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16:56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24.3关注城市环境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组成因果关系的是(  )</p><p>①SO2、NO2排入大气中             </p><p>②大气中CO2增加</p><p>③冰箱致冷剂氟利昂排放到大气中    </p><p>④CO大量排放</p><p>a.形成酸雨    b.破坏臭氧层      c.产生温室效应     d.使人中毒</p><p>A. ①——a    B. ②——d    C. ③——c    D. ④——b</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有关,SO2、NO2与酸雨有关,CO使人煤气中毒,氟里昂能破坏臭氧层,以此来解答。</p><p>①SO2、NO2排入大气中与a,形成酸雨有因果关系;②大气中CO2增加与d,使人中毒没有因果关系;③冰箱制冷剂氟里昂排放大气中与c,产生温室效应没有因果关系;④CO大量排放大气中与b,破坏臭氧层没有直接的关系。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农田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是比较脆弱的,其原因是农田生态系统的(  )</p><p>①动植物种类繁多    ②生态系统结构简单     ③生态系统组成单一 ④生态平衡稳定性强  ⑤生态系统结构复杂    ⑥生态平衡稳定性差</p><p>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②③⑥    D. ①④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解答时可以从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生物种类、稳定性等方面来分析。</p><p>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差,稳定性差。人们必须不断地从事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等活动,才能够使农田生态系统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可以说农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占优势地位的作物就会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较多,结构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较强,稳定性强。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黄土高原由原本森林密布,草原茂盛变为今天的“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荒山秃岭的主要原因是(  )</p><p>A. 自然灾害    B. 森林、草原被人为破坏</p><p>C. 洪水泛滥    D. 由野生动物破坏</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如滥垦、滥牧、过樵、过牧,都会引起自然环境的强烈反应,使得自然灾害发生地频度增大;自秦汉以来黄土高原经历了三次滥伐滥垦高潮。这些原因是导致黄土高原成为荒山秃岭的主要原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保护森林的措施中,哪一项是科学的</p><p>A. 有计划地合理砍伐已经成熟的木材</p><p>B. 禁止砍伐</p><p>C. 大面积种植同一种树,既整齐又美观</p><p>D. 喷洒高强度的农药,消灭森林害虫</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绿色植物是陆地生态环境的主体,是大自然的调节器,保护植被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p><p>有计划地合理砍伐已经成熟的木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A正确;爱护植被,并不是禁止砍伐,B错误;大面积种植一种树,虽然整齐美观,但会造成生态系统物种的单一性,使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降低,不利于生态平衡,C错误;喷洒高强度的农药,消灭森林害虫,也会导致害虫天敌死亡,同时,农药会通过食物链危害其他的生物和人类,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环境污染是当前世界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政府取缔太湖流域的小造纸厂,主要是治理环境污染中的(  )</p><p>A. 大气污染、噪声污染    B. 水污染</p><p>C. 固体废弃物污染    D. 土壤污染</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4年中国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环境污染是当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政府取缔太湖流域的小造纸厂,主要是治理污水排放影响太湖流域生态平衡的问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    )</p><p>A.重金属污染         B.气污染</p><p>C.水体污染           D.造成臭氧层破坏</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废旧电池中含有很多化学物质,有的还含有汞、镉等重金属,在电池销蚀的过程中会随着雨水渗透到土壤中而污染土壤,并随着土壤中水分的移动,进一步污染河流、湖泊和海洋,直至进入多种生物和人的体内。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是酸雨成分的是(  )</p><p>A. 醋酸    B. 硫酸    C. 硝酸    D. 水</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酸雨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现象,通常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如雾、露、霜等)统称为酸雨。酸雨可导致水体、土壤酸化,对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蚀性危害。</p><p>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的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亚硫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酸雨被称作“空中死神”,是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溶于水而形成。综上分析可知,酸雨成分的是有硫酸、硝酸、水等,醋酸不属于酸雨的成分。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酸雨的危害表现在(  )</p><p>A. 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    B. 使农作物枯萎,甚至死亡</p><p>C. 使土壤,河流,湖泊酸化    D. 以上三项都是</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酸雨又被称为“空中死神”,通常是指酸碱度指数的PH值低于5.6的酸性降水,是当前全球三大环境问题之一。酸雨可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特别是小麦,在酸 雨影响下,可减产13%至34%。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导致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下降。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 并随着雨水被淋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严重不足,变得贫瘠。此外,酸雨能使土壤中的铝从稳定态中释放出 来,使活性铝增加而有机络合态铝减少。土壤中活性铝的增加会严重抑制林木的生长。酸雨可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细菌和放 线菌均会明显受到酸雨的抑制。酸雨还可使森林的病虫害明显增加。在四川,重酸雨区的马尾松林的病情指数为无酸雨区的2.5倍。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 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酸雨还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此外,酸雨还会影响 人和动物的身体健康,雨、雾的酸性对眼、咽喉和皮肤的刺激,会引起结膜炎、咽喉炎、皮炎等病症。酸雨使存在于土壤、岩石中的金属元素溶解,流入河川或湖 泊,最终经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人类的健康。世界上许多古建筑和石雕艺术品遭酸雨腐蚀而严重损坏,如我国的乐山大佛、加拿大的议会大厦等。最近发现,北 京卢沟桥的石狮及其附近的石碑、五塔寺的金刚宝塔等均遭酸雨侵蚀而严重损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生态农业系统中作用比较突出的是(  )</p><p>A. 人的作用    B. 环境作用    C. 物质作用    D. 商机作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在生物圈中存在着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p><p>生态农业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食物链单一且不完善,人们必须不断地从事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等活动,才能够使农田生态系统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虫治虫的生态农业模式,就是利用(  )</p><p>A. 药物防治病虫害    B. 天敌防治病虫害    C. 人类捕杀害虫    D. 让害虫自生自灭</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p><p>生物来防常用的方法有以虫治虫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以虫治虫的生态农业模式,就是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淡水资源缺乏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世界各国都在倡导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然而生活中常有一些细节被人们所忽略,如在学校和家中自来水龙头常有拧不紧或自来水龙头损坏而出现的滴水现象。有的同学认为:节约用水也不在乎这一滴水。真的是这样吗?</p><p>(1)请同学们来做下面的一个探究实验:</p><p>器材:一个量筒、一块秒表</p><p>步骤:①将自来水龙头控制到滴水状态;</p><p>②用量筒接水,同时计时1 min;</p><p>③记录在1 min内滴水的体积(假设为10毫升)。</p><p>(2)计算:</p><p>1天内滴水量是________;1年内的滴水量_____。</p><p>(3)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我们应如何做?___</p></div></div>
<div><p>【答案】14.4 L    5 256 L    水龙头打开后不关或关不严;喝水多取少喝,剩的水被扔掉;矿泉水没有喝完被扔掉;洗衣服浪费水等;这些都是浪费水的现象,我们应该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    </p><p>【解析】</p><p>淡水资源缺乏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人们必须注意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p><p>(2)根据1min内滴水的体积(假设为10毫升)计算。1天内滴水量是═10毫升×60×24═14400毫升═14.4升;1年内的滴水量═14.4升×365═52560L。</p><p>(3)水龙头打开后不关或关不严;喝水多取少喝,剩的水被扔掉;矿泉水没有喝完被扔掉;洗衣服浪费水等;这些都是浪费水的现象,我们应该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将下列污染原因与结果用线连接起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a4c66e2c/SYS201712310127254996129153_ST/SYS201712310127254996129153_ST.001.png" width="454" height="1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a4c66e2c/SYS201712310127254996129153_DA/SYS201712310127254996129153_DA.001.png" width="487"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氟利昂等排放物,氟利昂是氯氟烃,是空调冰箱用的制冷剂,对臭氧层有严重的破坏,故氟利昂等排放物和臭氧层破坏搭配;<br />砍伐森林,会破坏生态环境,当土地失去植被后,就会使土地干旱甚至沙漠化,故砍伐森林和土地沙漠化搭配;<br />核污染是核燃料泄漏,由于核材料有放射性,会形成放射性污染,使人患放射病,故核污染和放射病和癌症发病率增加搭配;<br />汽车燃料、煤等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会随着雨水降落形成酸雨,故汽车、燃煤等排放二氧化硫等和酸雨搭配;<br />大量使用农药,会污染土壤,导致水体被污染,故大量使用农药和土壤和水污染搭配。</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人说:“环境破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们现在还只是一个学生,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这种说法不对。环境污染是所有人都会受到影响的大事,环保的意识和行为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和做的,虽然我们还只是一个学生,但却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环保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从小就要有这种意识</p><p>【解析】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环境污染是所有人都会受到影响的大事,环保的意识和行为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和做的,虽然我们还只是一个学生,但却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环保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从小就要有这种意识。</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酸雨是怎么形成的?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之一</p><p>【解析】</p><p>酸雨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现象,通常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如雾、露、霜等)统称为酸雨.酸雨可导致水体、土壤酸化,对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蚀性危害。</p><p>酸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过程,构成酸雨的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一半以上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水汽会凝结在硫酸根等凝结核上,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点,酸雨雨滴在下降的过程中又不断地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酸雨,城市中的酸雨会破坏植物、水体甚至建筑物。因此,酸雨的形成是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之一。</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师大版八级生物下册24.3关注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