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8.1传染病和免疫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是(    )</p><p>A. 溶菌酶和肝脏 B. 血液和消化液 C. 皮肤、黏液 D.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考查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p><p>A溶菌酶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肝脏不属于三道防线。A错误;</p><p>B、血液中具有吞噬细胞,消化液内均有杀菌物质,属于第二道防线,B错误;</p><p>C、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C错误;</p><p>D、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乙型肝炎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地世界性疾病之一,我国目前大约有一亿乙型肝炎病毒健康携带者.关于乙型肝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p>A. 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人不一定是肝炎病人,不一定要隔离治疗</p><p>B. 乙型肝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仍有遗传物质</p><p>C. 给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p><p>D. 乙型肝炎病人往往会将该病遗传给下一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传染病指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br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br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br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br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br />(2)乙型肝炎通过血液进行传染,属于血液传染病。</p><p>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人不一定是肝炎病人,不一定要隔离治疗,A正确;乙型肝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有内部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B正确;给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C正确;乙型肝炎不属于遗传病,病人往往不会将该病遗传给下一代,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病原体的是( )</p><p>A. 苍蝇 B. 结核杆菌 C. 蛔虫 D. 感冒病毒</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如引起黄癣病的霉菌)、原虫(如疟原虫)、蠕虫(如蛔虫)以及螨类(如疥螨)等。</p><p>病原体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有原虫和蛔虫。病原体属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为动植物和人。能感染人的微生物超过400种,它们广泛存在于人的口、鼻、咽、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以及皮肤中。<br />苍蝇既不是寄生虫也不是微生物,所以不是病原体,苍蝇应该属于传染病流行的传播途径环节。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初生婴儿6个月以内不会患天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婴儿从母体获得了抗原,产生非特异性免疫</p><p>B.婴儿从母体获得了抗体,产生非特异性免疫</p><p>C.婴儿从母体获得了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p><p>D.婴儿从母体获得了抗体,产生特异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免疫分为两种,一种是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另一种是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 异物起作用,在胚胎发育和婴儿的成长的过程中,一是母体可以通过胎盘把一部分抗体可以传给孩子,二就是通过母乳喂养,母乳里面有很多的免疫物质,6个月以 后母乳本身的抗体就降低了,再加上六个月以后活动范围大,接触传染病的机会也多了,所以往往六个月以后病就多起来了。</p><p>考点: 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p><p>A. 隔离传染病患者</p><p>B. 实行计划免疫</p><p>C. 生吃瓜果要洗净</p><p>D. 发现传染病患者早报告</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传染病人进行的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A错误;“实行计划免疫”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错误;“生吃瓜果要洗净”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C正确;“发现传染病患者早报告”属于控制传染源,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p><p>A. 流感病毒是该染病疟疾的传染源 B. 隔离并治疗患者属控制传染源</p><p>C. 流感病毒可以生活在培养基上 D. 所有流感病毒都会使人患病</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以及清除病原体。<br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p><p>流感病毒是该染病疟疾的病原体而不是传染源,A错误;患者是传染源,隔离并治疗患者属控制传染源,B正确;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因此流感病毒不可以生活在培养基上,C错误;流感病毒只有侵入人体才能使人患病,而不是所有流感病毒都会使人患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与蛔虫病具有相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是()</p><p>A. 血吸虫病 B. 丝虫病 C. 伤寒病 D. 白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人类传染病可分为四类: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p><p>蛔虫病属于消化道传染病,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p><p>丝虫病属于血液传染病;血吸虫病体表传染病;伤寒是一种消化道,通常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白喉是呼吸道传染病。所以与蛔虫病具有相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是伤寒病。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制备蛇毒抗毒血清时,需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p><p>A.特异性免疫,抗原 B.非特异性免疫,抗原</p><p>C.特异性免疫,抗体 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蛇毒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蛇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后天获得的,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因此是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说法中,正确的是( )</p><p>A. 蛔虫病、甲型流感、坏血病都是传染病</p><p>B. 疾病都是由外界的病原体引起的</p><p>C. 人生下来以后就具有了对多种病原体的防御能力</p><p>D. 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的良好状态</p><p> </p></div></div>
<div><p>【答案】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 ( )</p><p>A.血吸虫病 B.脚癣</p><p>C.细菌性痢疾 D.狂犬病</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引起的,血吸虫属于寄生虫,A不符合题意;脚气也叫脚癣,是真菌感染引起,B不符合题意;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C不符合题意.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D符合题意。</p><p>考点: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狂犬病毒结构简单,它没有________ 结构.生活中,不小心被狗咬了,要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从免疫的角度看,通过注射狂犬病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________ 免疫.</p></div></div>
<div><p>【答案】细胞 特异性 </p><p>【解析】</p><p>(1)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并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br />(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br />(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br />(4)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p><p>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狂犬病毒结构简单,它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br />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相应病原体的抗体。因此生活中,不小心被狗咬了,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可以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狂犬病毒的抗体。该抗体只对狂犬病毒有免疫作用,所以从免疫的角度看,通过注射狂犬病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它的三个主要传播途径包括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p><p>【解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红眼病”是春秋两季的易发传染病,某班汪明同学患了“红眼病”,则汪明同学属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的________ ,同学们发现后,立即报告了老师,老师迅速请汪明同学的监护人将汪明同学带回家隔离治疗,并迅速上报学校,安排工作人员对校园及周边喷洒消毒液,这些处理方法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p><p>【解析】</p><p>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如体质较差健康人。</p><p>汪明同学患了“红眼病”,则汪明同学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因此汪明同学属于传染源。同学们发现后,立即报告了老师,老师迅速请汪明同学的监护人将汪明同学带回家隔离治疗,并迅速上报学校,安排工作人员对校园及周边喷洒消毒液,这些处理方法属于切断传播途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胃液是我们的胃腺分泌的,它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能杀死食物中的绝大部分病菌,它是人体的第________道防线,属于________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一 非特异 </p><p>【解析】</p><p>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4/08/cb177853/SYS201906040828303072922098_DA/SYS201906040828303072922098_DA.001.png" width="387" height="2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人体的胃液是强酸性的有杀菌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王某在体检时,发现体内没有乙肝抗体,遵照医嘱及时注射了乙肝疫苗.其注射的乙肝疫苗和产生的免疫方式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分别属于_________和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抗原 特异性免疫 </p><p>【解析】</p><p>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p><p>由分析可知给王某注射的乙肝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引起乙肝的病原体乙肝病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我市麻疹疫情呈显著上升趋势,截止到5月30日,仅东城区就有40多人患病,流行病学分析发现,所有病例均为儿童,且均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请分析回答:</p><p>(1)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易患麻疹,从传染病流行环节看,这些儿童属于________;麻疹传染性强,俗称“见面传”,健康儿童与感染者接触后90%以上会被传染,据此推测,该病最可能通过________传播.</p><p>(2) 未接种过疫苗又与麻疹患儿接触的儿童,可在与麻疹患儿接触后的5天内注射麻疹恢复期儿童的血清(去除纤维蛋白的血浆),以预防被传染,这是因为麻疹恢复期儿童的血清内含有________.</p><p>(3)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不易患麻疹,是因为这些儿童感染麻疹病毒时,体内会________,以抵抗麻疹病毒.</p><p>(4)人体清除入侵的麻疹病毒与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有关.研究人员为研究麻疹恢复期儿童体内的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对麻疹病毒和结核杆菌的杀伤作用,在体外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甲、乙所示.分析图甲、乙可得出的结论分别是吞噬细胞________、淋巴细胞________;由此推测,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分别参与________免疫和________免疫(填特异性和非特异性).</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4/08/cb177853/SYS201906040828307527614899_ST/SYS201906040828307527614899_ST.001.png" width="436" height="2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易感人群 空气、飞沫 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 产生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 对麻疹病毒和结核杆菌都具有一定的杀伤力 对麻疹病毒杀伤力很大,对结核杆菌作用力小 非特异性 特异性 </p><p>【解析】</p><p>(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br />(2)能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br />(3)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p><p>(1)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易患麻疹,从传染病流行环节看,这些儿童属于易感人群;麻疹传染性强,俗称“见面传”,健康儿童与感染者接触后90%以上会被传染,据此推测,该病最可能通过空气、飞沫传播。<br />(2)未接种过疫苗又与麻疹患儿接触的儿童,可在与麻疹患儿接触后的5天内注射麻疹恢复期儿童的血清(去除纤维蛋白的血浆),以预防被传染,这是因为麻疹恢复期儿童的血清内含有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br />(3)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儿童不易患麻疹,是因为这些儿童感染麻疹病毒时,体内会产生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以抵抗麻疹病毒。<br />(4)人体清除入侵的麻疹病毒与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有关。研究人员为研究麻疹恢复期儿童体内的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对麻疹病毒和结核杆菌的杀伤作用,在体外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甲、乙所示。分析图甲、乙可得出的结论分别是吞噬细胞对麻疹病毒和结核杆菌都有较强的杀伤作用、淋巴细胞对麻疹病毒有较强的杀伤作用,而对结核杆菌的杀伤作用较弱;由此推测,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分别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