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11:41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人尿量为正常人的数倍,还经常口渴饮水,则病人很可能在右图中的哪个部位功能发生障碍(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c962989f/SYS201702111709142067947295_ST/SYS201702111709142067947295_ST.001.png" width="128" height="1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br />B.②<br />C.④<br />D.⑤</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这些被重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尿液,因此,一个人一天可以形成150L原尿,可排出的尿却只有1.5L左右.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出现问题,使原尿中的大部分水不能重吸收回血液,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尿液中的水分就会大大增加,因此病人会出现口渴的现象.所以“某人尿量为正常人的数倍,还经常口渴饮水”,则病人很可能在右图中的⑤肾小管功能(重吸收作用)发生障碍.<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肾和尿的形成,需要了解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的神经调节的特征是( )<br />A.人类具有反射活动<br />B.人类能适应环境<br />C.人类能对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建立条件反射<br />D.人类因具体刺激发生条件反射</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条件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如婴儿的吮吸动作、针刺手即缩手等都是非条件反射,是人与动物都有的反射;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是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人与动物共有.但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不但对具体的信号发生反射,对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等也能建立反射,因为人类有语言中枢;如听到酸梅两字就会分泌唾液,是在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的参与下对抽象的文字建立的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语言中枢建立的条件反射,动物是不可能建立的.可见C符合题意.<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是( )<br />A.到了秋天,树木纷纷落叶<br />B.在沙地上栽种植物,能防风固沙<br />C.旗形树的树冠象一面旗帜<br />D.枯叶蝶的外形象枯叶</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植物的根茎往往可以插入沙地很深,网状的根系就像是一张钢筋混凝土大网,将土壤牢牢绑定,故而起到固沙的作用.而植物本身可以削弱地表风力,使得风速下降,所以植物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表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秋天树木要落叶是树木为了降低蒸腾作用,保持体温度过寒冷冬季,是树木对环境的适应;旗形树的树冠象一面旗帜,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枯叶蝶形状像树叶是枯叶蝶为保护自己对环境的一种适应.<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利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步骤是( )<br />①取镜和安放 ②观察 ③对光 ④收镜.<br />A.①③②④<br />B.①②③④<br />C.②①③④<br />D.③②①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br />1取镜和安放<br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br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br />2对光<br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br />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br />3观察<br />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br />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br />4整理实验台收镜.<br />综上所述,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步骤应该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收镜,A正确.<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它的目的是为了( )<br />A.消灭病原体<br />B.控制传染源<br />C.切断传播途径<br />D.保护易感人群</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传染病流行需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br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在人群中实施计划免疫,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看,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他们体内产生抗体,提高自身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因此,实施计划免疫,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br />所以答案是: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r />A.人体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不同,因为它不通过反射弧就能完成<br />B.侏儒症患者是由于幼年时体内缺乏生长激素造成的,这种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br />C.突然遇到紧急情况时你会感动心脏砰砰乱跳,这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结果<br />D.青春期男孩和女孩体形的变化与睾丸或卵巢的发育有关</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A错误;<br />B、侏儒症患者是由于幼年时体内缺乏生长激素造成的,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B正确;<br />C、当遇到危险时,会害怕并感到心脏在怦怦乱跳,这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的一种反应,是出生后才有的,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即反射;感到心脏怦怦乱跳,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由此可见:这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结果,C正确;<br />D、青春期男孩和女孩体形的变化属于第二性征,第二性征是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出现的,性激素由睾丸或卵巢分泌的,D正确.<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掌握1、身高突增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3、性器官迅速发育和成熟;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应当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下列农业生产上的措施解释不正确的是( )<br />A.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剪去大量枝叶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br />B.早春播种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这是为了保温保湿促进种子萌发<br />C.合理密植能够提高产量是利用了光合作用的原理<br />D.大棚栽种蔬菜时,适当降低夜间棚内温度可以提高产量是利用了呼吸作用的原理</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剪去大量枝叶,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A错误.<br />B、我们知道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而植物的生长亦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在早春季节往往这两方面不足.“地膜覆盖”的方法可以保湿、保温有利于种子萌发,使蔬菜破季上市.B正确.<br />C、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通过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C正确.<br />D、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夜间,蔬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要进行呼吸作用,菜农常会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使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提高蔬菜的产量.D正确.<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蒸腾作用的意义,需要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此外植物细胞还具有位于细胞最外层的细胞壁,以及存在于细胞质中的&#xa0;&#xa0;&#xa0; . 动、植物的组织,是在细胞分裂的基础上,经过细胞&#xa0;&#xa0;&#xa0;形成的.</p></div></div>
<div><p>【答案】液泡;分化<br />【解析】解:判断一个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关键是看它是否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只要有细胞壁就不是动物细胞.细胞壁在细胞的最外层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叶绿体和液泡都在细胞质中.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会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出现差异,这就是细胞分化,即细胞分化就形成了组织.<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细胞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室内的盆栽植物在夜间因&#xa0;&#xa0;&#xa0;消耗氧气而不利于人体健康,宜移到室外.植物完成这一生理过程的细胞结构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呼吸作用;线粒体<br />【解析】解:盆栽植物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室内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人的呼吸作用也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这样人、花争氧,使室内的氧气过少,二氧化碳过多,不利于人体健康.植物完成这一生理过程的细胞结构线粒体.<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探究某种细菌的分解作用,生物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甲乙两组落叶分别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该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请你帮助他们一起分析此探究实验:<br />(1)实验前,必须先将&#xa0;&#xa0;&#xa0;(填“同一种”或“不同种”)树的落叶分成等量的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br />(2)该实验的实验组是&#xa0;&#xa0;&#xa0;;对照组是&#xa0;&#xa0;&#xa0; .<br />(3)实验结构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xa0;&#xa0;&#xa0;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同一种<br />(2)乙;甲<br />(3)乙;分解作用<br />【解析】解:(1)因为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甲乙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2)该实验的变量是细菌,对照组是甲,实验组是乙,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3)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乙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甲组的树叶没有腐烂现象,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中考生物模拟试卷