526683649_ST/SYS201707192104037526683649_ST.001.png" width="533"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div></div>
<div><p>【答案】<br />(1)观察、实验、调查(或写具体实例)(答对一个即可)(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br />(2)可能与光照(或水分,空气、肥力)有关(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br />(3)C<br />【解析】解:(1)在科学探究中,观察、实验、调查是获得事实和证据的多种途径.(2)生物的生存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周边部分与中央部分的作物在株高、粒数和病虫害的危害等方面也仍会出现差异,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周边部分比中央部分的作物能充分利用阳光,可能与光照有关.(3)合理密植让作物的叶片充分利用单位面积光照,而不互相遮挡.采用C的种植方法总产量最高.<br />所以答案是:(1)观察、实验、调查(或写具体实例)(答对一个即可)(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2)可能与光照(或水分,空气、肥力)有关(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3)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探究的方法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城市、校园等的绿化中,移植大树时常采用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剪去大部分树叶,树干捆上稻草绳和防晒网;种植时用几根打孔的大塑料管通往根部,在树根培上厚土层,并用三脚架固定;必要时可像医生给病人输液治病一样,给树木输送各种营养液、杀虫剂、生长素等.请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5c2a581d/SYS201707192104038340439209_ST/SYS201707192104038340439209_ST.001.png" width="455"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剪去大部分枝叶,树干捆上稻草绳和防晒网,从而大大减弱了树木的    , 减少了水分散失,提高树木成活率.<br />(2)移栽时用几根打孔的大塑料管通往根部,让根部更加通风透气,有利于根进行呼吸作用,给树木输送各种营养液和生长素,促使根细胞的    , 尽快长处新根.</p></div></div>
<div><p>【答案】<br />(1)蒸腾作用<br />(2)分裂、生长、分化<br />【解析】解:(1)、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茎也能少量的进行.叶片的气孔是水蒸气外出的门户,光照强度影响气孔的开闭,园林工人在移栽植物时,常常在植物的上方加装黑色网罩和树干上捆上稻草绳,这样就使得光照不是很强,不利于气孔的开启,影响水蒸气的外出,同时去掉部分枝叶等,都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使植物不会因大量失水而出现萎蔫现象,提高了移栽植物的成活率.(2)、植物的根等部位都要进行呼吸,在移栽时用几根打孔的大塑料管通往根部,让根部更加通风透气,有利于根进行呼吸作用,以促使根尖的分生区细胞快速分裂形成新的细胞,新细胞生长,继而分化形成新的组织,长出新根.<br />所以答案是:(1)蒸腾作用(2)分裂、生长、分化<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蒸腾作用的意义和根的生长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蒸腾作用的意义: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分裂从而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生长从而细胞体积的增大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