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12:41

京改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章节练习题 第十四章 生物与环境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中,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p><p>A. 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p><p>B. 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等无机环境</p><p>C. 一片麦地上的所有生物和阳光、空气等无机物</p><p>D.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前者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后者包括阳光、空气、水等。</p><p>、一片森林中的树木,只是生产者,没有动物、细菌真菌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p><p>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等无机环境,缺少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br />一块农田上的所有生物和阳光、空气和水等,即包括了池塘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符合题意;<br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缺少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蚯蚓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它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p><p>A. 生产者    B. 分解者</p><p>C. 消费者    D. 消费者和分解者</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指的是营自养生活的生物,主要是指绿色植物,这些食物的作用是为自身及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 物质和能量;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它们提供取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蚯蚓在土壤中以植物枯叶、朽根为食,它取食的是动植物残体,并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从而获得能量。所以蚯蚓在土壤中以植物枯叶、朽根为食,在生态系统中应属于分解者。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p><p>A. 水圈    B. 大气圈    C. 生物圈    D. 岩石圈</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中即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p><p>A. 一片森林    B. 一块农田    C. 一群蚂蚁    D. 一个池塘</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p><p>“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农田”,这些里面既有生物因素,也有非生物因素,因此都属于生态系统,ABD错误;“一群蚂蚁”是动物,在生态系统属于消费者,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要有非生物成分、生产者和分解者,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物能影响环境的例子是(  )</p><p>A. 骆驼的驼峰</p><p>B. 水滴石穿</p><p>C. 大树底下好乘凉</p><p>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骆驼的驼峰内可以储存大量的脂肪,分解后产生水和能量,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A错误;水滴石穿不具有生物的特征,B错误;大树底下好乘凉是说明大树影响了周围环境的温度,属于生物影响环境,C正确;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对非生物因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p><p>A.生物生存环境中的非生物部分叫做非生物因素,能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p><p>B.绿色植物的生活离不开阳光,而动物和人又是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物的。所以阳光是最重要的非生物因素之一。</p><p>C.各种生物对温度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当温度超过最高或最低限度时,生物就会受到伤害,停止生长,甚至死亡。所以温度是最重要的非生物因素之一。</p><p>D.水是非生物因素,但陆生植物对水的依赖性就很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因此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分能影响生物的生活、生长,发育和分布,A正确;</p><p>绿色植物的生活离不开阳光,而动物和人又是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物的。阳光是最重要的非生物因素之一,B正确;</p><p>各种生物对温度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当温度超过最高或最低限度时,生物就会受到伤害,停止生长,甚至死亡,C正确;</p><p>水是组成植物细胞的主要成分,在植物细胞中含量最多,即使干燥的种子里也含有水分,水对维持植物正常形态和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西部大开发中,我国政府大力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根本目的是</p><p>A.发展旅游业    B.改善生态环境</p><p>C.发展畜牧业    D.增加木材产量</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先天不足,生态脆弱,受到人为破坏以后,原始植被很难恢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与沙漠化。目前水土流失与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不但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危及全国环境建设。为此,国家决定在不适于发展农业的地区,如黄土高原区、西部山区的坡度大于25度以上的坡耕地,一律要退耕还草、还林。林区以及广大草原地区,已经开垦的农田,必须退耕,适于发展林业的植树,适于发展牧业的种草,使那里生态环境得到恢复。鼓励居民改善自己居住地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经济创造环境条件。这一举措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类型与方式,初步达到了保护生态和提高农牧民生产与生活水平的双重目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改善大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维护大西北地区的生态平衡。故选项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p><p>A. 泗水泉林    B. 曲阜孔林</p><p>C. 水泊梁山    D. 太白湖的四鼻鲤鱼</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A、B、C即包括了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太白湖的四鼻鲤鱼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植物和微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五水共治,治污先行”是我省提出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政策.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你认为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p><p>A. 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    B. 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p><p>C. 工业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D. 牲畜粪便适当处理后再施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等是主要的水污染源;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和生存。</p><p>生活污水经净化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A正确;应适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而不能禁止,B错误;工业污水含有多种有害物质,会造成水体的污染,工业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C正确;牲畜粪中含有大量的病菌、虫卵和其他有害物质,如果处理不当,会对人和禽畜的健康带来危害。会造成环境污染,应适当处理后再施用,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绿色植物生活所必需的条件是(  )</p><p>A. 水    B. 无机盐    C. 土壤    D. 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圈中大多数的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土壤只是陆生生物(如绿色植物)的立足点,因此不是生物生存必须的基本条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春天来了,烟台市境内的昆嵛山、磁山、艾山、招虎山、罗山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它们属于(  )</p><p>A. 森林生态系统    B. 草原生态系统</p><p>C. 湿地生态系统    D. 城市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烟台市境内的昆嵛山、磁山、艾山、招虎山、罗山等地分布在比较湿润的地区,其主要特点是峰峦绵延,林深谷幽,古木参天,动物种类繁多,群落的结构复杂,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能够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属于森林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xa0;&#xa0;&#xa0; )</p><p>A. 生物圈    B. 海洋生态系统    C. 陆地生态系统    D. 森林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中即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p>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故生物圈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A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__.它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p></div></div>
<div><p>【答案】生态因素</p><p>【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的生物与                之间,生物与        之间相对平衡的状态。</p><p>&#xa0;</p></div></div>
<div><p>【答案】环境;生物</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动态的、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永久的。生物的呼吸等生理活动要消耗能量,因此能量的流动逐级递减;物质循环的基础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只有光合作用才能实现物质从无机环境到有机环境的循环,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因此植物必须不断的从外界获得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在有机环境中伴随着食物链、分解链物质从有机环境又回到无机环境,因此物质可以反复循环。</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然界里,各种________与它们生存的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大小不一,多种多样,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生物    环境    森林    农田    海洋    草原    </p><p>【解析】</p><p>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和它生存的环境包括空气、水和温度等,二者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大小不一,多种多样,常见的生态系统有农田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组成。其中生物部分包括____&#xa0;、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生物成分    非生物成分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p><p>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它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图解,请补充完整.</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4/09/bbdecc1c/SYS201905040934597508841712_ST/SYS201905040934597508841712_ST.001.png" width="318"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4/09/bbdecc1c/SYS201905040934597508841712_DA/SYS201905040934597508841712_DA.001.png" width="370" height="1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p><p>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解答即可。</p><p>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一种循环形式,据图作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5/08/c14d0e0c/SYS201906050826468877232610_ST/SYS201906050826468877232610_ST.001.png" width="336" height="1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空气中游离的二氧化碳通过绿色植物的[①]________作用生成________,被固定在植物体内。    </p><p>(2)绿色植物通过[②]________作用分解体内部分物质生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p><p>(3)枯枝落叶通过细菌、真菌的[③]________作用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同时也生成部分[④]________又能被植物吸收用于________作用。</p></div></div>
<div><p>【答案】(1)光合、有机物</p><p>(2)呼吸</p><p>(3)分解、水和无机盐、光合</p><p>【解析】</p><p>试题(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因此空气中游离的二氧化碳通过绿色植物的[①]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被固定在植物体内。</p><p>(2)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因此绿色植物通过[②]呼吸作用分解体内部分物质生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p><p>(3)枯枝落叶通过细菌、真菌的[③]分解者作用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同时也生成部分[④]水和无机盐,又能被植物吸收用于光合作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5/08/c14d0e0c/SYS201906050826470619104049_ST/SYS201906050826470619104049_ST.001.png" width="275"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p>(1)图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   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p><p>(2)图中丁代表的生物是_________,它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p><p>(3)写出图中的食物链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p><p>(1)呼吸作用;光合作用;</p><p>(2)消费者;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p><p>(3)乙→丙→丁。</p><p>【解析】</p><p>试题</p><p>(1)由箭头方向可知:过程①能够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③释放二氧化碳到大气中,是生物的呼吸作用。</p><p>(2)由分析可知:丁代表的是消费者,它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p><p>(3)图中的食物链是乙→丙→丁。</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京改版八级下册生物章节练习题 第十四章 生物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