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13:02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中考生物模拟试卷(二)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优美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人们所追求的,但雾霾现象时有发生.下列与我们健康生活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r />A.用鼻呼吸时,鼻毛和黏膜能有效阻止空气中的颗粒物进入体内<br />B.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br />C.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是防止空气污染的有效手段<br />D.吸烟损害自己的呼吸道和肺等而对环境没有危害</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这样就减少了寒冷、干燥和不洁的空气对肺的刺激.有利于人体健康.故不符合题意.<br />B、空气中的污染物能严重危害人和其他生物的健康,如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不符合题意.<br />C、大面积植树造林是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因此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是防止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故不符合题意.<br />D、据分析,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是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因此吸烟首先危害呼吸系统的呼吸道的黏膜,然后侵入肺泡,再通过循环系统继而侵害其它的系统,吸烟时产生的有毒物质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故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相关知识,掌握空气的质量与健康:1)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2)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当地空气污染的原因,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浪费食物可耻,“光盘”行为光荣,同时食品安全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下列生活中常见的行为或做法,合理的是( )<br />①小强的妈妈把一时吃不完的新鲜蔬菜放入冰箱内保鲜 <br />②小明的妈妈把昨天吃剩有异味的肉菜加盐煮沸后食用 <br />③购买食品时要注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添加剂和生产厂家等信息 <br />④夏天腌黄瓜容易腐烂可多加点防腐剂<br />⑤没有菌种时可用从超市买来的优质酸奶作菌种在家制作酸奶.<br />A.①③④<br />B.②③⑤<br />C.②④⑤<br />D.①③⑤</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在购买包装食品时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标注的有关营养成分,以及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买肉时要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购买检疫合格的猪肉;吃不完的新鲜蔬菜放入冰箱内保鲜;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另外在家制作酸奶由于酸奶中含有乳酸菌可以作菌种.所以符合要求的只有:①③⑤<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现代的食物保存方法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不遗传变异的是( )<br />A.人工培育出的无籽西瓜<br />B.经过训练的鹦鹉能学会人的语言<br />C.一对双眼皮的父母生出单眼皮的孩子<br />D.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的抗虫棉</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选项中,A、C、D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是遗传的变异,能遗传给后代;选项B中,经过训练的鹦鹉能学会人的语言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故B符合题意.<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圈养育着万物生灵,人和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下面有关生物及其生物圈的描述正确的是( )<br />A.森林里,朽木上的蘑菇是分解者,土壤中的蚯蚓是消费者,它们都可以促进物质循环<br />B.当动物以植物为食后,植物体内的能量就全部流入动物体内,供动物生长的需要<br />C.病毒只能营寄生方式生存,对物质循环没有作用<br />D.其它物质如氮、磷、硫也和碳一样,在生态系统中反复循环</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森林里,朽木上的蘑菇是分解者,土壤中的蚯蚓是分解者,它们都可以促进物质循环,A错误;<br />B、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B错误;<br />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体的不同,我们把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有的病毒对人有害如艾滋病毒,有的可以治疗疾病对人有益,如绿脓杆菌噬菌体(细菌病毒),可以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利用动物病毒可以防治农业害虫,利用减毒或灭毒的病毒研制疫苗来防病.因此有的病毒是有害的,有的病毒是有益的,C错误;<br />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中,完成一个循环过程.如:二氧化碳和水的循环等. 所以其它物质如氮、磷、硫也和碳一样,在生态系统中反复循环,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掌握病毒和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⑴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⑵引起植物人类生病,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导致的)⑶与生物共生,比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植物共生形成根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体某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c962989f/SYS201702111709297223561421_ST/SYS201702111709297223561421_ST.001.png" width="151" height="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C内血液直接流回右心房<br />B.若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则b为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网<br />C.若b为肾小球,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br />D.若a为入球小动脉,则血液流过b时会进行滤过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若b表示肺部毛细血管网,C是肺静脉,则C内血液直接流回左心房,A不正确.<br />B、若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则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而为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网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B不正确;<br />C、若b为肾小球,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只发生了过滤作用,没有发生气体交换作用,因此a内流动脉血,c内流动脉血,C不正确;<br />D、若a为入球小动脉,b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则血液流过b时会进行滤过作用,形成原尿,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光合作用实现了能量转换,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直接被人体所利用。</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太阳能可以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被人体所利用,故此题说法错误.<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胃对食物只有物理性消化作用,没有化学性消化作用。</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食物进入胃后,通过胃的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这是胃对食物的物理性消化;同时,胃液中含有的胃蛋白酶对食物中的蛋白质具有初步的消化作用,能够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这是胃对食物的化学性消化;即胃对食物既有物理性消化,又有化学性消化.<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的消化的相关知识,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筛管运输到植物的茎和叶。</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上而下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而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br />所以答案是: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最主要的证据是生物化石,并不是唯一证据.<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化石证据的相关知识,掌握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以水生生物为主;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以陆生生物为主.</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晚成鸟在育雏阶段能消灭大量的害虫。</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在育雏阶段,亲鸟需要很多的食物来喂养雏鸟,所以处于育雏阶段的鸟类必须大量捕食才能满足雏鸟的需要,而大部分鸟类都是害虫的天敌,因此鸟在育雏阶段能消灭大量的害虫.<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利用鸟的发育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xa0;&#xa0;&#xa0;的场所.</p></div></div>
<div><p>【答案】物质交换<br />【解析】解: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利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因此进行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的血管是毛细血管.<br />所以答案是:物质交换<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血管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两栖类是脊椎动物由&#xa0;&#xa0;&#xa0;向&#xa0;&#xa0;&#xa0;过渡的类型.</p></div></div>
<div><p>【答案】水生;陆生<br />【解析】解:如图生命树:<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c962989f/SYS201702111709301489144287_DA/SYS201702111709301489144287_DA.001.png" width="329" height="3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可见,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c962989f/SYS201702111709301489144287_DA/SYS201702111709301489144287_DA.002.png" width="92" height="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有时生活在陆地上,有时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可见在动物进化历程中,最先从水中登陆的脊椎动物是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型.<br />所以答案是:水生;陆生<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导入&#xa0;&#xa0;&#xa0;的动植物称为转基因动植物.</p></div></div>
<div><p>【答案】外源基因<br />【解析】解: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即将外源基因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转基因技术的定义: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动植物在媒体上常被称为“转基因动植物”.<br />所以答案是:外源基因<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基因工程的原理,需要了解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2、遗传密码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是可以通用的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葡萄既可房前屋后栽种,又可大田种植;生食可口开胃,营养丰富,又可深加工,深受人们喜爱.幼苗可购买,也可选择性状优良的葡萄在枝条适当的位置作环剥处理,再用肥沃疏松土壤覆盖.约一个月环剥处开始生根,从母枝上剪断,移栽入含腐殖质较高土质疏松的沙壤土中,就可长成一棵新的植株.请据此回答问题:<br />(1)上述繁殖葡萄的方法是&#xa0;&#xa0;&#xa0; , 与扦插相比它更易成活.与利用种子繁殖相比,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能够保持&#xa0;&#xa0;&#xa0; . 葡萄喜欢疏松的土壤,土壤板结时要松土,这主要是为了满足根部对&#xa0;&#xa0;&#xa0;的需要.<br />(2)葡萄果实的丰富汁液,主要存在于果肉细胞的&#xa0;&#xa0;&#xa0;中.葡萄酒的酿造离不开&#xa0;&#xa0;&#xa0;的发酵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r />(1)压条;母本的优良性状;氧气<br />(2)液泡;酵母菌<br />【解析】解:(1)题目中繁殖葡萄的方法是压条,与扦插相比它更易成活.与利用种子繁殖相比,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能够保留母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的速度.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土壤板结,土壤中的氧气减少,不利于根的呼吸;土壤板结时要松土,这主要是为了满足根部对氧气的需要,有利于促进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2)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因此葡萄果实的丰富汁液,主要存在于果肉细胞的液泡中.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葡萄酒的酿造离不开酵母菌的发酵作用.<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的无性生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科学家克隆猪的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后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c962989f/SYS201702111709302880448515_ST/SYS201702111709302880448515_ST.001.png" width="474"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将胚胎植入猪C的&#xa0;&#xa0;&#xa0;里,几个月后,猪C分娩产下克隆猪D.若A为雄猪,B为雌猪,则猪D的性别为&#xa0;&#xa0;&#xa0; .<br />(2)猪的耳型有垂耳和立耳之分,现有两只垂耳的猪交配,后代中出现立耳的小猪,由此判断,在猪的耳型这对相对性状中&#xa0;&#xa0;&#xa0;是显性性状.若用T、t表示控制耳型的显、隐性基因,则立耳小猪的基因组成为&#xa0;&#xa0;&#xa0; .<br />(3)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人和猪共患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该病毒与猪A体细胞结构的区别是&#xa0;&#xa0;&#xa0; . 对于发现的甲型流感感染者或疑似病例要严格隔离治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子宫;雄性<br />(2)垂耳;tt<br />(3)病毒无细胞核;控制传染源<br />【解析】解:(1)将胚胎植入猪C的子宫里,几个月后,猪C分娩产下克隆猪D.若A为雄猪,B为雌猪,则猪D的性别为雄性.因为克隆猪的遗传物质全部来源于A猪(雄性)细胞的细胞核.因此该克隆猪的性状和A猪(雄性)的完全相同.故出生的克隆猪肯定是雄性;(2)由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由于基因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所以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因此猪的耳型有垂耳和立耳之分,现有两只垂耳的猪交配,后代中出现立耳的小猪,由此推断,在猪的耳型这对相对性状中垂耳是显性性状.若用T、t表示控制耳型的显、隐性基因,则立耳小猪的基因组成为tt;(3)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人和猪共患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该病毒与猪A体细胞结构的区别是 病毒无细胞核.对于发现的甲型流感感染者或疑似病例要严格隔离治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病毒和克隆技术及其应用,需要了解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克隆是无性繁殖,但无性繁殖不一定是克隆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c962989f/SYS201702111709304245752742_ST/SYS201702111709304245752742_ST.001.png" width="174" height="16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该食物网和&#xa0;&#xa0;&#xa0;一起构成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br />(2)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xa0;&#xa0;&#xa0; .<br />(3)正常情况下,图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xa0;&#xa0;&#xa0; , 这是因为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xa0;&#xa0;&#xa0; .<br />(4)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xa0;&#xa0;&#xa0;之中.</p></div></div>
<div><p>【答案】<br />(1)分解者<br />(2)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br />(3)鹰;逐级递减<br />(4)相对稳定<br />【解析】解:(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图中草是生产者,各种动物是消费者,所以作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共有4条.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应该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3)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图中营养级最低的是草,所以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草,数量最少的生物是鹰;(4)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br />【考点精析】利用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40粒同样的绿豆种子,分成4 等份,在4个同样大小的洁净的空罐头瓶上分别贴上写有1、2、3、4的标签,在4个罐头瓶底各放2张餐巾纸,在餐巾纸上均匀地放上10粒绿豆种子,其他操作及结果如下:</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4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内容</p></td><td style="width:81.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p></td><td style="width:61.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p></td><td style="width:13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3</p></td><td style="width:89.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4</p></td></tr><tr><td style="width:4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处理方式</p></td><td style="width:81.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湿润.</p></td><td style="width:61.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不洒水.</p></td><td style="width:13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p></td><td style="width:89.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洒入少量的清水,<br />使餐巾纸湿润.</p></td></tr><tr><td style="width:4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放置环境</p></td><td style="width:81.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5℃、有光</p></td><td style="width:61.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5℃、有光</p></td><td style="width:13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5℃、有光</p></td><td style="width:89.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4℃、有光</p></td></tr><tr><td style="width:4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实验结果</p></td><td style="width:81.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种子萌发</p></td><td style="width:61.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种子不萌发</p></td><td style="width:136.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种子不萌发</p></td><td style="width:89.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种子不萌发</p></td></tr></table><p>请回答下列问题:<br />(1)1号瓶与2、3、4号瓶分别都只有&#xa0;&#xa0;&#xa0;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br />(2)1号瓶与2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xa0;&#xa0;&#xa0;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br />(3)1号瓶和&#xa0;&#xa0;&#xa0;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br />(4)1号瓶和4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适宜的&#xa0;&#xa0;&#xa0;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br />(5)该实验未考虑的因素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一<br />(2)水分<br />(3)3<br />(4)温度<br />(5)光照<br />【解析】答:(1)在探究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实验,应该只有一个条件不同而其余条件都相同,也就是变量的惟一性,在本实验中,1号瓶和2号瓶相比只有水分不同,1号瓶和3号瓶相比空气不同,1号瓶和4号瓶相比温度不同,所以它们只有一个条件不同;(2)1号瓶内洒少量的清水,种子萌发了,而2号瓶不洒水不萌发说明水是种子萌发的条件;(3)1号瓶内洒少量的清水,有空气,种子萌发了,而3号瓶倒入过量的水使种子无空气不萌发,说明空气是种子萌发的条件;(4)1号瓶内的温度是25℃,种子萌发了,而4号瓶温度4℃,比较低不萌发,说明温度是种子萌发的条件;(5)该实验未考虑的因素是光照,如果要探究光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1号瓶是在有光的环境中,而根据探究实验变量的惟一性,所以设5号瓶应处在黑暗状况下,其余条件都相同,观察二者萌发的情况.<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的相关知识,掌握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xa0;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种子和活的胚,已度过休眠期),以及对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理解,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中考生物模拟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