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14:05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7.3.2生物进化的历程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始祖鸟化石证明了鸟类是由(       )进化而来</p><p>A. 古代鱼类    B. 古代爬行类    C. 古代两栖类    D. 不能确定</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分析: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 。思考解答 。 </p><p>解答: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 。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p><p>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 。</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三种古代鸟类出现的顺序是()</p><p>A. 始祖鸟→辽西鸟→孔子鸟    B. 辽西鸟→始祖鸟→孔子鸟</p><p>C. 孔子鸟→辽西鸟→始祖鸟    D. 始祖鸟→孔子鸟→辽西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化石是证明生物进化的最重要的证据,对发掘的一些生物化石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如始祖鸟化石证明了鸟类与爬行类之间的进化关系.辽西鸟化石是在辽宁省凌源市大王杖子发现的鸟类化石,孔子鸟化石是在中国辽宁省北票市的热河中发现,在已公开的化石标本中,孔子鸟的骨骼结构十分完整,并有着清晰的羽毛印迹,这一切使得孔子鸟成为最出名的中生代鸟.</p><p>解: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动物,上个世纪末在德国发现的距今1.5亿年“始祖鸟”化石是鸟类动物的祖先.后来,人们又多次发现了距今9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时期鸟化石.但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中间缺了一个连接的“链条”,即1.5亿年至9500万年前这一段的鸟化石.辽西鸟的发现正好补上了这一关键环节.1993年在辽西发现了年代仅次于始祖鸟的更早的化石,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孔子鸟.因此目前发现的形成始祖鸟、孔子鸟、辽西鸟化石的三种鸟,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始祖鸟→孔子鸟→辽西鸟.</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p><p>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p><p>B. 在地质年代较晚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p><p>C. 在植物的进化历程中,被子植物是最高等的类群</p><p>D. 越接近进化树的顶端,生物越低等</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最主要的证据是生物化石,并不是唯一证据.A错误。</p><p>B、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低等生物至今仍然存在,因此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也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B错误.</p><p>C、植物的进化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可见被子植物是最高等的类群.C正确.</p><p>D、从进化树可以看出,越接近进化树的顶端,生物越高等.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科学家以“脊椎动物心脏结构”为材料研究生物进化,该材料属于         (    )</p><p>A. 化石证据    B. 解剖学证据</p><p>C. 分子生物学证据    D. 胚胎学证据</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p><p>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为生物进化论也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如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发育早期都有鳃裂和尾;</p><p>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生物进化在比较解剖学上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树”可以简明地表示出生物进化的规律,下列不符合生物进化规律的是</p><p>A. 由简单到复杂    B. 由低等到高等    C. 由水生到陆生    D. 由小体型到大体型</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可以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可见由小体型到大体型不是进化的规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类群,由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p><p>①鱼  ②鸟   ③爬行动物  ④哺乳动物   ⑤昆虫</p><p>A. ①②③④⑤    B. ⑤①③②④    C. ①②③⑤④    D. ⑤②③①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脊椎动物由低等到高度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无脊椎动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因此以上动物类群,由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⑤①③②④。</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来看,地球上现存物种中,最高等的植物和动物分别是(  )</p><p>A. 种子植物和爬行动物    B. 被子植物和鸟</p><p>C. 裸子植物和哺乳动物    D. 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而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比出现了花与果实,使其繁殖能力更强、后代的成活率更高,适应能力更强,也就更高级。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的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而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主要的生殖发育特点,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哺乳类是目前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因此,地球上现存的动、植物中,最高等的动物和植物分别是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右图所示的进化树,简要表示了几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进化树我们可以推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4/19/772502b2/SYS201904141946464374318885_ST/SYS201904141946464374318885_ST.001.jpeg" width="179"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e</p><p>B. 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e</p><p>C. 较a和e而言,a、b间的亲缘关系更近</p><p>D. a一定比c高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A、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知a、b、c、d、e五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f进化而来,但亲缘关系远近不同,B、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知a、b、c、d、e五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f进化而来,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f, D、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知a、b、c、d、e五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f进化而来,也就意味着a、b、c、d、e都比f更复杂、更高等、陆生的可能更大,但我们却不能确定a、b、c、d、e之间谁高级谁低等,故A、B、D都不符合题意;</p><p>C、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以发现a、b及c、d间的亲缘关系更近,故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是一个受精卵开始的,这一点能说明高等动物(  )</p><p>A. 起源于水生的脊椎动物    B. 起源于原始的单细胞生物</p><p>C. 起源于原始的无脊椎动物    D. 起源于陆地的无脊椎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来的。所有生物的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这可以说明生物是由单细胞向多细胞进化的。</p><p>A.水生的脊椎动物属于多细胞生物,不是起源的开始,A错误;    </p><p>B. 原始的单细胞生物是起源的开始,B正确;</p><p>C. 原始的无脊椎动物属于多细胞生物,不是起源的开始,C错误;    </p><p>D. 陆地的无脊椎动物属于多细胞生物,不是起源的开始,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中间过渡类型的化石是</p><p>A.恐龙化石  B.种子蕨    C.恐龙蛋  D.恐龙足迹化石</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种子蕨化石证明了种子植物是由古代的蕨类植物进化来的,种子蕨是蕨类植物向种子植物进化的过渡类型,可见B符合题意。</p><p>故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里的两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最小的是 </p><p>A.人与黑猩猩   &#xa0;B.人与马       &#xa0;C.人与果蝇&#xa0;      &#xa0;D.人与向日葵</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黑猩猩属于现代类人猿,在四个选项的动物中,只有它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它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人与马虽都同属于哺乳纲动物,但马属于奇 蹄目,而人与黑猩猩同属于灵长目,在生物分类中,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多,同一目的动物就比同一纲的共同特征多,而果蝇属于节肢动物门,柳树属于植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远,共同特征更少,故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人与黑猩猩的共同特征最多,所以该两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应该最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植物中最高等的是(  )</p><p>A. 蓝藻    B. 葫芦藓    C. 肾蕨    D. 玉米</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比出现了花与果实,使其繁殖能力更强、后代的成活率更高,适应能力更强,也就更高等,蓝藻属于藻类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肾蕨属于蕨类植物,玉米属于被子植物,因此这几种植物中最高等的是玉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在遥远的苏格兰托里登湖发现10亿年前远古生物化石,这些化石见证了地球远古生物如何从海洋向陆地实现关键性的发展.科学家称,大约在5亿年后,陆地上开始出现一些地衣、苔藓和苔类植物.同一时期,最早的简单动物开始从海洋环境迁移至陆地,随后出现了更高级的动物、植物.通过对各种生物化石的研究可以证实(  )  </p><p>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②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是一次出现的③现在的各种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变化而来的④生物进化的顺序是从低等到高等,从个体小到个体大.</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千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p><p>由以上资料可以说明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化石在地层中是按一定顺序出现的,这说明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不是一次出现的;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是有先后的,说明现在的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变化而来的;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故①③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___到____,从____到____,从___到____的发展规律.</p></div></div>
<div><p>【答案】  低等  高等  简单  复杂  水生  陆生</p><p>【解析】科学家们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证明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经历了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过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为几种生物进化历程的简图,请据图推测,图中所示生物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xa0;(填字母),在地层出现最早的生物最有可能是________&#xa0;(填字母)类生物,其中a类生物与________&#xa0;(填字母)类生物亲缘关系最近,e类生物是由________&#xa0;(填字母)类生物进化而来的.</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4/08/3e31d53b/SYS201906040829012611589773_ST/SYS201906040829012611589773_ST.001.png" width="183" height="2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F    F    B    F    </p><p>【解析】</p><p>(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p><p>(2)图中显示:几种生物进化历程:F→A→B,F→E→D→C。</p><p>(3)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p><p>分析进化树可以得出,F是A、B、C、D、E五种生物的共同祖先,在地层中出现的最早;A和B在同一分支上,A和C不在同一分支上,所以较A和C而言,A、B间的亲缘关系更近;C一般应该比A高等。</p><p>进化树表示几种生物的进化过程示意图,从图中可以得出F→A→B,F→E→D→C。因此图中所示生物的共同祖先是F。越古老的生物在底层中出现的越早,因此在地层出现的生物有可能是F类生物,其中A类生物与B类生物亲缘关系最近,E类生物是由F类生物进化而来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___     __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非常重要的证据。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现,而高等生物则出现在较晚近的地层中。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____         ____。</p></div></div>
<div><p>【答案】化石  低等到高等</p><p>【解析】</p><p>试题分析: 化石是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是指动植的遗体或是遗迹、遗物经过若干年矿物质的交换和填充而形成的,化石揭示了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生物进化规律是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而低等;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而高等,进一步说明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生物,其进化由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非常重要的证据。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现,而高等生物则出现在较晚近的地层中。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低等到高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进化树),请据图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4/08/3e31d53b/SYS201906040829014002285546_ST/SYS201906040829014002285546_ST.001.png" width="332" height="4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进化树的树根A处表示________,它诞生于________中,A由于________的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p><p>(2)图中C表示________.</p><p>(3)最适于陆地生活的无脊椎动物类群是________最适于陆地生活的植物类群是________.</p><p>(4)从进化树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生活环境由________,结构由________,分类地位________的规律,不断进化和发展的.</p><p>(5)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通过对我国发现的郑氏始孔鸟化石的研究可以推断鸟类可能是由古代的________进化来的.</p></div></div>
<div><p>【答案】原始生命    原始海洋    营养方式    裸子植物    节肢动物    被子植物    水生到陆生    简单到复杂    由低等到高等    爬行类    </p><p>【解析】</p><p>(1)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原始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p><p>(2)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原始棘皮动物;</p><p>(3)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哺乳类。</p><p>(1)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并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产生了生命。所以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p><p>A由于营养方式(或能否制造有机物)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为含有叶绿体的单细胞藻类植物。在分类上,该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等级是植物界和动物界。</p><p>(2)从两幅图对比可知,A是原始生命,B是两栖类,C是裸子植物。</p><p>(3)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用气管呼吸,体表有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最适合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对种子有保护作用,有的果皮被动物吃,种子随之传播,有的果皮有刺或毛,利于传播,因此被子植物是最适合陆地生活的优势植物类群。</p><p>(4)从进化树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生活环境由水生到陆生,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分类地位由低等到高等的规律,不断进化和发展的。</p><p>(5)郑氏始孔鸟的身体结构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核心。</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八级下册生物 7.3.2生物进化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